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產品分析方法】如何對一款產品提出改進點
產品改進點的提出是面試和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
如何提改進點?
一、能力鍛煉
1.首先在於平時的積累,平時使用各種APP時,注意其產品體驗、產品定位、產品可優化點;
2.其次在於對用戶核心需求、需求解決形式的精準把握。
3.對某一類垂直行業有著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二、行動建議:
1.在電商、社交、O2O等領域各找一款代表性的軟體進行體驗。
2.分析競品。
3.分析該行業內的垂直應用的主打細分需求(各個應用的主打用戶需求分析)。
4.探求、了解行業里未滿足的需求,找到軟體發展的潛在點、產品體驗不足的地方等。
三、提出改進點時要思考
給一個產品提建議之前需要思考如下幾點:
1)產品定位是什麼?
2)目標用戶是哪些,核心用戶人群是誰,有怎樣的特徵?
3)主要想解決的需求是什麼?從多個維度填充需求,探討需求排序和需求的可行性。
4)產品的次要用戶人群可能有哪些?
四、產品主要優化方向(重點)
一個產品的優化點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1)大方向性類:產品的定位如何?是否已經很好地滿足了大部分用戶的需求?
①如果沒有完成主體定位的需求,那麼有哪些可以做?
②如果主體需求已經較好滿足,下一步大方向上該有哪些突破和拓展?下一批目標人群在哪兒?目前用戶群有哪些關聯需求可以在APP中同時滿足?
2)產品的信息架構是否合理?對於同類信息的歸類是否混亂?初期用戶是否能夠很好地理解軟體各個大模塊的作用和功能?
(Cynthia:比如在行、高德、騰訊地圖的歸類就很混亂,讓人摸不著頭腦,體驗極差)
3)視覺、交互細節設計上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是否遵循了視覺設計的各項原則、信息排布的各項原則、交互設計的各項原則?
4)列舉產品可以滿足的各項需求,去逐步完成需求滿足的實現路徑,進行到每一步時,要思考不同用戶可能的操作習慣、手機類型、學習成本、需求差異等,看每個步驟產品是否都很好地給予滿足?
5)可以滿足目標用戶群體的哪些差異化需求和關聯需求?
本文摘自《產品經理面試攻略》。
『貳』 如何改進生活中不合理的設計產品
要改進生活中不合理的設計產品,我們需要有創新的精神和聰明的智慧,懂得生活與知識相結合並且能熟練運用,這是我們具備改進不合理產品的基礎能力。我們還要有敢於嘗試直面挑戰的勇氣,這是改進出好的方便的生活產品的一個核心。不合理的設計產品,給我們生活帶來的不是便利,而是不斷的帶來麻煩。
拓展資料:
1.改進生活中不合理產品讓生活變得便利的例子:
(1)馬路上的紅綠燈,一般馬路上的紅綠燈只有一個形狀都是圓形,這些紅綠燈對那些紅綠色盲的人群就非常不友好,他們不能通過辨別顏色來判斷是否通行,只能跟隨人群。如果將紅綠燈改成不一樣的形狀,或者顯示不一樣的通行圖案。就很大方便了各類人群。
(2)還有生活中的牙膏,牙膏總是用不幹凈,每次更換牙膏都是因為擠不出來,其實裡面還有很多的牙膏,這就導致了很大的牙膏浪費,我們可以通過製作一些小的擠壓器,專門放置牙膏和擠牙膏,將牙膏完全推出,使牙膏不會得到浪費。
(3)還有生活中最常見的插座,用的了兩孔插座就使用不了三孔插座。可以通過改裝插座的結構,將三孔插座轉換為兩孔插座也可以使用,減少空間的浪費,使用時也方便。
(4)現在的電飯煲比以前的電飯鍋蒸米飯香,但是蓋子和鍋不能分離,每次只能把內膽拿下來洗,外殼清洗起來很不方便,可以將鍋蓋與鍋體分離,將鍋蓋製作成旋轉式的(像高壓鍋一樣可以擰在鍋體上的設計方式)這樣就方便鍋蓋的清洗。
2.生活不合理產品的出現大概有如下原因:
1. 在費用成本上,更合理方便的產品耗費更多的時間又增加了成本。
2. 在使用問題上,不會經常使用到,或者使用不到觸碰不到產品,可以通過遙控來控制,就不會在乎空間佔比,影響空間大小。
3.物品價值問題,物品價值不大,隨意處理生產,如牙膏,沒有考慮到浪費問題。
『叄』 【產品優化建議】如何為產品提出改進意見Check list
如何為一款產品提出優化/改進意見?
一般來說,糟糕的用戶體驗包括:
·視覺負擔(讓用戶在視覺上找不到重點,看得很累)。
·需要分解布局,一個頁面的重點區域在哪兒?放置哪些內容?
