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產品開發有哪些策略
1.獨立式開發:這是由本機構獨立進行金融新產品開發的全部過程。這種方法主要適用於經濟實力與研發實力較雄厚的大型金融機構,中小型金融機構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進行復雜程度不高的或仿製型、改進型產品的開發。
2.協作式開發:這是由金融機構、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協作進行新產品的開發。這種方式被大、中、小型金融機構廣泛採用。金融產品涉及各個方面,通過多頭協作,可以取長補短,發展群體優勢,通常情況下會收到比獨立開發更好的效果。如上海春秋旅行社與中國工商銀行合作推出免息旅遊貸款,中國交通銀行天津分行與天津腫瘤醫院等多家醫院建立業務合作關系,聯合推出「康復之光」醫療貸款等,這些都是協作式開發的成功實例。
3.技術引進式開發:這是通過引進國外技術、購買專利來開發新產品。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經過百餘年的發展,金融工具種類繁多,而且大多數經過了市場的檢驗。通過技術引進方式開發新產品,對我國金融機構迅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進入國際市場將起到重要作用。
4.進攻式開發策略:進攻式開發策略又稱為搶占市場策略或先發制人策略。金融機構搶先開發新產品,投放市場,使某種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這樣的上市產品才是正宗的產品,具有強烈的占據市場「第一」的意識。具有較強的科技開發能力和雄厚的財力保障的金融機構開發出的新產品不易在短期內被競爭者模仿。
5.防禦式開發策略:防禦式開發策略又稱為模仿式開發策略。它不是被動性防禦,而是主動性防禦,即金融機構並不投資研製新產品,而是當市場出現成功的新產品後,立即進行仿製並適當改進,消除上市產品的最初缺陷而後來居上。具有高水平的技術情報專家,能迅速掌握其他機構研究動態、動向和成果,具有高效率研製新產品的能力,能不失時機地快速解決消費者關心的問題的金融機構可採用這種開發策略。
6.系列化開發策略:系列化開發策略又稱為系列延伸策略。金融機構圍繞產品進行全方位的延伸,開發出一系列類似的,但又各不相同的產品,形成不同類型、不同規格、不同檔次的產品系列。金融機構針對消費者在使用某一產品時所產生的新的需求,推出特定的系列配套新產品,可以加大產品組合的深度,為新產品開發提供廣闊的天地。具有設計、開發系列產品資源,具有加大產品深度組合能力的金融機構可採用這種開發策略。
7.差異化開發策略:差異化開發策略又稱為產品創新策略。市場競爭的結果使市場上產品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金融機構要想使產品在市場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就必須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有自己特色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需求。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必須進行市場調查,分析市場,追蹤市場變化情況,調查市場上需要哪些產品,哪些產品使用現有的技術能夠生產,哪些產品使用現有的技術不能生產。對這些技術,金融機構要結合自己擁有的資源條件進行自主開發創新,創新就意味著差異化。具有市場調查細分能力、具有創新產品技術和資源實力的金融機構可採用這種開發策略。
8.超前式開發策略:超前式開發策略又稱為潮流式開發策略。眾所周知,一般商品的生命周期可以分為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而消費流行周期和一般商品的生命周期極為相似並有密切的聯系,包括風格型產品生命周期、時尚型產品生命周期、熱潮型產品生命周期等特殊類型。在消費者日益追求享受、張揚個性的消費經濟時代,了解消費流行的周期性特點有利於金融機構超前開發流行新產品,取得超額利潤。具有預測消費潮流與趨向能力、具有及時捕捉消費流行心理並能開發出流行產品能力的金融機構可採用這種開發策略。
