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看待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我國農產品與發達國家相比,產品外觀品質、內在營養、安全衛生質量以及加工包裝方面都存在較大差距。我國農產品因農葯殘留、獸葯殘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超標造成的餐桌污染和由此引發的中毒事件每年都有發生,由於農葯、獸葯殘留及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超過國際通行的食品質量安全標准,被拒收、扣留、退貨、銷毀、索賠和中止合同的現象時有發生,許多傳統大宗出口創匯農產品被迫退出國際市場,結我國外貿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影響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五個方面:
1、產地環境污染 是指農產品產地環境中的污染物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的危害。工業「三廢」和城市生活垃圾不合理地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農田、水源和大氣。由於農產品產地環境污染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農業生態環境惡化,重金屬及有害物質在水、土、氣中超標,進而在食物中殘留、聚積,影響農產品質量,最終影響人體健康。
2、物理性污染 是指由物理性因素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的危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農產品收獲或加工過程中操作不規范,不慎在農產品中混入有害物質,導致農產品受到污染。
3、生物性污染 是指自然界中各類生物因子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的危害。如致病性細菌、病毒、毒素污染以及收獲、屠宰、捕撈後的加工、貯藏、銷售過程中的病原生物污染。
4、化學性污染 是指生產、加工過程中農業投入品使用不合理,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產生的危害。食品加工中濫加化學添加劑,為了爭取瓜果、蔬菜早上市,不恰當地使用激素,濫施化學葯劑,不但造成農產品口感不好,還可能夾雜有毒有害成份。
5、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不完善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環境保護法規、技術標准、質量認證以及對綠色包裝、標志、標簽使用和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生產者缺乏標准意識,「無標准生產」、「無標准上市」現象普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不適應「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制的要求。
❷ 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大眾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很多,根據來源不同,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農產品種養殖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農產品保鮮包裝貯運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農產品自身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產生的危害、農業生產中新技術應用帶來的潛在危害等四個方面。
(一)農業種養殖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包括因投入品不合格或非法使用造成的農葯、獸葯、硝酸鹽、生長調節劑、添加劑等有毒有害殘留物;產地環境帶來的鉛、鎘、汞、砷等重金屬元素,石油烴、多環芳烴、氟化物等有機污染物;以及六六六、滴滴涕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
(二)農產品保鮮包裝貯運過程可能產生的危害:包括貯存過程中不合理或非法使用的保鮮劑、催化劑和包裝運輸材料中有害化學物等產生的污染。
(三)農產品自身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產生的危害:如黃麴黴毒素、沙門氏菌、禽流感病毒等。
(四)農業生產中新技術應用帶來的潛在危害:如外來物種侵入、非法轉基因品種等。
❸ 簡述產生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主要環節有那些
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涉及多方面,有生產、收獲、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等諸多環節問題。有產地環境受污染、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污染、動植物疫病、農產品自身毒素等客觀因素,也有農業投入品殘毒、生產及加工過程違法違規的添加物、甚至制假售假,也有收貯運過程中原料、產品、包裝、設備污染。主要是產地環境污染、農業投入品的殘毒。
(一)產地環境污染包括污水、廢渣、有毒有害氣體、化學物品、重金屬等污染。
由於農產品產地環境受污染,使得在受污染的環境中生長的動植物及微生物被動吸收各類有毒有害物質,造成了農產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質成分。
(二)農業投入品殘留的污染。
農業投入品殘留是指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農葯、獸葯、魚葯、化肥、飼料、添加劑、激素和抗生素等投入品後,有一部分投入品直接或間接殘存於穀物、蔬菜、果品、肉類、水產品等農產品中的現象。
(3)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根源是什麼擴展閱讀: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頭,事關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農產品質量必須符合人民群眾幸福生活與身心健康的最基本需求。
現在農產品的葯物殘留、肥料、飼料殘留已成為損害人類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引發了人體的諸多疾病,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共性問題。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保障人們身體健康的前提條件和迫切需要。
農產品生產者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葯期的規定,防止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禁止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