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神農芋是正規食品嗎
您好,神農芋是甘薯的一個品種,主要產於中國湖南省岳陽市境內,屬於湖南省農業特色產品之一,並且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神農芋是一種紅薯品種,莖葉呈紫色,地下塊根肉質豐腴、柔軟、口感細膩,富含澱粉質、蛋白質、膳食纖維、各種氨基酸和維生素,特別適合用於烹飪各種菜餚。神農芋的外觀呈橢圓形、表面呈暗褐色,易於區別於其他甘薯品種。
總的來說,神農芋是一種正規的食品,並且在中國湖南省以及全國其他地區有著廣泛的消費市場。但是,由於市場上存在著一些假冒偽劣的產品,可能會冒充神農芋進行銷售,因此在購買時需要選擇正規的銷售渠道,並注意防範食品安全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對您能夠有所幫助。
B. 龍泉特產有哪些
二)龍泉特產
龍泉寶劍
2006年5月20日,龍泉寶劍鍛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龍泉有寶劍企業100餘家,從業人員近萬人,有國家級大師及高、中級職稱鑄劍師30多人,寶劍產業已成為龍泉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龍泉市生產的龍泉寶劍,相傳創始於春秋戰國時代,至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歷史。民間廣泛流傳著歐冶子鑄劍的故事。龍淵也是龍泉劍最初的名字。據傳有一次歐冶子汲水淬劍,忽然出現了「五色龍紋」,七星斗像,人們就將鑄劍的地方稱為「龍淵」,把劍稱為「七星龍淵劍」。至唐代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
傳統寶劍特色
龍泉寶劍,在長期的發展中,經過歷代鑄匠的鑽研,精益求精,在產品的質量上形成了四大特色: 第一,是堅韌鋒利;"削銅如泥"。1978年,在我國工藝美術界兩次全國性集會上,龍泉寶劍的製作藝人曾當眾表演。他用一把龍泉寶劍,不費力地將疊在一起的六個銅板劈成兩片,而劍刃不卷。 第二,剛柔相濟。古代的龍泉寶劍用生鐵鑄造,現在則用中碳鋼鑄造,加之淬火工藝恰到好處,使中炭鋼具備了彈簧鋼的特性。如將一把薄型寶劍捲成一個圓圈,束在腰中,像系裙的腰帶。解開後,寶劍挺直如故。 第三,寒光逼人。龍泉境內有一種名叫"亮石"的磨石。在這種石頭上磨製出來的寶劍,寒光閃閃。龍泉寶劍全靠手工磨光,從粗磨、細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數日甚至數月之久,一旦磨出,青光耀眼。 第四,紋飾巧致。劍身上刻有七星標志和飛龍圖案。在劍身上刻花,也是龍泉劍的一項絕技。劍工們一不用彩筆,二不照圖樣,只用一把鋼鑿在寬不盈寸的劍身上刻鑿,刻好後澆上銅水,經鏟平加磨,飛龍圖案,生動自然,永不消失。 龍泉寶劍在古代大都無鞘。現在,用當地特產的花梨木製作劍鞘及劍柄。這種花梨木,質地堅韌,紋理秀美,古色古香。再飾以銀、銅,更使龍泉寶劍錦上添花。
龍泉青瓷
龍泉青瓷於2009年9月30日正式入選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06年5月20日,龍泉青瓷燒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在龍泉已經有130多家青瓷企業,從業人員5000多人,龍泉當地有130多家青瓷企業,從業人員5000多人,涌現出了徐朝興、毛正聰、夏侯文、張紹斌4位國家級青瓷大師(3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位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10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和28位高級工藝美術師。 龍泉青瓷始於晉代,北宋時初具規模,宋元之際進入鼎盛時期,制瓷規模空前絕後,技藝登峰造極,弟窯中的梅子青、粉青釉達到了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龍泉因此成為全國著名的瓷業中心,至清代逐漸衰落。建國後,在周恩來總理關懷下恢復生產,龍泉青瓷重振雄風,再度輝煌,終於在當代迎來了一個續南宋的又一新高峰!
