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經營中醫館
很多從事足療、美容或保健品行業的人來做中醫養生服務行業,沿用以往經營的思路,忽略了中醫養生自身的技術特點,導致服務效果不理想。
美容、足療在消費者心中基本屬於類似家門口超市的概念,屬於日常消費的層面,消費者相對比較清晰應該消費什麼以及如何消費,而中醫養生由於涉及到健康與醫療的專業知識,大部分消費者欠缺這方面知識,所以需要專業的中醫養生專家或技師的引導,才能讓消費者達到比較滿意的狀態。也就是說,在中醫養生領域,專家比客戶更懂客戶應該接受什麼服務。
中醫養生不同於西醫,不同於保健品(源自西方營養學),還不同於美容和足療。中醫養生服務要讓消費者達到真正滿意的調理養護效果,需要貫徹五大基本思想、八大原則、六大基本步驟。
養生館的產品和服務設計應貫徹五大基本思想整體觀:中醫養生理論,特別強調人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會的人。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已經感覺到的客觀事實。在診斷時,中醫充分運用了診斷的全息性,從機體的整體性反應推斷病因。在治療與調理時,中醫強調了對證治療,對證治療即是針對機體在患病過程中整體反應清空的差異而採取的不同治療方案,相應的,中醫治療遵循證異治異、證同治同的原則。
辨證論調:中醫養生強調因時、因地、因人而宜,強調養生保健要根據時令、地域和個人的體質、性別、年齡的不同,而制定相應的養生調理方案。
以平為期:中醫認為,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陰陽是保持相對平衡的。如果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出現病理狀態。人體養生離不開協調平衡陰陽的宗旨。
上工治未病:《黃帝內經》中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思想,另外一部醫學巨著《千金葯方》中也提出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欲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這些都與現代醫學預防為主,心身保健預防醫學觀點相符。
調動本能(正氣):中醫養生是靠徹底調動人體自身潛力(內),充分利用外界有利因素(外),進而達到整個身心平衡和諧的養生方法。中醫認為健康是正氣存內,邪不可乾的自我穩定的生態平衡。正氣是指人體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健康能力,邪是指致病因素。健康的時候是邪不能幹擾破壞正氣所維持的穩態。醫生治好病意味著醫生是標,病人是本,標本相得,邪氣乃服。邪氣只是服了,而不是沒了。也即是醫生通過調節人體陰陽平衡,使人體的抵抗力與致病因素作用力相對平衡,達到健康的目的。
二、跳出養生做養生養生館的整體定位要做成廣義養生會所模式
養生館不能簡單定位為滿足顧客的健康需求,因為養生作為一種相對比較奢侈的需求,需要有一定的消費能力,這部分人往往是社會精英,按照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他們往往同時有高層次的需求,如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認知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超越需要等,如果因為滿足生理需要而導致高級需要滿足的時間被占據,則顧客很可能放棄來會所做健康調理,這也是大部分社會精英往往忙的沒有時間去養生館調理的原因,更有甚者,他們中的部分人往往是忙死、累死的。
從企業經營的角度看,如果僅僅是滿足顧客對產品的需求是錯誤的,而大部分養生館恰恰犯了這個錯誤。
養生館要滿足客戶的需求最好是兼顧了客戶的養生保健需求(有健康)、事業發展(有錢)、學習求知(有智慧)、公益慈善(有愛心、有面子)等,即按上面所分析的綜合考慮滿足顧客的低級需求和高級需求,綜合考慮滿足顧客的健康養生需求和非健康養生需求,這樣養生館才能成功。在這方面,很多美容院在原有基礎上加上養生保健板塊,往往獲得了成功。再有就是類似良子足療業獲得了成功,
宜荷康美就是兼顧考慮滿足顧客的舒適(休閑放鬆)及商務社交的需要。
還有的企業經營者,往往把養生館作為企業其他業務經營的輔助工具,比如作為促進企業公關的力度,這樣的經營思路也是對的,也是跳出養生做養生的系統經營思想。何謂廣義養生會所?請參考拙作《廣義養生論》。
三、不靠產品做贏利養生館的盈利模式設計要設計成金字塔盈利模式
