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淺談如何提高產品質量
淺談如何提高產品質量
引導語:質量是企業生存之基,品牌是企業發展之本,只有保證了產品質量,才能創出強大的品牌,企業也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做
1、產品質量全員意識
2、產品設計復審
3、、供應商產品質量控制
4、原材料控制
5、綜合開展之間工作,原料質檢、前後環節崗位互檢、生產環節檢驗、驗收
6、質控工作按照產品特性,將工作流程劃分階段設置質控點,隨時調控。
7、產品質量問題落實到工作環節,落實到具體責任人。
8、產品質量問題定期落實考核並單獨列示
9、生產布局隨時調整
10、設計人員參與大業務方案技術環節
11、生產工藝審核,與作業分工、人員分布。
12、生產排程調節(避免突擊性生產)
13、有效搭配設置學徒崗
14、還有重要的是對職工的業務培訓、訓練。
15、嚴格的、穩定的質控制度與考核方案。
16、員工情緒調節
17、精確有效的作業技術標准(非常重要的應該放在前面)
18、技術重點/難點環節,集中組織生產/重點監管。
我只能想到這么多了,要做到質量零缺陷因該還有重要的因素,你再查查看,現在我可實在是向不起更多了。
上面所說的每一個都是重點,有關產品質量沒有小事,具體的執行還要靠您不斷的摸索了。
怎樣提高產品質量
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要提高產品質量,必須全員參與,每位員工都有義務和責任做好產品質量,並牢固樹立質量意識,嚴格控制和執行好產品的操作流程。要求領導和每位員工全身心地投入到產品質量管理當中,把質量目標灌輸到每個員工的心中。主要從進料檢驗、生產過程、出廠檢驗、售後服務等方面去控制,從而確保產品的整體質量。
進料檢驗(IQC):對所有進廠的原材料及零配件做到全檢、抽檢、分批檢驗。把不符合公司要求的不良品區分開,同時作出明顯的標示。根據實際情節輕重給供應商開異常通知單,要求作出應急措施和永久性的改善措施。監督和追蹤具體落實情況,嚴格作到不接受不合格品、不漏檢不合格品、不傳送不合格品。
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號召全體員工、車間主任一起參與到質量管理活動當中。每一道工序責任落實到人,嚴格要求操作員工做好一個產品首先進行自檢,再由車間主任檢驗,然後由質檢專員或巡檢進行抽檢,杜絕不合格品出現,不讓一個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每個車間必須對待檢品、合格品、不良品進行嚴格區分,防止相互混淆。車間的產品必須擺放整
齊,保持干凈、乾燥。每個車間必須規范作業,嚴格做到不生產不合格品、不接受不合格品、不傳送不合格品。
這個過程要從“人、設備、物料、方法”等方面去進行管理和實施,要求員工的技術、技能達到相關要求。相關部門應不定時對員工進行指導、培訓,傳授新的技巧及操作方法,規范產品的生產工藝。計量部必須隨時保證機器、儀表的完好和正常使用。生產用物料的性能必須達到產品設計的要求。
我們可以參考日本企業的管理模式:
以日立公司為例:日立公司質量管理的核心是全員參與質量管理,其具體體現是“3N、4M、5S”的質量管理模式。
“3N”是指質量管理的原則為“不接受(No accepting)不合格產品、不製造(No
manufacturing)不合格產品、不移交(No transferring)不合格產品”。其目的是控制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確保經過每位員工之手加工的零部件達到100%的合格率,達到零缺陷的質量目標。日立要求每個操作者將“3N”原則銘記在心,以便使生產的各個環節始終處於受控狀態,使生產全過程進入有序的良性循環中。通過執行“3N”原則,日立希望在每一個崗位上,每一個員工中牢固樹立起“生產自己和顧客都滿意的產品”的市場新理念,形成人人注重質量、環環相扣保證質量的有效機制。
