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農產品的產銷如何實現一體化
(一)加強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構建全國骨幹流通網路,優化城市流通網路布局,增加農村商業網點,暢通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
(二)創新流通方式。推廣供應鏈管理,加快發展電子商務,打造農產品產銷一體化流通鏈條。
(三)提高保障能力。支持建設和改造一批具有公益性質的流通設施,完善重要商品儲備制度。強化市場運行分析和預測預警,提高迅速集散應急商品能力。
(四)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動物聯網等技術在流通領域的應用,建設流通領域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支持流通企業利用先進信息技術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五)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培育大型流通企業,支持中小流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鼓勵流通品牌創新發展。
(六)規范市場秩序。加強關鍵商品流通准入管理,健全流通追溯體系,加強商品質量監督檢查。依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建設商業誠信體系。
(七)深化改革開放。消除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流通領域。提高流通產業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支持流通企業「走出去」。
(八)切實降低流通環節費用。推進工商用電用水同價,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規范農產品流通領域收費行為,堅決取締違規和不合理收費。
(九)完善支持政策。科學編制商業網點規劃,加大流通業用地支持力度。在一定期限內免徵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城鎮土地使用稅和房產稅。將免徵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擴大到有條件的鮮活農產品。落實總分支機構匯總納稅政策,促進連鎖經營企業跨地區發展。積極推進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完善流通業稅制。
(十)健全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全面清理和取消妨礙公平競爭、設置行政壁壘、排斥外地產品和服務進入本地市場的規定。完善流通標准化體系。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科學規范的流通統計調查體系和信息共享機制。
❷ 如何推廣特色農產品
1/6分步閱讀
到集市尋找收購商家
我們知道,城市裡面的人口數量是很大的,每天都要消費大量的農產品。所以市場上賣農產品的商販和店主都很多,我們可以和他們談合作,雙方商量好買賣價格,把農產品批發給他們。
2/6
到餐館尋找買家
餐館平時的菜式大部分也是農產品,所以農產品在餐館的消費量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到餐館去和負責采購食材的人進行交談,如果談成了合作,農產品是很容易大量賣出去的。
3/6
開淘寶店
現在的快遞物流已經非常的發達了,除了比較偏遠的地區,國內的絕大部分地區的物流都可以實現3天之內到貨的。所以做好一定的保鮮工作,很多農產品都可以通過淘寶店來做推廣銷售。
4/6
開微店
微店和淘寶一樣,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廣效果。只是微店主要在手機上實現農產品的推廣和銷售,注冊門檻比淘寶低,很適合廣大的老百姓使用。
5/6
利用拼多多推廣
現在拼多多的「扶貧助農」模式已經獲得了政府的高度認可,也幫助了廣大農民解決了農產品推廣銷售困難的問題,是一個不錯的平台。我們可以通過注冊加入平多多的「扶貧助農」計劃來實現農產品的推廣。
6/6
利用微博推廣