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技術標准缺失、行規混亂、多頭監管而力度均不到位等問題,導致巨大的養生保健用品、養生保健服務市場魚龍混雜,質量水平參差不齊,技術與把戲一色,高人共騙子齊飛。
因市場魚龍混雜,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客戶的認知利益低,因而即使養生服務做的很到位(這意味著經營成本不低)的養生館,同樣無法收到高價,或報出高價格後反而無法與打價格戰的低端養生館競爭。大部分經營失敗的養生館都是因為著眼點僅僅在服務(產品)、技術方面如何如何有特色,很多民眾由於對中醫養生知識的理解層次還沒達到,所以在這方面的理性判斷能力遠遠不夠,所以要在其他方面盡量做到差異化,不應僅僅在產品方面或產品概念方面做差異化。
經營的好的美容院,往往是告訴客戶在服務過程中所使用的配套產品是昂貴的,如精油和化妝品,而化妝品的昂貴性已經被廣大消費者所認同。所以贏利性好的美容院往往可以通過高利潤的產品來盈利。而中醫產品因為品牌利益沒有建立,暫時還無法做到像保健品或化妝品那樣。
其他方面的差異化,其目的當然是提升顧客的認知利益,這需要根據養生館客戶群的具體情況,選擇相關的顧客認知利益度高的產品或服務,以實現贏利。
四、跳出單店做連鎖連鎖經營是養生館品牌贏利的必由之路
如前面分析,因市場魚龍混雜,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客戶的認知利益低,因而即使養生服務做的很到位(這意味著經營成本不低)的養生館,同樣無法收到高價,或報出高價格後反而無法與打價格戰的低端養生館競爭。由於很難短期內做到顧客認知度的提升,以及無法有效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所以一條可行的路子就是:不以單店的營業業績為成功的標准,事實上目前行業里業績相對較好的企業都是因為加盟連鎖做的不錯,其盈利邏輯是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
五、跳出商業做商業公益戰略和公益營銷模式的有效運用
六、不為招商而招商構建系統能力,幫助合作者持續成功是王道中醫養生行業不像西醫,有完整、完善的價值鏈,因此在發展招商時往往很難保證加盟者像自己一樣成功。很多養生館經營者以為只有注入自己的產品和技術,就會很容易,事實證明是極其錯誤的。養生技術人才跟不上、產品研發無法及時有效升級、市場無法持續培育、管理人才無法跟上經營規模的擴大等都是他們失敗的原因。
所以,只有圍繞企業構建系統能力,把合作者當成企業的利益共同體,可持續發展合作夥伴,真正幫助加盟商持續經營成功才是王道,具體來說需要注重四個方面:1、注重專業技術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的培訓與輸出,方可確保合作加盟者的成功。
2、注重產品研發的投入,方可確保加盟者後續的可持續發展,確保加盟者持續與你的企業一起發展。
3、注重市場需求的持續教育與引導,擴大行業的容量,才能確保加盟者持續成功。
4、注重產業資源的橫向聯合與縱向整合,優化產業生態鏈,有利於擴大本產業的地位。因此好的養生產業經營者要注意站在行業整體發展的眼光積極整合資源,完善產業鏈的建構。
② 如何營銷保健產品
做之前先考察市場,分什麼產品,然後針對這一類消費人群,做宣傳,
第一,我們不能昧著良心說話,一定要真正從消費的立場出發,為消費者提供適合他的產品,而不是為消費者提供能夠賺得最大利潤的產品。不能為了錢而去做產品,而是應該把賺錢當做一種順其自然的結果。
如果健康企業的思維方式和經營理念都不健康,我們很難想像,這樣的企業能夠生產出好的健康產品。
什麼是健康?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
大家都知道,健康也是人的基本權利,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質量的基礎;健康是人類自我覺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狀態,有著豐富深蘊的內涵。而且,健康是人長壽的基礎,長壽則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生命就更重視了。要想獲得長一些,那就要身體健康。
所以,生產健康產品的健康企業必須有一個「健康的心」,如,瑞福熙提出以提高和保障人類健康為使命,保障有健康的心理,順應並促進社會的發展,而不是畸形的心理,一天到晚見到錢就眼睛發出綠光。
如果一個企業只會見錢眼開,那麼,這樣的健康企業本身就不是健康的企業,必然很難長久,又怎能搞出「健康營銷」來,又怎能造福社會?