“4M”是指對“人(man)、機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s)”4種質量管理要素的科學運用。即人——激發最大的競爭意識和質量意識;設備——保持最高的開工率和使用率;材料——達到合理的投入產出;方法——應用最佳的手段與途徑。其中,突出對人的管理和發揮人的能動作用是“4M”的精髓。日立在中國的企業和日本日立在機器、材料、方法等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人的素質。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製造一流產品,就必須著力在“人”字上下工夫,變“三個一樣”為“四個一樣”,使“4M”都能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為此,上海日立電器公司確立了“以人為本”的建企方針。
“5S”是指進行文明生產的5個管理手段,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整理就是把要與不要的東西徹底分開,要的擺在指定位置掛牌明示,不要的則堅決處理掉;整頓是指一經檢查發現未作標志又未被處理的物品,現場管理幹部將追究當事人的責任;清掃就是將工作場所、環境、儀器設備、材料、工具夾等上的灰塵、污垢、碎屑、泥沙等臟物清洗抹拭乾凈;清潔是指在以上三個環節之後的日常性維持活動,在每天下班前3分鍾(或5分鍾)實行全員參加的清潔作業,使整個環境隨時都維持良好狀態;素養就是培養全體員工的良好禮貌禮節、工作習慣、組織紀律、敬業精神。其目的是創造一個清潔、舒適、文明的生產環境,規范員工行為,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
出貨檢驗(OQC):出貨檢驗是對生產的產品的總結。通過整個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的復檢,是否達到客戶的需求和期望的滿意度。必須嚴格按照公司規定的標准和客戶的要求進行檢驗。做到不漏檢、不移交不良品、不接受不合格品。出廠合格率達到100%。
售後服務:把產品交到客戶手中,我們的工作還沒有完成。還要求售後服務人員必須給客戶講解並指導產品如何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你的需求,我們知道;你的追求,我們創造”,我們要有這樣的信念。為了滿足客戶對質量的`苛求,應作到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公司上下應全員參與,相互監
督,共同為提高產品質量付出努力,只要我們向著同一個目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把產品質量提高,我們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一、增強相關人員的質量意識
1. 通過會議或其它形式來宣貫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強調人與產品質量的關系,每個人的工作不到位,都可能導致產品不合格。例如,操作人員未按規定操作;設備維護不到位,造成精度不足;產品生產環境維持不到位,導致潔凈度、相對濕度等控制不到位;設計人員在產品設計時,對產品性能指標驗證不足;未充分考慮產品加工方法;作業指導書(或相應文件)編寫不到位;原材料/元器件控制不到位……
在宣貫過程中,如能穿插具體的實例將更有說服力,同時可避免枯燥性。
2. 定期編制“警示”影片,組織相關人員觀看,尤其是一線操作人員。
3. 上崗前,對相關人員進行質量意識教育,必要時可簽定“質量責任書”,以約束其質量行為。當然首先要讓他們知曉其所負的質量責任,並且評價其有能力完成相應的質量工作。
二、提高設計質量
1. 抓源頭,切實做好與產品設計有關的評審,滿足GJB9001A-2001中相應條款的要求。同時還需關注兩方面的工作:
1)了解用戶如何使用產品,即實際使用時要求產品達到的指標,含產品工作性能以及電器介面、機械介面、熱介面等要求,以避免設計/檢驗指標與用戶實際使用情況出現偏差;
2)要讓用戶了解自己產品的特性,與用戶充分溝通,優化產品指標,既要考慮實際應達到的工作性能,同時又兼顧產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壽命等。
2. 嚴格執行“設計和開發”程序,對於產品的交付進度有特殊要求的,方式可靈活多樣。例如:充分借鑒成熟產品的設計思想,針對不同處進行重點的策劃評審、驗證等。
3. 注重對設計人員進行新知識培訓,且要一貫堅持,方式可靈活多樣。例如:派設計人員到專業院校學習、請專業人士到承製單位授課、委託相關專業單位對承製單位設計人員實地培訓等。
