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管理責任 (一)強化屬地管理責任。農產品質量安全實行屬地管理責任制,各級政府對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負總責,要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在規劃制訂、力量配備、條件保障等方面
② 如何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農產品
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
國辦發〔2013〕10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近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認真落實有關法律法規,不斷強化監管措施,農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總體平穩、逐步向好。但我國農業生產經營分散,監管力量薄弱,農產品質量安全仍然存在較大隱患。為貫徹落實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和《國務院關於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18號)的精神,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強化屬地管理責任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對本地區農產品質量安全負總責,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在規劃制訂、力量配備、條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縣、鄉級人民政府績效考核范圍,明確考核評價、督查督辦等措施。要結合當地實際,統籌建立食品葯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銜接機制,細化部門職責,明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各環節工作分工,避免出現監管職責不清、重復監管和監管盲區。要督促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產地環境管理、生產過程管控、包裝標識、准入准出等制度。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的失職瀆職、徇私枉法等問題,監察機關要依法依紀進行查處,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二、落實監管任務
要加強對農產品生產經營的服務指導和監督檢查,督促生產經營者認真執行安全間隔期(休葯期)、生產檔案記錄等制度。加強檢驗檢測和行政執法,推動農產品收購、儲存、運輸企業建立健全農產品進貨查驗、質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加強農業投入品使用指導,統籌推進審批、生產、經營管理,提高准入門檻,暢通經營主渠道。加強宣傳和科普教育,普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提高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的質量安全意識。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強農產品種植養殖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切實擔負起農產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產加工企業前的質量安全監管職責。
三、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
要堅持綠色生產理念,加快制訂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生產規范和標准,加大質量控制技術的推廣力度,推進標准化生產。繼續推進園藝作物標准園、畜禽養殖標准化示範場、水產標准化健康養殖示範場和農業標准化示範縣建設,加強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規模化生產經營主體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充分發揮其開展標准化生產的示範引領作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安全優質農產品生產、綠色防控技術推廣等給予支持。強化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認證後監管,堅決打擊假冒行為。
四、加強畜禽屠宰環節監管
各地區要按照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工作的要求,做好生豬定點屠宰監管職責調整工作,涉及的職能等要及時劃轉到位,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銜接。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要認真落實畜禽屠宰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職責,強化畜禽屠宰廠(場)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督促其落實進廠(場)檢查登記、檢驗等制度,嚴格巡查抽檢,堅決杜絕屠宰病死動物、注水等行為。切實做好畜禽屠宰檢疫工作,加強對畜禽防疫條件的動態監管,健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的長效機制,嚴格執行畜牧獸醫行政執法有關規定,嚴厲打擊私屠濫宰等違法違規行為。
五、深入開展專項治理
要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查處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案件,切實解決違法違規使用高毒農葯、「瘦肉精」、禁用獸葯等突出問題。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行政執法,加大案件查辦和懲處力度,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的銜接,嚴懲違法犯罪行為。及時曝光有關案件,營造打假維權的良好社會氛圍。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監督抽查,深入排查風險隱患,提高風險防範、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範縣創建活動,建立健全監管制度和模式。
六、提高監管能力