第二,我們要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和實際情況,重新思考健康以及健康產品的發展道路和方法,以幫助更多的消費者擁有健康的身體,過著健康的生活。
例如,最近幾年,健康產品行業涌現出很多新的思維方式,從中葯第一品牌同仁堂到中式養生第一品牌瑞福熙,他們都在中國傳統產品和文化的基礎上,做了革命式的轉變,自然也是收到了非凡效果。
可以說,在健康產品的發展道路上,我們需要「中國式成長」:踏踏實實的產品和觀念,踏踏實實的營銷創新,少一些光環、多一些務實。例如,瑞福熙引出的綿羊革命,繼承傳統精華,在健康養生產品上叫響了「中國式呼籲」:2010年10月下旬,針對睡眠養生產品市場主要由西葯佔主導地位的准壟斷局面,瑞福熙依據葯食同源的原理,推出了一款中式養生茶,柏仁千方系列安睡飲產品,並拋出觀點稱:睡眠養生產品迫切需要打破西醫西葯孕育的「西式」產品氛圍,進行一場「革命式」的轉變,也就是說,睡眠養生產品在理念上要繼承和弘揚中醫中葯文化,在產品配方上要全部都是國家中葯材,而不是西醫西葯孕育的「西式」產品或「准西式」產品。
瑞福熙的這種提法在睡眠養生領域內,第一次明確地將睡眠產品分了「姓氏」:姓「中」還是姓「西」,激起了人們敏感的神經,引發了行業內外強烈的爭議,但不管怎麼爭議,綿羊革命是健康產品「中國式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小標桿」,但卻具有極大的示範意義和啟發意義。
此外,中葯第一品牌同仁堂繼承發揚同仁堂皇家御葯制葯傳統,依託現代制葯技術,不僅以「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為己任,堅持「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的中式制葯特色,而且近年來,同仁堂根據市場需求和變化,提高了產品科技含量,注重二次科研,採用新技術,推出了新產品,以滿足患者的不同需求,走在了健康產品「中國式成長」的前列。
總而言之,健康產品要做好「健康營銷」就要實事求是,不能昧著良心說話,一定要真正從消費的立場出發,同時健康產品的營銷也要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和實際情況,重新思考健康以及健康產品的發展道路和方法,以幫助更多的消費者擁有健康的身體,過著健康的生活。
③ 簡述市場營銷的4p組合策略對中醫傳承及推廣的方法和理念、
摘要 1、產品的組合:主要包括產品的實體、服務、品牌、包裝。它是指企業提供給目標市場的貨物、服務的集合, 包括產品的效用、質量、外觀、式樣、品牌、包裝和規格, 還包括服務和保證等因素。
④ 怎樣經營好一間中醫養生館
1、養生館的產品和服務設計應貫徹五大基本思想
整體觀:中醫養生理論,特別強調人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會的人。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已經感覺到的客觀事實。在診斷時,中醫充分運用了診斷的全息性,從機體的整體性反應推斷病因。在治療與調理時,中醫強調了對證治療,對證治療即是針對機體在患病過程中整體反應清空的差異而採取的不同治療方案,相應的,中醫治療遵循證異治異、證同治同的原則。
辨證論治:中醫養生強調因時、因地、因人而宜,強調養生保健要根據時令、地域和個人的體質、性別、年齡的不同,而制定相應的養生調理方案。
以平為期:中醫認為,人體在正常生理狀態下,陰陽是保持相對平衡的。如果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出現病理狀態。人體養生離不開協調平衡陰陽的宗旨。
⑤ 同仁堂推出新品中葯咖啡,商品創新有多重要
一:中葯咖啡“喝最苦的中葯,喝最養生的咖啡”,開同仁堂啟人們養生之路,推出新品中葯咖啡,“中葯咖啡”確實很吸引人們的眼球,其實,無論商品好不好,只要夠新意,夠奇特,都是能夠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所以商品的創新非常重要。
