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廣東產品水足跡報告是什麼

廣東產品水足跡報告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4-23 17:30:22

㈠ 珍惜自然資源有什麼重要性呢為什麼要珍惜自然資源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誰遍挑一個吧

① 土地資源。中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占亞洲大陸土地面積的22.1%,佔全世界陸地面積的6.4%,是世界上國土面積廣闊的國家之一。中國豐富的土地資源具有兩個顯著的地理特色:一、海拔較高、起伏較大的山地(包括丘陵、山地和高原)所佔的面積超過平地(平原和高平原),成2/3與1/3之比;二、在復雜多樣的生態環境中,形成草原多、耕地少、林地比例小、難利用土地比例大的特點。目前,草原約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37.4%,耕地佔10.4%,林地約佔12.7%,而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冰川和永久積雪等難以利用的土地則合計約佔20.5%。盡管如此,中國土地資源進一步充分合理利用的潛力仍很大,除現有草地、耕地和林地外,估計全國還有約3300萬公頃的宜農荒地、6000多萬公頃的草山草坡和9000多萬公頃的宜林荒山、荒地和疏林地有待開發利用。
② 能原。中國常規能源的資源品種齊全,是世界主要能源國家之一。煤炭資源豐富,1990年底煤炭保有量達9014.53億噸,居世界前列;水力資源尤為豐富,理論蘊藏量6.76億千瓦,居世界第1位;石油儲量除已探明部分以外,全國陸上和海上遠景儲量都很樂觀。
③礦產。中國是世界礦產種類多、分布廣、儲量大、大部分礦產資源能夠自給的少數國家之一。截至1990年底,中國已探明有一定儲量的礦種達148種。其中以有色金屬居優勢,鎢、銻、錫、汞、鉬、鋅、銅、鉍、釩、鈦、稀土、鋰等均佔世界前列。如鎢的儲量為世界各國總儲量的3倍多,稀土金屬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銻的儲量佔世界儲量的44%。鉛、鐵、銀、錳、鎳等的儲量亦具世界意義。鐵和錳的儲量雖均佔世界第3位,但貧礦多,富礦少;此外,還多伴生礦。如攀枝花鐵礦中,有釩、鈦、鎳等伴生。非金屬礦中的硫鐵礦、菱鎂礦亦居世界首位,磷礦居第2位,石棉等居世界前列。
④水資源。中國水資源初步估算為27115億立方米。中國河川多年平均徑流相當於世界徑流總量的5.8%。
⑤ 森林資源。中國現有森林面積1.24億公頃,雖佔世界第8位,但森林覆蓋率僅為12.98%,列世界第121位;森林蓄積量91.41億立方米,居世界第5位,其中有多種材質優良、經濟價值較高的樹種。
⑥生物資源。中國生物資源非常豐富,僅種子植物即達2.45萬種,次於馬來西亞和巴西,居世界第3位。在種類繁多的植物中,經濟植物(按單項用途一次一種計)即達2411種,不僅提供各種食料、葯材、纖維和其他多種工業原料,並可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條件。水產資源中有色類約2400多種,其中海洋魚類約佔3/5,其餘為淡水魚類。此外尚有甲殼類、貝類和海藻類等。
人均資源佔有量低從中國各項自然資源的絕對數量看均甚可觀,但人均佔有量都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如中國土地總面積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不足1公頃,而世界人均卻達3公頃;耕地面積列世界第4位,人均約0.1公頃,世界人均約0.36公頃;草場資源居世界第3位,人均約0.35公頃,世界人均為0.76公頃;森林面積人均0.107公頃,世界人均為0.65公頃;地表徑流總量人均不足27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同時,在世界上45種主要礦產資源儲量價值比較中,按礦產總值比計,中國居世界第3位,而人均卻居世界第10位。
主要資源地區分布不平衡中國自然資源地區分布很不平衡,尤以水、能源和礦產三種資源更為突出。中國水資源的分布,南方多,北方少。其中,長江流域水量最大,佔全國總水量的37.7%,次為珠江和廣東、廣西沿海各河流域佔17.2%;反觀淮河以北,黃河雖為大河,但其水量僅佔全國徑流量的2%,海河、灤河為1%。但黃河下游及海、灤河流域的豫、魯、冀3省的耕地面積卻約佔全國耕地面積的21.25%,相互對照,水土資源的失調,灼然可見。能源方面,煤炭探明儲量將近80%分布於中國北方(其中64%集中於華北地區),10%在西南地區,而江南8省只佔2%;石油探明儲量98%在北方;天然氣探明儲量有限,67%在四川;水力資源西南、西北、中南3大地區佔90%,其餘10%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地區。中國東南部的滇、黔、桂、湘、贛、粵6省區具有世界上第1、2位的鎢、錫、銻、鋅、汞、鉛等儲量,成為中國礦產資源分布上一大特點。自然資源分布的不平衡性,對經濟發展、人民生活以及交通運輸有著重大的影響。
資源的地域組合各有所長自然資源的地域組合,關繫到地區的經濟發展。由於自然資源的地區分布不平衡,全國6大地區自然資源的地域組合各有所長。現簡述如下:
①東北地區。多種自然資源富饒,且結合較好。可耕地廣,僅黑龍江一省耕地面積即佔全國的9.23%,且有大片宜農荒地。森林資源豐富,佔全國的33%,野生動植物資源亦豐。能源資源中以石油最為雄厚,探明儲量佔全國46~50%。煤炭資源不足,佔全國的9%,有賴調入。鐵礦儲量佔全國1/4,礦種配套以黑龍江、遼寧兩省較好,吉林較差。
②華北地區。為富煤省(區),內蒙古和山西並列全國前茅,河北次之。3省(區)的煤炭和石油探明儲量分別佔全國的1/2和1/3。鐵礦儲量大,與煤配套好。內蒙古的稀土礦馳名世界。但水和森林資源嚴重不足,水資源供需矛盾特別突出。區境北部草場廣大,是中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
③ 華東地區。為中國人口最密集,經濟較發達的地區,耕地面積約佔全國1/5,農業生產水平較高。能源以煤為主,集中於魯皖蘇邊區,安徽且有一定儲量的鐵礦與之配合。山東礦種也較多,蘇、浙、閩3省則礦產貧乏。水資源以淮河以南較豐沛;杭州灣以南雖屬豐水區域,但河流短促。全區水力資源僅佔全國的4%。華東海域遼闊,東海魚類資源尤見豐富。森林資源則以杉木、毛竹和馬尾松等用材林著稱。
④ 中南地區。耕地面積佔全國的22.82%,居全國首位。除南部地區屬豐水帶外,其餘廣大地區為多水帶。森林和水產資源具有一定規模。森林面積雖略小於東北和西南地區,然其蓄積量則遠小於這2個地區。區內以有色金屬居優勢,湖南和贛南的鎢、湘中的銻、湘南、湘西的鉛、鋅及贛東北的銅礦在全國均負盛名。能源方面,水力蘊藏豐富,佔全國的13.8%。煤則集中於河南省。
⑤ 西南地區。以金屬礦產、水力和森林資源至為重要。金屬礦產,如鐵、錳、銅、錫、鉛、鋅等,在國內均具一定地位,並有鹽、磷等非金屬。水力蘊藏量佔全國的68%。黔、滇、川鄰界地區有相當規模的煤田,其中貴州為富煤省,居江南備省前列。川、黔2省還富天然氣。西南地區為中國第2大林區,木材蓄積量佔全國20%以上,僅次於東北。區內多山地,耕地佔全國比例最小。
⑥西北地區。耕地數量少,然宜農荒地廣,是中國重點墾區之一。草場遼闊,兼有乾草原、荒漠與高寒草甸等不同類型草場,牲畜種類多,是中國重要畜農業生產基地。林區分布星散,就面積論居全國第5位,而木材蓄積量則居全國第4位。能源種類齊全,蘊藏量豐富,除青海以外,其他四省區均為富煤省,其中又以新疆儲量居第1。水力資源佔全國的10%,黃河上游的青、甘、寧三省區水力資源尤為豐富。內陸盆地則是油田所在。阿爾泰山與祁連山有多種主屬礦產。柴達木盆地的鹽湖礦種多,數量大。

