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大豐收農產品為什麼積壓

大豐收農產品為什麼積壓

發布時間:2022-04-23 12:12:40

⑴ 為什麼農業大豐收會導致農場主收入減少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農產品往往是缺乏彈性的商品。而供給相對富於彈性,農 產品的豐收使供給曲線向右移動由 S 移動到 S′,在缺乏彈性的需求曲線的作用下,導致農 產品的均衡價格大幅下降,由 P1 到 P2。

其均衡價格下降的幅度大於農場品均衡數量增加的 幅度,最後導致農民收入減少。

薄利多銷策略適用於需求富於彈性的商品。

⑵ 我國今年夏糧豐收為何會出現收購量減少的情況

8月12日,國家糧儲局發布主產區夏糧收購進度,其中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量減少近千萬噸的消息受到關注,引發了一系列糧食安全問題方面的討論。

國家糧儲局數據顯示,截至8月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量為4285.7萬噸,同比減少938.3萬噸。其中,河南小麥累計收購量為912.4萬噸,減少538.8萬噸,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安徽,收購量為592.9萬噸,減少222.4萬噸。還有河北、江蘇、山東等地小麥累計收購量也有所下滑,湖北收購量為139萬噸,增加6.8萬噸。

⑶ 需要反思農產品滯銷為何老重演

而滯銷的量,也格外大,動輒數以萬斤。 豐收不豐產,部分農副產品滯銷已經成為年復一年的常見現象。為最大限度減少農民損失,一些地方的應對之舉是,要麼通過媒體等渠道,拓展商機,要麼動員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迅速掀起采購滯銷農副產品的高潮。其情至誠,其行可嘉,但這樣的關愛之舉至多隻是減少損失,不足以形成增收的健康機制。總體看來,農副產品常常滯銷,主要因為面臨三大掣肘。 其次,是市場鏈條過短。在一些地方盲目推崇基地化種植,擴大規模的同時,相關配套營銷體系並未得到足夠重視。從一些地方的救市之舉來看,也只是一再呼籲經銷商采購。像在一些發達國家,農作物的規模化種植已從田間延伸至商場的櫃台。農民只管種與收,遍布各地的農作物產銷經濟實體負責銷售。 再次,是中間環節成本過高。首當其沖的便是運輸成本。近年來,雖然國家建立鮮活農產品公路運輸「綠色通道」,但中間過高的運輸成本依然大幅抬升了農產品價格。如新聞里披露的一些地方蔬菜與水果價格賤到只有一兩角,但實際上在市場上很難享受到這樣的實惠價格。 激發社會愛心力量,幫扶產品滯銷的農民,這當然是一個溫暖社會的好做法。但愛心畢竟有限,不可能使農民真正順應市場規律,走上致富之道。因此,當下對農產品頻頻滯銷現象,有必要圍繞問題,針對性地研究對策,出台相關扶持政策,建立健全農副產品從地頭到餐桌的鏈條,從而改變農副產品生產種植與市場嚴重脫節的現象。 在市場尚未飽和的短缺時期,這些舉措無疑有助於大力促進生產,可以為農民帶來實惠。但隨著各地規模種植能力的迅速崛起,基地化種植的天平快速滑向了微利或虧損的那一端。幾乎每年都能看到包菜、蘋果、桃子、西紅柿、西瓜、柑橘等產品滯銷的「新聞」。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產、供、銷一條龍式的基地化生產,確實是現階段農民種植經濟作物致富的理想模式之一,但過多過濫,尤其是不切合各地實際的規模化種植,本身就為滯銷埋下了伏筆。 其次,一些地方盲目復制外地基地化種植模式,肆意擴大種植面積,貪多求大,缺乏全局性規劃,缺乏品種改良的長遠思考,導致產品始終在低層次徘徊,農民增收無望。 再者,在與市場對接方面,許多地方在基地化種植方面干勁十足,在終端銷售方面要麼大包大攬,要麼完全拋給市場。農民始終是市場風險的主體,難以在市場摸爬滾打中得到鍛煉成長。 解決問題的「出口」至少有兩點:一方面要將市場因素順利傳導至產、供、銷各個環節,鼓勵農民從單純的等市場變為積極主動地找市場;另一方面,要通過集團化運作、建立種植保險等途徑,大力構建經濟作物種植保障體系,增強收入穩定性。

⑷ 農產品經常滯銷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如何解決

有一些農產品滯銷,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多數人認為是農民跟風種植,產能過盛.形成產大於求,本人觀點上敘說法不完全正確,分析,我國是農業大國,主產糧.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糧價低迷,種地不賺錢.甚至於賠錢,在這種環境下農民改變了耕作方式,由種糧谷轉變種植經濟作物,如,果樹.蔬菜.高效大棚等經濟作物,如果糧食價格合理,農民種地有錢可賺,種植經濟作物土地面積自然會減少,這就原因。

4、受氣候等自然條件限制。特別是有些水果、蔬菜類不易保存的農產品,豐收了必須在短時間內銷售,出現低價和滯銷。

5、交通運輸條件限制。有些交通不便的地方,運輸困難,運輸成本高,只能在當地銷售,造成滯銷。

6、受災或者傳染病影響。農作物受災、傳染病等造成產品不能出口或不允許向外銷售,只能在當地滯銷。

⑸ 根據上圖蘊含的經濟學道理 說明為什麼豐產不豐收 向有關部門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建議