在北京有家咖啡店推出了中葯咖啡,也是百年老店同仁堂開設的養生店,這么大膽的想法也是讓現在更多的年輕人了解中醫。他們的爆款都是中西結合,有拿鐵、益母草玫瑰拿鐵、山楂陳皮美式等,真的是每一款都是滿滿的養生元素,很多消費者都聞風而來,出於好奇都想來這個網紅店體驗一下這么奇特的咖啡,也創下的銷售新高,你也想來一杯中葯的第一杯咖啡嗎?
⑥ 本人是中醫,有很多中醫產品想推向市場,請問,如果成立公司的話取名和經營范圍都應該注意些什麼
個人觀點:
一取名:
1、名字朗朗上口,意思表達清晰(如:本草綱葯) 藉助本草綱目,容易記憶,容易讀寫,同時讓人一看就知道肯定跟重要有關。
2、所採用的字詞要有美感,有喻意,讓消費者容易接收。如:寶芝林。
3、要有時代感,有利於企業文化的挖掘,有利於市場的推廣。中堂大葯店
二經營范圍
經營范圍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是中葯的市場。但公司剛剛成立還是要注意一下的。
1、根據自身實力,選擇合適的空間市場,就是說,你的經營地區,是做一個市一個省還是全國。
2、商品的范圍,需要經營哪些葯材,或者以哪些葯材為主打,做到有步驟有計劃地展開。
3、誠信為本,服務為先,良心為魂,業精為魄!做到「葯采於山,惠饋於民」,希望您成就中國的,世界的葯業名企。
目前各行業都有很多貼牌公司,這當然沒有問題,監控好質量就行了。
⑦ 同仁堂是如何營銷的
百年老字型大小企業同仁堂也要做直銷?近來有消息透露,為提升集團的整體業績,尋找新的盈利和營銷模式,同仁堂集團正准備涉足直銷行業。其內部已成立相關部門,具體方案正在進一步醞釀中。據悉,同仁堂集團計劃涉足直銷行業的主要是其中的葯保健品。
以同仁堂為代表的優秀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代表的是中國商業的精髓與靈魂,這樣的品牌已經珍貴到其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已經不宜再改變的程度,但現在進入敏感的直銷行業,其原因是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而欲重新找回市場份額。然而有行業人士認為,「同仁堂在這方面是沒有經驗的」,這註定著同仁堂的直銷只是一場試驗。
涉足直銷的老字型大小
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中葯行業著名的老字型大小,創建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葯,歷經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歷代同仁堂人始終恪守「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樹立「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造就了制葯過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嚴細精神,其產品以「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而享譽海內外。
如今,同仁堂確定了進軍直銷的計劃。據一位接近同仁堂的消息人士透露,為做好進入直銷業的准備,同仁堂集團內部在年前已經專門成立了一個健康事業部,並分派了專門的負責人,「最終方案還未制定出來,高層還在進一步考慮。」
「同仁堂也要做直銷」,這的確讓人感到驚奇。對此,同仁堂集團宣傳部部長金永年向媒體表示,目前他沒有得到領導授權,透露不出該報道之外的信息,而且說是下屬子公司上市公司那邊在操作,具體情況不清楚。同仁堂集團其他領導人士也都向外界保持了低調,並未透露更多消息。