要關注設計評審專家的專業性,要與被評審產品特性相關,且應全面,避免對產品性能達到的程度所進行的評審不到位,即未能充分發現問題或對發現的問題不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4. 對於生產定型,即使用戶沒有強制要求,各承製單位也應該做,尤其是對那些批量生產暴露出問題的產品。同時應將相關信息反饋給用戶,共同尋求解決方案(甚至涉及技術指標的微調),避免帶著問題生產,留下隱患。
三、加強原材料、元器件的控制
1. 要充分認識原材料研究的重要性,對原材料性能研究應設立專項。可以採取獎勵相關研究成果等方式,以激發科研人員對此工作的積極性。
在對原材料性能未能充分掌握之前,可應用統計技術,統計各材料批次及所應用產品的性能,尋求產品質量的一致性。
2. 應把原材料/元器件從采購文件的制定到最終使用的眾多環節貫穿起來,其中相對重要的是采購文件的制定。在制定過程中,要與設計輸入類文件作充分的對照,包括用戶下達
的設計任務書或相應文件,同時,應對采購文件實施動態管理;在產品研製的不同階段,一旦用戶對原材料/元器件的要求發生變化,或者設計指標的變化導致所用的原材料/元器件發生變化時,應及時修改采購文件。
采購文件作為采購的源頭,應避免出錯,否則後續工作都是徒勞的,而且還會給承製單位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或帶來其它方面的影響。
3. 要加強對外協、外購廠家產品質量的控制。除了要執行相應的控製程序外,這里主要指要加強對外協、外購廠家生產過程的監督,尤其對那些產品質量暫時尚可,但還沒有較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保證手段的供方(由於受產品數量、特性的影響,通常承製單位只能選擇這樣的廠家做其供方)。承製單位要積極幫助這些供方建立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還要不斷地將外協、外購產品的使用情況與生產廠家進行溝通,一旦有問題,要促使他們或與他們共同採取相應的措施,並對措施的有效性做驗證。切忌採取只將外協、外購不合格品簡單剔除而不與供方進行溝通的做法。
四、進一步嚴控操作質量
1. 減少人員的流動性,尤其是對那些以手工操作為主、特殊工序較多的產品更應如此,可以針對人員的工作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如對工作出色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提升工作崗位對人員的吸引力;也可以使用其它方式激勵員工熱愛本職工作。這比換人操作導致產品質量波動造成承製單位經濟損失、聲譽的降低而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
2. 減少產品的流動性。通過合理地編排研製、生產計劃,可有效地避免產品的流動性。一旦多個用戶提出的產品交付進度重疊,也可與用戶先行協調,盡量將交付進度錯開。還要加強產品研製、生產前期准備的計劃性,避免產品在裝配階段“撞車”。
3. 加強操作人員的責任心。
4. 充分發揮檢驗人員對產品研製、生產過程的監督檢查作用。應做到3點:
1)作業指導書(或相應文件中)的檢驗要點及檢驗方法要規定到位,使檢驗操作有依據;
2)檢驗員親自操作;
3)保證檢驗員數量的充分性。
五、增加產品評審力度
1. 評審會的時間要充分,不能僅限於對會議文件的審查,還要對實物產品進行審查。
2. 在評審過程中,不能忽略下述幾點:
1)將輸出與輸入的文件、產品進行對照,輸入包括用戶下達的設計任務書或相應文件,同時對用戶規定使用的原材料/元器件的規格、型號甚至是否在指定的供方購買等內容進行審查;
2)除了審查最終產品的性能外(畢竟只是抽樣),還要對產品形成過程的控制情況做重點審查,直接到操作現場審查,效果更佳;
3)對解決產品質量問題的措施的有效性進行審查,對是否出現過質量問題的信息,由評審組親自向用戶詢問將更加真實可信;
c)除進行產品出所(廠)質量評審外,還應加強產品生產前狀態評審的力度,含原材料/元器件、設備、環境、加工方法、人員資格等方面,將產品質量控制點前移,盡可能地避免後續出現不合格品,而給承製單位造成經濟損失。
品質管理對公司的重要性在於1、創造優質產品、2、提高核心競爭力、3、提高品牌知名度;
4、提高市場佔有率、5、提高員工素質、等等。