回答者: 0__0_0 - 二級 2007-10-22 22:07

檢舉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日常生活用水中不知道珍惜。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用水中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問題,稍加留意就會發現自己身邊的確存在著這樣或那樣浪費水資源的現象。節約用水,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應該從愛惜一點一滴水做起。大而言之,為了保護及合理利用國家有限的水資源;小而言之,為了維護學校和我們自己的利益,為學校的發展做貢獻。

現,地理系041班聯合學校公寓管理中心開展「節約用水,共同行動」活動的倡議,我們向全院師生員工發出節約用水倡議:

1、請盡量使用臉盆洗臉、洗手。

2、在沒有臉盆、水杯情況下,洗臉、洗手、刷牙時,請控制水龍頭開關大小,並及時關水。

3、對於有獨立衛生間的寢室和居民樓請盡量二次用水沖廁所。

4、洗澡時請間斷放水沐浴,搓洗時應及時關水。

5、請做到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資源。

6、見到有浪費水資源現象,請及時制止。

7、發現水管有漏水現象,請馬上向有關部門反映。

8、宣傳節約用水,做到身體力行,帶動身邊的老師、同學共同參與節約用水。

自來水不是「自來的」,水資源也是有限的,必須科學合理地加以利用,節約用水,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為此向全體職工及家屬倡議:積極行動起來,從自身和身邊做起,珍惜點滴、杜絕浪費;從杜絕「滴、漏、跑、冒」開始。此外,也應該認識到:珍惜水資源、保護水環境從你我做起。只有當我們每個人都把保護水資源作為一種自覺行動時,我們的水環境才能得到徹底改善。我們期待著這一天早日到來。

最後,我們發自內心地再次呼籲大家:珍惜水資源,節約水資源,從現在開始!

地理系04(1)班 2006年3月25日

自然資源作為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它的利用與保護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建設節約型社會已成當務之急。為此,我公司倡議在八月份開展 「節約活動月」活動,以便廣大員工牢固樹立「節約資源,人人有責」的理念,營造節約資源的良好氛圍,樹立大局意識,積極倡導節約文明的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一) 堅持從源頭抓節約。

在進行設備更新或購買時,嚴格執行有關政府采購節能產品的規定,積極採用高效節能的產品。

(二)倡導資源節約自律行為。

1、節約每一度電。充分利用資源光照,減少照明設備耗能,工作完成後及時關掉所有電源開關,包括電燈、電腦、飲水機等,做到「人走燈滅,人離機關」;

2、八月份作為暑期用電高峰,嚴格控制空調溫度,建議攝氏26度以上,並保證門窗緊閉;

3、節約每一滴水。用水完畢或發現龍頭滴水現象,隨手關閉閥門,堅決避免滴水現象發生;

4、節約每一粒米。「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杜絕日常用餐中的浪費現象;

5、節約每一張紙。提倡雙面用紙,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充分利用OA辦公系統;

6、節約每一滴油。公司員工外出公務用車非緊急性活動,能幾人同行的,建議不要分別乘車,此外,司機要以節約用油為本。

(三)強化資源節約責任制。讓「資源節約」走進每個部門、每個崗位,做到人人有責,人人負責,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建議各部門輪流督察。

讓我們行動起來,以八月「節約活動月」為契機,遵照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加快推進節約型社會的構建。

回答者: 379985785 - 一級 2007-10-24 19:31

相關內容
• 誰能舉例說明自然資源的重要性 81 2007-11-1
• 請說明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性? 56 2007-3-8
• 運用社會存在與社會關系的原理談珍惜自然資源保持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34 2009-6-18
• 自然資源的共性特徵 2010-8-25
• 自然資源指哪些 1 2010-8-19
更多相關問題>>
查看同主題問題: 自然資源 重要性

等待您來回答更多
0回答 20 海安語文高一期中會考什麼內容?具體 0回答 5 六年級上期語文五洲導學短文《打開心中的那把鎖》參考答案是什麼啊! 0回答 求一篇600字的以收藏為主題的初二作文 0回答 現實生活中的新發現作文怎麼寫 0回答 5 給老師交的語文,英語,數學,試卷分析 0回答 關於讀書的資料

「建設節約型社會」是我們珍惜、節約資源時喊的一個口號。可是,又該怎樣才能真正做到節約資源呢?為什麼要大力推薦節約呢?下面請聽聽我的心聲吧!

先說水資源。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為2100多立方米,只佔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屬於缺水國家,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別是西部地區缺水非常嚴重,一些山區地方連人、畜飲水都非常困難。

我國的用水面臨著嚴峻的問題,所以我們要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比如:用完水後,要擰緊水龍頭,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東流」的浪費現象,如果發現水龍頭壞了,要及時修理,避免損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別小看廢棄的電池,因為一粒紐扣電池會污染600噸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裡,水將無法飲用。我們應該把電池收集起來,送往回收站,這樣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電池得到回收,一舉兩得。大家不能只是口頭說說而已,要行動起來呀!

不僅僅要節約用水,還要節省森林資源。我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森林覆蓋率只有18.21%,相當於世界森林平均覆蓋率的61.52%;全國人均森林面積和人均森林蓄積分別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質量不高,平均每公頃蓄積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

這就是森林資源向我們發出的警報!我們要節約利用森林資源,首先,不能亂扔稿紙,也不拿沒寫過的紙張折飛機之類的小工藝品,更不要亂砍亂伐,任意踐踏花草樹木,要植樹造林,愛護花草樹木;不使用一次性的東西,如紙杯、木塊等等。在學校,我們要建立「綠色銀行」,撿起以前丟棄的紙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時,自帶勺子、筷子。同學們,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節約利用我們有限的森林資源。

我們生活中到處都離不開電。電,給我們帶來各種便利,但是我們要節約用電,因為電幾乎是由燒標准煤產生的,而在我國儲藏的煤只夠開采100年了!大家想想,100年以後,我們的子孫後代該怎麼辦呢?所以,我們要節約用電。首先,從自我做起,我牢記「人來燈開,人走燈滅」,盛夏時節,開空調時,不要把溫度調得太低,適合就可以了。平時的照明燈,盡可能用節能燈,因為普通燈泡把大量的電能轉化為了熱量,只有小數轉為光線,而節能燈把電能幾乎轉化為了光明。

「珍惜資源,崇尚節約」,是我們每個公民的義務。為了我們的明天更美好,請快快行動起來吧!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是地球母親,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春天。4月22日,當第37個「世界地球日」踏著春天的舞步來到我們身邊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想一想:我們應該如何善待地球母親,應該怎樣珍惜地球母親賜予我們的萬里春光。

善待地球——珍惜資源,持續發展,是這個春天的主旋律。

但是,當前在我國,無論土地資源還是礦產資源,其保護、利用和永續利用的形勢,都不容我們樂觀。我們不得不問一問:地球的春天,是永遠的嗎?