微博擁有大量的群眾基礎,互動性和推廣功能都很強,也很適合用來推廣農產品。我們可以在微博上多發一些農產品的相關信息來吸引粉絲的關注,同時對粉絲的留言提問要及時回復,時間長了,就能積累到很多粉絲,從而可以更好將農產品推廣出去。
❸ 如何讓農村優質的農產品走進城市,放上老百姓的餐桌
5、做批發,社區社群營銷。和1,2,3線城市的蔬菜水果批發市場合作,建立一個蔬菜水果批發店,給超市,等等采購員搭建平台。
6、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要好,物流快捷。做同城配送,農產品是從4,5線城市到大城市的,從源頭解決質量問題,為附近地區提供優質服務,以批發價銷售,佔領市場,讓外地蔬菜不敢來,來者死!建立自己的蔬菜水果品牌,商標等等
優質農產進餐桌關鍵還是農產必優質,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解決消費者的食品健康安全問題為前提,才會有好的基礎。
❹ 請問農民自己產的農產品與超市怎麼結合有辦法結合嗎如何讓農民增收而超市賣的農產品便宜
所謂的「農超對接」是指農戶和商家簽訂意向性協議書,由農戶向超市、菜市場和便民店直供農產品的新型流通方式。與原有的農產品經過農民—批發市場—批發商---本地市場---供應商等至少5個環節相比,「農超對接」減少了至少三個流通環節,商務部調查表明,農產品流通每增加一個環節,至少會加價5%到10%,這一輪流程下來,農產品的身價幾乎翻了一倍。而在進行農超對接之後,這部分原本被中間商賺取的利潤可直接"轉移"到農民口袋,並最終惠及消費者。。
「農超對接」工程自2009年實施以來成績顯著,但現階段採用「農超對接」模式的零售還僅限於家樂福、沃爾瑪等幾家零售巨頭,大部分超市還在進行傳統的果蔬采購。而從農超對接獲益的農戶相比於我國數量龐大的農民來講更是微不足道。因此,農超對接在我國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農超對接」聽起來很美,但是實際上「農超對接」還是有一個相當高的門檻的,超市會對農民生產的規模、農產品質量與安全進行非常嚴格的把關。
從目前來看,農超對接在發展當中還存在的障礙,首先是很多農產品生產基地還不具備規模化生產和長年供應的能力,產品缺乏標准化;其次,零售企業沒有跟農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兩者利益分配也存在問題。第三,缺乏一個農產品流通信息平台,使得農超對接在全國推廣當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綜合這三方面因素,所以說農超對接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符合要求的農村合作社的缺失。
從目前來看「農超對接」介面「農村合作社」遠遠不能滿足超市要求,以超大型超市沃爾瑪、麥德龍等為例,其更加看重農產品的質量,以及整個過程中對於環境的保護、食品安全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對供應商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在進行農超對接活動時,不僅僅是要建立簡單的采供關系,還要通過專業的技術及管理人員對供應商進行持續的技術服務,促進供應商質量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確保食品安全,建立穩定的供應關系。所以與更多規模大、有實力的農民合作社合作幾乎是此類超市實現「農超對接」的第一前提條件。而對於中小超市來講,同樣面臨物流成本過高的問題, 很多超市都希望能找到的合作夥伴是公司或合作社,把鬆散的菜農組織起來,這樣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比較容易控制,但符合這種要求的合作社並不多。另外,超市一般要求供貨方按照超市上架要求完成包裝,這一點大多數專業社都難以做到。
而各「農村合作社」的現狀是由於規模、資金、技術等方面制約,存在以下三個問題。第一,標准化生產水平低,產品安全質量難以達到超市要求;第二,即使安全條件滿足,符合規格要求的產品比例又較低,有效供貨量受到影響;第三,產後普遍缺乏必要的預處理措施(清洗、分揀、預冷、包裝等),導致產品運輸存儲環節腐損率高。
而農民對講,他們需要的是穩定的銷售渠道,據商務部調查我國有66%的農戶認為目前農產品銷售渠道不穩定,希望通過合同收購的農戶比例達35%,希望企業收購的農戶比重為27%。對具有特定農產品生產分散零星特點的中國農村來講,農產品進入超市物流成本高,缺乏統購銷,障礙重重。農超對接對於農民來講就象帶刺的玫瑰,好看而不好摘,實現不易。
