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產品社群什麼意思

產品社群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4-25 09:07:11

❶ 如何理解社群

社群就是一群具有某一共同屬性並認同某一理念的人,聚合在一起的空間;也就是說一群人聚在一起,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社群的本質是鏈接,能夠產生鏈接節點的群體(組織,機構,企業),都可以稱為社群。

如何衡量一個圈子是不是真正意義的社群,就看是否滿足這些要素:有沒有共同認同的理念或思想(產生信任感的源泉),有沒有最少一個共同屬性(是男人,女人,單身,離異,胖子等等)這是鏈接的橋梁。當一群人聚起來,就是空間(平台,渠道等)。當都認同某個思想,就是信任。

社群的類型有很多,在創建社群的時候應當要先明確自己的定位,下面將列舉4種社群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社群。

[if !supportLists]1、[endif]產品型社群

好的產品能直接吸引來粉絲,產品的本質即連接的中介,人們因產品而聚合在一起。HKB精英群就是產品型社群,目前成功的產品社群有錘子手機等,都是依託產品形成了圈子,再從圈子延伸出更多的價值。線上低成本的影響力,激發粉絲參與活動,帶來銷售的奇跡。

在商業社會里,產品始終是第一位的。只不過與工業時代相比,產品的成本結構與性能屬性發生了改變而已。產品的本質是連接的中介,過去承載具體功能,現在承載趣味與情感。優秀的產品能直接帶來可觀的用戶、粉絲群體,基於這個群體往往還可以開展更多業務,實現利潤的增加。

2、興趣型社群

興趣型社群如車友會之類,樊登讀書會;一般來說,興趣相像的人總是喜歡相類似的事物,他們總是在網上尋找相類似的東西。興趣型社群,就是基於興趣而創建的社群,通過虛擬網路由具有共同興趣的參與者組成。參與者通過網路進行互動交流,尋找到一群彼此興趣相投的夥伴,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由聚合。

興趣社群的優勢在於門檻低,再加上需求的個性化和興趣的多元化,興趣社群的種類繁多,並各有不同。而且興趣社群旦梁之間是個龐大的交叉體,一個人可能有多個興趣,多個興趣社群可能有重合的人群,這加速了興趣社群的裂變與傳播,甚至不同興趣社群之間能夠串聯成整體。

3、知識型社群

知識型社群如培訓學習類,內部分享群等,知識型社群與興趣型社群有重合的部分,但由於廣覆蓋、有壁壘、知識付費浪潮的興起,被列為單獨的社群類別。知識型社群都是以優質內容為引流或者變現手段形成自己的社群圈子。這類社群的優勢在於產品比較輕,變現的方式比較明晰,市面上的輔助工具也比較全面。當然前提是自己能生產內容,或者能鏈接到提供內容的人。

4、營銷型社群

營銷型社群如微商,平台,銷售產品,推廣項目,公開課,線上沙龍等,線上喊物微信群大多可以定義為營銷型社群,營銷型社群重點在輸出價值(知識分享,微信群內人脈交流,項目本身創富價值)先建立信任,再通過鏈接產生商業價值。不論哪種社群,都由以下這幾種人組成:意見領袖、支持者 、反對者 、學習者 、觀察者(新人)。

成立社群,具有重大的意義,且不說人的成長貢獻多樣性需求和情感連接,最直觀的意義有:

1、銷售產品,為用戶直接或者間接的銷售產品,新用戶的產品體驗、老用戶能持續購買產品成為品牌忠實用戶;

2、提供服務,用戶接受產品使用反饋,進行產品功能體驗,維護客戶關系,對用戶進行售後服務;

3、樹立影響力,通過擴大社群的人數提升產品和品牌知名度,進而擴大影響力,提升企業價值;

4、擴展人脈建立團隊用戶生態,用戶是上帝,是團隊在任何階段都需要不斷去維護和增加的東西,用戶能帶來銷售,帶來口碑轉播,帶來直接或者間接的評價,用戶正面評價和傳播是團隊發展的關鍵,社群中的正面形象是非常重要的團隊財富,是所有團隊尤其是大的團隊想要打造品牌必須要重視的,維護顧客粘性,增加用戶忠誠在社群中非常容易實現。

社群的的好壞能直接影響團隊發展和產品購買度,進而影響團隊的業績,因此團隊的發展成長一定要重視社群,重視用戶體驗。

社群的關鍵是內容與價值。價值點是一個社群的靈魂,是一個社群最重要的因素,歸根結底社群的存在就是為了更好的釋放價值互利多贏。

一個健康的、鄭遲液能持續發展的社群必須有個明確的社群目的,有了共同的目標也不一定能保持社群的生命,還需要有優質內容的不斷輸出,也就是要對社群進行運營,如何讓用戶無條件的信任你。其實,這就是用戶運營,能夠把社群運營好,才是社群最大的價值所在。

❷ 什麼是社群

社群是一州殲個具有共同利益、目標、價值觀或興趣的人群,在一個特定的時空范圍內進行交流、互動和合作的群體。社群可以是線上的,如社交媒體平台、論壇、群組等,也可以是線下的,如社區、組織、俱樂部等。社群的成員之間通過交流、互動、分享等方式建立聯系和關系,形成了一種共同的身份認同和歸屬感。