完整的品質管理控制流程
1。QCC:品質保障圈。包括IQC,IPQC,FQC,OQC,QA,QE,TQC等。
2。IQC:進料品質檢驗。企業在物料需求訂單下達後,對供應商供應之產品進行驗收檢驗。IQC正是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它的作用是保障企業物料庫存的良性。視企業對物料檢驗標準的不同,這個部門的人數也會有所不同,可設立課,組,班,也可單獨一個(規模標准決定)(全檢,抽檢)
3。IPQC/PQC:製程檢驗。在物料驗收後,由於批次抽檢及庫區存放等原因,這一過程中也會有品質問題的產品,故在產品上線時要求對產品的首件進行品質確定,而PQC的職能就是進行首件的確認及批次生產過程中的品質規范及督導。從而提高製程品的成材率,降低成本。
4。FQC:這是一個全面的單位。叫入庫檢驗,也叫終檢(製程)。在完成生產後,產品流到下線,即包裝入庫。在這個過程中,FQC將對產品進行全面的品質檢查,包括包裝,性能,外觀等。保證入庫品的性能,外觀,包裝良好且符合要求。視客戶的需求及生產管控的必要可以設定全檢並包裝工作。說白了就是一批經過品質訓練後從事包裝檢驗入庫工作的生產人員,屬下線製程。亦可由生產單位來完成,FQC進行抽檢入庫。5。QA:品質保障工程師。這是一個職位說明,應該說是品質保障組。它是公司內部對客訴調查改善的一個單位,進行提出製程優化方案,提高產品品質。
6。QE:品質客訴處理工程師。這是一個對外進行品質說明,處理,協調的一個單位,它是直接與業務端及客戶端進行協調,說明,處理的一個單位。包括系統文件控管,客訴8D回復,程序文件制訂等
7.TQC:全面品質管理。它是一個新的管理理念,是把品質深入到成本,交期等領域的一個新概念。在原有的基礎上對更多領域做出了要求,從而提高企業信譽進而更全面的對品質進行控管。
品質管理的六大注意事項
一、品質管理規劃
1、品管部崗位職責(包括品管部工作職責、相關人員工作職責、相關工作環節職責)。
2、相關部門品管職責(包括相關人員總體職責、相關部門具體職責)。
3、品質方針制定與實施(包括品質方針制定、品質方針實施)。
4、品質目標制定與實施(包括品質目標制定、品質目標實施)。5、品質標准化管理(包括明確標准化管理的作用、制定標准、執行標准、修訂標准)。
5、品質樣板管理(包括采購用樣板管理、生產用樣板管理、客戶用樣本管理)。
二、品質資源管理
1、品質培訓實施與管理 (包括明確培訓的目的、確定培訓的內容、實施培訓)。
2、品質成本分析(包括品質成本分類、品質成本管理分工、品質成本管理步驟)。
3、品質信息管理(包括品質信息管理流程、品質信息中心的主要工作內容、日常品質信息的利用四、異常品質信息的處理)。
4、品管工作環境管理(包括、確定工作環境必需因素、建立所必需的工作環境、保持所建立的工作環境)。
5、相關供方管理(包括確定對供方的需要、與供方建立雙向溝通、確定供方的過程能力、監視供方的交貨狀況、鼓勵供方實施持續改進的方案、邀請供方參與設計和開發活動、評估、確認、獎賞有優良表現的供方、內部損失成本統計表 表二 外部損失成本統計表 表三 鑒定成本統計表 表四 預防成本統計表 表五 廢品損失匯總表 表六 信息聯絡單 表七 供應商年度考核表)。
三、品質管理工具
1、第一節 帕累托圖法(包括製作帕累托圖、分析帕累托圖、使用帕累托圖法的注意事項)。
2、因果圖法(包括明確因果圖使用原理、製作因果圖、分析因果圖)。
3、散布圖法(包括製作散布圖、分析散布圖)。
4、控制圖法(包括明確控制圖原理、製作控制圖)。
5、關聯圖法(包括區分關聯圖的類型、製作關聯圖)。
6、親和圖法(包括確定課題、組成小組、搜集資料 .、書寫卡片、匯總整理卡片、製作標簽卡、作圖)。
7、系統圖法(包括確定目的,提出手段、措施、評價手段、措施 ,製作卡片,、初步建圖,確認目的)。
8、PDPC法(包括明確PDPC法的用途、應用PDPC法)。
9、箭線圖法(包括明確箭線圖的應用范圍、應用箭線圖)。
四、品質計量管理
1、標准計量器具管理(包括實施標准計量器具的分類與檢定、規范標准計量器具的使用方法、明確標准計量器具管理的注意事項)。
2、一般計量器具管理(包括檢定一般計量器具、使用一般計量器具)。
3、能源計量管理(包括明確能源計量范圍,配備能源計量器具、檢定與維護,明確能源計量管理注意事項)。
4、計量器具的選配 (包括選配計量器具考慮的因素、不確定度的選配方案、計量器具的選擇步驟)。
5、計量器具的校準(包括校準類型、校準的注意事項)。
6、計量器具操作指引(包括電子秤、彈簧秤、硬度計、游標卡尺、高度尺六、厚度計、千分尺)。