盡管我們實行的是世界上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可在一些地方,亂占亂用農地和基本農田的事,還時不時地發生;我們大大小小的城市,由鋼筋混凝土鋪就的「大餅」,仍在一個勁兒地向四面八方擴張,吞噬著周圍的萬頃糧田……

盡管礦產資源供給已經成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制約瓶頸,可在一些地方,以浪費和破壞資源為標志的無證小礦山,仍在不停地亂采濫挖;即使在大礦山,「吃一半扔一半」的粗放開采方式也還在繼續;亂堆亂放的尾礦,不但使本來可以利用的礦產資源慘遭拋棄,還可能在雨季形成泥石流,變為摧毀田地、莊稼和百姓生命財產的殺手;礦山采空區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縫,不但使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也威脅著他們的居住安全;我們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可生產和生活用水還在被隨意地揮霍著,珍貴的地下水被過量開采或者污染著;我們的能源已經十分短缺了,可雨後春筍般新建住房的粗放供暖,仍在浪費著油和煤炭資源……

在土地、礦產資源供求全面緊張的今天,我們必須改變國土資源利用粗放、效率低下、浪費嚴重的現狀。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要求我們在戰略機遇與矛盾凸顯並存的關鍵時期,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廣闊的世界眼光,准確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十一五」期間國家立下了幾個必須達到的約束性硬指標:耕地保有量保持1.2億公頃,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農業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0%(預期性)。現在,各級政府和企業正在為實現這些目標努力,我們每一個公民都要為實現這些目標努力。資源短缺、能源危機就在我們身邊,「電荒」、「油荒」、「煤荒」、「水荒」等等,正無時不刻在困擾著我們。珍惜資源靠你我他。只有全社會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們擺脫快速發展中的資源困境,走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社會。

珍惜資源,保護資源,節約資源,人人有責。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親賜予我們的一切自然資源,使我們的家園年年春光燦爛……

相關報道:

雲南整頓礦產資源開發 初步遏制"六亂"蔓延勢頭

記者日前從雲南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自去年9月以來啟動的全省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取得實效,初步遏制了亂占、亂采、亂賣、亂批、亂收、亂管「六亂」蔓延的勢頭。

據介紹,通過對違法違規開採行為進行全面排查和處理,全省共清理出無證非法采礦行為2240起,越層越界開采110起,責令停產整頓588個,取締非法采礦點2545個,追繳礦產資源補償費11.8萬元,處以罰款278萬元,沒收礦產品1.5萬噸,注銷和吊銷采礦許可證89個,給予行政處罰1661人,追究刑事責任67人,嚴厲打擊了亂挖濫采、破壞環境、無證非法采礦行為。通過全面核實證照,全省現設置有效探礦權2824個,登記總面積6.5萬平方公里,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6.5%。各州、市、縣政府通過組織聯合執法,對礦產資源開發管理中的徇私舞弊、失職瀆職、公職人員參與或變相參與辦礦的行為進行了初步清查。到目前為止,共查出41人涉嫌參與辦礦、入股分紅。針對去年出現的礦產勘查「虛熱」現象,有關方面按照「六條原則」和「十個不批」的辦法,組織力量,進行集中甄別處理,迄今已處理發證近千件。

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資源消耗40年內翻一番

4月19日上午世界自然基金會(WFF)公布了《亞太區2005生態足跡與自然財富報告》。報告顯示亞太區人民耗損資源的速度接近該地區自然資源復原速度的兩倍。從1961年到2001年,中國人均生態足跡的增長幾乎超出了原來的一倍。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消耗的資源在40年中翻了一番。報告的發布者表示,盡管如此,中國的國家生態足跡卻比較穩定。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節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習慣了大白天辦公室里燈火通明,習慣了居室中空調大開四季如春,習慣了洗碗時的長流水,復印機旁的廢紙張……還有,習慣了這一切方便舒適背後的大手大腳、隨心所欲。

因此,當國務院提出2004年到2006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資源節約活動,當隔膜已久的「節約」二字不斷重復於我們的耳邊時,一些人覺得「不習慣」。

有人說,節約是生產力低下的自然經濟時代的產物,在物質豐富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重提節約是否不合時宜?有人說消費是生產的牽引機,是現代化列車不可缺少的車輪,倡導向節約型社會轉型是否守舊落伍?

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節約?

不加節制的資源浪費撼動生存根基

節約與浪費是相對的,今天我們重提節約,是因為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浪費正在撼動我們賴以生存的根基。

我們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人均水資源不到平均數的1/4,600多個城市裡有400多個供水不足,但我們珍惜水了嗎?

農業是水資源的用水大戶,也是水資源的浪費大戶。在我國,「土渠輸水、大水漫灌」的農業灌溉方式仍在普遍沿用,灌溉用水的一半在輸水過程中就滲漏了,利用率僅為40%左右,不足發達國家的一半水平。

因為現有用水設施技術落後,目前我國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為103立方米、美國是8立方米、日本只有6立方米;我們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僅為55%左右,而發達國家平均為75%—85%。

生活中人們對水資源的浪費同樣肆無忌憚。實驗表明,一個水龍頭如果一秒鍾漏滴一滴水,一年便滴掉360噸水,而我國多數城市輸配水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水損失高達20%以上,僅城市便器水箱漏水一項每年就損失上億立方米。全國每年浪費水資源更在100億立方米以上。北京市僅一年的洗車耗水量,就相當於一個多昆明湖或6個北海的蓄水量。

我們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們要用不到世界耕地面積1/10的土地,養活世界1/4的人口。但各種名目的「圈地運動」卻使我們的耕地銳減,光是小小的實心黏土磚,就能一年毀掉8萬—10萬畝良田,僅磚廠侵佔土地就達400萬畝。

在粗放使用、無端浪費中,能源也進入了緊缺時代。石油、天然氣、銅、鋁等重要礦產資源的人均儲量的最低值,只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25。目前中國每萬元工業生產值比發達國家多消耗近40%的能源和礦產資源,除了科學技術落後的因素外,人為浪費是一個大漏洞。

無論是亞洲金融危機,還是非典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都未能阻擋我國經濟高歌猛進的態勢。但是,從去年席捲全國的能源緊張、原材料價格全面上漲開始,人們越來越明顯地感覺到我國經濟正飽受資源約束之痛。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來說,重要資源緊缺必將受制於人,關鍵時候,資源可能是用錢也買不到的。

迫在眉睫的資源危機敲響自然警鍾

乘坐在高速發展的經濟列車上,面對越來越豐富的物質生活,我們時常感到一種滿足:捉襟見肘的日子過去了,生活越來越紅火。

但當我們知道,今天的富裕生活是要靠過度耗用資源來實現,今天的發展是要用子孫後代的生存權利來換取時,我們還能如此坦然地粗手大腳地生活嗎?

