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各國百姓怎樣買基金
財事天下:各國百姓如何買基金
「你買基金了嗎?」這已經成了眼下中國老百姓最流行的一句問候語。從去年開始的股市繁榮成就了中國的基金市場,據《金融時報》的統計,中國共同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100億美元。老百姓對這種相對安全的投資形式表現出了少有的熱情和追捧。而在國外,基金有著相對更長的歷史,外國老百姓如何看待基金市場,又是如何投資基金的呢?
中國內地:
百姓排隊買基金
2006年,在中國基金創造了理財神話。這一年,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的混合基金,平均收益率超過100% 。最好的一個基金——景順長城內需增長一年收益增長約180%,為2006年全球最賺錢的基金。 基金成為2006年收益最高的理財產品,對普通百姓產生極大誘惑力。前一年,人們還在津津樂道樓市的巨大收益。到2006年底,人們發現和基金一年翻倍的收益相比,其他理財產品顯得小巫見大巫。於是,基金一下子成為搶手貨,出現排隊爭購的熱潮。2006年,新發基金竟然高達4000億元。進入四季度,更是熱潮洶涌,僅嘉實策略增長一個基金竟然發行了419億元。
美國:
共同基金走進千家萬戶
美國基金公司的行業組織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有77%的受調查者認為共同基金是「受人歡迎的」,這是該項指標連續第10年高於70%。自1924年美國出現第一隻共同基金截至2006年第三季度,美國共同基金管理的資產在歷史上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達10.32萬億美元,在全球基金市場占據了50%以上的比重,相當於美國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的83%,成為美國最大的金融機構體系。美國投資公司協會的數據顯示,2006年約48%的美國家庭持有共同基金,平均每3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是共同基金持有者。在美國家庭的金融資產結構中,共同基金占據了高達47%的主導位置。如今,共同基金已經走入了美國的千家萬戶。
英國
英國人謹慎買基金
在英國,雖然見不到在銀行排隊購買基金的長龍,但是英國的基金交易卻是異常火熱,2006年的資金規模達3554億英鎊。英國是現代投資基金的發祥地,目前擁有7000多家與基金管理相關的公司,和美國、日本並列為世界最大的三大基金市場。盡管英國的基金銷售渠道很多,但是不論是公司還是個人投資者,大部分都選擇通過獨立金融理財顧問(IFA)購買基金。IFA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客戶進行資產負債分析,幫助他們確定自己的投資政策和目標,建立自己的組合,選定基金管理人,並監督基金管理人的業績,定期向客戶匯報。IFA向客戶賣的,不是某些基金或其他的金融產品,而是全面的金融理財服務。
日本
錢存在銀行比投資基金更安全
在日本人的投資策略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求穩」,他們對於風險投資非常謹慎,即使是投資股票也不是很積極。他們更傾向於存款、購房、買貴重金屬等。相對於歐美國家,日本基金市場的透明度還有一定差距,沒有收益,甚至出現很大虧損的基金數都數不完。因此即使是投資基金,日本人也一直更傾向於選擇相對保守的債券基金。隨著日本漸漸結束了長達6年的零利率政策,日本人對購買基金的興趣更加減弱。「0.1%的利率看起來雖然不高,但卻足以使日本許多『非常保守』的家庭投資者改變投資取向,因為畢竟存在銀行里比投資基金更為安全。」
韓國:
2007年韓國內容產業投資基金達5000億韓元
韓國政府等韓國行政關聯部門日前宣布,用於內容產業發展的內容基金,2007年預計總額大約為5000億韓元,這些資金將投資在動畫、電影、游戲等的內容關聯領域(約50億人民幣)。 這是韓國政府設立的1兆韓元(約100億人民幣)投資基金中派生的風險基金,以及中小企業廳、文化旅遊省、專利廳等各部門資金的基金。合計這些基金在2007年面向內容產業的基金預算,會達到5000億韓元的規模。
德國:
三分之一德國家庭投資基金
德國聯邦投資與資產管理協會日前在法蘭克福宣布,截至2006年底,德國投資行業管理的基金資產總額達到創紀錄的1.409萬億歐元,與2005年相比增加了910億歐元。德國聯邦投資與資產管理協會主席里斯表示,這么大的投資基金資產總額在德國投資行業的歷史上還從未有過,表明德國人對投資基金的熱情高漲。據該協會統計,德國目前有1500萬人選擇基金作為投資對象,有近三分之一的德國家庭投資基金。
香港:
2006年香港外匯基金獲逾千億港元投資收入
