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工作生產過程中出現了不良品應如何處理
不良品是指生產製造中不符合相關品質要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其中品質要求可以是驗貨的檢驗品質要求、製造過程品質的要求、客戶的品質要求、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等。
1、當品管在進行製造過程中的首件檢驗、末件比對:巡迴檢驗、工序檢驗時以及產品入庫檢驗時發現不合格,或工人自檢、生產主管巡視檢查發現不合格時,應立即要求操作人員(或操作人員)自己對不合格品作好隔離和標示。並通知品管部主管。品管部主管應立即到現場進行分析判斷。
2、當分析判定所發現的不合格是屬於偶發性的,數量較少,性質並不嚴重,影響也不大,此類性質輕微的不合格,可由品管員或品管主管直接處置。處置的方法有返工返修,報廢等。
3、當品管主管分析判定為嚴重性質的質量事故時(嚴重;指上述輕微不合格以外的不合格。如;數量多、損失大、影響大、重復發生、性質嚴重等),應通知責任人作好不合格品的隔離、並通知品管員作好標示。同時立即組織生產技術人員進行處置。處置方法有;返工返修、全檢挑選、報廢等。
㈡ 發現品質不良品的處理流程
標示隔離,追溯責任,分揀挑選,反工反修,上報責任人。
倉儲部門應做好產品的搬運規范。物料的擺放也應規定高度&重量;庫存品做到先進先出,以防止產品變質。
品管部門應與製造配合做好產品的首檢、自檢和巡檢,三檢合一;應用GRR、CPK、PFMEA等管制手法,層層把關,杜絕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
不良品預防方法:
不良品如果已經產生,不論如何處理都會造成損失。關鍵是在於預防、杜絕不良品的產生。不良品的預防需要各部門的配合。
設計研發部門應將產品設計成客人安裝容易、組立容易、缺陷易暴露、工藝易實現、易拆卸、部件可互換。要充分的應用設計FMEA,一個好的設計項目將使一切都很容易進行。即「產品是設計出來的」。
采購部門應做好廠商的尋找&評估工作。一個優秀的外協廠商相比一個糟糕的外協廠商會減少很多不良品的產生。
生產部門應注意生產前工藝流程的編排,可採用作業指導書、工藝卡、PFMEA等手段。將生產中可能會產生不良的地方一一加予預防。特別結合樣品製作和試投產,把問題解決並工藝標准化後才開始正式生產。
㈢ QC發現不良品如何處理
及時通知當事人要求改正,或者其組長監督,並將其次品放入廢品盒內,如果是在產品最後的抽查中發現問題的話要把貨物予以扣留不允許發貨;
㈣ 品管在檢驗產品是出現異常怎麼處理
你們公司應該有個二階程序文件,叫《品質異常處理流程》。以下,個人經驗,請參考:
異常產生(發現)----追溯(向前追溯同班次或同批次)----標示/隔離(貼不良標簽或者蓋不合格章)----反饋(依據嚴重程度開立《品質異常通知單》知會生產、技術、工藝部門,並報告主管)-----記錄(檢驗記錄或檢驗報告)。
如果有開異常單,那麼品管還需登記異常單發出履歷,記錄開立發出日期,責任單位,並持續追蹤是否結案。責任單位接到異常單需依單做品質異常原因分析並提出相應有效對策,品管需監督確認對策的實施與有效性。
㈤ 質量檢驗員在產品檢查過程中發現有質量瑕疵要如何處理
首先剔除有瑕疵產品,同時對生產環節進行檢查,找到出問題的關鍵,從而針對解決。
㈥ 成品檢驗時發現品質問題,而且止不良可疑品已經出貨,你應該怎麼處理
如果是這種情況應該屬於漏檢,因為可疑品已經出貨,對於我來說首先要分析品質問題會帶來什麼影響,是什麼環節造成的漏檢,如果追回又有哪些損失,考慮好了,如實上報,由領導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