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注塑產品出現裂痕
龜裂是塑料製品較常見的一種缺陷,包括製件表面絲狀裂紋、微裂、頂白、開裂及因製件粘模、流道粘模而造成創傷,按開裂時間分為脫模開裂和應力開裂。
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應力變形所致(主要有殘余應力、外部應力和外部環境所產生的應力變形)。
二、如何改善?
1.材料方面:適當使用脫模劑,注意經常消除模面附著的氣霧等物質;
§ 成型加工前對物料進行充分的乾燥處理;
§ 注意選用不會發生開裂的塗料和稀釋劑。
2.成型工藝:
§ 避免塑化階段進料不良而捲入空氣;
§ 提高熔體溫度和模具溫度,保證熔體流動的基礎上,應盡量降低注塑壓力;
§ 降低螺桿轉速、注射速度,減緩熔體通過澆口初期的速度,採用多級注塑;
§ 調節開模速度與壓力,避免因快速強拉製品造成脫模開裂;
§ 避免由於熔接痕,塑料降解造成強度遍地而出現開裂;
§ 通過在成型後立即進行退火處理來消除內應力而減少裂紋的產生。
如果塑件表面已經產生了龜裂,可以考慮採取退火的辦法予以消除。退火處理使以低於塑件熱變形溫度5℃左右的溫度,充分加熱塑件1小時左右,然後將其緩慢冷卻,最好是將產生龜裂的塑件成型後立即進行退火處理,這有利於消除龜裂。但龜裂裂痕中留有殘余應力,塗料中的溶劑很容易使裂痕處發展成為裂紋。
❷ 注塑件注塑成型後發生形變/開裂,有方法避免嗎
由於塑化不均勻或由於塑料在型腔內的結晶、取向和冷卻不均勻;或由於金屬嵌件的影響或由於塑件的二次加工不當等原因,塑件內部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內應力,從而導致塑件在使用過程中產生變形或開裂,因此,應該設法消除。消除方法主要有以下2種。
1、退火處理:將塑件在定溫的加熱液體介質(如熱水、熱油和液體石蠟等)或熱空氣循環烘箱中靜置一段時間,然後緩慢冷卻至室溫的一種熱處理工藝。
a)溫度:高於使用溫度10°~15°或低於熱變形溫度10°~20°。
b)時間:與塑料品種和塑件厚度有關一般可按每毫米約半小時計算。
c)作用:消除塑件的內應力,穩定塑件尺寸,提高結晶度、穩定結晶結構,從而提高其彈性模量和硬度。
2、調濕處理:將剛脫模的塑件放入加熱介質(如沸水、醋酸鉀溶液)中,加快吸濕平衡速度的一種後處理方法。(主要用於吸濕性很強且又容易氧化的塑料,如PA)
a)溫度:100~121℃(熱變形溫度高時取上限,反之取下限)。
b)時間:保溫時間與塑件厚度有關,通常取2~9h。
c)目的:消除殘余應力;使製品盡快達到吸濕平衡,以防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尺寸變化。
❸ 注塑機打出產品有裂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開裂、裂紋、微裂和發白
有的成型製件並沒有局部破碎,只是表面產生微細的開裂,根據其程度和外觀上的差別,把較嚴重的叫開裂或裂縫,較輕微的叫做微裂或龜裂,龜裂同裂紋看起來很像,但本質上是差異的兩種意思,即龜裂不是象空隙樣的缺陷,因加上的應力在平行方向排列的高分子自身,因而如對其加熱,就能返回沒有龜裂的狀態,用這種方法就能夠區分出龜裂和裂紋。其中微裂不僅在成型後產生;放置後或與溶劑蒸氣等接觸時也會發生。而ABS和耐沖擊聚苯乙烯根本不產生這種現象,卻以頂桿推頂部位發白的形式表現出來,採用熱風加溫則可消除這種發白現象。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有下兩幾點。白化指應力白色化,應力屈服曲線同裂紋白色化的過程知見,的確要化費能量。白色化後只要加少許的能量就會發生裂紋;應力龜裂我們也考慮可能是由於溶劑、油、葯品的作用使製品的結合力降低而產生.
1、脫模不暢
成型時模具的拔模斜度不足,成為倒拔模斜度,或模具型腔凸模粗糙拋光極差,因此製件脫模困難,使推出力過大,產生應力,往拄造成製件破損或發白。由於主澆道拋光不好使製件粘在靜模、或者動模上,有側壁凸凹並採用硬性脫模時,更容易產生這種現象。總之發生這種缺陷時,首先應注意模具的拋光,並在增大拔模斜度的同時在成型製件開裂處附近增設頂桿,使製件不彎曲、合理地脫模。對於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成型製件,因塑料本身較脆、表面要求有光澤,大多採用鍍鉻模具成型。然而電鍍具有平面不易鍍覆的性質,卻易放覆到轉角處;因而成為倒拔模斜度,所以必須予以特別注意。另外,因聚碳酸脂(PC)、PVC等材料容易粘在模具的鍍鉻層上,特別在角落上成為倒錐體,所以要給以注意。聚碳酸脂(PC)容易在模具鑲塊處產生裂紋,象這樣的情況最好在材料里加進增強玻璃纖維為好。有殘余應力的製品因溶劑、油、葯品的付著,會產生裂紋(以下講的應力龜裂),微量的油付上後會產生很多的裂紋效應。脫模斜度要足夠,脫模銷要分布平衡,製品上不要設計有銳角,還有要盡量避免製品的厚度差異。只要仔細觀察龜裂產生的位置,即可確定原因。
2、過填充
由於過分擔心成型縮孔,結果注入模腔的熔料過多,使成型製件內部產生極大的應變。這時收縮變得很小,不但容易開裂,並且放置一段時間後內部應變更容易造成微裂。要消除過填充的開裂可提高熔料溫度、降低注射壓力、提高模具溫度,但只要保證熔料易於注入模腔即可。根據成型製件外觀等有關原因,必須以過填充的方式成型時,為使製件不發生微裂,成型後應進行後處理(如熱處理),這對消除內部應變是有效的。
3、冷卻不充分
在未完全硬化時就將製件頂出,有時頂針周圍開裂或發白。通過充分冷卻或改變模具本身的冷卻方式,等完全硬化後方可頂出。也可以降低模具溫度、延長冷卻時間。然而,有的模具的局部冷卻不充分,在通常成型條件下還有時不能防止變形。這種情況應考慮變更冷卻水的路徑、冷卻水道的位置或追加冷卻梢孔,尤其應考慮不用水冷,採用空氣冷卻等方式。
4、嵌件周圍開裂
置入嵌件成型時由於塑料的收縮,應力顯著地集中在嵌件周圍。這個力雖然能牢固地保持住嵌件,但是應力過大時嵌件周圍塑料往往開裂。在注射成型的同時嵌入金屬件時,最容易產生應力,而且容易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才產生龜裂,危害極大。這主要是由於金屬和樹脂的熱膨脹系數相差懸殊產生應力,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應超過逐漸劣化的樹脂材料的強度而產生裂紋。要減少嵌件周圍的開裂,有效的是預熱嵌件或盡量縮小收縮差,進行塑化處理效果更明顯(即金屬鑲塊預先加熱,則可以緩和成型時的殘余應力,同樣的原理,用成型後的退火代替鑲塊加熱也是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