『貳』 想要開發一個產品,應該怎麼做
我認為首先要做充分的市場調查。具體包括:1 消費者調查 也就是會不會有人買你的產品的問題,需要什麼樣的功能,怎樣買,可以接受的價格,接觸媒體的偏好等等。2 競爭者的調查 行業中有哪些競爭者,他們的產品各自的賣點是什麼,各自多少的市場佔有率,等等,這一方面可以學習先進經驗,另一方面確定自己的競爭定位。三 自己資源的分析,包括需要開發產品的人力,物力,對市場的控製程度,等等。在對這三方面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分析,例如swot (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得出結論是否值得開發這個產品,要開發需要解決的幾個主要問題是什麼。之後可以進行自己市場方面的安排了,產品針對市場的特殊設計,合理的有競爭力的價格,通過哪些渠道,比如是分銷還是直銷,准備給渠道的利潤等等,在沒有自己的銷售資源的情況下,建議稿提成的渠道分曉。等等,最後選擇自己的促銷的方式:選擇宣傳的方式,人員和價格的促銷策略,廣告的設計,買點的突出。
之後是最重要的問題,如何組織自己的團隊,保證計劃地執行效果。
有效的執行方法,無疑是需要領導的充分介入,對團隊的充分激勵等等。
你知道這是個很大的問題,如果你之前沒有學過營銷,我的這點心得或許可以拋磚引玉,如果你具備很多的資源比如有成功地開發銷售產品的經驗和資源(如果這樣你或許不會問了),或許,你想創業,這樣的話,有效的調查時首先要做的,其次是找合作夥伴,無論如何你要有特殊的資源,要不創業無從談起。
計劃是整個過程中戰略部分,簡單可執行是首先需要做到的。
建議可以看看產品策劃方面的書。你知道說起來和做是兩回事。
『叄』 產品開發流程8個步驟
一個完整的新產品開發過程要經歷八個階段:創意產生、創意篩選、產品概念發展和測試、營銷規劃、商業分析、產品實體開發、試銷、商品化。
新產品開發是指企業從事新產品的研究、試制、投產,以更新或擴大產品品種的過程。
新產品開發過程的第一個階段是尋找產品創意,即對新產品進行設想或創意的過程。一個好的新產品創意是新產品開發成功關鍵,缺乏好的新產品構思已成為許多行業新產品開發的瓶頸。
企業通常可從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尋找新產品構思的來源。公司內部人員包括:研究開發人員、市場營銷人員、高層管理者及其他部門人員。
(3)如何進行復雜特殊產品立項開發擴展閱讀:
對已經形成的新產品概念制定營銷戰略計劃是新產品開發過程的一個重要階段。該計劃將在以後的開發階段中不斷完善。
營銷戰略計劃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描述目標市場的規模、結構和消費者行為,新產品在目標市場上的定位,市場佔有率及前幾年的銷售額和利潤目標等。
第二部分是對新產品的價格策略、分銷策略和第一年的營銷預算進行規劃。第三部分則描述預期的長期銷售量和利潤目標以及不同時期的營銷組合。
第三部分則描述預期的長期銷售量和利潤目標以及不同時期的營銷組合。
『肆』 如何進行項目立項
辦理指南:立項又稱項目建議書審批
1、辦理范圍
①使用政府性資金投資建設的項目;
②國家機關的基本建設項目;
③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④經濟適用住房、學生公寓。
2、辦事依據
①國家計委計投資(1996)693號《關於重申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和審批規定的通知》第一條;
②黔府發(2003)5號《關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意見》第二條;
③黔府(1990)39號《關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批許可權的通知》第二條第二項;
④國發[2004]20號《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
⑤國家發改委令(2004年19號)《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⑥國家發改委令(2004年22號)《外商投資項目核准暫行管理辦法》;
