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做好製程的管控
導語:提起質量大家更多想到的是產品質量,實際這是狹義的概念。所謂質量應涵蓋產品質量、工作質量、服務質量、人的質量等多個方面。
罩仔1、制定行業認可且正確的產品規范、制定有各測量、試驗設備操作規程、普通產品來料、製程、半成品、成品、出貨檢驗規程;特殊產品的各項檢驗規程若干。
2、設立品質部,確認QC、QA人員,通過在崗在職培訓考核、早會宣導等方法,要求質量人員對檢驗規范和標準的理解,能准確無誤的判斷,現實行每半年一次培訓並考試,合格方可繼續勝任原工作崗位,每一季度一次現場考核,通過QC驗證後的產品進行再確認,確認誤檢、誤判、漏檢機率,並將此結果納入檢驗員的績效考核;
3、要求QC人員能夠對質量結果進行簡單的分析和解釋,當有QC向我匯報不良現象時,我都會問對方:你認為是何種原因導致這種不良現象產生,並與對方進行斗鄭必要的討論和分析。
4、每天不定時走訪車間各工序,觀察現有正在生產產品的工作流程,以減少工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為准,不合理的流程容易造成質量不穩定,部門間相互扯皮影響團體合作,若發現不合理流程,及時與管理層協商溝通,糾正其工作流程;
5、觀察全員質量意識,是否承擔應有的質量責任,是否按流程工作,工作質量如何。發現問題,及時與管理層及部門負責人溝通、改善。主導並協助各部門建立有一套有效的績效考核,從而增加全員質量意識。
(一)明確把握問題,調查現狀
1.問題描述
①發生品質問題,應事先了解“問題是什麼”,才能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②對問題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以“事實”說明清楚,使之真相大白.
2 .問題把握步驟
①收集數據 可以利用查檢表來記錄數據的狀況.
②數據的整理 利用查檢表、層別法、柏拉圖、直方圖、管制圖或推移圖,將數據統計、整理,尋求規律,發現問題。
3.據配合觀察與意見 現狀把握不能只著重於數據整理分析,應注重“三現”(現場、現人、現物)原則,實地了解問題發生的狀況,避免被虛假數據迷惑,或者陷入理想化之境地。
(二)原因分析
確認真正原因, 重點要因再作特性要因圖分析:
①指認可能的原因 根據經驗或歷史事件判斷; 用層別法或柏拉圖判斷; 用特性要因圖腦力激盪法分析。
②評估可能的原因 相關專業人員討論、表決; 收集相關數據,加以層別比較; 模擬試驗以確定。
③確認真正的原因 通過實踐來驗證; 通過事實調查分析。
(三)要因確認
1.對圈選要因進行檢討
①有無標准?
②是否依標准?
③標準是否合理?
2.以柏拉圖確認重要原因的影響度
①必要時柏拉圖可連續展開;
②應用不同的層別角度追查焦點;
③模擬實驗.
3.要因明確且可採取對策者,立刻進行
①經驗、專業判斷。
②歷史事件啟示。
③及時總結調整。
4 影響度大的要因尚無法確定對策時
①再作特性要因分析,並確認重要因影空悶頌響度。
②用問題阻力因素和助力因素分析影響問題的.各種要素,並選出其中的重點。
(四)制定對策 提出對策的注意要點:
①對策要具體可行;
②盡量是自己能力可解決的對策方案;
③活用創造性思考原則,運用改善技巧與方法;
④治本而非治標;
⑤經濟效益大的對策;
⑥考慮風險;
⑦符合公司經營理念、企業文化。
(五)實施對策
1.教育訓練 對策實施前,應充分進行說明、訓練。其內容應包括:
①應達成的目標;
②實施的方式;
③注意事項.
2.實施執行 對策要確實有效,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①制定執行辦法;
②分段實施;
③容易做、效果大的先做;
④實施過程要做點檢;
⑤讓部屬看得到實施狀況.