龍泉青瓷產品有兩種:一種是白胎和硃砂胎青瓷,著稱「弟窯」或「龍泉窯」,另一種是釉面開片的黑胎青瓷,稱「哥窯」。「弟窯」青瓷釉層豐潤,釉色青碧,光澤柔和,晶瑩滋潤,勝似翡翠。有梅子青、粉青、月白、豆青釉、淡蘭、灰黃等不同釉色。「哥窯」青瓷以瑰麗、古仆的紋片為裝飾手段,如冰裂紋、蟹爪紋、牛毛紋、流水紋、魚子紋、膳血紋、百圾碎等加之其釉層飽滿、瑩潔,素有「紫口鐵足」之稱,與釉面紋片相映,更顯古仆、典雅,湛稱瓷中珍品。現代的龍泉青瓷忠實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藝術風格,在繼承和仿古的基礎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銅色釉、高溫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葉未色釉、烏金釉和天青釉等。工藝美術設計裝飾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瓏」、「青瓷釉下彩」、「象形開片」、「文武開片」、「青白結合」、「哥弟窯結合」等。
龍泉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朴、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的「瓷器之花」不愧為瓷中之寶,珍奇名貴。龍泉窯的青瓷技藝推動了各地瓷窯的發展,從南宋至明代,福建、廣東沿海和江西一帶的瓷窯紛紛燒造出類似龍泉青瓷的產品! 龍泉窯青瓷在國外也有重大影響,宋元時期就大量出口,從中國東南沿海各港口起,循海道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的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和東非沿海!在歐洲,龍泉青瓷有「塞拉同」(Seladon)之美名。+(或稱雪拉同)!在阿拉伯國家稱為「海洋綠」,波斯哲學家愛爾托西神秘地宣揚青瓷:如果在青瓷餐具里盛放有毒食物,青釉就能起作用,變為無毒;青瓷碎片碾成碎末,還可以醫治牙病,能抑止鼻血。 16世紀龍泉青瓷傳到歐洲,身價竟和黃金一樣貴重,一般人不敢問津,王公貴族都以擺設和供用龍泉青瓷作為炫耀華貴之物。歐洲薩克森國王奧古斯特二世,不惜重金購買龍泉青瓷,還特地建造一座宮殿,專門珍藏中國青瓷,其鄰國普魯士王威廉的妃子亦珍藏有大量瓷器,公元1717年4月19日,雙方經外交談判,達成協議,薩克森國王以600名強壯士兵換來普魯士的127件中國瓷器,包括龍泉青瓷花瓶。歐洲各國文獻稱龍泉青瓷為「雪拉同」,將龍泉青瓷的色澤風韻與歐洲名劇《牧羊女亞司泰來》男主角雪拉同的美麗服飾媲美。世界各地博物館和陶瓷收藏家都將龍泉青瓷視為珍品,以擁有龍泉青瓷為榮。記錄西方對中國瓷器貿易情況的《葡萄牙王國記述》一書,稱龍泉青瓷「是人們所發明的最美麗的東西,看起來要比所有的金、銀或水晶都更可愛」。
龍泉窯發展史