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公布了外匯基金在2006年的投資表現。外匯基金在2006年獲得了1037億港元的投資收入。該項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港股組合的估值收益及股息359億港元,其他股票的估值收益及股息200億港元,外匯估值收益173億港元,主要是因為其他貨幣兌美元升值,來自債券與其他投資的總回報305億港元。經扣除利息及其它支出後,外匯基金在2006年的凈投資收入為935億港元,其中財政儲備的分賬為289億港元。扣除財政儲備分賬後的凈投資收入為646億港元,已撥入2006年外匯基金的累計盈餘內。2006年底的累計盈餘為5077億港元。
歐洲:
歐洲央行擬強化對沖基金監管
歐洲央行日前發布「金融穩定報告」稱,歐元區金融系統穩定性良好但仍存在風險。出於對信用風險轉移到銀行系統以外的程度的擔憂日益增長,歐洲央行再次要求加強對對沖基金的監管。歐洲央行認為,全球金融系統較大程度的不平衡依然是歐元區金融系統的風險所在,如在信用風險轉換市場的不斷出現的對沖基金,以及在公司領域快速發展的重新進行杠桿配置等。歐洲央行主張,可以編纂一個對沖基金活動的國際注冊簿,來應對這個發展迅速的行業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風險。市場人士指出,歐洲央行對匯總式注冊簿的支持,可能在全球各監管機構中重新引起爭論,即如何最好地應對由大量採用杠桿工具的對沖基金造成的風險。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房地產信託基金股息稅率可能降低到15%
馬來西亞國營房地產基金經理日前表示,馬來西亞政府可能削減房地產信託基金股息的稅務,以鼓勵海外投資購買該國的房地產投資信託,並和鄰近國家如新加坡競爭。據悉,股息稅率可能從20%降低到15%。馬來西亞政府也可能為業主提供獎勵措施,鼓勵他們將建築物出售給信託機構,這將可以在區域市場保持競爭力。
泰國:
共同基金產業榮景漸逝
泰國的共同基金產業在經歷了四年的穩健發展後,正逐步失去動力,受到利率趨升且股市震盪的沖擊。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也令其備受打擊,共同基金所管理的資產在過去四年激增五倍,達230億美元。2002年以來資產年均增長速度為50%,而2006年僅為12%。業內超過80%的資產投在獲利較低的固定收益基金,該比例近幾年均變動不大。目前各基金不得不同提供特定儲蓄率的銀行競爭,以贏得客戶的青睞。
台灣:
投資者從基金賬戶監管空白中殺入開放式基金
根據有關規定,境外個人投資者只能直接投資境內B股,對於A股市場,其只能藉助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但目前,部分銀行和基金敞開大門,「只要憑著台胞證或港澳通行證,就可以開設開放式基金賬戶。」數十萬的港台投資者輕松進入境內基金市場,據估計,這部分的投資金額可能超過40億元。
港澳台人士能否投資境內基金,目前並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對此交易進行明確禁止,沒有說行也沒有說不行。銀行、基金公司相關人士對此也各執一詞,證監會和外匯管理局也尚無明確說法。
南非:
對沖基金2006年獲益20%
調查顯示,2006年南非對沖基金的平均回報率為20%,約為FTSE/JSE非洲股票市場指數增長率的一半。比2005年增長了2%。在參與調查的37隻基金中,表現最好的Top-Flite Eagle為投資者提供了53%的收益。具體來講,這些對沖基金中長短倉股票基金去年的平均收益為31%,固定收益基金的收益上升了7.8%,市場中性基金的回報率為11%,交易類基金的收益是24%。而FTSE/JSE非洲股票市場指數和債券市場指數的回報率分別為38%和5.5%。
印度:
積極迎戰對沖基金
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日前發表聲明稱,同意印度直接進入長期對沖基金。這一聲明表明, 印度已經處於世界對沖基金體制之中。今年將舉辦第一屆對沖基金印度聯會以積極迎戰即將進入的對沖基金。當前,印度不允許對沖基金直接進入,大多數基金只能通過分享票據來操作。他們期望印度為其直接進入打開市場。
越南:
股市過熱,政府要求外國基金經理披露更多信息
繼06年暴漲了144%後,越南的基準股票指數本月迄今為止又上漲了30%以上,股市過熱已成為越南政府和投資者的共識。如何為國內火爆的股票市場降溫,同時又不因此冷落外資,成了擺在越南等新興市場國家面前的一道難題。越南財政部副部長陳春河表示,政府將繼續執行外資在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49%的規定,還將要求希望在越南開展業務的外國基金經理們披露更多業務信息。與此同時,越南央行也向國內各銀行發出指令,要求其不要向自己的證券子公司發放貸款。越南財政部一位官員稱,該部將建議把外國投資者在非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上限由目前的30%上調到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