「原以為你無限寬廣,不在乎失去一片蔭涼。原以為你有無窮寶藏,不在乎掠走一點安詳。原以為你無比堅強,誰知你的淚在流淌。原以為你母愛無疆,誰知你漸漸失去力量。」

現存資源的匱乏與窮絕,未來發展的需求與壓力,讓我們必須靜心聆聽自然的警示。在接連遭遇「煤荒」、「電荒」、「油荒」之後,國人初嘗資源短缺的苦澀。在排隊購買蠟燭的煩躁中,在忽然陷入黑暗的恐慌中,警鍾其實已經敲響!

地質學家經過幾十年的勘測證實,因為巨大的人口基數,因為飛速的經濟發展,中國已成為「資源弱國」。50年後中國除了煤炭外,幾乎所有的礦產資源都將出現嚴重短缺,其中50%左右的資源面臨枯竭。有識之士警告,2010年中國將進入嚴重缺水時代,我們的孩子將不得不為我們今天的揮霍付出沉重的代價。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資源不足將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最大困難,也將成為損壞我們美好生活的最大隱患。

其實,在發展的車輪下,如何應對資源短缺的挑戰已經是一個世界性課題。在世界各國,節約已經成為一種風潮,不少國家的資源節約保護意識已經融入了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

那是一些遠比我們富裕得多的國家,但他們對於資源利用的精打細算,讓我們汗顏。

美國是資源大國,他們的國民消費水平位居世界之首。但美國學生的課本是重復利用的,一本教科書要至少用8個學生,平均使用壽命5年。我國課本的使用壽命卻只有半年!我國現有在校中小學生2.2億人,目前人手一冊的課本若能連續使用5年,扣除成本,可節約的資金便相當可觀!而在課本循環使用過程中,又將有多少森林可以倖免於難!

我們的近鄰韓國人已經節約到牙齒了,因為珍惜資源,他們研製出以土豆澱粉或江米面為原料的食品牙簽。像餐館用的一次性檯布、旅館用的一次性洗漱用品等,在韓國早已沒了蹤影。

一次性筷子本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但他們卻嚴禁砍伐自己國土上的樹木來做一次性筷子,他們使用的這種木筷都是從中國進口的,用過之後,又將筷子加工生產成紙漿出口中國換取外匯。

惠普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實力雄厚財大氣粗,但他們卻在辦公室里設了「備用箱」和「再生箱」,只用過一面的紙張都放在備用箱中,其他人可以再利用那紙的背面,兩面都用過的紙則放入再生箱中回收。在全球的愛普生任何一家公司里,所有雙面用的列印紙在用完之後還必須用於粘貼各種報銷票據。
這些看起來錙銖必較甚至有些精細瑣碎的行為背後,是一個越來越得到認同的共識:再富裕也沒有權利浪費資源。

節約資源依賴每個人的行動

積羽沉舟,在我們這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如果每個人都不注意節約資源,那麼我們的資源儲備將無法承載中華民族的發展之舟;

滴水成河,如果13億人口的中國真正做到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它所匯集的力量將不僅是我們國家走向未來的支撐,也是我們民族對於地球和人類的饋贈。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生活中杜絕浪費之事人人可為,可以節約之處俯首即是。

㈡ 地球的人口最大承受極限是多少,人口太多會引發什麼

2011年10月31日,隨著「第70億寶寶」在菲律賓馬尼拉降生,地球正式進入了「後70億人口」時代。一個問題再次引發世人的關注和討論:我們的地球家園到底可以承載多少人口?人口學專家坦言,對這個問題一直以來有著眾多的猜測和估算,但無論具體數字是什麼,都在傳達著一個信號:地球資源是有限的,人類需要保持警醒。 養活70億人要多少資源? 喝:每人喝一瓶礦泉水,這70億個礦泉水瓶排在一起,全長達到42萬公里,能夠從地面一直排到月球。 食:每人吃4兩米飯,相當於消耗大米140萬噸,需要2.3萬多個標准火車皮才能裝下。這些車皮連接在一起,能從北京站排到山東德州。 衣:每人一件全棉的T恤,即便不算加工的損耗,按照85%的含棉量計算,至少也要消耗165萬噸棉花。 住:如果按每人居住面積30平方米計算,佔地面積達到21萬平方公里 。 今年,該報告在現有生態足跡(人類對自然資源需求)和生命地球指數(衡量自然狀況)兩個衡量標準的基礎上,首次新增了衡量全球、各國和個人的水足跡。報告顯示,目前,全球3/4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生態負債國家,這些國家的國民消費量已經超出了其國家的生物承載能力。其中,美國和中國的國家生態足跡最大,各自消耗約21%的全球生物承載力。美國公民人均生態足跡量是9.4全球公頃,如果全球以美國的消費模式生活,所消耗的生態足跡可以覆蓋4.5個地球,而中國公民人均量是2.1全球公頃,相當於覆蓋1個地球。 此外,在生命地球指數中透露出,自1970年以來測量的1686類物種的5000個種群,已經減少了近30%。 據稱,水足跡是該報告中新啟用的一項度量指標。是指一個國家生產其居民消費的物品和服務所需水資源的總量,包括用於農業、工業和家庭生活的河水、湖水、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供作物生長的雨水。例如,生產1件棉質T恤的水足跡是2900升水,相當於每人每天消耗120升水,占