7、計量器具內校標准(包括硬度計內校標准、深度尺內校標准、高度尺內校標准、外徑千分尺內校標准、200~500mm卡尺內校標准、200mm以下卡尺內校標准、厚度器內校標准、電子秤內校標准、鋼捲尺內校標准、溫度計內校標准)。
8、計量器具周檢(包括製作計量器具的周檢日程表、報出下年度周檢計劃、報出下月周檢計劃、開具檢定通知單、實施周檢、嚴禁使用不合格計量器具)。
9、計量器具分級管理(包括A類管理、B類管理、C類管理)。
五、品質檢驗控制
1、檢驗的分類與選擇(包括按照檢驗數量分、按照生產過程的順序分類、按照檢驗地點分類、按數據性質分類、按照檢驗手段分類、按檢驗目的分類、按檢驗周期分類)。
2、檢驗計劃制訂(包括編制檢驗計劃的准備工作、檢驗計劃的內容、製作檢驗流程圖)。
3、進料檢驗(包括進料檢驗概述、進料檢驗流程、進料檢驗項目與方法、進料檢驗方式的選擇、檢驗結果的處理方式、進料檢驗中緊急放行控制)。
4、過程檢驗(包括過程檢驗目的、首件檢驗、巡迴檢驗、在線檢驗、完工檢驗、末件檢驗)。
5、半成品品質檢驗(包括半成品製程式控制制、半成品品質檢驗)。
6、成品檢驗(包括包裝檢驗、生產部成品入倉檢查、成品出貨檢驗)。
六、不合格品控制
1、不合格品原因分析(包括產品開發與設計方面、機器與設備管理方面、材料與配件控制方面、生產作業控制方面、品質檢驗與控制方面)。2、不合格品標准(包括選擇標識物、應用標識物)。
3、不合格品隔離(包括規劃不合格品區域、放置標識、管制不合格品區貨品)。
4、不合格品評審(包括提出不合格品處置申請、核查申請、復審及判定、終審及判定、安排處理、重新驗證、QC部對允收入倉的允收品進行分類標識)。
5、不合格品處置(包括條件收貨、揀用、返工與返修、退貨、報廢、不合格品記錄)。
6、不合格品預防與控制 (包括{執行不合格品的預防措施二、執行不合格品的糾正措施}
七、品質改進計劃
1、品質改進組織與運行(包括持續品質改進概述、持續品質改進組織與運行)。
2、品質改進(包括環境建立企業管理層的領導、確立品質改進的價值觀念、態度和行為、具體制定企業品質改進的目標、相互促進的工作關系、全員繼續教育和培訓)
3、品質改進活動開展(包括識別改進機會,確定改進項目、成立品質改進組織、制定品質改進計劃 、品質改進問題診斷、制訂和落實品質改進的方案、控制與評價品質改進 、改進效果的驗證和確認、改進成果的保持,再改進項目的確定)
4、CC活動推行(包括品管圈概述、QCC小組組建、QCC活動開展、QCC活動成果總結 、QCC成果發表、QCC活動評價、CC常見問題解決、QCC成功推行技巧)
5、TQM活動推行(包括TQM特點、TQM活動內容、QC小組建設)
6、Sigma管理 (包括{6Sigma管理基本內涵、6Sigma管理推行關鍵、推行6Sigma管理基本流程}7、無缺點計劃實施(包括明確無缺點計劃的實施前提、實施無缺點計劃。
在當今這個資訊高度發達的社會,不論是製造業企業還是商業企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高度重視提高產品(服務)質量,否則,將會被市場無情淘汰。因此,注重提高產品質量
是一個現代成功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保證持續穩定的質量品質體系,取決於企業領導和管理人員的質量管理水平。評價一個管理者
的質量管理水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衡量:其一,是否具備開發新?品和解決新課題的能力;其二,是否
充分了解企業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問題及是否有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其三,是否經常跟蹤企業重要專案的進展
和結果。這些都會影響一個企業質量管理的最終效果。
其次,保證持續穩定的質量品質體系,企業必須堅持不懈地改善環境。事實證明,環境是影響客戶和
吸引客戶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廣州本田汽車公司能夠在建廠後短短的四年時間裏擠身全國汽車工業前三名
行列,離不開他們對環境的改善。他們的一個口號是"檢測一個公司的管理如何請看一個公司的廁所"。從小事
抓起,才能把影響?品質量的不利因素在其發展初期就得以很好的控制。因此,企業應該堅持不懈地改善環境,