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執法等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工作力量,盡快配齊必要的檢驗檢測、執法取證、樣品採集、質量追溯等設施設備。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整合各方資源,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實現各環節檢測的相互銜接與工作協同,防止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特別要加強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納入農業綜合執法范圍,確保監管工作落到實處。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公共服務機構以及承擔相應職責的農業、畜牧、水產技術推廣機構要落實責任,做好農民培訓、質量安全技術推廣、督導巡查、監管措施落實等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
2013年12月2日
(此件公開發布)
③ 如何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礎和關鍵,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國民體質提高。全面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保障農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安全,是各級政府部門的職責,也需要全社會的積極配合和共同參與。中央要求加強農業標准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具體措施包括:嚴格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全程監控,嚴格生豬定點屠宰的管理等規定,切實落實農產品生產、收購、儲運、加工、銷售各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責任,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支持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加大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力度,堅決貫徹執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④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食品安全問題業已成為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農產品 安全生產 是食品安全的首要環節。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 實施方案 ,一起來看看吧!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一
為進一步提高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確保農產品符合國家和國際質量安全標准要求,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農產品質量安全信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503號令)和《山東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實際,就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運用出口標准對生產源頭的倒逼機制,從規范農業化學投入品入手,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從根本上確保我區生產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打造環翠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二)工作目標到2009年底前,完成組織領導體系、農業化學投入品監控體系、出口農產品標准體系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檢測監控體系,建立質量安全風險分析與預警機制,制定推進區域化管理發展規劃、推進時間表及考核制度,全面啟動我區生產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並建成一定規模的標准化基地。到2010年,達到 “投入無違禁、管理無盲區、產品無公害、出口無障礙”目標,建設一批生產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在全區范圍內實現區域全覆蓋、農產品品種全覆蓋、從陸地到海上空間全覆蓋,從根本上確保我區生產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到2012年,達到四個100%,即:全區農產品100%達到無公害標准,出口農產品100%達到目標市場要求,大宗農產品100%建立市場可追溯體系,優勢農產品100%使用統一標識代碼。
二、主要內容
(一)建立農業化學投入品監控體系。制定並完善農業化學投入品准許名單、登記備案管理辦法、專供管理規定、銷售管理規定和使用技術規范等規范性文件。建立健全農業化學投入品專營專供製度,加快完善化學投入品區專營、鎮(辦事處)配送、村直供的三級配送體系,確保農戶購買方便、使用放心。工商、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安監等部門要建立質量審核備案制度和稽查制度,嚴格控制農業化學品供給,規范農業化學投入品的使用。安監部門要對農業化學投入品中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實行登記備案,嚴把准入關;工商、農業、商貿等部門要對農業化學投入品銷售 渠道 進行清理,實行專營專供,嚴禁劇毒、違禁農業化學品流入市場;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等部門要對使用環節加強指導檢查,規范用葯,科學用葯。各鎮(辦事處)要採取切實有效的管理 措施 ,督促企業和標准化基地做好農業化學投入品的進貨、銷售、使用及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流通過程記錄,並妥善保存2年以上,農產品發生質量問題的,按生產經營環節依次追溯質量責任。
(二)健全出口農產品標准體系。根據產業特點,引導出口企業採用國際標准和目標市場技術標准、規程,按照國際市場要求和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制定出口農產品產地環境標准、生產技術規程以及收獲、運輸、貯藏、包裝、標識等標准。鼓勵引導農產品加工和流通企業開展質量管理(ISO)、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良好生產規范(GM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等體系認證。