⑦黔發改投資[2004]1173號《貴州省投資項目核准暫行工作意見》;
⑧黔發改投資[2005]705號《貴州省基本建設投資項目備案暫行辦法》。
3、申報材料
①項目承辦單位申請文件(包括項目申報單位概況、申請理由、建設地點、擬建規模、總投資估算及資金來源);
②項目建議書;
③行政機關的建設項目需上級主管部門或市政府的書面意見;
④規劃部門核發的紅線圖或選址意見書;
⑤經濟適用住房需提供房管部門出具的批准文件及其相關附件;
⑥其它與申報項目有關的材料,如:有關行政管理部門關於該項目立項的會議紀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合同等;
4、辦理程序
申報-受理-審查-批復;
辦理時限:10個工作日;
是否收費:否;
備注「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建設項目轉報省;外商投資項目投資額1000萬美元以上轉報省;需國家、省投資的建設項目轉報省。
主要內容:
立項報告就是一份計劃書,需要寫明白項目的分析,執行方案,盈利模式,預計收入
1、項目投資方名稱,生產經營概況,法定地址,法人代表姓名、職務,主管單位名稱;
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項目產品的市場分析;
4、項目建設內容;
5、生產技術和主要設備。說明技術和設備的先進性、適用性和可靠性,以及重要技術經濟指標;
6、主要原材料及水、電、氣,運輸等需求量和解決方案;
7、員工數量、構成和來源;
8、投資估算,需要說明需要投入的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
9、投資方式和資金來源;
10、經濟效益初步估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項目立項
『伍』 我想做一個產品,產品的研發製作過程是怎麼樣的
大家好,我是隔壁丶老師,下面對一般產品的開發流程做旁派正一些介紹。
產品可以分為很多種,包括但不限於電子產品、軟體、食品、首飾、服飾、機械、玩具等。
對於一般的產品,主要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1.產品策劃與需求分析
2.可行性評估與制定開發計劃
3.產品方案框架設計
4.產品方案詳細設計
5.產品方案驗證
6.產品小批量試產
7.產品首批試產
(高亮表示該階段更為重要)
階段1:產品策劃與需求分析
這個階段是所有的產品都應該仔細進行與完成的階段,是為了明確產品開發目的,統一團隊目標,判斷是否能夠開展的重要環節。
主要的任務為(不分先後):
1.確定產品市場定位及目標消費人群。也就是分析將來誰會購買這個產品,如何進一步的滿足他們的需求,年輕人/老年人,男性/女性,企業/個人,甚至是更為針對性的群體,區別很大。
2.規劃產品性能和功能需求。性能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功能則為產品錦上添花,更要仔細的分析與規劃核心功能。
3.初步規劃產品成本。不僅是規劃產品未來的生產成本,研發的投入成本也需要進行規劃,特別是人力與時間、外包成本等,估算需要籌集或開銷的資金,判斷是否能夠滿足。
4.與競品的對標分析。尋找市場上是否有相近似的產品,如果有,那麼要考慮如何與現有產品競爭並擊敗他們,又或者是如何搶占市場份額;如果沒有,則要考慮如何讓客戶接受新產品。
確定產品的特定要求。比如必須滿足的法律法規、認證、生產許可要求,價格要求、外形特點、尺寸、結構形式、產品包裝與材料等。
階段2:可行性評估與制定開發計劃
進入這一階段,則是為了確認產品是否有可能在規劃的時間與成本內被開發出來。
主要任務為(不分先後):
1.確定產品技術的可行性。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從技術的角度評估現有技術能否滿足產品開發需求,包括材料、運悔生產工藝、元器件供應等方面均需要進行考慮。
2.初步估計產品的成本。根據產品的可行性分析,將所涉及的主要元器件、材料價格等估算產品的大致生產成本,評估是否滿足規劃要求。
3.評估產品生產效率和生產規劃。在產品開發的初期,就應當考慮是否有合適的廠家或者產線進行生產,如果沒有,則需要進行仔細的評估。