全球農作物水足跡的3.7%。生產1公斤焦糖耗費1500升水足跡,其佔全球農作物水足跡的3.4%。相當於每人每天消耗100升水。目前,約50個國家正承受著中度或重度的缺水壓力。 多少人才是太多? 樂觀者:134億 悲觀者:90億 鄭梓楨指出,人口確實是可以預測的。利用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以算出人口未來的約數。有觀點認為,當平均每名女性有2.1個後代時,全球人口總數將不再增加。地球人口在本世紀末可以保持在90億~100億。 然而,地球能夠長期承載70億人甚至上百億人生活嗎?究竟人口的數值達到多少才是太多?這個問題最早在1679年,荷蘭博物學家、微生物學家安東·凡·列文虎克就做了估算。他根據荷蘭的人口密度,把它與地球上其他國家的人口狀況進行了比較,得出一個數據:地球最大的承載力是134億人。實際上,一直以來,這樣的估算從未停止過,估算數值從10億到1兆都有,難以判斷哪種說法更科學。 最近,媒體報道了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科學家愛德華·威爾遜的觀點。他認為,地球的最大承載力大約為90億~100億人口。他的估算是這樣的:如果把所有的穀物都用來喂養人類而不是牲口,並且所有人都願意成為素食主義者的話,現在的14億公頃耕地可養活100億人口。但實際上,這14億公頃的耕地現在只能養活25億人口,因為相當一部分人不願意只吃素菜。因此,威爾遜認為,從糧食的角度出發,地球養活的人數不可能達到100億。 那地球理想的人口數是多少呢?即如果人們都能過上「好日子」的話,人口的數值應該是多少?有媒體報道稱,以生活標准計算,如果每個地球人都能享受發達國家普通人的飲食的話,地球的最大承受力只有20億人,但如果按照每天維持最低生活必需的食物標准計算,地球可以承載120億人。 在鄭梓楨看來,做這類估算,首先要看「好日子」的假設標准究竟是怎樣,是按發達國家的標准呢,還是按發展中國家的標准,是要「富養」還是要「窮養」。「就跟養孩子一樣,你是計劃他以後要學鋼琴、出國留學,還是僅僅吃飽穿暖就好,不同的標准,成本就不同,能承受的數量也就不同。」他說,「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地球資源是有限的,人類需要保持警醒。我們需要為後代的生存多留下一些空間。」 地球不是為人類而誕生,也不會為一個物種的存亡而改變自己的命運。在地球46億年的生命史中,人類的誕生也就是幾百萬年的歷史,人類從來就不是地球的主人,而是居民,在歷史長河中也是過客,主宰地球命運的是宇宙生滅的大規律。如果說人口增長將「壓垮」地球,這是痴人說夢。地球不會因人類不明智的活動而崩潰,但人類的不敬的確會遭致大自然的無情報復。 實際的人口承載力是「環境對人類的制約力」和「人類對環境的適應力」兩種力量的相互博弈、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結果。一旦人類人口的增長逼近環境承載力的極限,死亡率和遷移率就會成為人口數量的調節機制。除了人口學機制外,調適人口與資源環境關系的還有社會學機制———降低生活水平機制、資源集約性使用機制和資源競爭性開發機制以及經濟學機制———資源循環利用機制、資源價格上漲機制、替代性資源生產機制等。全球人口數量從增加到減少的拐點會出現在遙遠的某個時點,根據聯合國的預測,21世紀末世界人口還將增長到100億甚至更多。拐點是假設的結果,真實的拐點則要看人類人口的未來增長。 中國人口佔全球人口的比重已下降到19%,正在發生結構性巨變。在全球人口攀升的同時,撲面而來的少子老齡化、獨子老齡化甚至無後老齡化以及老年高齡化、高齡空巢化、空巢無助化等問題交織出現和接踵而至,使中國不得不面對「人口生態失衡」、「人口結構斷裂」的嚴峻挑戰。巨大的人口虧損問題使中國陷入「人口內爆」的困境,超低生育率趨勢預示著弱持續甚至是不可持續的發展前景。 面對巨大的人口虧損,我國的人口政策需要全面反思和自我重建,朝人權保障、家庭友好、城鄉統籌、男女平等、國防安全、人口優化、民族團結、社會和諧、人民幸福、持續發展的方向努力。還權於民和造福於民相輔相成。我們需要坦率承認生育權是必須尊重的基本人權,公民、夫婦和家庭是權利

主體和決策主體,國家、社會和政府是義務主體,後者要為前者福佑、關懷、服務和保障。 人口城市化是新世紀的人口發展方向,帶來了人口的集聚和離散的雙重變化,造成了巨大的人口再分布運動,同時也帶來了文化、資金、信息和其他資源的流動,但也挑戰了人口變動與資源環境的互動關系。「過度城市化」可能同時帶來城市人口的超載和農村人口的萎縮,這與城鄉統籌和協調發展的理想構成了悖論。城市人口的超載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降低了幸福指數。所以說,人口城市化雖然是現代化的必然方向,但也要循序漸進、有序適度,地球需要健康、綠色、和諧的新城市化戰略。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這是人類共有的家園。人類是地球的棲居者,也應該成為地球生態的保護者。人類是地球的兒女,享受了無窮的「地球之愛」;地球是極其復雜的生命體系,人類的「生態位」最高,所以「生態責任」也最大,人類既要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也要促進地球的生態平衡和持續發展,讓地球享受崇高的「人類之愛」的回饋。毫無疑問,負責任的人口增長是親生態和親道德的,也是人類友好和家庭友好的,應該有助於地球居民的和平相處和人地關系的和諧共生。 控制人口數量,地球已經不堪重負,地球,她是人類的母親,她是人類生活的起源,她無私地撫育著我們,使我們能在這個得天無厚的星球里生活,地球有著取之不盡的資源。綠色的地球是我們人類不息載體,,只有人與自然協調發展,才能共同擁有美好的明天。古言說得好:「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但是幾百年後的現代文明卻使我們綠色的星球日漸披黃蒙黑,黯然失色。來吧,讓我們一起來保護我們這個美麗而脆弱的地球吧!因為,只有人類的心靈才能夠知足這份美麗,善待地球??人類唯一的星球,我們別無選擇。