(三)建立建全檢測監控體系。農業、海洋與漁業、環保、檢驗檢疫部門要對農產品產前土壤、水質、環境的本底進行抽樣檢測、評估;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檢驗檢疫等部門要在產中適時進行田間、養殖場采樣檢測、分析;檢驗檢疫部門要對產後的儲存、加工、包裝、出口等過程進行抽樣檢測、監控。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檢測協作,完善檢驗檢測條件,加大儀器設備投入力度,整合各部門、企業及社會檢驗檢測資源,加快農產品公共檢測平台建設,逐步建立比較完善的農產品檢測監控體系。
(四)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工商、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等部門要聯合對各農業企業、種養基地和“三品”(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單位的產品進行統一包裝標識和編碼。各農業投入品銷售單位、 種植 養殖業者都要建立完善的記錄體系,包括進銷貨台帳、生產日誌、包裝標識、檢測 報告 等;對於發生問題的區域和企業,根據最初信息源立即啟動追溯程序,包括查找生產日期,確定種植養殖基地、代碼編號,通過查閱田間或養殖場管理日誌、台帳、檢測報告等分析原因,堅決做到 “六不放過”,即查不清原因不放過、查不出責任人不放過、不制定整改措施不放過、不落實整改措施不放過、對有關事故產品不處理不放過、對事故責任人不追究處理不放過,逐步建立以生產、貯存、包裝、流通、銷售為鏈條的農產品可追溯制度。
(五)壯大農產品龍頭企業。要提高農產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指導企業嚴格按照目標市場消費標准組織生產和出口;加大對優勢企業的扶持力度,重點培育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依託大型骨幹企業建設區域性檢測中心,在做好企業自身產品質量檢測的同時,為周邊地區中小企業提供檢測服務;大力引進外資,充分發揮外資企業在農產品質量控制、檢驗監測、追溯制度方面的優勢,發展現代農業。
(六)加快農產品標准化基地建設。在加強對“三品”認證單位監管基礎上,要結合實際,規劃建設具有區域產業特色的農產品標准化基地,並對每個基地建檔立卡。健全完善企業與基地、農戶及農業生產合作組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推進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整體合力。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技術規范,推廣國際通用的 “良好農業操作規范”,按照進口國的質量安全標准選用農葯、獸葯、漁葯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化學投入品,並嚴格執行國家關於用葯安全間隔期或休葯期的規定。對基地實行農資供應、技術指導、生產管理、質量檢測和收購銷售 “五統一”,建立健全生產記錄,實現基地生產標准化、規模化和產品的無害化、優質化。
(七)培育農產品出口品牌。要加快地方特色品牌培育,積極開展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地理標志品牌注冊;積極支持有條件的農產品出口企業和生產基地開展國際認證;綜合運用市場開拓資金、品牌建設扶持資金等多種政策手段,加大對優質農產品品牌的扶持力度。
(八)實施多元化市場戰略。要根據區域產業特點,搞好出口農產品的市場定位,採取差異化營銷策略,提高農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在鞏固日韓傳統市場的基礎上,努力拓展歐美等重點市場,積極開拓東盟、中近東、獨聯體、南美等新興市場。同時,以培育地理標志品牌為抓手,以提供無公害農產品為目的,大力開拓國內市場。
(九)爭創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按照以企業為主體、以基地為依託、以標准為核心、以品牌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逐步形成 “公司+基地+標准+品牌+市場” 五位一體的區域化管理模式,積極爭創 “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按照“政府主導、國檢指導、部門聯動、龍頭帶動、全民行動”的模式,成立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組織實施。各鎮(辦事處)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的責任主體,要根據各自農產品生產、加工特點,抽調骨幹力量,成立相應機構,具體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的各項工作。要注重調動村委會、專業合作組織開展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積極性,建立以鎮(辦事處)為功能區域,以村和農業生產合作組織為基本單位的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絡。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領導體系建設,配套相關基礎設施;支持檢驗監控體系建設,改善檢驗檢測條件;支持農業化學投入品追溯制度建設,對化學投入品配送體系建設給予扶持;支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建立農產品編碼制度;支持標准化基地建設,不斷加大以獎代補政策落實力度;支持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對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企業給予一定扶持;支持出口品牌建設,對獲得國家、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的,給予相應獎勵。
(三)加強風險分析與預警機制建設。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疫情疫病監控計劃,對農獸葯殘等重大質量安全隱患及時發布預警通報,並及時對質量安全體系進行完善。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對重大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有效防範進口國採取停止進口程序或封關等措施。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強信息共享,相互提供出口技術規范、國內外市場動態、生產經營者誠信狀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溯狀況等信息。
