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幾分鍾,教你看懂化妝品成分表
根據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的《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的規定,從2010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境內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都需要在產品包裝上明確標出產品配方中加入的所有成分的名稱,以便消費者了解產品的真實成分。
為何要進行此規定?
其實,許多國家早已實行了這樣的法規,例如美國自1976年開始實施。在沒有此規定的年代,生產商可以隨意在產品包裝上添加成分信息,導致消費者難以獲得商品的真實情況。有了此規定後,消費者獲得知情權,能夠更自由地選擇所需和喜愛的產品,對消費者來說是件好事,也是國家規范化妝品行業標準的一大進步。
全成分表包含什麼信息?
(1) 添加量:全成分表中的成分名稱按照添加量從多到少排列,排名靠前的成分在化妝品中的添加量更多。例如,水是化妝品中最常用的溶劑,通常排在第一位。
(2) 名稱:全成分標識中必須使用該原料的INCI(International Nomenclature Cosmetic Ingredient,化妝品原料國際命名)的中文譯名。不能使用如「超強保濕因子」「舒緩成分」等模糊不清的名稱,必須使用如甘油、煙醯胺等專業INCI名稱。如成分名稱標注錯誤的三無產品應謹慎購買。
(3) 香精香料統一以「香精」表示,不會列出具體香精種類。色素則以著色劑的編號或中文名稱標注,例如CI 77891(紅)、CI 61570(綠)、CI 42090(青)、CI 19140(黃)等。
哪些化妝品在規定范圍內?
所有在中國境內生產和進口報檢的化妝品,包括護膚品、彩妝、洗護發產品、頭發定型產品、染發產品、燙發產品、牙膏和漱口水等,都在規定范圍內。
如何查找全成分信息?
(1) 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官網:在國內市場上正規售賣的化妝品在這里都可以查到。
nmpa.gov.cn/WS04/CL2045...
官網優點:信息准確可靠,缺點:查找過程可能較為繁瑣,並且有些未正式進入中國的產品可能查不到。
(2) 美麗修行APP:輸入化妝品名稱可以查看備案信息、全成分表、口碑點評等信息。成分列表來源於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總局或產品標簽,經過後台整理,並且有成分的作用安全等級分析,簡單易懂。缺點是偶爾會有成分信息出錯,且機器和人工分析存在差異。
每個成分的作用是什麼?
一款化妝品通常包含溶劑、表面活性劑(水劑產品為增溶劑,乳化產品為乳化劑)、各種功效成分、油脂(包含純水劑產品)、防腐劑、香精等。這些成分構成了化妝品的基本結構。
讓我們逐一分析:
(1) 溶劑:最常用的溶劑是去離子水(簡稱「水」),有些產品使用如玫瑰水等替代水,盡管增加了高端感,但大部分仍以水為主成分。
(2) 表面活性劑:根據不同作用,表面活性劑分為乳化劑、增溶劑、清潔劑、起泡劑等。在護膚品中主要用作乳化和增溶劑。
(3) 增稠劑:為了達到化妝品的適當粘稠度,方便使用或提升保濕效果,經常使用增稠劑。增稠劑還具有乳化或懸浮能力,使配方更加穩定。
(4) 油脂:油脂對皮膚至關重要,能保護皮膚屏障,避免失水加速。在化妝品中起著重要作用。
(5) 功效成分:保濕劑(如多元醇類、尿素、神經醯胺、透明質酸等)、美白/抗氧化成分(如煙醯胺、VA、VC、VE、輔酶Q-10等)、祛痘成分(如水楊酸、果酸)、抗衰老成分(如多肽、α羥基酸、VA等)。
注意事項:1)多個成分可能具有多重功效;2)關注成分添加量,僅談功效是不充分的;3)並非添加量越多效果越好,很多成分有最大添加量限制,超過限制可能產生反作用。
(6)防腐劑:防腐劑的使用對食品保存和化妝品有效期至關重要,但需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或限制使用的防腐劑。
(7) pH調節劑:用於調整產品整體pH值,皮膚呈5.5弱酸性,適宜的酸鹼度很重要。
通過上述理論知識,我們以幾個產品為例來了解成分分析。
1) 蘭蔻清瀅柔膚水:全成分包括水、丁二醇、甘油、環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苯氧乙醇、棕櫚酸異丙酯、PEG-60氫化蓖麻油、三乙醇胺、丙烯酸(酯)類/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聯聚合物、羥苯甲酯、蜂蜜、甘露糖醇、生育酚乙酸酯、羥苯丙酯、香精、透明質酸鈉、環糊精、甜扁桃、酵母提取物、琥珀酸二鈉、CI 14700、α-異甲基紫羅蘭酮、已基肉桂醛。
2) 希思黎全能乳:全成分包括水、礦油、積雪草葉提取物、丙二醇、硬脂酸、三乙醇胺、甘油硬脂酸酯、香精、硬脂醇、苯甲酸、苯氧乙醇、卡波姆、羥苯甲酯、羥苯丙酯、麥芽糊精、羥苯乙酯、迷迭香葉提取物、人參根提取物、啤酒花球果提取物、問荊提取物、PEG-40氫化蓖麻油、辛基酚聚醚-13、硅石、二甲基甲硅烷基化硅石。
3) 雅詩蘭黛小棕瓶精華:全成分包括水、二裂酵母發酵產物溶胞物、甲基葡糖醇聚醚-20、聚乙二醇-75、雙-PEG-18甲基醚二甲基硅烷、丁二醇、1,3-丙二醇、甘油聚醚-26、蘇丹可樂果籽提取物、苯氧乙醇、角鯊烷、三乙醇胺、油醇聚醚-3磷酸酯、辛甘醇、油醇聚醚-3、卡波姆、油醇聚醚-5、咖啡因、酵母提取物、泛硫乙胺、EDTA三鈉、紅沒葯醇、丁羥甲苯、黃原膠、膽甾醇聚醚-24、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鯨蠟醇聚醚-24、透明質酸鈉、氫化卵磷脂、白花春黃菊花提取物、紫松果菊提取物、乙基己基甘油、生育酚乙酸酯、RNA鈉、水解藻膠、卵磷脂、乳酸桿菌發酵產物、己二醇、黃5(CI 19140)、CI 14700(胭脂紅)。
總結來看,消費者在購買化妝品時,需關注產品中是否有禁用成分或不適合自身膚質的成分。同時,了解成分的添加量和具體功效,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避免誤選。通過上述分析,我們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化妝品成分表中各成分的作用,從而做出明智的購買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