4.元器件與材料供應情況評估。產品所需的元器件或者材料是不是需要定製,或者都是易於采購的標准間,供應商的供貨能力與周期,甚至運輸周期、費用等問題,都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研發周期。
5.檢驗檢測能力評估。產品的性能與功能如何進行檢測,特別是如何判定是否滿足強制性的法律法規要求,也是需要進行考慮的問題。
6.確定產品的開發周期與節點。計劃好開發的時間節點,分配好各項任務的負責人,進而對整個項目進度進行監控,是做好產品開發的有效管理手段。
(產品的性能、功能與成本永遠是產品開發所需要進行權衡與考量的關鍵所在,到底向哪方面妥協,都可能影響到產品最終的效果)
階段3:產品方案框架設計
在確認了產品方案可行後,就要對產品進行初步的設計與驗證。進一步的確認產品技術方面的可行性。
主要任務為:
1.制定產品大致方案。
2.將關鍵元器件組裝成初代實驗機進行實驗,判斷性能、功能等關鍵項目是否滿足要求。
3.參照相關測試標准,對初代實驗機進行測試。如果不能通過,則需要更換方案再次進行測試,直至滿足要求。
4.根據測試結果,確定產品的大致方案。包括元器件選型、結構方案、電氣方案、控制器方案、操作軟體、包裝方案的初步確定。
階段4:產品方案詳細設計
這一階段是產品研發製作最關鍵,也是難度最高的部分。將方案從框架落實到產品的各個方面,都將面臨一道又一道的考驗,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方案與測試。
主要任務為:
1.按初步設計方案采購與製造相應的元器件材料,製造或組裝一定數量較為完整樣機。
2.參照相關測試標准(國標、認證標准、企業內部標准等),對初代實驗機進行測試,檢測並判斷各項設計指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與標准要求,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針對性的改進,直至能夠同時滿足所有的標准要求與產品開發需求。
3.根據測試結果與改進後的方案,確定產品各設計板塊的最終方案。
階段5:產品方案驗證
這一階段的目的,是對方案進行最終的確認,再次驗證產品設計是否滿足需求。
1.按最終方案,模擬實際生產組裝一定數量的完整樣機。
2.參照相關測試標准(企標),對實驗機進行全面測試,檢測並判斷各項設計指標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與標准要求。
3.全面考察產品的方案是否滿足需求(各板塊必須全部合格)。
4.對於一些需要進行認證的產品(如3C認羨鉛證、生產許可證、CE認證等),需要准備相關資料與手續,進行認證工作。
5.根據產品需要,申請相關專利、軟體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保護。切記在產品公開之前完成專利的申請工作。
階段6:產品小批量試產
這一階段是為了用較低的成本測試產品的生產效率,以及尋找優化生產效率的可能性,排查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導致的產品不合格的因素,提升良品率。
1.使用經過驗證後的產品方案,在實際生產線正式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考察產品的生產效率。
2.參照相關測試標准(企標),對產品進行抽測,分析產品的合格率以及良品率是否滿足要求。
3.根據發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如改動過大,可能需要再次進行產品方案驗證。
階段7:產品首批試產
本階段與小批量試產的區別只是產品生產數量上的區別,可能在實際的產品開發中忽略這一階段。
1.按小批試產通過後的(整改後)方案,在實際生產線正式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考察產品的生產效率。
2.參照相關測試標准(企標),對產品進行抽測,分析產品的合格率以及良品率是否滿足要求。
3.根據發現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優化。
經過了上述七個階段,並且全部通過後,產品就可以正式的定型了。
後續在銷售與客戶使用中接收到的反饋,可以對產品進行改進,或者開發新一代的產品。
