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對外出口貿易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勞動力資源密集,以初級產品為主,成本低廉,便於拓寬國際市場,薄利多銷。出口產品層次豐富,符合各國人的口味。
劣勢:核心競爭力低,低附加值,出口結構不合理,高新技術產品少。
一直以來,紡織品都是我國出口的主要商品。紡織品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我國之所以在勞動密集型產品上佔有優勢,在於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低廉。紡織品的成本最大組成部份就是人力成本,因此我國勞動密集型產品之所以在國際貿易上佔有優勢,就在於我們的產品價格夠低。
第一,發生在我國傳統優勢行業的貿易摩擦比例將呈下降趨勢。雖然彩電、服裝、鞋帽等行業的貿易摩擦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在我國與發達國家間的貿易摩擦中占據主導地位,但從長期看所佔比例將呈現下降趨勢。
第二,新興優勢行業,如鋼鐵、汽車、通信設備、化工產品將會成為我國與發達國家貿易摩擦中的新熱點。發達國家對涉及這些行業的貿易爭端更容易採取貿易保護的手段,以維護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優勢地位。例如,2007年1至 11月份,已經有11個國家對我國出口的多類鋼鐵產品發起貿易保護調查,涉案11億美元,占當年我國遭遇國外貿易保護調查的15%,預計明年鋼鐵仍將是貿易摩擦焦點。
第三,我國所遭受的"反補貼"等新的貿易摩擦形式將會繼續增加。截至2007年9月底,我國共遭遇反傾銷反補貼合並調查10起、反傾銷反補貼再調查4起,影響波及12萬就業人口和約10億美元出口。而在過去的幾年中,我國2004和2006年遭遇反補貼案都高居首位。預計反補貼案仍將為未來兩年的焦點。
第四,涉及我國的貿易爭端發生在第三國的可能性將會加大。
一方面,在傳統優勢領域,我國可能面對其它一些以製造業為主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的挑戰,從而引起貿易摩擦;
另一方面,在我國的新興優勢領域,我國會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上與發達國家開展競爭。
第五,我國和一些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將可能加劇。捷克、土耳其、烏克蘭等一些東歐國家和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國家和我國同屬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同樣以製造業為主,因此與我國在經濟結構上缺少互補性,其國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容易受到我國產品的沖擊。
第六,在我國相對劣勢的產業,我國相關企業也將更多地採用國際貿易規則保護自己利益。在國際分工中,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相對劣勢的產業。隨著我國企業對國際慣例的逐漸熟悉和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特別是相對劣勢行業的企業將會更多地採用國際貿易規則來保護自身的發展。
❷ 中國出口什麼產品有優勢
中國出口什麼產品有優勢?下圖是2017年中國的出口結構(粗糙版),總計27300億美元。
電子佔比27.40%,總計7470億美元。
機械佔比22.22%,總計6060億美元。
紡織品佔比15.21%,總計4150億美元。
化工佔比7.9%,總計2150億美元。
服務業佔比7.56%,總計2060億美元。
金屬佔比6.40%,總計1750億美元。
農業佔比5.41%,總計1480億美元。
交通工具佔比3.64%,總計992億美元。
石頭玻璃陶瓷佔比2.35%,總計641億美元。
礦產資源佔比1.35%,總計369億美元。
其他佔比0.57%,總計155億美元。
再看看2017年中國出口結構(細致版)
第一大產品天線佔比8.52%,總計2320億美元。
第二大產品計算機佔比5.31%,總計1450億美元。
第三大產品ICT佔比4.73%,總計1290億美元。
第四大產品辦公設備零部件佔比3.43%,總計935億美元。
第五大產品集成電路佔比3.01%,總計820億美元,但集成電路的進口遠大於出口。
第六大產品電話與手機佔比2.23%,總計609億美元。
第七大產品運輸業佔比1.36%,總計372億美元。
第八大產品旅遊觀光佔比1.20%,總計32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