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成品檢驗規范原則和內容有哪些
原則:防止不合格品流到用戶手中,避免對用戶造成損失,也是為了保護企業的信譽。成品檢驗的內容包括:產品性能、精度、安全性和外觀。只有成品檢驗合格後,才允許對產品進行包裝。
對於製成成品後立即出廠的產品,成品檢驗也就是出廠檢驗;對於製成成品後不立即出廠,而需要入庫貯存的產品,在出庫發貨以前,尚需再進行一次「出廠檢查」,如某些軍工產品,完工檢驗常常分為兩個階段進行,即總裝完成後的全面檢驗與靶場試驗後的再行復驗。
檢驗的預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通過工序能力的測定和控制圖的使用起到預防作用
眾所周知,無論是工序能力的測定或使用控制圖,都需要通過產品檢驗取得一批或一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後方能實現。這種檢驗的目的,不是為了判斷一批或一組產品是否合格,而是為了計算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生產過程的狀態。
如發現工序能力不足,或通過控制圖表明生產過程出現了異常狀態,則要及時採取技術組織措施,提高工序能力或消除生產過程的異常因素,預防不合格品的發生,事實證明,這種檢驗的預防作用是非常有效的。
2、通過工序生產中的首檢與巡檢起預防作用
當一批產品處於初始加工狀態時,一般應進行首件檢驗(首件檢驗不一定只檢查一件),當首件檢驗合格並得到認可時,方能正式成批投產。此外,當設備進行修理或重新進行調整後,也應進行首件檢驗,其目的都是為了預防大批出現不合格品。
正式成批投產後,為了及時發現生產過程是否發生了變化,有無出現不合格品的可能,還要定期或不定期到現場進行巡迴抽查(即巡檢),一旦發現問題,就應及時採取措施予以糾正,以預防不合格品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