當然,上述的階段在實際的產品開發過程中,不一定是一步一步的進行,有些階段可能進行了合並或簡化,一些階段可能會同時進行。這也取決於開發團隊的管理模式、生產規模與實際需求。
作為一名過來人,建議大家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做好更多的前期工作,以及在設計中留有改進的餘地或者空間,以防項目在後期需要修改而導致對前期的方案推倒重來,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以上,就是一個產品的大致研發製作過程。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1產品的設計:產品的業務模型與流程要設計好,如果有UI的話先做好UI模型,把整個產品原型完全程序出來。
2技術選型與架構設計。產品原型出來後就可以進行技術選型,根據產品的要求,選擇最高效與簡潔的技術方案。技術選型完成後就可以進行整體架構設計。如果產品比較復雜,做完架構設計在分模塊進行詳細設計,具體到模塊功能的設計,業務流程,介面定義等。
3開發與測試階段。技術方案出來後評審通過,就可以按設計進行開發。開發過程涉及到細節與設計沖突或不明確,可以討論再進行修補方案。開發完成後一般開發先進行基本功能的單元測試,單元測試完成後提交版本交付給系統測試(黑盒測試),測試與開發過程中可能有多次駁回與重提版本的過程。
4測試完成上線。產品測試通過後就可以准備伺服器部署上線。一般由運維人員部署上線。
5產品運營。產品上線後交付與運營人員進行運營。
6產品迭代。產品運營過程中,有反饋需求的可以對產品再進行迭代開發,不斷完善產品。
互聯網產品,如果需求確定的話,按大公司的流程一般是這樣的
一、產品經理根據需求畫原型圖
二、調配開發資源,協調後端開發工程師,前端開發工程師
三、以最小化可運行單元迭代開發,一般以周為單位
四、協調運維分配機器,然後上線
當然如果需求和立項都不確定的話,也需要花很長時間確定需求,計算投入等預算
如果是創業初期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了,自己確定好方向找個開發,最好前端後端都會的,開編碼就好了,一切從簡。
如果是其他實物類商品,那就找代工廠吧,一般都有,你設置好圖紙,人家基本會定製做。
『陸』 怎樣做好新產品開發規劃
美妝行業的公司,幾乎每年都在做產品開發的動作:為了迎合潮流趨勢,為了滿足消費者求新心理,為了對標競品,為了戰略升級......
那麼,如何才能保證產品開發有序開展,企業需要有相對完善的產品開發流程及管理體系。
具體而言,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新產品開發,是一個始於創意,經過調研及可行性分析後立項,再經過項目規劃及實施轉化成為商品投放市場的過程。
根據不同產品層次,又分為:
對於發展較為成熟的企業,產品開發是市場部根據公司發展戰略和市場變化而開展的重要工作之一,確保企業在行業地位的鞏固和品牌的提升。
2.1 產品創意
產品創意是新產品開發的前提和基礎。往往表現為簡單的定性功能描述,可識別諸如未實現的顧客需求,新興市場,以及未發掘的技術潛力等現有的商業機會。
消費者需求是產品創意的重要來源,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以市場調研為依據的新產品開發流程能有效降低企業的資源浪費。但化妝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加之顧客需求越來越多元,不明確,企業有時需要「創造」新的市場需求,開發創新型產品,才可最大化開發紅利。
產品創意來源除了由市場部開展的消費者研究和市場調研這類例行活動之外。研發人員基於技術前瞻性研究下的意見也至關重要。因為他們更清晰企業產品的優缺點,企業技術儲備及未來發展方向,以及供應商共享的全球科技及應用資訊。因此,從研發部產生的優質創意的可能性很大。
2.2 可行性分析
創意收集後,由市場部門形成新產品開發建議書,就建議書中的內容組織產品開發相關職能部門召開可行性分析會議,也成「會前會」,針對產品創意進行篩選,剔除那些明顯不合理的創意,減輕後期開發過程中的負擔,降低後期開發過程中的不確定性。
分析內容包括:
(1)配方可行性分析:在現有配方水平下,擬開發產品的劑型,功效等能否實現,並確保最終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使用性。
