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作物和農產品有什麼區別
2、分類
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及其產品(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品),但不包括經過加工後的各類產品。
Ⅱ 商品品種的概念種意義是什麼商品品種是如何分類的
商品品種是指按某種相同特徵劃分的商品群體,或者是指具有某種(或某些)共同屬性和特徵的商品群體。商品品種的范疇是一個宏觀概念,反映一定商品群體的整體使用價值或社會使用價值。
不同的消費結構要求有不同水平的使用價值及不同的品種規格。從全社會來說,大類商品的品種及其結構應以全社會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結構相符合,其他各類商品中的品種應與社會不同階層、不同社會集團的消費水平相吻合。
商品形形色色,多種多樣,對其進行區分有以下四條基本原則:
1、物質原則
具體地區分一種商品,首先要從商品的物質性上考慮。商品是物質,是客觀存在,不同商品的物質內容及存在形式都會不同。商品的物質內容與存在形式,稱為商品的物質特徵。物質特徵不同的商品是不同種的商品,這就是區分商品的物質原則。
商品的外形、裝潢及商標等是商品的存在形式,而質量、性能、工藝及用途等是商品的物質內容。按照物質原則區分,同一數量的同種商品必須同質。如果嚴格細分,商品的物質特徵就有無限多種,尤其是手工產品如此。
實際中人們並不嚴格細分,而是定出幾條標准,然後依據這些標准把商品分為有限多種。例如,人們根據麵粉的精細程度,把麵粉區分為標准粉和精粉兩種。彩色電視機與黑白電視機雖然都能收看電視節目,但因由於性能上的差異而成為不同的電視機。
礦泉水與自來水雖主要都是HO2, 但因所含的其他礦物質的不同而成為不同的商品。大筒裝的可口可樂與一拉罐裝的可口可樂是不同的商品。
把商品從物質特徵上加以區分,這在商業競爭中是非常重要的,廠家為了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竭力標榜和宣傳自己產品的物質特徵,如優越的性能、精細的工藝、美的享受、舒適的感覺、不同的商標等等,廣告宣傳就是如此。
2、時間原則
商品還要從它的存在時間上加以區分,商品存在的時間,稱為商品的時間特徵。時間的變化,會帶來生產與消費環境的變化,因而在不同時間內存在的商品是不同的商品,這就是區分商品的時間原則。
例如,大白菜與過去大白菜是不同的大白菜,大白菜的生產風調雨順,生產費用較少,而則遭受了自然災害。又如,今天陰天下雨雨傘銷售量較大,而昨日晴空萬里雨傘售不出,因此今天的雨傘不同於昨日的雨傘。對於食品之類的商品,就更重視時間性了。
3、區域原則
商品所處的地理區域,稱為商品的區域特徵。商品也要從區域特徵上加以區分,區域特徵相同的商品可以直接進行交換,區域特徵不同的商品則不能直接交換,因而要視為不同的商品。這就是區分商品的區域原則。
在交通往來不發達的地區之間,商品的直接交換不能實現,把商品從一個地區運往另一個地區,需要付出一定代價。
因此,不同地區的商品應該區別對待。隨著交通運輸與通訊的迅速發展,商品的交換與流通渠道越來越暢通,地區差別對商品交換的阻礙越來越少,商品的區域特徵越來越趨於一致。
4、隨機原則
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經濟行為往往與某些不確定或隨機的因素有關,例如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隨機的,交通事故對運輸的影響是隨機的,天氣情況對雨傘銷售的影響也是隨機的。
我們把影響商品的隨機因素,稱為商品的隨機特徵。商品還要從隨機特徵上加以區分,不同隨機事件發生情況下的商品,應該區別為不同的商品,這就是區分商品的隨機原則。
按照上述四條原則細分商品,商品種類就有無限多種。但實際中,人們通常總是把商品的物質特徵劃分為有限種,時間劃分為有限個時期,如以月、季、年等為計時單位,考察一定時期如5年、10年或25年內的經濟運行情況,商品所處的區域被劃分為有限塊。
對於影響經濟活動的隨機因素,也只考慮有限多種,而且每種隨機因素的可能取值被認為是有限多個。作了這樣的簡化以後,所考慮的商品就只有有限多種了。
(2)產品跟品種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商品的特徵:
1、作為商品,首先必須是勞動產品。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勞動產品就不能成為商品。比如,自然界中的空氣、陽光等,雖然是人類生活所必需,但這些都不是勞動產品,所以它們不能叫做商品。
2、作為商品,還必須要用於交換。商品總是與交換分不開的。也就是說,如果不是用來交換,即使是勞動產品,也不能叫商品。比如說在古代,傳統的男耕女織式的家庭生產,種出來的糧食和織出來的布,盡管都是勞動產品,但只是供家庭成員自己使用,並不是用來與他人交換的,因而也不是商品。
3、對他人或社會有用。沒有用就不會發生交換,有用才能發生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