(四)扎實搞好服務指導。農業局負責農作物病蟲害測報預報和防治處理技術指導等工作,組織編寫實用技術指導和宣傳普及資料,向農民發放 “明白紙”;畜牧局負責養殖動物的預防免疫、疫情測報和防疫工作,及時組織編寫預防及治療用葯技術指導和宣傳普及資料,向養殖戶發放 “明白紙”;海洋與漁業局負責水產養殖水生動物疫情測報,及時組織編寫預防及治療用葯技術指導和普及宣傳資料,向水產養殖業者發放 “明白紙”;威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搞好出口品種種植養殖基地的監督管理工作,包括技術標准培訓、發放 “明白紙”等;力爭多引導外地企業來我區建立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出口企業向威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區農安辦申報出口農產品基地材料;各鎮(辦事處)要研究制定符合當地實際需要的指導服務措施,各職能部門、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要積極配合,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積極投入,探索建立農產品規范化、產業化發展模式。
(五)認真搞好督查考核工作。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績效考核體系,定期督導,強化考核。區農安辦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督查督辦機制,每月對各鎮(辦事處)及各有關部門、單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一次督導檢查,每季度進行一次專題通報,確保各項工作抓緊、抓細、抓出成效。
(六)切實加強宣傳培訓。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絡等媒體,廣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活動。採取舉辦實用技術講座、印發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有關 政策法規 、生產技術規程、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要求等進行廣泛宣傳,引導涉農人員加強自律,增強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各職能部門要組織開展多層次的專業培訓,重點抓好部門管理人員、生產經營人員和農戶培訓,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基礎,切實提高區域化管理工作水平。
附件:1.環翠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2.環翠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責任分工 3.環翠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工作組織結構圖 4.2009年環翠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推進時間表 5.農業化學投入品流程圖
附件1環翠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孫開連(區委副書記、區長)副組長:柳富勝(副區長) 梁 皓(副區長) 劉 賓(副區長) 成 員:蔡和平(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樹春(區長助理、商業貿易局局長)曲靜娟(區政協副主席、環保環翠分局局長)周 寧(區政協副主席、外經貿局局長)孫 東(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徐 翔(區政府督察室主任)周 軍(公安環翠分局局長)李 鐵(工商環翠分局局長)張仁珠(區海洋與漁業局局長)張宗浩(區財政局局長)張志強(區農業局局長)於學明(區畜牧局局長)阮向東(區安監局局長)樊西民(張村鎮鎮長)榮傳偉(羊亭鎮鎮長)高 軍(溫泉鎮鎮長)陳 剛(橋頭鎮鎮長)郭賢傑(孫家疃鎮鎮長)李 盛(竹島辦事處主任)李曉寧(鯨園辦事處主任)叢曉紅(環翠樓辦事處主任)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區農安辦)設在區農業局,周寧、張志強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二
為充分發揮供銷社組織經營服務優勢,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發揮作用、做出貢獻,根據省社•關於印發†全省供銷合作社“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魯供字„2013‟23號)要求,結合我系統工作實際,特製訂本方案。
一、 目標任務
針對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充分發揮供銷社組織體系健全,長期根植“三農”的優勢,圍繞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全過程,積極做好農資配送中心及網點建設和“供銷直供”品牌農資供應、發展專業合作社、培育專業合作聯合社、規范標准化生產基地、開展黨建帶社建經營服務模式和現代農業規模化服務、提升“益馨園”品牌、建設產品生產加工車間或聯合農產品生產加工“龍頭”企業、以山東沂蒙優質農產品交易中心為信息平台做好農產品推廣銷售,在農產品生產經營中起到示範引領和服務帶動作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二、 工作措施
(一)創新農資經營方式
1、積極組建農資配送中心。由縣社牽頭,整合提升一處操作能力強、輻射范圍廣的農資配送中心,完善配送章程,充實可操作的項目內容,不斷提升和完善農資配送能力。
2、保證農資質量,優化直供品牌。在全力做好市級化肥聯采直供工作的同時,縣社將在全面考察的基礎上,擇優選擇1—2個農資品牌,開展縣域直供。
3、建立健全農資經營網路。在組建農資配送中心的基礎上,各基層社要本著盤活、優化、整合社有資產的原則,建立農資直營店(科技服務中心),作為鄉鎮農資二級配送中心,負責該鎮的農資配送工作。各基層社要按照全縣社區規劃建設,擇優選擇一部分經營能力強、社會信譽高的農資經營網點,本著地域相近的原則,作為社區農資超市,納入到供銷系統中來,開展農資經營服務。各基層社還要依託所建或整合的專業合作組織,設立農資經營點,開展農資經營服務。
(二)創新農產品經營服務方式
1、積極領辦創辦各類專業合作社和聯合社。一是各基層社要立足於當地優勢資源或主導產業,至少領辦或創辦2處專業合作社;二是xx、xx、xx供銷社要積極做好雜糧、果品和花生專業合作聯合社的注冊組建工作。合作社和聯合社成立後要制定相關 規章制度 和操作規程,統一使用供銷社標識,確保將生產服務落實到實處。
2、建立標准化生產基地。各社要積極依託所成立的專業合作社,建立標准化生產基地,並嚴格按照標准化操作規程對基地進行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種植管理、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銷售的“四統一”的經營服務模式,並在標准化生產基地建立健全生產台賬制度,形成質量追溯機制,切實保