記者了解到,同仁堂集團計劃涉足直銷行業的主要是其中的葯保健品。早在2004年,北京同仁堂集團與香港偉確生物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由偉確生物研發系列保健新葯均使用同仁堂品牌並在全國同仁堂專賣店銷售。
有關人士表示,同仁堂也和商務部有關官員進行了接觸,商務部對同仁堂比較歡迎。「國內直銷行業目前缺少標桿企業。」商務部研究院梅新育說,如果同仁堂進入直銷,不僅可以豐富直銷品種,而且能起到標桿作用,「政府會歡迎」。
據國都證券研究所的一篇文章顯示,同仁堂集團涉足直銷行業不僅有利於集團提升自身業績、尋找新的盈利模式和營銷模式,也將為公司的營銷改革提供相關的經驗,並為進一步提高同仁堂品牌的知名度提供有力的支持。
但是也有相關人士為之擔憂說,近兩年,國家為了規范整頓這一行業,相繼出台了《直銷管理條例》、《禁止傳銷條例》等相關法規,直銷牌照的發放也是慎之又慎。至今,仍有一些企業未能拿到直銷牌照,而一些企業拿到了牌照因為違規行為被吊銷執照。即便拿到牌照的企業也並不一定完全在按照法律來經營,沒有拿到牌照的企業就更不必說。珍奧核酸虛假宣傳、億霖傳銷被查處、「完美死人事件」等等,不管是真是假,是事實還是人為操縱,直銷行業仍舊問題連連,走不出誠信的陰影。
有不具名的專家表示,直銷行業背負著太多的問題,承受著社會異樣的眼光,至少,它和誠信經營的百年老字型大小是不搭界的。同仁堂集團涉足直銷行業,「有可能也會導致原有品牌的弱化甚至喪失,只能說它先試。」
尋找新的盈利模式
同仁堂涉足直銷,果真會對自身的品牌產生影響嗎?現在回答還為時過早。但是「商品經濟離不開市場營銷,企業適合哪種模式需要結合自身狀況來確定。」一位業內人士判斷說。
近兩年來,同仁堂在營銷模式上下足了功夫。從2005年末就開始實施的第一輪營銷改革措施:核心思路為清理10%非核心經銷商,並將5個區域分公司調整為4個產品分公司。並且突出了品種責任,量身定製每個產品的推廣方案。但由於模式的轉換缺乏好的銜接,這一改革對同仁堂的產品銷售反而造成負面影響,導致同仁堂產品銷售下滑。在這樣一種銷售額頻頻下降的情況下,同仁堂涉足被大眾所看好且能節省成本的直銷就不足為奇。
來自公開方面的資料顯示,同仁堂2006年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23.97億元,同比下降了8.03%;實現利潤總額2.90億元,同比下降37.20%;實現凈利潤1.56億元,同比下降48.21%;凈資產收益率為6.51%,比2005年減少了6.31個百分點。
興業證券醫葯版分析師王斌向記者分析同仁堂進軍直銷業務的背景時說,同仁堂業績出現大幅度下滑,去年該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48.21%,其主要原因在於股權激勵機制沒有建立起來。王斌表示,如果進軍直銷業務,「同仁堂在這方面是沒有經驗的」。但「如果能將直銷納入新的營銷改革,那對整個集團都是利好。」華泰證券一位分析師說。
同仁堂集團總經理梅群在近日的一篇醫葯文章中表示,近年來,同仁堂不斷加強海內外市場的開發與管理,產品行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2005年,同仁堂銷售收入就達到54億元,實現出口創匯2048.24萬美元,在全國中葯行業蟬聯第一。
記者了解到,同仁堂努力抓住突出主營業務、堅持質量第一、創新企業文化、規范品牌管理四個環節,不斷加強民族品牌建設,目前已形成了制葯工業、零售商業、醫療服務三大版塊相互依託、相輔相成的主營業務,生產線已擁有41條,能夠生產26個劑型,1000餘種產品。
同時,同仁堂還不斷加快布局國際市場。記者從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外經辦了解到,北京同仁堂在境外開設的分公司和葯店至今已達20餘家。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永玲介紹說,同仁堂接下來還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開發歐盟市場、北美市場和澳洲市場。