兩個道理,一是商品價格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豐產,導致產品過剩,供過於求,價格下跌,農民收益減少,豐產不豐收。
二是,農產品是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受價格變動影響較小,需求彈性較小,所以即使價格下跌,但需求量不見大幅度增加,導致農產品積壓而無法銷售,農民收益受損。
提建議,一是政府建立農產品儲備體系,保護價收購
二是,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

⑹ 為什麼南瓜大豐收遇滯銷,3毛1斤無人要,眼看快凍壞,農民急盼銷路

今年對於農民來說,農產品的收益遇到了一些挫折,可以說是很困難的一年,上半年的桃子、李子出現了嚴重了滯銷,很多農民出現了虧本,尤其是今年的養豬戶,遇到了非洲豬瘟,很多養殖場的豬幾乎全部死掉了,虧的血本無歸,真的是壞事一件接一件,而下半年的情況也好不到哪,秋冬季收獲的蔬菜和水果同樣出現大面積的滯銷,很多種植戶心急如焚。據新聞報道,日前在內蒙古地區出現了一種優良品種的南瓜大面積滯銷,眼看著天氣越來越冷,堆積成山的南瓜都快被凍壞了,而且還有一個多月就過年了,如果還賣不出去連過年置辦年貨的錢都沒有著落,農民急盼銷路。

⑺ 為什麼農業的好年景和大豐收年往往是農民收入的歉收年

這是因為「物以稀為貴」,產品大量積壓造成價格下降。

⑻ 農民農作物大豐收,大學生村官如何解決滯銷問題

不值得大力提倡,通過媒體解決滯銷只能解決單個地區、單次的滯銷,不是根本的解決法。但《天天向上》節目組的本身的價值觀是沒有問題的。他們也是在盡媒體力量來嘗試解決問題。農產品滯銷的因素非常多,大多數情況下是盲目種植生產導致,一部分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還有一些地區是因為信譽差詐騙頻發導致客商不敢來…對滯銷一定要核實後再進行報道、幫扶。如果只是局部的農產品滯銷,大肆報道誇大,會讓千萬級的客商猶豫不敢入手,行情不穩,買家就會越少。最擔心的就是片面誇大局部的難賣情況,擴散成大面積的真正滯銷。遇到農產品滯銷,可以向當地農業部門求助,藉助農超對接像一畝田這樣的平台,快速消化庫存,盡量減少損失。從根本上減少大面積的農產品滯銷,還需要村委牽頭,成立有信譽成規模的合作社,接受農業部門和農業大數據的科學指導,有規劃的控制生產規模,提前簽署訂單,用一部分農業訂單,來穩保收入,減少損失。

⑼ 為什麼土豆大豐收後,農民的收入反而減少了

由於農村發展正在加快,農民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打工的農民更願意留在家鄉發展,既能照顧家庭,又能獲得一定的收入,發展種植業也成為了很多首選。農民的收入一般都不是很高。創業時,會選擇比較慎重,大部分投資成本低,風險小的項目。傳統糧食價格穩定,但市場價格不高,種植特色蔬菜的經濟效益相對較高。例如,土豆在市長/市場隨處可見,但其價格是親民,買的人很多,保管也容易,所以一些家庭都會一點一點地購買和准備。現在種植普通土豆可能沒有優勢,但近年來開發的新品種上市後受到消費者的追捧。就是迷你土豆,去年一度成為網紅食品。

最低的時候,產地賣了8毛1斤,完全沒有好處。一些農民不想以這個價格出售。挖出來的土豆好像只能堆積在地里,像山一樣。今年的迷你土豆沒有延續去年的火爆局面,而是開始在市場上遇到寒冷。這給種植者敲響了警鍾,要根據市長/市場需求計劃種植,不能盲目擴大豐收和規模。現在山區的小土豆不能賣,農民也感慨萬千。今年價格怎麼變就怎麼變,難道沒有去年的高價嗎?對去年備受推崇的土豆,買地8毛1斤賣不出去,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評論討論。

⑽ 分析糧食豐收了為什麼農民收入反而可能下降

豐收的年份,農民的收入卻反而減少了。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糧食等農產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彈性的商品,糧食豐收導致了糧食的供給增加,在需求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糧乏跡催克詘久挫勛旦魔食的均衡價格下降,由於糧食均衡價格的下降幅度大於糧食均衡數量的增加幅度,致使農民的總收入減少。政府一方面可以採取支持價格,記憶高於市場均衡價格的最低限價來收購糧食;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農民補貼,限制農產品的產量,減少市場供給。

閱讀全文

與大豐收農產品為什麼積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泄漏了信息怎麼辦 瀏覽:519
線下交易怎麼報案 瀏覽:815
怎麼從安卓移數據到iphonex 瀏覽:731
鋼結構技術員考什麼證 瀏覽:958
在倉庫掛著領導畫賣產品怎麼罰 瀏覽:856
屬性標簽編製程序如何添加表格 瀏覽:112
上傳後加電影的程序怎麼加 瀏覽:629
雪球滬港通如何交易 瀏覽:10
和平精英如何練出主播的技術 瀏覽:167
合肥護士招聘信息在哪個網站看 瀏覽:406
企業抖音注冊後如何上產品 瀏覽:62
excel圖標數據標簽怎麼弄 瀏覽:472
如何學好web前端技術 瀏覽:478
代理茶葉怎麼入駐 瀏覽:480
哪個程序可以有錢 瀏覽:595
馬路市場屬於什麼性質的物品 瀏覽:373
自行車怎麼代理商 瀏覽:621
為什麼不賣代購產品 瀏覽:64
王者怎麼讓自己的技術變得厲害 瀏覽:579
微信小程序如何添加呱呱贊插件 瀏覽: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