障基地產品質量安全。
3、積極開展“黨建帶社建、社村共建”工作。各社成立專業合作社後,堅持以為農服務為基本方向,以供銷社、合作組織、社區(村)黨組織 “三位一體”為核心內容,以提高經營性收入為重要保證,以推進現代農業服務規模化為關鍵落實步驟,積極推進“黨建帶社建、社村共建”工作,實現供銷社、村集體和合作社的優勢互補、多方共贏。一是按照縣委組織部和縣社要求,做好雙向任職。通過供銷社經濟合作服務平台與黨的基層組織聯合合作,吸納優秀的基層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委會主任聘為基層社幹部職工,選拔政治素質好、技術服務水平高、市場開拓能力強的供銷社幹部職工到村擔任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助理等職,形成優勢互補,壯大供銷社幹部隊伍,提升整體素質和管理水平。二是通過所組建的專業合作社,將供銷社基層組織向村級延伸,整合資源,搞好服務,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三是發揮基層供銷組織的平台作用,將供銷合作社經營服務范圍向農民田間地頭延伸,圍繞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群眾收入,為農村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提供載體和保障,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增加供銷社和合作社收益。
4、積極開展現代農業服務規模化。各基層社要以供銷社組織體系為依託,以專業合作組織為載體,整合農資、農機等資源,成立專業服務隊,為農民提供測土配方、農資直供直施、種肥同播、統防統治等各類社會化服務,強力推進現代農業服務規模化,不斷擴大服務規模,創新農業生產經
營模式,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從根本上解決因化肥、農葯等農資使用不規范導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5、各基層社要藉助山東沂蒙優質農產品交易中心這一信息平台,依託縣社注冊的“益馨園”農產品品牌,通過建設產品生產加工車間或聯合當地農產品生產加工“龍頭”企業等方式,對基地所產產品在進行收購的基礎上,做好產品包裝箱的印製和銷售工作切實解決農民所種植產品賣難的問題。
三、加強領導、確保推進
縣社成立由黨組成員、xxx副主任xxx任組長,辦公室、業務科等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領導小組,負責該項工作的開展落實,各基層社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工作措施並由主要負責人具體負責,確保工作順利推進。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三
一、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保障城鄉居民身體健康
為適應農業發展新階段的需要,提高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縣場競爭力,保障城鄉居民身體健康,增強我縣農業整體素質,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根據瑪納斯縣人民政府“瑪政辦發〔2010〕6號”文件精神,在縣農委的關懷和支持下,在縣農技中心領導的精心策劃下,瑪納斯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的建立工作於2007年底正式啟動。
二、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為全面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深入貫徹區州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精神,自XX年年開始,我檢測中心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來抓。2010年利用科普集縣及時印發資料(material)XX多份進行宣傳,利用電視媒體主要通過電視台專題欄目《農事顧問台》專門做了2期關於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宣傳;並在《關注》節目中以專題的形式做了一期從抽樣到檢驗結果公示全過程一期節目,目的讓全縣老百姓都能對認識到蔬菜、瓜果的安全性。尤其今年的3.15日我站檢測員在人民市場現場做蔬菜、水果樣品,通過《瑪納斯新聞》播報全縣蔬菜安全性。另外,我站還通過黨辦口口群和電台的行風熱線節目做大量的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產品取食過程中使用 方法 。以上工作的開展為了讓廣大幹群了解該法的具體內容和農殘檢測的重要意義。形成了全社會關注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氛圍。
三、蔬菜、水果農葯殘留檢測
我國目前農葯殘留較為突出的是蔬菜中的農葯殘留問題。蔬菜是一種生長期短,茬口多的作物。在蔬菜生長旺季,也是病蟲害發生的旺季。為提高蔬菜的產量和質量,農民需要用化學農葯防治病蟲害。但一些農民的 文化 素質不高,或受金錢利益的驅使,不按規定的用葯量、用葯次數、用葯方法和安全間隔期施葯甚至將不允許在蔬菜上使用的劇毒、高毒農葯拿來使用。由此產生了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開展蔬菜農葯殘留檢測、加強蔬菜種植管理和蔬菜現場的監管非常有必要。
1、取樣
根據瑪政辦發《關於對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抽檢檢測的通知》,我們主要抽檢兩個蔬菜基地:蘭州灣鎮一村蔬菜基地、頭工鄉北園子蔬菜基地;兩個批發市場:人民路農貿市場批發商和經營戶、西光明路農貿市場批發商和經營戶;二個超市:富貴超市、家和城市。
蔬菜基地的菜農對我們的工作很支持,其實菜農也非常需要農葯方面的新知識、新信息。在采樣的同時,我們向菜農們介紹宣傳了安全用葯的一此注意事項,鼓勵菜農們使用低毒無公害的農葯。在農貿縣場和蔬菜批發縣場,由於我們工作剛剛開展起來,相關立法還不完善,我們沒有抽檢工作證,採用農技推廣中心的工作證,而少數經營者考慮金錢利益,所以我們有時取樣時會被拒絕。
2、檢測
檢測所用儀器為福建省農殘速測儀。依據國家現行標准方法,檢測蔬菜、水果農葯殘留是否合格。
3、結果
根據瑪政辦發《關於對農產品進行質量安全抽檢檢測的通知》要求,蔬菜農葯殘留檢測時間為每周三,檢測結果周四前上報縣農業局和州檢測中心,並將檢測結果在抽樣地公示。到目前為止,我們共進行蔬菜、水果生產基地農殘檢測13批,抽取蔬菜、水果樣本77個,其中果菜37個、葉菜23、根莖類8個、瓜果類9個,合格樣本77個,不合格樣本0個,格率為100%,;蔬菜批發市場和超市農殘檢測38批,抽取蔬菜樣本585個,其中蔬菜類519個:疆內436個、疆外83個、果菜213個、葉菜259個、根莖類37個、菌類10個,合格樣本
100個,不合格樣本0個,格率為100%;瓜果類68個:疆內39個、疆外27個,合格樣本100個,不合格樣本0個,格率為100%;本年度共出信息簡報35期。計劃11月再檢測3批樣,就結束本年度檢測工作。