綜上所述,應該說「農村合作社」作為「農超對接」的樞紐是非常重要的,但關鍵是要如何培育出合格的農村合作社(供應商)。通過建立大型農產品采購商 (超市) 、合格農產品供應商(農村合作社) 、基地(農戶)的模式,形成完善的合格農產品供應商選擇和培育機制、監測系統,搭建出中國合格農產品供應商信息平台,從而進一步推動「農超對接」。
「多式物流聯運專家組」組長張德茂教授談到,作為艾維集團重點研究並大力推廣的「為農服務信息雙向配送」平台,是現階段實現「農超對接「的一個極其有意義與務實的信息平台。該平台提出了變單向配送為雙向配送的「樞紐配送」概念,該平台的推出徹底解決了「農村合作社」在這幾年的「農超對接」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實現了一個平台、雙向配送、四方受益的格局。其未來的發展將是無限廣闊的,「農村合作社」一旦採用了「為農服務信息雙向配送平台」就等於擁有了一個巨大的發展契機,必然會起到超市與農民之間紐帶的作用:
1. 農村商品集散樞紐:
農村商品與農產品的雙向流通將徹底建立,不僅僅是日用商品、農機產品可以通過配送網路快速流向農村市場,同時農民手中的農副產品也將通過這個網路快速的流向城鎮,最終形成一個以承辦企業為核心,配送網路為基礎、「為農服務信息雙向配送平台」為介面的農村商品集散樞紐,這個樞紐的建立將會極大的強化企業在該地區的經濟影響力,同時使企業的效益最大化,無論商品的流通還是信息的流動都將成為企業新的贏利增長點。
2. 農村商品流通的產業化:
加速了農村商品流通的產業化進程,當上下游農村商品信息溝通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時,農副產品面向城市發展,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服務自然是水到渠成。充分利用承辦企業這個農村商品集散樞紐,可以匯集各地的農副產品收購企業,通過對農產品的流通加工,包裝貼牌,建立當地農副產品的品牌意識,實現農副產品進城,降低流通環節,將農超結合做到了實處。
3. 符合國家政策,成為示範工程
承辦企業以「為農服務信息雙向配送平台」做為面向農民兄弟的信息窗口,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同時政治層面也滿足了政府要求並得到認可,「為農服務信息雙向配送平台」不僅僅是拉動農村消費,實現規范化、標准化的配送網路,還讓假冒偽劣的食品、葯品無可乘之機,並徹底解決了農民賣難的問題,實現農民增收,進一步扭轉了農民賣賤買貴的問題。承辦企業通過一個信息平台實現了配送雙向、一網多用,形成了國家、企業、加盟店、農民四方受益利國利民的大好局面。這種良性循環一旦建立則農超結合、三農問題也必然得到實現,企業的區域影響力將大增,必然得到當地政府認可,從而真正實現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目的。
就整體而言,雖然我國現階段的「農超對接」還處於探索和過渡階段,但未來迅猛的發展趨勢已成必然。據專家預測,按照目前中國零售行業發展的速度,最晚20年內,零售企業將實現100%農產品直采。
❺ 「互聯網+農業」,如何通過互聯網將農產品推銷出去
農產品銷路問題一直令農戶十分頭疼,一方面受大市場消息不對等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到渠道影響,很多農戶注重生產但是不注重銷售,大多農戶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依賴中間商,供需極度不穩定,甚至遭受中間商對價格的打壓。
下面給大家介紹3種「互聯網+農產品」的銷售模式。
電商+農產品:大型電商平台推進農業、農產品與市場的專業化對接這種模式不只是為農產品銷售提供平台,更重要的是,它將觸角前移,從種植、生產環節就開始加強信息對接,避免盲目種植導致農產品豐歉失調。
注意事項:①內容IP化。種植到生產,再到後期加工的流程,將短視頻內容IP化。比如葫蘆,用短視頻記錄葫蘆的生長過程,還有葫蘆加工、繪畫等都可以作為短視頻內容IP化的素材。②內容垂直。確定自己要推廣的農產品大致的幾個品類或者專一的品類。所有的視頻內容和直播內容都盡量圍繞主題,內容不可復雜多樣,增加粉絲垂直度。③注重農產品的形象。做成農產品樂園,把農產品動漫化,給予農產品人物的感情色彩。④和扶貧項目對接。現在電商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項目,很多地方甚至有自己獨特的運營方式,如果您的農產品恰好在貧困縣范圍,可以選擇與一些扶貧項目對接,擴大銷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