(2)生產可行性分析:企業是否具備生產該產品的相關設備與條件?如需外協,是否有相應的儲備資源。
(3)成本可行性分析:在可接受的料體、包材、生產、運輸、時間等成本范圍內,可否實現產品的生產。
(4)法規可行性分析:是否屬於特殊或非特化妝品備案條件,擬加入的成分是否可用於化妝品中等。
(5)概念可行性分析:在企業現有消費群體的認知范圍內,產品的科技概念是否能被接受?若概念過於超前,如何轉化為消費者可以理解的概念進行市場教育。
2.3 立項准備
通過可行性分析會議審核的開發建議,市場部擬寫「新產品開發立項書」,經產品委員會審批後,標志著該產品可正式進入開發階段。
首先成立開發小組,明確產品經理及開發小組成員。由產品經理負責,編寫產品開發計劃書,包括配方、概念、包裝開發等內容,並制定開發進程表,以便根據本計劃開展和檢查本項目的開發工作。
產品開發計劃書的通過標准應以產品的重要性進行區分:
A類產品為公司投入較大的爆品或明星系列,需由產品委員會簽批
B類產品為普通新品,只需主要職能部門領導簽批
C類產品主要為老品調整,如微調配方、香型等,由產品經理簽批即可。
2.4 新產品開發
(1)配方開發:
研發部需要與市場部頻繁溝通,經過若干次送樣、反饋、調整後,直至被市場部接受。但考慮到不同批次的原料可能會導致各批次產品的不完全一致,研發部還需要對市場部確認的內料做膚感差異限度考察實驗,確認消費者無法感知膚感差異的粘度范圍,用於確定料體的規格書。
(2)概念開發:
產品概念是對產品外觀、功能和特性的描述,是對消費者的深刻理解以及追隨產業技術發展潮流的共同結果。
產品所具有的概念往往由皮膚科學、產品劑型、功效膚感、成分故事四個部分有機組成。可根據品牌的定位和市場推廣策略進行選擇。
概念開發也包括同期的教材製作。教材主要包括培訓講師用於培訓銷售團隊的教材、銷售現場用於消費者教育的銷售信息(話術)及該產品的一句話賣點。教材編寫的重點是將產品的核心特點和蘊含的科技概念以通俗但不乏感染力的形式正確傳遞給美容導師、美容師或目標消費群體,確保最終消費者對於產品的理解與開發初衷保持一致。
最後配合產品說明書文案與其他宣傳品一起,將產品概念精準、廣泛地傳播。
(3)消費者驗證
配方基本確定後,還應進行消費者試用,邀請符合目標消費群體皮膚特徵的志願者參加,調查樣本不低於30例。在規定的周期內,滿意度高於75%,即可通過配方測試,否則需要重新調整配方。
除感官評價之外,功效評價實驗室還應藉助專業設備,諸如面部圖像/輪廓分析儀、皮膚水分測試儀、皮膚彈性/皺紋分析儀、測色儀、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多光子顯微鏡等,進行客觀的產品長效功效評估,確認產品是否具有與宣稱相匹配的功效。
2.5 上市准備
大生產之前,需要進行試產。試生產的目的在於確定生產設備、生產工藝及灌裝工藝,同時也是一個排錯的過程。試產通過後的內料為料體標准品,可用於穩定性、相容性、安全性、功效性評價,以及灌裝線測試。
標准品經市場部簽字確認後,即可啟動非特備案流程。備案通過後,方可進行大貨生產。
在此過程中,研發部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產品風險評估。由於受產品開發周期不斷壓縮的影響,新產品在開發過程中,有時無法對產品的穩定性與相容性做全面的考察,這就需要研發部需基於理論與長期累積的經驗,評價產品潛在的風險,只有評估風險是可控並可接受時,才可生產。
2.6 上市及上市回顧
產品最終進入市場,並不代表產品開發流程的結束。研發部需完成產品開發總結報告書,將開發之初的計劃與最終結果進行比較。開發過程中包含的科技類創新還應撰寫成專利,轉化為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研發部還需要通過市場部對消費者實施調研,調查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的使用體驗和相關反饋,以在日後工作中對產品進行改善,在配方升級中實現產品品質提升,獲得更多的消費市場份額。
以上,即為護膚品開發的簡單流程。
感謝伯萊雅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相關開發人員的經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