四、儀器配備
瑪納斯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的主要工作目標有:蔬菜農葯殘留檢測。圍繞這個主要目標,經縣農技中心領導多次開會研究,我們從廈門綠安儀器公司購買了蔬菜農葯殘留檢測儀二套。氣相、液相色譜儀一套。
五、存在問題及今後工作
1、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立法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盡快建立現場准入制度,加強對蔬菜農葯殘留的監控。我們在蔬菜基地和農貿現場取樣時,由於沒有抽檢證,有些菜農還會不配合、不理解,工作不方便。
2、缺乏專業檢測人員。目前,檢測中心化驗檢測工作由推廣中心工作人員兼職,沒有專職的檢測人員,這遠遠不能適應一個縣級化驗室的工作要求,致使一些工作無法開展。
3、缺乏經費。今年以來,我站除人員工資外,沒有任何業務工作經費,若再不予以經費支持,蔬菜農葯殘留檢測工作將難以為繼。
4、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實施,繼續加強宣傳學習,嚴格依法搞好各項工作,增強全社會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作為一項長期重要的工作來抓。
5、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隊伍建設,認真搞好技術培訓,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使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走向規范化、制度化。
6、加大投入,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責任重大,一旦出現因農產品質量引發群體中毒事件,將影響社會穩定與和諧,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 瑪納斯縣農技推廣中心
猜你喜歡:
1. 農產品質量安全目標責任書
2. 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
3.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年終工作總結
4. 品質部培訓計劃實施方案範文
5. 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
6. 什麼是農產品 農產品質量安全
⑤ 關於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和建議有哪些
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涉及多方面,有生產、收獲、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等諸多環節問題。有產地環境受污染、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污染、動植物疫病、農產品自身毒素等客觀因素,也有農業投入品殘毒、生產及加工過程違法違規的添加物、甚至制假售假,也有收貯運過程中原料、產品、包裝、設備污染。主要是產地環境污染、農業投入品的殘毒。
(一)產地環境污染包括污水、廢渣、有毒有害氣體、化學物品、重金屬等污染。
由於農產品產地環境受污染,使得在受污染的環境中生長的動植物及微生物被動吸收各類有毒有害物質,造成了農產品中含有毒有害物質成分。
(二)農業投入品殘留的污染。
農業投入品殘留是指在農業生產中使用農葯、獸葯、魚葯、化肥、飼料、添加劑、激素和抗生素等投入品後,有一部分投入品直接或間接殘存於穀物、蔬菜、果品、肉類、水產品等農產品中的現象。
(5)如何做好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擴展閱讀: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頭,事關大家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農產品質量必須符合人民群眾幸福生活與身心健康的最基本需求。
現在農產品的葯物殘留、肥料、飼料殘留已成為損害人類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引發了人體的諸多疾病,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共性問題。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保障人們身體健康的前提條件和迫切需要。
農產品生產者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嚴格執行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間隔期或者休葯期的規定,防止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禁止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業投入品。
⑥ 有哪些辦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目前,食品安全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而農產品質量安全則是食品安全的一部分。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已經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在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專門出台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對於如何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個人建議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認真貫徹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二是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群眾,尤其是農民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出現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三是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從農產品的各個環節進行進行嚴格把關;四是努力推動農業標准化創建工作。總結來說,要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最重要的是要靠民眾的自覺性和政府的執法性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