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胡鴨是哪裡的著名小吃
湖北小胡鴨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位於歷史文化名城荊州,是一家農副產品深加工,以食品為主的民營企業。旗下小胡鴨及其香辣、五香、香酥、禮盒等系列產品。
小胡鴨產品先後榮獲「湖北省消費者滿意商品」、「第四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特色農產品」、「荊州十大地方土特名優產品」、「湖北省名牌產品」和「湖北省著名商標」。
產品主要原材料為江漢平原湖區散養荊江土麻鴨,經過嚴格的檢驗檢疫,採用機械化生產,以傳統鹵制工藝,融現代殺菌工藝技術,輔以30多種名貴中葯材精製而成。
小胡鴨系列產品具有香醇、鮮美、香脆、不油膩的特點,享有「荊楚一絕」的美譽。主導產品為小胡鴨及小胡鴨下屬香辣、香酥、五香三大系列產品,真空包裝產品有彩裝、盒裝、精品套裝。
㈡ 農產品深加工現在還有前景沒有
農產品深加工市場前景很樂觀,但是農產品市場最大的限制是食品保質期,主要在於能否長時間保存,如果不能能否迅速被市場消化,所以說主要看產品定位在哪裡,還有產品的銷售前景。
而且農業深加工一直是國家重點項目之一,可以依靠外力支持,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最需要的是好的農產品上市,對於吃人們已經從溫飽進入了小康階段,所以只要看準就去做,問題不大。
農產品的市場有很多路徑:
1、全國各地的農交會、糖酒會、廣交會等等都可以找到出路,不過很辛苦要全國跑。也需要一筆不小的差旅費用但是效果比較好,
2、中央電視台的農產品推廣節目,具備了條件可以上。
3、通過網路發布信息尋找合作夥伴,只要的產品足夠好。
農產品深加工是指對農業產品進行深度加工製作以體現其效益最大化的生產環節,與「農產品粗加工」概念相對應。
如將稻穀、玉米加工為大米、玉米粉的生產,稱為粗加工;在完成粗加工的基礎上對半成品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使其更具價值,以追求更高附加值的生產,稱為深加工。如將大米、玉米粉加工為爆米花、玉米糊的工程,稱為深加工。
農產品深加工細分產業領域包括
穀物深加工(包括小麥深加工、稻米深加工、玉米深加工、小雜糧深加工等);
薯類深加工;
蔬菜深加工(包括蔬菜提取物、保鮮蔬菜冷凍蔬菜、脫水蔬菜等);
水果深加工、熱帶水果加工(包括水果提取物、保鮮水果、冷凍水果、速凍水果等);
堅果深加工;
漿果深加工;
棉麻深加工;
花卉深加工;
茶葉深加工;
蜂產品深加工;
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包括中國大陸各地區特色的農產品)等。
㈢ 農產品加工業的行業現狀
先進的加工工藝必須有先進的技術裝備來保障,才會生產出高質量、低成本、強競爭力和高附加值的產品。中國農產品加工企業盡管引進了一些先進的設備,但整體水平與國外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其原因有機械行業整體水平偏低的因素,也有對引進設備消化吸收不夠的原因。
同時,加工企業生產規模小,中小企業居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名牌企業較少。中小企業管理成本較高,與大企業爭原料,又造成大企業設備的利用率降低,致使形成產品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和產品質量不穩定的惡性循環。另外,企業分布也不合理,過分集中或過分分散,會造成產品成本的增加和資源的難以有效利用。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農業的快速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農產品加工發展明顯加快。特別是「九五」以來,農業和農村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農產品加工業得到迅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對支撐農業發展和競爭、保證農民收益、調整與優化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增加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與此同時,主要農產品相對過剩現象也日益突出,從而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的增加和農村市場的繁榮,以致成為現階段農業發展的首要問題,也是實現中國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的「瓶頸」。在主要農產品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後,人們對基本農產品的直接消費趨於下降,而對農產品的優質化和品種的多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國農產品加工能力低下與人們日益豐富的消費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國人均糧食400kg,僅是美國人均糧食的1/3,然而卻出現銷售不旺和農民收入銳減的嚴重局面,關鍵問題是加工能力的制約。 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和科技進步放到重要位置。在保護和優化具有民族特色風味的傳統工藝的同時,加大技術攻關和技術創新力度。大力引進和開發應用高新技術、設備和工藝,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不斷培育和提高企業自主開發能力,著重發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品質和檔次,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要把安全和健康食品加工作為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重點,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步伐,努力擴大加工企業的規模,培育出一批效益更高、競爭能力更強和帶動能力更大的龍頭企業;提高蔬菜、果品、水產品精加工、雜糧深加工能力和糧食轉化的速度;合理調整農產品加工業布局。不斷提高整個農產品加工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資金、技術和人才等要素向農產品加工增值潛力大、效益高和前景廣闊的行業或領域流動。 「十五」期間,為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的要求,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國家高度重視中國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科技發展問題,進一步加大了對農產品加工業的研發力度和科技投入。在農業科技攻關、星火計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等科技計劃中對農產品加工項目給予了重點支持。特別是在國家12個重大專項中.安排了「農產品深加工技術與設備研究開發」、「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奶業重大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三個有關農產品加工科技發展方面的研究開發項目,科技專項經費的投入達到5個億,為國家實施農產品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奠定了技術與人才基礎。