「應該說,像同仁堂這樣的企業,進入直銷的條件已經完全具備,它有產品,有自己眾多的店鋪,而且做得很好,也有特許經營這塊業務。」直銷專家劉忠說,而像同仁堂這樣的集團企業,如果涉足直銷業務,其在銷售上將更加成熟。「進入直銷,對同仁堂而言是一種全新的營銷模式,將會給其帶來新的贏利點。」
同仁堂的健康事業
走進任何一家同仁堂葯店,我們可以從很多細微處感覺到它對歷史傳承的重視。稍加註意你便能看到,同仁堂抓方的櫃台有內外兩層:調劑員在內層櫃台里邊抓葯,拿葯的顧客在外層櫃台等候,兩層櫃台中間,是富有經驗的老葯師進行復核,這些老葯師從內層櫃台上拿過已抓好的葯,與葯方逐一核對,確認無誤後才將葯包好,放到外層櫃台上交給顧客——這種一張方倒兩遍手的做法,很好地避免了因抓錯葯而產生的事故。
穩定的質量理念和良好的行業口碑,這一切都是北京同仁堂成功的關鍵驅動。3月7日,《北京科技報》和《北京青年報》聯合舉辦品牌影響生活大型調查頒獎儀式。經過上萬人次的投票評選,同仁堂同時和諾基亞、麥當勞、海爾、一汽大眾、索尼、微軟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一起被評為「影響生活的十大品牌」。
而對於企業,直銷作為一種全新的營銷模式,拓展了企業產品的銷售思路,而且也大大節約了成本。具有338年歷史積淀、准備進入直銷行業的國內中葯第一品牌同仁堂,有許多地方開始了向國內直銷行業老大天獅集團學習的進程。
作為國內民族直銷企業的天津天獅集團,通過十幾年的艱苦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以高科技生物產業為龍頭的多元化大型跨國企業,相繼進入美國納斯達克(NASDAQ)資本市場和美國主板證券市場(AMEX)。如今,天獅集團的業務輻射190多個國家,在10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分支機構,並與全球二十多個國家的一流企業結成了戰略聯盟。
天獅集團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建立了技術創新機制,主要從網路精品超市、多元化品牌經營、六網互動以實現跨越發展三個方面入手,全力打造了創新型經營手段,現在又做起了直銷超市。
同仁堂的優勢是其品牌價值,現在同仁堂的無形資產,早已超過其有形資產。記者從中國品牌研究院獲悉,在《首屆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價值百強榜》中,北京同仁堂的品牌價值以29.55億元高居榜首。金永年告訴《成功營銷》記者,盡管以29.55億元的身價名列第一,但這個價值評估得有點低,「同仁堂的有形資產已經達到了74億元」。
2002年時,同仁堂就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戰略定位是:「以現代中葯為核心,發展生命健康產業,成為國際馳名的現代中醫葯集團」。戰略目標是:「奮斗十年雙加零」,即到2011年總銷售和利潤比2001年分別增長10倍,銷售額達到300億元,利潤達到13億元。
圍繞這個目標,同仁堂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因為下滑的銷售額、敏感的直銷業、誠信的老字型大小,這三者的組合就非常耐人尋味。有直銷專家表示,天獅已經有了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了,而同仁堂的直銷之路正在醞釀,還尚未起步,如何從已有的榜樣中吸取經驗,將是同仁堂直銷過程中的重大課題。
⑧ 如何運用數字化和新媒體提升中醫行業的營銷模式及業績
摘要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健康需求越來越多元化、個性化,單純的產品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這將推動制葯企業的角色發生改變,從單獨的生產者逐步向健康服務供應商轉變,輸出的不再是單獨的產品,而是個性化的健康解決方案。
