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好產品,好產品怎麼形成好口碑
有人說,好產品才有有好口碑。
當然,這句話本身沒錯,因為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互聯網時代,什麼是好產品,好產品才有好口碑,但好產品天然就能有好口碑嗎,未必啊,移動互聯網時代,世界並非是平的。世界是圈子化和分布式的。
從這個角度來說,區塊鏈是第二次互聯網,或者價值互聯網,只是底層技術還需要創新,以提升效率。
有點扯遠了,言歸正傳。
第一個人這么說,他應該是天才。就像我們說產品是基礎,互聯網第一思維是用戶思維,這人是天才,但如果你每天這么說,產品第一,營銷第二,用戶思維,除了洗腦還有什麼作用呢?
首先,什麼是好產品?
怎麼看待產品是很重要的。產品是功能,也是體驗,最後是一種精神屬性。瑞幸咖啡能打敗星巴克嗎?很難,因為對咖啡的看待是不一樣的,星巴克是一種體驗和空間,二瑞幸咖啡是每個人喝得起咖啡,用外賣方式切入,僅此而已。這是對咖啡的認知不同,他們的消費群也不同,因此,產品也不同。
產品是消費者定義的,不是企業。
好產品需要滿足消費者的場景需求,而不僅僅是口感和口味。好產品是功能、體驗、社交、精神的綜合體,是有故事很溫度的存在,而不是冷冰冰的一個具象的呈現。
好產品的六大原則
規則一:解決消費者痛點和癢點和興奮點。
消費者為什麼選擇你的產品,一定是產品或者服務高效的解決了什麼問題,但又不僅僅於此。也就是說,不但滿足基本的功能需要,還需要給消費者提供某些額外的東西,如儀式、嚮往、身份,甚至夢想。
規則二:產品和品牌調性具有高度相關性
褚橙做成勵志橙,是跟其創始人褚時健分不開的:人生總有起落,精神終可傳承;錘子手機的成功,也是因為產品有了精神的內涵,讓品牌活起來,更加富有生命力。
規則三:產品產生稀缺性
品牌要差異化,但在信息透明,競爭充分的網路時代,怎麼樣才能差異化?很難!差異化需要上升到另外一個層面,就是稀缺性。
賦予產品情懷,跟精神需求層面相聯系,這就是我們之前說的差異化,也就是現在我們談到的稀缺性,時代在變,人性不變,人性的東西總是稀缺的。
規則四:讓產品人格化
讓產品人格化。褚橙是人格化的,是褚時健的人生起落數十年的勵志精神;錘子科技也是人格化的,羅永浩的死磕、工匠精神,永不服輸的鬥志。
去中心化,媒體碎片化之後,消費群也被割裂,細分為各種社群和人群,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未來人與人的聯系會更加社群化和圈子化,他們需要的是跟他們行為、思維 模式相一致的產品,能代表他們的生活方式、品質和品味的產品和品牌。
規則五:產品場景化
讓產品成為一種場景。場景是產品的邏輯,更是互聯網時代產品的解決方案。場景產生流量,場景形成剛需。
規則六:產品成為夢想的化身
理想和現實的距離,就是產品和品牌創新施展的空間,消費者或者用戶並不是需要一個完美的產品,但需要一個完美的、人格化的、真實的感受,這種感覺就是品牌人格化的信仰和崇拜,也可以稱之為是一種品牌終極的「關懷」,這也許就是營銷「終極」的目標。
其次,好產品要做怎麼找到渠道和推廣方式?
好產品需要推廣,好產品更加需要模式的推動。經常有人跟我說,要做怎麼教育消費者,要怎麼說服渠道和終端接受產品,這樣太難了。
我們需要從另外一個維度來考慮銷售問題。
渠道是什麼,渠道是一種接連和推動力。互聯網商業模式就是讓傳統的銷售不要局限在終端思維和市場教育上。
用系統的方式,賦能B端客戶,打造流量和資金池,再讓C端通過系統來裂變,這就是模式的力量和推動力。
再次,營銷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製造口碑?
什麼是口碑?就是超出顧客的期望。
那麼,怎樣才能超出客戶的期望呢?即,怎麼塑造用戶的口碑!
1、社交屬性。
未來的產品一定社交功能的,網紅為什麼這么火,就是具有社交的春波和粘性,這就是流量來源。江小白為什麼好賣,不是酒有多好喝,而是因為這個酒在亞文化群眾具有了鏈接能力和社交溝通能力。
2、話題能力。
這是誘因,製造口碑的誘因,產品能創造話題,形成勢能,帶動口碑。
3、內容和價值。
光靠自己去製造很難,要靠用戶上傳內容,激發大眾的熱情和參與感。
3、公眾性。
具有大眾的認知和接受度。
4、故事性。
故事是讓消費者接收受產品,並形成傳播效應和口碑最好的方式了。
觀點:深知精準營銷 創始人 CEO 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