「十一五」期間應成為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快速發展階段。在國家政策的調控下。以安全、健康食品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穩定農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以畜牧、蔬菜、林果和雜糧四大主導產業發展為重點,因地制宜,依靠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快提高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特別應該大力提高農產品的精深加工能力。加快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品種數量,提高食品的食用方便性和食用安全檔次,積極引導企業開發具有市場潛力和引導消費的新產品。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農產品加工業的水平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深加工能力和安全生產方面。 1.1 高新技術廣泛應用於農產品加工各個環節。
隨著食品化學、生物技術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農產品加工技術發展迅速,一批高新技術如瞬間高溫殺菌技術、微膠囊技術、微生物發酵技術、膜分離技術、微波技術、真空冷凍乾燥技術、無菌貯存與包裝技術、超高壓技術、超微粉碎技術、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膨化與擠壓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等,已在農產品加工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並將迅速普及與深化。
1.2 精深加工能力越來越強,資源利用越來越綜合。
對農產品原料的綜合利用,既可提高經濟效益,又能有效解決環境污染,已成為農產品加工的重要發展方向。如對植物的根、莖、花、葉、果的充分利用,對畜禽、水產品副產物利用等,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農產品的加工向分子水平進軍,研究利用原料的功能成分,分子水平提取研製人體所需的營養保健食品,又稱分子食品,使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得以提高。
1.3 加工新產品向安全、綠色、休閑方向發展。
從全球范圍來看,安全、綠色、休閑農產品已成為人們消費的主流和方向。據統計,美國休閑產品消費量每年每人平均達8 . 6 kg ,荷蘭為6 .5kg,英國為5.7kg。發達國家看好安全、綠色、休閑食品的生產,從追求農產品加工品種多樣性轉向追求安全性和健康性。如在果蔬的加工處理方面,力求保持鮮嫩、營養、方便、可口,除傳統的速凍、罐頭、脫水產品外,近年發展趨勢為最少處理的果蔬切割產品。
1.4 加工設備向新型、高效、節能、環保方向發展。
加工技術的高新化將帶動加工設備的高新化,如多功能飲料罐裝生產設備,無菌包裝技術設備,果蔬激光分級、清洗、包裝成套設備,膜分離技術設備,超微粉碎設備,速凍設備等。
1.5 加工原料專用化。
發達國家農產品加工率達到70%以上,其農產品品種大多為加工專用品種,種養生產過程按加工的技術要求,既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又降低了加工過程的成本。
1.6 重視加工過程的質量管理。
建立國際市場標准,針對食品的安全問題,對農產品的加工實施質量管理,除對原料的安全性嚴格要求外,在加工生產中實施HACCP 規范及ISO(國際標准組織)9000 族系規范,並建立國際市場標准,多方面保證產品質量。 食品工業作為農產品面向市場的主要後續加工產業,在農產品加工業中佔有較大比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發達國家食品加工業已經成為重要的製造業部門、出口創匯部門和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這些國家由於工業化和城市化開始早、程度高、科學技術進步快,因而其食品工業發展起步早、水平高,突出表現出以下特點。
2.1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創新技術占據優勢。
發達國家高度發達的食品加工機械部門,不斷利用新原理、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間接實現了先進技術在食品加工領域的應用,食品加工機械產品品種齊全,機械化、自動化程度很高,不僅使得加工企業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而且保證產品質量穩定、統一、可靠和產品標准化、系列化,它們的食品加工機械一般具有動力、燃料及水消耗少的優點。
2.2 注重食品加工過程中的研發和創新活動。
一是大型食品加工企業都比較注重研發投資,企業的研發投資一般占銷售額的2%~3%。同時,政府鼓勵食品研發投資。食品加工過程中,基本實現了計算機自動控制、檢測和調整。食品加工技術革新體現在包裝技術、新式產品、高效加工控制系統、自動分級系統以及新產品的說明中。二是產品品種創新。根據現代社會人們消費方式的改變,大量涌現出方便、健康和多樣化的產品,實現產品創新的速度快。如美國、加拿大等國的食品加工業一方面引入不同民族風味的食品加工,另一方面積極推出便捷食品,如「保鮮餐」、「全餐配備」、「速配餐」、「即食湯」等等,以及健康食品,包括低脂、低鹽、低糖食物,瘦身特餐等。三是食品包裝創新。食品包裝改變了過去單純的保護和保存作用,進而成為市場營銷戰略的主要手段,在促銷和與顧客的溝通中起著重要作用。食品包裝不僅更加註意美觀,突出品牌與個性,符合環保要求,而且針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而設計。四是采購和銷售渠道創新。在發達國家,許多食品加工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來提高購買效率。如一個由美國50多家著名食品公司組成的「TRANSORA」網路市場,就是一個企業間的網上交易市場,其聯合採購能力為4000 億美元。這個網路除了用來采購原料外,還能用來監控庫存和管理工廠。通過這個網路采購,食品公司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省開支。發達國家完善的互聯網路深入到每一個家庭,食品銷售網上交易的數量不斷增加。
2.3 積極應對全球市場的變化,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
一是食品加工企業自身不斷根據全球市場變化,進行結構調整、聯合、購並和合並。上世紀末期的l0 多年,跨國食品加工公司的全球重組十分活躍。另一方面,中小型食品加工企業重新定位,尋求適宜自身發展的市場。二是食品加工企業根據世界食品零售市場需求進行內部生產調整,尤其是一些公司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模式來改進工作環境,提高生產力和產品質量,從原材料籌備、運輸、工廠加工到產品營銷,都始終貫穿著管理與質量的緊密結合。三是食品加工企業,尤其是跨國公司樹立新的經營理念,食品市場全球化不僅表現在世界貿易利益自由化,而且包括信息和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生物技術的進步。充分利用全球資源網路化發展機會,依據全球標准進行產業重構,重點是品牌創建和培育。發達國家跨國食品加工公司在全球知識經濟浪潮和國際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推動下,研發也呈現出國際化發展趨勢,紛紛通過直接投資和間接控股在境外設立研發中心,而且國外研發中心的研發支出占總研發支出的比例也逐年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