如堅持開展5S活動就是一個好的做法。
第三,質量體系的維持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質量體系的維持要在企業日常工作中堅持不懈地按照
PDCA管理迴圈來進行。所謂PDCA就是Plan(計劃)、Do(執行)、Check (檢查)、Action(採取行動)。只要
我們始終遵循有效的PDCA步驟來進行質量管理,並形成可視管理體制(充分運用圖表公布資訊),就會使我們的
品質管理體系始終保持在一個良性迴圈的狀態之中。
第四,要發揮企業團隊的力量。最明顯的例子就是98年世界盃上的巴西隊和法國隊決賽,論技術、意識,
巴西隊無人能及,但最終沒能戰勝法國隊,奪得大力神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巴西隊的團隊協作精神太差,
而法國隊卻充分發揮了團隊的力量,以3:0痛快淋漓地擊敗了巴西隊。因此,良好的團隊精神對確保企業質量保證
系統的發揮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保持高效的質量管理體系還有許多重要的因素,例如品質管理策略、企業人才戰略、采購物資的質量控制
等因素,都對我們的質量管理好壞起著重要的作用。 ;
⑵ 怎麼做出一個受歡迎的產品
1、了解用戶核心需求
很多產品經理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總是忽略了用戶核心的需求,也可以說根本就沒有深入了解用戶。
2、產品設計
產品定位就要先設計一個完整的產品,產品功能的設計。產品的第1層就設計產品的性質、功能、質量。它的性能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功能?質量處於什麼地位?那麼產品的第2層是擴張層,產品的附加值。讓你的產品有競爭力,就要讓你的產品有附加值,而產品的附加值也有兩層,第一是精神文化的附加值。比如一件普通的T恤衫,然後被某個明星簽上名了,那麼這個T恤衫可能就會大賣,價格上升10倍,20倍,甚至上百倍。那麼附加值的第2層是?功能上的附加值,從單一功能到附加功能。那麼產品的第3層就是體驗,從產品的故事品牌和概念去傳播。那麼一個好的產品標準是什麼,是要能從產品的物質上面加上精神層面的,只有這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算是一個好產品。
3、善於分解產品功能角色
在一個產品設計框架出來之後,對於用戶及產品的功能角色,也應該有一個很清晰的定位,讓用戶一眼就懂得操作。
4、產品用戶的定位
我們要給用戶做分類做定位,每個企業都會有大客戶和小客戶,我們要區分對待,而不是全部都一樣的對待。很多商家都不懂這一點,導致大客戶流失,因為他是大客戶,你不能重點服務和提供他更需要的產品和服務,所以他就離開。小客戶麻煩,小客戶雖然消費少,但是事情也挺多的,不能把心思花在小客戶身上。我們的客戶要分為4類,第1類就是我們的核心客戶,第2類是重要客戶,第3類是普通客戶,第4類是小客戶。
5、深入用戶群體做調研
如果一款產品不能夠被用戶認可,這樣就無法給產品帶來絕對的市場空間,必須要深入用戶群體,這樣才能夠促進產品優化。
6、提升產品轉化率
產品轉化率的提升,也有利於產品經理獲取更多的產品使用數據,用的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優化建議,也就能夠將產品變得更好。
7、產品品牌定位
把產品打造成品牌,產品品牌定位的第1步就是先定類別,你的產品屬於哪一類?第2步就是品牌定位,你的產品要有一個明確的賣點,很多知名品牌的產品都會有一句廣告語,而這個廣告語就蘊含著他這個產品的賣點。比如說,洗發水海飛絲,他的賣點就是去頭屑,比如王老吉的賣點是怕上火就喝王老吉。所以你也要給你的產品創造一個賣點為這個產品進行賦能,那麼如何去給產品找賣點那?第一,我們要想清楚我們產品的用戶是誰,他們對什麼詞才能有敏感,聽到這些詞,就能產生行動力。如果我們的顧客是農民,那麼你談一些高大上的詞,根本就沒用。第二,你的產品能夠解決他的什麼問題,如何傳遞給他,第三,你的差異點是什麼?就是為什麼要買你的,而不是買你的競爭對手的。第3步是給自己的產品品牌符號,讓顧客記住的不是你的產品和包裝文案,而是讓他記住你的品牌符號,當他看到這個符號,下次就能清晰的認識你。這個品牌符號要能跟你的競爭對手形成區隔。
⑶ 如何提高產品質量