㈢ 生態足跡的計算方法

生態足跡的計算是基於兩個簡單的事實:1、我們可以保留大部分消費的資源以及大部分產生的廢棄物;2、這些資源以及廢棄物大部分都可以轉換成可提供這些功能的生物生產性土地。生態足跡的計算方式明確地指出某個國家或地區使用了多少自然資源,然而,這些足跡並不是一片連續的土地;由於國際貿易的關系,人們使用的土地與水域面積分散在全球各個角落,這些需要很多研究來決定其確定的位置。 在生態足跡計算中,各種資源和能源消費項目被折算為耕地、草場、林地、建築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海洋(水域)等6種生物生產面積類型。耕地是最有生產能力的土地類型,提供了人類所利用的大部分生物量。草場的生產能力比耕地要低得多。由於人類對森林資源的過度開發,全世界除了一些不能接近的熱帶叢林外,現有林地的生產能力大多較低。化石能源土地是人類應該留出用於吸收CO2的土地,但目前事實上人類並未留出這類土地,出於生態經濟研究的謹慎性考慮,在生態足跡的計算中,考慮了CO2吸收所需要的化石能源土地面積。由於人類定居在最肥沃的土壤上,因此建築用地面積的增加意味著生物生產量的損失。
由於這6類生物生產面積的生態生產力不同,要將這些具有不同生態生產力的生物生產面積轉化為具有相同生態生產力的面積,以匯總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需要對計算得到的各類生物生產面積乘以一個均衡因子,
即rk=dk/D(k=1,2,3,… 6)
式中rk為均衡因子,dk為全球第k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平均生態生產力,D為全球所有各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平均生態生產力。本文採用的均衡因子分別為:耕地、建築用地為2.8,森林、化石能源土地為1.1,草地為0.5,海洋為0.2。 Ai=(Pi+Ii-Ei)/(Yi · N)(i=1,2,3,… m)
式中Ai為第i種消費項目折算的人均生態足跡分量(hm2/人),Yi為生物生產土地生產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世界)平均產量(kg/hm2),Pi為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生產量,Ii為第i種消費項目年進口量,Ei為第i種消費項目的年出口量,N為人口數,本文m=33。在計算煤、焦炭、燃料油、原油、汽油、柴油、熱力和電力等能源消費項目的生態足跡時,將這些能源消費轉化為化石能源土地面積,也就是以化石能源的消費速率來估計自然資產所需要的土地面積。 在生態承載力的計算中,由於不同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稟賦不同,不僅單位面積耕地、草地、林地、建築用地、海洋(水域)等間的生態生產能力差異很大,而且單位面積同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生態生產力也差異很大。因此,不同國家和地區同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的實際面積是不能進行直接對比的,需要對不同類型的面積進行標准化。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某類生物生產面積類型所代表的局地產量與世界平均產量的差異可用「產量因子」表示。某個國家或地區某類土地的產量因子是其平均生產力與世界同類土地的平均生產力的比率。同時出於謹慎性考慮,在生態承載力計算時應扣除12%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面積。
ec=aj×rj×yj(j=1,2,3,… 6)
式中 ec為人均生態承載力(hm2/人),aj為人均生物生產面積,rj為均衡因子,yi為產量因子。 為了讓各個國家在佔用了多少自然資源上「有賬可查」,2004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2004地球生態報告》使用了「生態足跡」這一指標,並列出了一份「大腳黑名單」。這份由WWF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完成的報告於2004年10月21日在瑞士格蘭德正式發布。十幾位來自WWF總部、挪威管理學院、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全球足跡網路的專家參與了研究,報告的數據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能源機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以及聯合國環境項目世界保護監測中心。
在這份「大腳黑名單」上,阿聯酋以其高水平的物質生活和近乎瘋狂的石油開采「榮登榜首」———人均生態足跡達9.9公頃,是全球平均水平(2.2公頃)的4.5倍;美國、科威特緊隨其後,以人均生態足跡9.5公頃位居第二。貧困的阿富汗則以人均0.3公頃生態足跡位居最後。中國排名第75位,人均生態足跡為1.5公頃,低於2.2公頃的全球平均水平。「但中國人口數目龐大,其人均生態承載能力(即大自然能夠給予的消耗量)僅為0.8公頃,生態赤字高達0.7公頃,而全球的平均生態赤字為0.4公頃。」專家們認為,由於發展中國家的人均自然消耗量還將迅速增加,中國的整體生態形勢更加不容樂觀。報告顯示,美國、日本、德國、英國、義大利、法國、韓國、西班牙、印度均是生態赤字很大的國家。「很簡單,如果生態足跡超過了生態承載能力,就是不可持續的。為實現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每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來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費,減小自身的生態足跡。」《報告》的主要作者、生態學家駱喬森(JonathanLoh)說。報告說,巴西、加拿大、印度尼西亞、阿根廷、剛果、秘魯、安哥拉、巴布亞紐幾內亞、俄羅斯、紐西蘭等國家由於國土面積遼闊、人口相對稀少或者位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在「生態盈餘(總生態足跡小於總生態承載容量)榜」上位居前列。「就在這些生態盈餘國家的居民為全球生態環境作出貢獻時,西方人正在以難以持續的極端水平消耗自然資源———北美人均資源消耗水平不僅是歐洲人的兩倍,甚至是亞洲或非洲人的七倍。」專家們批評說,「如果全球的居民都達到美國居民的生活水平,人類將需要5個地球。」報告的作者們稱,他們試圖從另一角度尋找「誰應該對目前的全球生態危機負有更大責任」這一爭論不休話題的答案。
「那些生態赤字較大國家的資源消耗量已經超過了本國的資源再生能力,其結果就是加劇了環境惡化,或者將這種生態危機通過原材料進口等國際貿易方式轉移到了其他國家或地區。」郝克明還擔心,大大小小的環保組織如何說服人們為了追求高水平生活而不去高破壞地消耗地球資源。「在目前,使政府、工業界和公眾轉向可再生能源,推廣節能的技術、建築和交通系統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馬丁說。 國際環境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Chin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共同發布了《中國生態足跡報告》
。生態足跡通過農田、木材、水、煤炭以及垃圾處理用地等一系列自然資源的使用量,來衡量人類對大自然的需求狀況。報告發現,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仍在世界上居於較低水平;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消耗的生態資源增加了近一倍。
報告警告稱,如果中國的人均資源消耗達到美國的水平,「那麼中國將需要全球的可用生物承載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表聲明稱,報告主要使用了2003年的數據,這是目前可用的最新的全面數據。但報告作者表示,研究結果反映了目前仍在持續的趨勢。
報告稱,中國2003年的人均資源消耗量居世界第69位,略低於敘利亞。美國在這項指標中排名世界第二,阿聯酋高居第一,日本則位列第27位。
根據報告的定義,一個國家的生態足跡指的是滿足該國人口需求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土地與水域的面積。
研究發現,中國人均生態足跡僅為1.6公頃,遠低於2.2公頃的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國所能提供的自然資源經計算僅為人均0.8公頃,這意味著中國消耗了相當於其自身生態系統供給能力兩倍的資源。
為了彌補其中部分缺口,中國從加拿大、印度及美國等國家進口原材料。但研究發現,其中部分原材料隨後又通過製成品的形式再出口到西方國家,這使得中國成為自然資源的凈出口國。
報告建議,中國可以採取簡單易行的短期措施,例如推廣使用節能燈泡,同時著眼於長期規劃。中國擁有「全球生物承載力」(提供有用生物材料與吸納廢物的能力)的15%,美國則消耗了大約20%。
報告表示,未來一、二十年內,中國的消耗水平可能仍將對其自身的生態系統構成威脅,並對全球生物承載力施加更大的壓力。

㈣ 水足跡的概念

水足跡指的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消費的所有產品和服務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形象地說,就是水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踏過的腳印。「水足跡」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荷蘭學者阿爾傑恩·胡克斯特拉在2002年提出的,其中包括國家水足跡和個人水足跡兩部分。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2008年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中首次引進這一概念,其中指出,國家水足跡包括用於農業、工業和家庭生活的河水、湖水、地下水,以及供作物生長的雨水,分為內部水足跡和外部水足跡。個人水足跡計算的則是一個人用於生產和消費的總水量。
「除了家裡水表上的具體數字,還有平時我們消費的產品和服務在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大量看不見的水,就是所謂的虛擬水。」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王紅瑞教授介紹說。

㈤ 水足跡的某些產品的世界平均水足跡

(每單位產品)產品(單位)虛擬水含量(升)
1 杯啤酒 (250 ml) 75 1 杯牛奶 (200 ml) 200 1 杯咖啡 (125 ml) 140 1 杯茶 (250 ml) 35 1 片麵包 (30 g) 40 1 片麵包 (30 g) 夾乳酪 (10 g) 90 1 個土豆 (100 g) 25 1 蘋果 (100 g) 70 1 純棉T恤衫 (250 g) 2000 1 張A4的紙 (80 g/m2) 10 1 杯葡萄酒 (125 ml) 120 1 杯蘋果汁 (200 ml) 190 1 杯橘汁 (200 ml) 170 1 袋土豆片 (200 g) 185 1 個雞蛋 (40 g) 135 1 個漢堡包 (150 g) 2400 1 番茄 (70 g) 13 1 橙子 (100 g) 50 1 雙鞋 (牛皮) 8000 1 個集成電路晶元 (2 g) 32
畜牧業產品的水足跡高於農作物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畜牧業產品的水足跡通常高於農作物產品,其主要原因在於動物會消耗大量的農作物、飲用水和生產服務用水。以一個現代化的牛養殖系統為例,一頭3年的牛,大約可以得到200公斤去骨的牛肉,它在3年中大約會消耗1300公斤穀物(小麥、燕麥、大麥、玉米、豌豆、大豆等穀物),24立方米的飲用水,7立方米的生產服務用水。平均來計算,生產每公斤牛肉,需要6.5公斤穀物、36公斤粗糧、155升水(僅包括飲用水和生產服務用水),平均總共需要15340升水。

㈥ 什麼叫碳足跡

碳足跡,英文為Carbon Footprint,是指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通過交通運輸、食品生產和消費以及各類生產過程等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它描述了一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號召人們從自我做起。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開始踐行減少碳足跡的環保理念。

