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出口貨物有哪些費用
出口商品成本=出口商品購進價值+國內運費+加工整理費+包裝費+經營管理費+雜費+商品損耗+稅收
式中:
出口商品購進價值,就是用收購出口商品的數量乘其購進單價。工業產品進貨價款就是交給進出口公司的產品出廠價格;農副土特產品購價款由收購價格、收購單位手續費、收購單位利潤、其他費用所構成。
國內運費是指從出口商品購進地點運至出口裝運地點的碼頭、機場或車站,所發生的一切運輸費用。
加工整理費是指對出口商品進行挑選、加工、整理所發生的一切費用。
包裝費是指對出口商品進行包裝所發生的費用。
經營管理費是指在經營出口商品過程中所發生的管理費用。如工資、辦公費等。
雜費是指除以上各項費用之外所發生的費用。
商品損耗是指在運輸和保管過程中所損耗的商品。商品損耗應攤入出口商品的出口成本。
稅收是指按照國家規定向稅務部門交納的有關稅金。
(1)工業產品出口如何計算稅收擴展閱讀:
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主要有兩個經濟效益指標:
1、出口商品換匯成本
(換匯率)
該指標反映出口商品每取得一美元的外匯凈收入所耗費的人民幣成本。換匯成本越低,出口的經濟效益越好、計算公式為 :
出口換匯成本=出口總成本(人民幣元)/出口外匯凈收入(美元)
這里的出口總成本,包括進貨(或生產)成本,國內費用(儲運、管理,預期利潤等,通常以費用定額率表示)及稅金。出口外匯凈收入指的是扣除運費和保險費後的FOB外匯凈收入。
例:某商品國內進價為人民幣7270元,加工費900元,流通費70O元,稅金30元,出口銷售外匯凈收入為11O0美元,則:
出口總成本=727O十9O0+7O0+30=8900元(人民幣)換匯成本=89O0元人民幣/11O0美元=8人民幣元/美元
2、出口商品盈虧率
該指標說明出口商品盈虧額在出口總成本中所佔的百分比,正值為盈負值為虧。
出口商品盈虧率=(出口人民幣凈收入-出口總成本)/出口總成本 X 100% 其中:出口人民幣凈收入=FOB出口外匯凈收入 X 銀行外匯買入價
盈虧率和換匯成本之間的關系為:出口商品盈虧率=[1-出口換匯成本/銀行外匯買入價]X 100%
可見,換匯成本高於銀行買入價,盈虧率是負值。換匯成本低於銀行外匯買入價,出口才有盈利。
Ⅱ 出口商品成本出口商品成本的公式
出口商品成本的計算公式可以總結為:出口商品成本 = 出口商品購進價值 + 國內運費 + 加工整理費 + 包裝費 + 經營管理費 + 雜費 + 商品損耗 + 稅收。
其中,出口商品購進價值的計算方法為:用收購出口商品的數量乘以購進單價。對於工業產品,進貨價款通常等於產品出廠價格;而農副土特產品的購價款,則由收購價格、收購單位手續費、收購單位利潤、其他費用構成。
國內運費是指商品從購進地點運至出口裝運地點的碼頭、機場或車站時,發生的全部運輸費用。
加工整理費指的是對出口商品進行挑選、加工、整理過程中產生的所有費用。
包裝費則是指對商品進行包裝時產生的費用。
經營管理費涵蓋了在出口商品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所有管理費用,例如工資、辦公費用等。
雜費是除上述費用外,在出口商品成本計算中額外產生的費用。
商品損耗指的是在運輸和保管過程中所損失的商品。這部分損耗需要計入出口商品的出口成本。
最後,稅收包括了根據國家規定需向稅務部門繳納的各類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