3.問題的回饋
①問題點查核,並回饋;
②當對策無效或有反(副)作用時,應討論,並調整。
㈡ 如何做好質量管控措施
導語:品質管理,它可以說是一種應用哲學,它主要取決於我們關於品質的理念和態度。當一個企業的每個人都這樣做的時候,那麼一種最優秀的品質文化產生了,這也是我們管理所要的最終目標。
第一:建立完善的品質控制系統。
形成從供應商管理到製程品質管理,直至遠及客戶管理的整個品質管理鏈,環環相扣,從體繫上保證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如我公司現推行的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就是一個全員參與、全面控制、持續改進的綜合性質量管理體系,它所規定的文件化體系具有很強的約束力,它貫穿於整個質量體系的全過程、使體系內各個環節環環相扣、互相督導、互相促進。
第二:全員參與,落到實處。
事實上,在一個公司里,質量問題和所有人密切相關,品管部門的工作是和所有部門的人一起來預防和監督。它包括高層領導的決心和公司和每一位員工的參與。管理層與其高層管理者由於其特有的影響力,對一個系統能否順利推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基層員工更應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管理思想,精益求精,做到好中求多、好中求快、好中求省,嚴格遵守操作規程,認真做好自檢和互檢,及時發現問題,將發現的質量問題及時通知下一崗位,做到人人把好質量關,對產品質量要認真負責,確保表裡如一,嚴禁弄虛作假。
第三:管制質量,重在預防。
預防的本身必須能夠追溯到產品的開發設計,一個產品質量的好壞,其實開發、設計時已經決定了它的`質量,製造過程只是去實現產品設計的過程,這就如同堵洪水,是在洪水到來之前建立堤壩、修防護林、搞環保建設呢?還是等洪水侵襲到家門口才去補救呢?很顯然,前者環保式的方法更經濟、實用。所以,一款新產品在投產之前必須經過試樣、試產到小批量生產個個環節都不應該省略,只有這樣才能將一些潛在的影響生產的質量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才能不斷完善、提高工藝能力。
第四:品質文化建設。
品質管理始終強調的是每個人的心態問題,要搞好質量,首先得具備端正的心態,然後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革除工作中的“馬虎”,從而形成一種品質文化、品質理念,品質是人做出來的,如果人對品質理念或態度出現偏差,則品質體系再完善、品質控制方法再先進,都是沒有用的。
①“人”,即人的管理。
安全管理歸根結底是對人的管理。生產車間崗位的人員需求程序應是非常規范的。車間新需求的員工,根據公司所薦人員的詳細材料,先形成定崗的初步意向,然後到輔助崗位進行一段時間的磨合。在這段磨合期中,車間以責任感強弱為該員工最基本的評價基準,然後根據該員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練程度等情況進行總評,形成書面資料,反饋給公司,以落實定崗。對初評不能擔當本崗位者,車間通過以培訓、再教育等途徑來提升該員工的綜合能力,以達到勝任的目的。如再不能勝任的員工,則謝絕錄用。
②“機”,即機器設備的管理。
機器設備是企業進行生產活動的物質條件,是進行安全生產的首要保障。作為一名生產車間管理者,應根據設備保養的復雜性,對每台設備定製 “設備責任牌”,落實專人負責。公司不定期開展現場管理檢查,並建立相配套的獎罰制度,使每個設備責任人形成自覺保養設備的良好習慣。員工在交接班的時候,必須有機器設備運行情況的交接記錄,一旦發現機器設備運行異常便可及時報告、及時維護。此外,還應定期組織安排機器設備操作培訓或理論培訓,以達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③“料”,即物料的管理。
物料管理是安全生產中的基本因素,由於化學物料的特殊性, 物料性能的轉換相當快,也就是說,從低溫到高溫,從低壓到高壓,由稀變稠等一系列反應,伴著一種物料的加入,只在瞬間便可完成。車間從領料人員開始著手,應進行專業的培訓,使他們熟悉工藝流程,通曉每種物料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對一天所需物料能做到計算精確。對於不適存放的物料,嚴禁在車間停留,做到現領現用。領料人員必須對倉庫原料進行及時檢驗,嚴禁將不合格原料領進車間。為此,車間還應建立專門的考核制度,培養員工認真、仔細的工作作風。
④“法”,即操作法,指導書。
操作法是引導操作的路線,在操作過程中路線不能變。有的操作工特別是新員工對操作法常有疑惑,作為生產車間管理者,除了解釋,還應派出經驗豐富的老操作工進行手把手教導,直到他們完全理解和掌握。為了減少安全隱患,車間還應根據原始記錄、顯示記錄儀,不定期地進行檢查,提醒操作人員時刻保持警惕,做到操作與規定完全一致。針對每個不同崗位,車間還應制定各崗位的職能考核細則,一周一小評,一月一大評,獎罰根據考核細則所規定的條例進行,進一步提高操作工在操作工序中的細心程度。
⑤“環”,即環境的管理。
環境可直接影響到安全生產,也是創造優質產品的前提。作為一名生產車間管理者,應結合“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的5S管理思想,以現場管理為出發點,通過開展自查與互查的方式,結合車間實際制定相應細則。車間各種用品、工具的擺放應當規范,並成為一種習慣。生產車間管理者應鼓勵員工積極參加“合理化建議”活動,發現、探索各類提高現場管理的有效建議,並對相關建議進行分析,完善,付諸實施,以達到不斷改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