其中「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碳耗用得多,導致全球變暖的元兇二氧化碳也製造得多。

製造企業的供應鏈一般包括了采購、生產、倉儲和運輸,其中倉儲和運輸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環保方面

植樹造林

保護和管理好現有森林,擴大森林面積、蓄積量、生物量和生長量,可增加森林對碳的吸收,發揮森林碳匯作用,不僅能夠有效遏制和減緩全球氣候變化,還能美化和改善環境,發揮森林的生態、社會、經濟、文化功能和效益。

比如一棵冷杉30年能吸收111公斤二氧化碳,平均每年吸收4公斤左右;1棵成年的沙棘樹每年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為1.66kg。3A環保漆在甘肅種植30多萬棵沙棘林,已經形成了很好的減碳與生態扶貧效果。

㈦ 政治的環保問題 急 高分懸賞

節能減排、發展低碳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及構建建設生態文明

【時政背景】材料一:2009年9月,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承諾,「中國將進一步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並繼續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一是加強節能、提高能效工作,爭取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顯著下降。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爭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匯,爭取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四是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研發和推廣氣候友好技術。」
材料二:2010年3月,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成為兩會的主題,全國政協「一號提案」內容就是談低碳環保。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要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中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決定國家的未來,必須抓住機遇,明確重點,有所作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葯、信息網絡和高端製造產業。
材料三: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後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
「低碳經濟」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氣候變暖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嚴峻挑戰。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及其誘因不斷地為人們所認識,不止是煙霧、光化學煙霧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氣中二氧化碳(CO2)濃度升高帶來的全球氣候變化也已被確認為不爭的事實。

【知識點鏈接】

1、可持續發展戰略。

2、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使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3、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堅持計劃生育、保護資源、環境的基本國策。

4、科學發展觀。

5、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國情

【考題預測】一.什麼是「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能量要減少,從而減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減少對大氣的污染,減緩生態惡化。低碳生活,是當代世界正在建立的一種健康、文明、綠色的生活,是人類生活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低碳生活,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改變習以為常的消費模式、浪費資源的生活方式和不利健康的不良嗜好(即關鍵是戒除以高耗能源為代價的「便利消費」嗜好; 是以「關聯型節能環保意識」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費嗜好; 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為代價的「面子消費」「奢侈消費」的嗜好; 是全面加強以低碳飲食為主導的科學膳食平衡),是每個人生存的需要。我們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從節電、節油、節氣,回收等環節來改變生活細節。從點滴做起。讓低碳生活成為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理念,集合大家的力量,共同保護地球母。

二.什麼是「低碳生活方式」?

2008年「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了一份報告,對個人採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七項小建議:1. 使用傳統的發條式鬧鍾替代電子鍾,這樣可以每天減少大約48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 使用傳統牙刷替代電動牙刷,這樣可以每天減少48克二氧化碳排放量。3. 把在電動跑步機上45分鍾的鍛煉改為到附近公園慢跑,可以減少將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4.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 不用洗衣機甩乾衣服,而是讓衣服自然晾乾,這可以減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6. 在午餐休息時和下班後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做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7. 改用節水型淋浴噴頭,不僅可以節水,還可以把三分鍾熱水淋浴所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一半。

三.為什麼要呼籲並提倡發展低碳經濟,過低碳生活?

1.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的氣候變暖的後果,已經引起全世界的普遍關注。低碳經濟是全人類的共同選擇。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積極承擔自己的責任。 2.中國未來20-30年的發展,城市化將構成內需的主要動力。隨著人口向城市的聚集,城市及其建設、城市交通、居住、商業、服務業和公共服務的耗能及其碳排放都會不斷增加,因而,轉變生活方式,踐行低碳生活是我們面臨的必然選擇。

四.中國政府怎樣實現低碳生活這一目標?

1. 節能減排,促進低碳經濟發展,既是救治全球氣候變暖的關鍵性方案,也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手段。2.要改進城市建設,多管齊下,通過促進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滲透並改善城市生活各領域的公共服務3.推進面向居民的節能改造咨詢服務、低碳化生活知識的普及和對碳減排影響的宣傳4.建設服務於低碳經濟的金融服務和市場交易平台,淘汰落後產能,推動低碳經濟發展。5.依法治國,嚴厲打擊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違法行為。

五.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方式有哪些?

1、多運動,少看電視機,少上網2、盡量吃綠色食品,多喝水,少喝酒和碳酸類飲料,高脂肪高糖等垃圾食品盡量避免 3、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瓦數(功率)盡量低點4、近距離外出,盡量使用非機動車(步行或自行車) 5、不亂丟垃圾,進行垃圾分類6、沒人或沒必要的時候,不開燈、不使用空調。7、多開窗多通風,隨手關燈。關緊水龍頭,關緊煤氣灶關電視,關空調,關電腦,8一水多用。洗菜,洗水果的水在家中預備一個大桶盛起來,可以澆花,沖廁所,做到生活廢水再利用9、燒飯可以先把米在水裡泡段時間再燒10、手機晚上最好關上,一個省電,一個有利於休息,當然有要緊事情除外11、有些包裝紙,廣告紙反面是空白的可以用來做便簽或草稿紙 12、合理使用冰箱,定期除霜。電腦,電視機,音響,人臨時離開時,進入待機狀態,以節省能源,不用時直接關機。 13、選購商品不要一味追求高檔,實用,性價比高就是好商品,避免浪費。 14、能不開空調就不開空調,盡量扇電風扇,或是扇扇子,能手洗衣服,盡量不用洗衣機洗15、垃圾回收再利用16、充分利用自然能如太陽能熱水器,風力發電,能不用電梯就盡量走樓梯,可以省電又能鍛煉身體

六.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1、我國為什麼要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或為什麼要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或為什麼要建設生態文明?)?

答:①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資源總量大,人均佔有量小,環境污染嚴重。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②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嚴重製約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對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國情,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中,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的協調,推動整個社會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③人們的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不強,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現象比較嚴重。。④是黨和政府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2、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從我國哪些基本國情出發而做出的決策?

答:①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②生產力水平低,發展不平衡;③人口基數大,增長快;④資源總量大,人均佔有量少;⑤環境遭到嚴重污染和破壞

3、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堅持什麼樣的發展觀?實施什麼戰略和基本國策??它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作為青少年應如何做?

答: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國策: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基本國策。基本要求:使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相協調。

我們青少年要努力提高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認識到保護資源、環境的重要性;增強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念,依照環保法律行事,積極組織、宣傳環保活動,增強資源危機意識。

4、建設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或生態文明」有什麼意義?

答:①建設生態文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②可以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保護資源和環境,更好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5、發展循環經濟的意義?

答:①有利於節約資源,緩解資源緊缺的矛盾。②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③有利於從源頭上防止污染,保護生態環境④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

6、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有什麼意義?

答: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有利於增強全社會的責任感,使其自覺落實節能減排工作;有利於在全社會形成節約資源、減少排放的良好社會氛圍;有利於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觀;有利於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7、在學校推行教材循環使用有什麼重要意義?