⑨ 保健品如何與零售葯店一起搞聯合營銷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中國的保健品供應商此時正面臨一些新的機遇,如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健康生活方式公開而明確的追求,葯食同源類產品的興起,傳統中醫中葯治未病理論與國際預防醫學的接軌,發達國家現代病及其成熟的膳食營養品、功能性食品向新興發展中國家的轉移與二次開發等;同時,也因為零售葯店在醫改新政後面臨葯品經營的困局,整體上有轉向非葯尋求利潤的內在動機保健品已經成為葯店利潤貢獻度最高的品類。供應商與零售葯店在保健品方面的合作,正呈現出越來越寬廣的前路。 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由於保健品供應商眾多,渠道繁雜,不規范經營屢見不鮮,而葯店經營者過多看重高毛利保健品成了商家搞價格歧視、關聯銷售、高毛主推最重要的品類,這么多年以來, 保健品本身的可信度,包括誇大宣傳功效、基於人性惡的誘導消費、高得離譜的價格等,也正在消費者自我保健意識日益加強的消費環境中,遭到更多的質疑和抵制。 從連鎖葯店的角度看,不能僅僅依靠產品的高毛利來維系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開源與節流,亦或其它的能夠為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創新行為,是葯店生存發展的關鍵。關於節流,無非就是店面租金,人力資源成本,資金流轉率等幾項標准,可提升的空間有限。所以,開源將會是連鎖葯店可以依賴的一個重點。說到開源,就不得不提到保健品及保健品營銷。 保健品營銷如果還停留在先前的模式和做法,那一定是沒有前途的。那種高空轟炸、單兵突擊、店面強推等傳統做法,即耗資源,又是過度誘導,預支市場和消費者的未來,在如今這個強調聯合和優勢資源互補的新時代,急需改進。而聯合營銷由於強調供零雙方的聯合制勝,強調品牌共建,強調通過各種營銷活動來穩定老顧客,發掘新顧客通過供應商和零售葯店的品牌來提高顧客的忠誠度和交易頻次,筆者以為這是對我們這個保健品經營好時代的最佳詮釋,也是擺脫壞時代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1、保健品供應商對葯店這個渠道和終端的最基本的態度到底是什麼?是利用還是真正的戰略合作?僅僅是為了賣掉自己的產品甚至是一次性的甩貨,還是長期經營,與葯店共同發展?有沒有意識到葯店品牌與供應商的品牌是處於同等的地位,甚至有些時候還更為重要?有沒有理解葯店經營決策者的發展戰略,並順應和幫助他們去實現這個戰略?總之一句話, 保健品供應商要做的事情是不是葯店也想做的甚至在葯店還沒有想明白的時候,你替他想明白了。 2、保健品供應商有沒有一整套的聯合營銷思路和方案?是選點先行,還是全國撒網?如何處理區域生根與區域聯動和全國戰略性布局推進的關系?如何根據當地葯店的實際情況制定靈活的營銷策略?總部與分部如何分配營銷資源?營銷權力如何分配?由什麼樣的人來決定與葯店聯合營銷的深度和廣度?3、如何通過營銷來塑造品牌?品牌不是宣傳出去的,一定是在市場上踏踏實實做出來的。這裡面全國品牌與區域品牌如何統一?葯店品牌與供應商品牌如何統一?供應商內部如果存在品牌分離的話,也有一個如何統一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消費者會如何來看待聯合營銷中的聯合品牌?消費者能從聯合營銷中得到更多的實惠、更有價值的服務嗎?保健品在連鎖葯店裡的營銷已經進入聯合營銷時代,我認為每一個經營者都應該回答上面這三大最為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