產品的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也事關創業者的切身利益,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要提高產品的質量,應該從整個生產流程出發,從相關的環節著手,把握好每一個環節,不能夠存留任何一個空擋。
每一個產品的生產都有其一定的產品要求,要想達到其質量要求,必須按照其技術要求進行生產、包裝、銷售。
以種植業為例,如果該創業者計劃生產無公害農產品,那他就要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的要求,從產地要求、品種選擇、栽培技術、土壤肥料、病蟲防治各個方面,都按照無公害生產的技術要求落實。主要從進料檢驗、生產過程、出廠檢驗、售後服務等方面去控制,從而確保產品的整體質量。
由於產品要進入市場才能夠獲得回報,生產者還要在產品的整理、包裝、運輸上採取措施,使之達到相應的質量要求。
對於不合格的產品,千萬不要放入其出售的規范產品中,也就是不能夠摻假。
⑷ 產品成功的四大關鍵因素
前幾天隨手寫的一篇《小米的困局》被收錄到專題了,而且還有幾個小夥伴友情評論支持了下。在下也只能繼續碼字分享自己的觀點來回報大家和了。這次咱們說說產品要想成功的幾個關鍵因素,歡迎拍磚。
以前剛入行的時候,單純認為只要產品牛逼那麼產品就一定會成功,後面慢慢接觸的產品多了,手裡死的、活的產品多了後,才發現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下要想產品成功,光靠產品牛逼是遠遠不夠的。下面是我認為產品成功的4點關鍵因素,簡單分析一下:
1)團隊。團隊是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因素,如果團隊不行,那麼其他再多成功因素都是白搭,做出的產品也好不了哪裡去。靠譜的團隊就意味著團隊能力靠譜和團隊執行力靠譜。很多公司都是死在團隊能力不行或者執行力比不上競爭對手,如果團隊能力比不上對手,那麼你的執行力和迭代速度就一定要超過對手。就算產品設計的再人性化,產品規劃的再牛逼,沒有靠譜團隊來在項目周期內高質量的實現的話,也是白搭。
2)產品。有了靠譜的團隊,接下來就得有牛逼的產品。大部分公司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產品不成功。產品不成功的原因則主要是因為沒有找准目標用戶的需求痛點,有的公司找准了需求痛點,但是做出的產品沒有滿足目標用戶的這個需求痛點。一句話就是 沒有為目標用戶的痛點需求做出符合或超出其期望值的產品。 那麼如何做出這樣的產品呢?下次有時間分享下自己總結的幾點門道。
3)運營。我非常贊同『3分靠產品,7分靠運營』這句話,沒有後續運營,產品再牛逼也只是曇花一現。這里的運營包括根據市場的反饋不斷的進行產品迭代、用戶運營、市場運營三個方面。任何產品的第一版都是不完美的,因為你有很多自己認為牛逼的功能沒有加上去,第一版也是在沒有經過用戶實際使用場景檢驗。用戶打開你產品的時候更像是走進了空無一人的酒吧,雖然提供了場地、音樂、酒品等等這些「硬體功能」,但是如果運營及時跟上,那麼相信用戶每一次來都會吐槽。產品迭代是為了讓產品在滿足目標用戶痛點需求方面做得更好;用戶運營是為了讓已有用戶對產品發生情感;市場運營是為了讓更多的用戶接觸和使用上你的產品。
4)資源。建立和維持靠譜團隊、設計和做出牛逼產品、進行精細化運營和強有力的市場推廣,上述一切的都只能是在「公司資源」之上,這里的資源包括資金、人脈、渠道、夥伴等等。現在的中國互聯網越來越傾向於『找VC——>燒錢——>找VC——>燒錢——>找VC...——>成功上市』這樣的節奏了,沒錢沒資源的小公司想靠牛逼產品來謀求上市的機會也越來越小,大部分小公司最好的結果就是被大公司收購或投資來謀求提供更多的資源來進行支撐團隊、產品、運營這幾個關鍵因素的不斷擴張,從而實現產品的真正成功!
團隊、產品、運營和資源是產品成功的四大關鍵因素,這就決定了小公司和大公司的打法不一樣,小公司缺少資源那就得靠團隊、產品和運營來補充,再具體一點就是靠團隊執行力、快速迭代和細致運營來補充。大公司正因為樣樣都不缺所以產品成功的機會要比小公司大得多,但是也正是因為樣樣都不缺所以在團隊執行力和運營方面相對於小公司來說不夠極致,不夠拼,不能進行邊緣創新和顛覆性創新,這點才是小公司的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