答:(1)有利於減輕學生的家庭負擔;(2)有利於提高國家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3)有利於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4)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資源節約意識和環保意識。

8、我們國家為落實節能減排應採取哪些措施?(提建議、獻計策)

答:①加快淘汰耗能嚴重的落後生產企業。

②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

③嚴格執法,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監督檢查。

④加強宣傳,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

⑤實施有利於節能減排的獎懲政策。

9、從依法治國的角度,說說怎樣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建設生態文明?

答:立法機關要制定和完善有關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方面的法律,使之有法可依;行政機關要依法行政,加大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監管力度;司法機關要依法打擊和制裁破壞環境和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

10、如何解決我國能源消費過高過快的問題?

答:①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強宣傳、教育,讓節能降耗成為全民意識和自覺行動;②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最大限度的發揮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③建立健全有關節能降耗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抑制高能耗企業的發展;④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依靠科技進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⑤中學生應樹立節約光榮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厲行節約,節約用電、節約用水;⑥同浪費資源的行為作斗爭。

11、請你為建設節能型校園提幾條建議。

答:(1)採用主題班會、黑板報、宣傳欄等加強對學生的節能減排教育;(2)離開教室後,隨手關燈;洗完手後關閉水龍頭;(3)不亂扔垃圾,對垃圾分類擺放。(4)禁止學校餐廳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方便袋。

12、我們中學生如何參與建設「生態文明」?

答:①我們中學生要自覺向公眾宣傳保護環境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國策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科學發展觀;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環保、資源意識;③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節約資源,愛護社會上的一草一木等。

13、你們學校採取了哪些節能減排的活動?這些活動有什麼重要意義?

答:學校開展①評選「青少年節能減排標兵」活動。②開展廢舊物品創意大賽活動。③倡議節日不送紙質賀卡、改送電子賀卡。④推廣教科書循環使用活動。⑤看節能減排宣傳影片,增強節約意識。⑥學校採用主題班會、辦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節能減排教育。

意義:(1)有利於增強學生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意識;(2)能夠幫助學生養成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3)有利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14、請設計一條富有創意的公益廣告語,向公眾宣傳節能減排的觀念。

①全民動員節能減排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②科學節能,大有技巧,人人減排,貢獻不小。③落實節能減排行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①水是生命之源,請節約用水;②節約用電,從我做起。

15、列舉生活中體現循環經濟的例子

答:①用淘米水洗菜後再澆花。 ②回收紙張,製造再生紙。 ③垃圾發電

16、列舉節水、節電的小竅門

答:節水:①循環使用自來水(一水多用) ②及時修理水龍頭 ③使用無磷洗衣粉 ④用盆接水洗菜 ⑤滴灌澆田。

節電:①隨手關燈 ②使用節能燈 ③家電不用時,需關閉電源 ④使用智能路燈

17、節能,你有何對策?

答:①棄用,放棄使用一次性產品 ②代用:自備方便袋,代替使用塑料袋 ③節用:節約資源、能源 ④慎用:珍惜木材,慎用紙張 ⑤重用;廢物回收重新使用。

18、節約就在身邊,關鍵在行動。在日常生活中,你准備採取哪些具體行動做一個節約資源的實踐者?

答:①隨手關燈。②隨手關閉水龍頭。③節約使用紙張。④節約每一粒糧食。

(4)

【思考與鞏固】1、請你策劃一次以「打造綠色校園」為主題的活動,並寫出活動方式及主要內容。

2、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江河湖泊,但我國卻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結合你所在的地區用水情況,作一次居民用水狀況的調查報告。(1)寫出調查的題目。

(2)列出調查方案(目的、對象、內容、或資料途徑方法):

3、國務院下發《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至今有一年多了,你認為還存在哪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4、自然災害我知道 【1】列舉近兩年來我國發生的自然災害。

【2】你認為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3】為了減少自然災害發生,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㈧ 綠色建材產品認證申請需要什麼材料

1、資質材料:認證委託人、製造商、生產廠營業執照、委託關系證明、ODM/OEM知識產權關系等;

2、檢測報告:產品質量水平符合綠色建材評價標準的型檢報告(CMA檢測機構出具、一年內有效);3、相關管理文件:按細則要求建立的工廠保證能力相關管理文件;4、基礎材料:產品工藝流程圖、生產廠組織機構圖;
5、關鍵原材料備案清單
;6、一般要求證明材料:無重大事故聲明、體系認證證書、EPD及碳足跡報告/證書、不使用淘汰/禁止技術、工藝、裝備及物質聲明、固廢、危險處置合規證明、環保合規、職業健康安全合規材料。

㈨ 為節約糧食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一、按需購買和烹飪食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糧食的價格占收入比例逐步下降,基本的文保之需不難滿足,人們越來越追求「吃得好」。從個人消費者的角度來說,無論購買什麼食材,都請按需購買、按需食用,不要浪費。因為糧食的生產,不光是有人在為之付諸勞動,而且背後都有著資源環境代價。就拿水資源來說,一個100克的蘋果的「水足跡」為70升,一杯咖啡的「水足跡」為140升,一個漢堡的「水足跡」是2400升,1公斤大麥,水足跡是1300升,1公斤牛肉,水足跡是15500升,1升牛奶,水足跡是1000升……節約是最大的環保。
二、倡導「良食」新時尚
從食材種類的選擇來說,降低肉食的比例、提升素食的比例,更有助於個人健康,也有助於環境保護。「良食」(Good Food),指對環境和個人健康都友好的飲食方式,它並不完全等同於美食。除了美味之外,「良食」這個概念聚焦於食物選擇的可持續性、對於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三、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一份2018年的報告顯示,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大型聚會浪費則達38%,而學生盒飯有1/3被扔掉。這並不奇怪。下面這張圖片攝於2019年7月份筆者開會時,在某中字頭研究機構的食堂收餐處。完整的包子、炸糕、雞蛋,成碗的豆腐腦、冷盤就被這樣丟棄掉,無比惋惜!
四、公共用餐場合應提供宣傳標識
在食堂、餐廳、酒店以及其他餐飲有關的場合,可以貼上諸如「光碟行動」、「節約糧食」相關的倡導。對於消費者和用餐人員吃不完的食物,鼓勵他們打包帶走。

五、為節約糧食提供法治保障。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的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勢在必行。糧食節約,是創建生態文明、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

閱讀全文

與廣東產品水足跡報告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屬性標簽編製程序如何添加表格 瀏覽:112
上傳後加電影的程序怎麼加 瀏覽:629
雪球滬港通如何交易 瀏覽:10
和平精英如何練出主播的技術 瀏覽:167
合肥護士招聘信息在哪個網站看 瀏覽:406
企業抖音注冊後如何上產品 瀏覽:62
excel圖標數據標簽怎麼弄 瀏覽:472
如何學好web前端技術 瀏覽:478
代理茶葉怎麼入駐 瀏覽:480
哪個程序可以有錢 瀏覽:595
馬路市場屬於什麼性質的物品 瀏覽:373
自行車怎麼代理商 瀏覽:621
為什麼不賣代購產品 瀏覽:64
王者怎麼讓自己的技術變得厲害 瀏覽:579
微信小程序如何添加呱呱贊插件 瀏覽:624
刷機如何保存所有數據 瀏覽:254
掃描識別信息有哪些 瀏覽:46
程序員到底學習什麼 瀏覽:801
信息起源是哪個詞 瀏覽:174
很多種類產品如何開票 瀏覽: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