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3S技術在現代農業中有哪些應用
3s技術是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以及全球定位系統的統稱,3s技術對農業信息化的進城是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的。
地理信息系統對於農田土地的數據管理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深入的查看土壤的自然環境,可以根據地域的土壤和土質的不同,形成圖表,分析土地及作物情況。
全球定位系統,可以確定農業運輸設備,以及農田等位置信息,可以做到遠程監測,以及實時定位。
遙感技術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可以及時並且准確的給農民反饋土地當中農作物的信息,並且進行災害損失評估。
❷ 我國產量居世界首位的農產品有哪些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9日在「21世紀農業與農村發展國際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目前,中國糧食、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肉類、禽蛋、水產品產量均居世界首位。1978年至2003年,世界主要農產品增長量20%以上來自中國。
「21世紀農業與農村發展國際研討會」由農業部和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聯合召開。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雅克·迪烏夫分別致辭。
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機構的代表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相聚北京,就城市化與農村、全球化與農業、環境挑戰與食品安全、21世紀農業科學前沿及未來的農業政策選擇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2)農產品怎麼估產擴展閱讀:
估產系統:
「糧食遙感估產系統」屬於中華糧網農情遙感業務的其中一部分,對於糧食產量的估算主要通過估算糧食平均單產和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變幅來完成。其中,單產變幅主要根據衛星遙感數據計算得出的參數計算,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變幅主要通過地面調查隊伍調查得到。
該系統由氣象模型單產模擬、種植面積統計、作物種植比例統計等模塊構成。此系統可以用於進行糧食供需和安全評價,出具糧食產量預測報告,作出早期預警,服務國家相關部門及糧食貿易等相關企業。
鄭州華糧科技股份有效公司糧食估產技術的特點:
1、用衛星遙感數據覆蓋糧食產區,選擇作物收割前一個月時間內遙感數據,對作物種植面積和產量做出最直接的分析 ;
2、以縣為單位,進行糧食種植面積的判斷和分析;
3、突破傳統,使用衛星導航、采樣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的GVG采樣技術進行采樣調研。
❸ 農業信息技術的應用前景
農業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系統中應用及前景
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目前主要在四個方面:
(1)作物生長模擬模型: 我國已研製出水稻栽培計算機模擬優化決策系統(RCSODS),棉花生產管理模擬與決策系統(CPMSS/CGSM),土壤-植物-大氣中的水氣傳輸模型,穀物儲藏乾燥模擬模型
(2)農業專家系統:如砂礓黑土小麥施肥專家系統,黃土旱塬小麥生產和綜合管理專家系統,水稻主要病蟲害診治專家系統,小麥、玉米、桑蠶品種選育專家系統,農業氣象專家系統等。
(3)農業生產實時控制系統: 如農業生產實時控制系統主要用於灌溉,耕耕作業,果實收獲,畜牧生產過程自動控制,農產品加工自動化控制及農業生產工廠化。畜牧生產的自動控制可優化飼料配方,自動調節動物生產環境
(4)作物遙感估產:棉花種植面積遙感調查系統,作物產量氣候分析預報系統,作物短、中、長期預報模型,小麥、水稻遙感估產信息系統等。基於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國外已提出信息時代的精確農業概念(Precision Farming)
3信息技術在農業研究及技術推廣中的應用及前景
我國已建成農業科研項目計算機管理系統(ARICMS),中國農業文獻資料庫,中國農業科技成果庫,中國農業研究項目資料庫,農業實用技術資料庫等
4信息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及前景
隨著我國市場經建立,農業各生產要素的信息,如自然資源信息、法規信息、市場信息、實用技術信息等,無論是對決策者還是對廣大農戶都是極為重要的。使農戶只要有一台微機終端,通過網路就能夠及時獲得農業法規、農業政策、市場行情、產品銷售等信息,合理地進行農資購置與產品銷售,促進農村市場繁榮和經濟增長。
5 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避災中的應用及前景
由於遙感與地理信息技術能及時准確地獲取有關信息,已廣泛應用於信息採集和信息處理,實現災前預警、災情監控、災後評估。目前我國主要用於洪災、作物病蟲災害、旱災、土地荒蕪沙化監測、森林火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