·需要區分內容層次,頁面中主體內容是哪些,次要內容會對用戶造成視覺干擾。
·需要區分視覺元素,文字、圖片等的布局不符合對齊、親密性等原則。
·需要努力定位目標信息。
·需要識別閱讀起點。
需要經常變換視線。
·視覺流被干擾、打斷,視覺排布不能夠有效地對用戶形成視覺先後的引導。
·認知負擔(讓用戶很難理解產品,思考很累)。
·需要理解不熟悉的概念和模式,應盡量減少陌生詞彙、概念等學習,降低用戶學習認知的門檻。
·需要理解冗長、生澀的文本內容。一些股票類軟體,給用戶一個「基礎教學」的模塊,全部都是文字說明,講述一些基本概念、分析技術等,這也是在做用戶教學,但無疑效果將是非常差的。
·需要理解混亂的結構和布局。
·需要理解模稜兩可的操作。對於用戶想要進行的操作(特別是高頻行為),應盡量讓用戶能夠一下子就清楚如何進行操作,而非讓其嘗試兩次。
·需要猜測系統狀態、行為、結果。
·記憶負擔(讓用戶記住亂七八糟的東西,記憶很累)。
·需要記住對象的各種屬性(名字、位置、大小、顏色)。
·需要記住對象的關聯。
·需要記住操作的命令、步驟、結果。
·需要記住以往的操作。
·物理負擔(讓用戶不得不做無用功,身體很累)。
·需要長距離移動滑鼠或滑動頁面。
·需要進行(多次)點擊。
·需要多種操作組合。
·需要切換輸入模式。
·需要進出不同的頁面/區域。連貫的操作、相關的內容應出現在同一個區域或頁面,比如一個添加/刪除添加或收藏/取消收藏的行為,盡量在一個頁面內完成。
·需要長時間等待。需要等待的地方應盡量少、盡量短,要讓用戶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等待,並且給用戶一個等待預期。
行為和界面層面的設計原則告訴我們,應該為降低用戶的工作負荷而設計。
仔細檢查已有的設計,或多或少總是能發現問題。在解決問題之前,我們應該清楚要往什麼方向進行優化。
·基於可用性的目標。
·易於識別/定位/閱讀。
·易於理解/學習/記憶。
·易於操作。
優化最重要的目的,是讓產品更好用,使設計符合Jakob Nielsen的10條 可用性准則 :
·通過有效的反饋信息提供顯著的系統狀態。
·符合用戶的真實世界。
·用戶自由控制權。
·一致性和標准性。
·預防出錯。
·識別而不是回憶。
·靈活、便捷地使用。
·美觀、精簡的設計。
·協助用戶認識、分析和改正錯誤。
·幫助和說明。
·基於產品的目標。
需要根據不同產品進行定義。例如,對於快速注冊流程的優化,目的是讓用戶用最方便的方法完成注冊進入目標頁面,優化目標可能是最小化輸入、最短等待時間等。
對架構、布局、內容和行為四個方面可進行如下對照檢查,以便更好優化。
·架構和導航。架構的組成是否合理,邏輯是否清晰,相似的功能是否在同一菜單下,等等。特別是對於那些功能繁雜的網站,架構和導航方面往往邏輯不清,非常混亂。
·是否採用了用戶熟悉或容易理解的結構?
·是否能識別當前在網站中的位置?
·是否能清晰表達頁面之間的結構?對於頁面層級較多的,要讓用戶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哪個位置,如何能去其他位置或回到此前位置。
·是否能快速回到首頁/主要頁面?
·鏈接名稱與頁面名稱是否相對應?
·當前頁面的結構和布局是否清晰?
·布局和設計。
·是否採用了用戶熟悉的界面元素和控制項?
·界面元素和控制項的文字、位置、布局、分組、大小、顏色、形狀等是否合理、容易識別、一致?
·界面元素/控制項之間的關系是否表達正確?
·主要操作/閱讀區域的視線是否流暢?
·其他文本(稱謂、提示語、提供反饋)是否一致?
·內容和可讀性。
·文字內容的交流對象是用戶嗎?
·語言是否簡潔、易懂、禮貌?
·內容表達的含義是否一致?
·重要內容是否處於顯著位置?
·是否在需要時提供必要的信息?
·是否有干擾視線和注意力的元素?頁面是否重點突出,讓用戶能夠快速將視線落到關鍵區域?另外,對於不同的瀏覽器、不同的手機型號,可能會出現設計時的視覺遮擋、顯示不全等問題。
·行為和互動。
·是否告知、引導用戶可以做什麼?
·是否告知需要進行哪些步驟?讓用戶清晰地知道完成某項工作需要經歷的步驟,否則若步驟很多,用戶會很容易產生厭煩心理。
·是否告知需要多少時間完成?
·是否告知第一步做什麼?
·是否告知輸入/操作限制?
·是否有必要的系統/用戶行為反饋?
·是否允許必要的撤銷操作?
·是否頁面上所有操作都必須由用戶完成?
·是否已將操作步驟、點擊次數減至最少?
·是否所有跳轉都是必需的(無法在當前頁面呈現)?
以上只是一個不完全的清單,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修改,也可以參考更全面、權威的可用性測試檢查表,如普渡大學可用性測試檢查列表。
當我們通過檢查清單將需要優化的問題篩選出來以後,可以根據問題的嚴重性和解決的問題的成本(時間、人力等)來綜合考慮問題的優先順序。例如,問題嚴重性得分高而且優化成本低的問題,應該優先解決。
摘自《產品經理面試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