南朝 :龍泉勞動人民利用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吸取越窯、婺窯、甌窯的制瓷經驗,開始燒制青瓷。龍泉查田下保村出土「永初元年」(420)墓葬品中有青瓷「雞首壺」、「雞冠壺」、「蓮瓣碗」等8件青瓷,皆灰胎青黃釉,為龍泉青瓷的創始年代提供了可靠例證。此時的龍泉窯業規模不大,操作簡單,製作粗糙。 宋代: 經五代至北宋早期,龍泉窯業已初具規模,大窯、金村、安福等地已發現當時窯址49處,僅大窯(琉田)村就發現北宋中後期窯址12處。金村窯址最下層為北宋早期產品,皆淡青色釉青瓷。胎壁薄而堅硬,質地細膩,呈淡淡的灰白色。該時期以燒制民間用瓷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為貢品。宋代庄季裕《雞肋編》謂:「處州龍泉縣……又出青瓷器,謂之秘色,錢氏所貢,蓋出於此。」太平興國七年(982)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趙仁濟監理越州窯務兼理龍泉窯務。元?七年(1092)龍泉至青田的大溪大規模疏浚整治。水上交通的開發,使龍泉窯沿大溪從南區向東區延伸,為龍泉青瓷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南宋: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南移,加之北方汝窯、定窯遭戰爭破壞和越窯、婺窯、甌窯相繼衰落,南宋統治者為解決財政困難,鼓勵外貿,因之龍泉窯進入鼎盛階段,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現,產品質量不斷提高,窯場達260多處,遍布縣境南區和東區沿溪一帶。窯場最多最密、產品質量最優為大窯、金村與查田溪口一帶,僅大窯村周圍已發現南宋窯場28處,大窯村後有土名「官廠」地,民間傳當時有「京官」住此監造青瓷。城東梧桐口村至武溪村有南宋窯址40餘處。其時.龍泉青瓷產品遠銷國內外。 元代 :青瓷生產規模繼續擴大,產品品種增多,器型增大。從南朝鮮新安沉船及非洲發掘證明,此時龍泉青瓷外銷量比宋時大幅度增加。龍泉境內瓷窯發展到330多處,大窯村仍為龍泉窯系中工藝造詣最高之地,是龍泉窯的支柱和骨幹;在東區上嚴兒等村的元代窯址,還發現仿「哥窯」產品。從元大都遺址發現的元代龍泉青瓷和琉田(大窯村)、綠逸、源口、安仁口等窯址的元代殘器釉下刻劃紋飾中,有元代官府用文字「八思巴文」,說明除了大量的民窯外,已有部分官辦或半官辦窯場,燒制供奉朝廷器皿。後期,隨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劇,嚴重影響著青瓷的生產。其時青瓷器的胎骨逐漸轉厚且較粗糙,多數瓷窯在坯體成型以後未經很好修整,釉層減薄,器品釉色青中泛黃,造型也不及以前優美。 明、清 : 明代,上述諸窯中的多數仍在燒制。洪武年間,《格古要論》載:「龍泉窯在今浙江處州府龍泉縣,盛產處器(青瓷)。」當時供奉皇宮、貴人用的器皿仍由「饒 (景德鎮)、處 (麗水龍泉)等府燒造」。永樂至宣德年間,鄭和下西洋,海外貿易促進青瓷生產。正統年間(1436~1449)以著名匠師顧仕成為代表的作品,形制端正,釉厚色青,不少大型瓷品仍為國內外藝術鑒賞家所收藏。成化、弘治(1465~1505)以後,青花瓷興起,加之中國航海事業衰落,海上絲綢之路變為西方殖民者海盜侵略之路,明王朝實行海禁,青瓷外銷量銳減,大窯村、溪口村一帶瓷窯紛紛關閉,大白岸村至安仁口村一帶瓷窯改燒民間通用青瓷,造型、燒制都不及以前精緻。窯數減至160多處。 清初,窯場所剩無幾。清中葉,僅剩南窖、瀑雲埠頭村、青溪孫坑村等地70餘座窯。產品胎質粗糙,釉色青中泛黃。唯孫坑村范姓窯技藝家傳,堅持燒制至民國初期。盛極幾個朝代的龍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 民國 :清末民初,日本、德國、美國先後有人來龍泉搜羅古青瓷,繼之國內大批古董商紛至沓來。由此,一方面引發了龍泉挖掘古窯址和盜掘古墓之風;另一方面一批民間制瓷藝人開始研製仿造古青瓷。時有縣城廖獻忠、寶溪鄉陳佐漢、張高禮、李君義等。民國24年,陳佐漢曾將仿製弟窯產品「牡丹瓶」、「鳳耳瓶」等70餘件。此時寶溪一帶民間窯廠雖能仿製古龍泉青瓷,但人數不多,工藝落後,成品率極低,釉色優劣不穩。
龍泉青瓷的制瓷習俗
拜祖師爺 在龍泉,哥窯弟窯的創始人章生一、章生二被後人尊為窯業祖師爺。過去在燒瓷的龍窯、鯉魚窯的窯頭,都張貼有「師父榜」。師父榜除祀師神位外,並附祀山神、土地、搬水童子、運水郎君。每逢農歷初二、十六兩日,瓷匠必須置辦酒肉、茶飯、點香燭在窯頭師父榜前祭祀,磕頭膜拜,然後分食祭品,俗稱「過日」。 建窯 建窯首先請風水先生擇定吉地和黃道吉日才能開工建窯。開工時,要在窯地設祭禮神,以求燒出好瓷器。建窯日嚴禁兒童、孕婦人窯地,也不許有人挑糞桶從窯地前經過,以防觸犯神靈,降禍於窯。 祭窯 農歷七月十八日為祭窯日,俗傳這一天是哥窯祖師章生一「窯變瓷器」製成的日期。屆時窯匠要沫浴齋戒,在祖師爺的香案上放置用面捏成的童男童女,在窯頭師父榜前設祭,點香燭跪拜,祈求祖師保佑燒出優美瓷器。窯場用膳窯工在窯場用膳不能說話,用膳時碗筷不能碰響桌子,也不能把筷子架在碗上。 入窯 入窯要擇三、六、九的日期,並要祭祀祖師、山神、土地。在人窯的整個過程中要講吉祥語,要嚴禁穢物經過,防止穢氣入窯,影響燒窯。 做窯福 在龍泉不管是建瓷窯、瓦窯、炭窯時,在窯旁都要立「窯公」。開窯點火必先祭祀「窯公」,並備酒餚請師傅,即做窯福。
香菇發源地之一
據考證,浙江麗水的龍泉、 慶元、景寧三縣人民早在八百多年前就掌握了人工栽培香菇的技術"砍花法"。而據傳發明這一技術的是南宋龍泉龍溪鄉龍岩村人的吳煜(因排行第三 ,民間尊稱為吳三公)。 文獻最早記載"砍花法"技術是1200年修記的《龍泉縣志》。幾經轉折,後由日本當時的林學家和菇類學家佐藤成裕轉錄於他寫的《驚覃錄》中,從而該技術傳至海外。砍花法栽培 這是龍泉、慶元、景寧三縣菇民特有的技術。日本國稱為鉈目法。其歷史已達八百多年。直至1970年前,全大陸干香菇幾乎全部由該三縣菇農所生產,但地域遍及南方11省、區。 利用孢子的自然繁殖,獲得相對穩定的產品,技術精髓在於「砍花」。中國稱其為砍花法栽培。日本稱為「鉈目法」,台灣有人稱為「刀目法」。所謂砍花法,即在樹木休眠期,將適宜生產香菇的闊葉樹伐倒,用特製的斧頭在樹干兩側砍上疏密、深淺均有嚴格要求的疤痕,使空氣中的香菇孢子自然落入其間,萌發菌絲,長出香菇來。砍花法技術十分深奧,皮層厚薄、材質軟硬、樹種不同、樹齡長短、林地干濕、氣流強弱、伐木倒向等等的差異,在砍花深淺、疏密、方法上均有不同。以深淺而論,所謂「楓樹半粒米,橄欖洋錢邊」,可謂差之毫釐而全憑經驗亦即手法所致。深了,樹液流失太大,孢子難以定植;淺了,孢子不能進入形成層;砍花不慎,可造成一菇不出。後在實踐中又發明驚蕈術,只要用斧頭敲擊木頭香菇產量就能提高不少。菇民掌握其中奧秘,傳媳而不傳女!菇民們有特定隱語,俗稱「山寮白」,一進菇山必用隱語!所以,中國之香菇栽培隊伍長期局限於三縣之內,值到改革開放香菇栽培才由段木栽培向袋料香菇全面轉變,繼而向全國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