社群的形成和發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社會文化、經濟、技術、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在商業和營銷領域,社群也被廣泛用於品牌營銷、社交營銷等方面,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營銷手段和資源。

社群具有一些顯著的特徵:

社群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進行分類:

社群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總之,社群作為一個具有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群體,對個緩跡族人和社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數字化時代,社群的形式和作用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和演變,需要不斷探索和研究。

❸ 產品型社群

產品型社群——企業產品趨勢

一句話總結李教授概括就是:李教授講的都是滿滿的使用價值非常高的實用干貨。

在李教授的課程中,提出了一個顛覆式創新理論,並一直在不斷更新完善中。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顛覆式創新,那麼其核心概念是「價值網」,三大特徵是成本結構、性能屬性和組織形式。在某一價值網中的企業都會遵循固有的成本結構,並以某種性能屬性為最重要的價值判斷。價值網一旦形成,就極難逃脫,人們以為是管理者在做決定,其實是由所處的價值網所決定。

企業所處的時代背景恰如一張無形的價值網,而互聯網時代與工業時代在三大特徵上都表現出深刻的差異,本書將從三大差異出發,推導出 三條思維模式法則 : 功能成為標配,情感成為強需;中間成本趨零,二次打擊盈利;個人異端化,組織社群化。 並且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互聯網時代的生存方式是「產品型社群」。

1、小米思維及產品型社群概念引申

對於雷軍的互聯網思維,雷布斯本人概括為:人慾即天理,更現實的人生觀;順勢而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顛覆創新,用互聯網精神重新思考;廣結善緣,中國是人情社會;專注,少就是多。這其中的「順勢而為」,已成為大家極度推崇的理念。

在這五句話中,既有對人性的思考,也有處事的方法,更有且經營的智慧。其中提到的順勢而為,或許就是雷軍天使基金命名為順為的原因。

小米的快速成長,源於雷軍對於互聯網思維的核心「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用互聯網思維做任何事情都事半功倍。

就像江湖裡有武當派、少林派等一樣,李教授所提倡的互聯網思維叫「產品型社群」,也有七字訣——產品、社群、自組織。

2、產品:商戰中降至一維,唯剩產品

在商業里有若乾重要的要素,比如管理、戰略、技術、營銷、產品,我們通常說這里的每一項都很重要,但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我們必須逼問自己:在這些要素里,到底哪一個是最有驅動力量的要素呢?我認為是產品。我的互聯網思維最基礎的那一維是「產品」。

小米和蘋果正是通過他們的產品做出的引導,硬生生的給用戶創造了對於事物的認知:小米給用戶的認知是最牛的CPU=最牛的手機;蘋果給消費者的是高端手機就是蘋果手機。這些聯系的確引導了消費者的認知。

所謂降維化,就是營銷融於產品,產品就是廣告,即營銷型產品。小米用了最好的配件,這本身就是廣告,就是營銷。為什麼還需要花一大筆錢給明星和媒體?【備注下:因為智能手機市場的飽和及其他手機廠商的競爭,現在小米也開始了明星代言、線下實體店等重資產操作。】

營銷和產品哪個更重要?產品更重要。從更高維度上來講兩者是一回事。

技術和產品哪個更重要?產品更重要。從更高維度上來講兩者也是一回事,因為恰恰是技術加速進步,使得產品周期快速變化,產品本身也必須有技術屬性。

戰略和產品哪個更重要?產品更重要。從更高維度上來講兩者還是一回事,因為戰略是關於產品的戰略。

總而言之,產品成為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出發點。

對於產品創新與技術製造來說,相比一下,德國製造業目前比較好,特別是備受推崇的「工業4.0」概念;而以色列則堅持「基於技術的創新」,市場在美國;對於中國,我們並沒有扎實的底層技術儲備,但是我們有市場和用戶,所以,相對而言,基於產品的創新是最適合我們的。在美國,蘋果、特斯拉、Facebook,也都是這樣。

工業時代是以技術、功能為主要指標,強調功能體驗,而互聯網時代,產品強調審美,強調情感體驗。這是源於時代的不同。

吳伯凡做了一個產品魔力公式:產品=功能×情感。功能是前面的1,情感表示倍數關系。互聯網時代,一款好的產品,功能已經成為標配,而情感則成為強需。這里不是說功能不再重要,而是說功能好僅是基礎,情感體驗超過功能體驗。這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產品性能特徵的重大變化。

這有兩層意義:第一,做出好產品是應該的。第二,好產品的競爭力已經從「硬」變「軟」,從「實」變「虛」,情感成為核心。

3、產品極致與審美­——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

關於「審美主義時代」產品的基本特徵,李教授總結了三點:極致、簡潔和情懷,這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激發用戶情感非常重要的幾個方面。

對於產品做到極致的,我們經常會看到的就是蘋果和日本的一些企業。

喬布斯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的一句話影響了他的一生:你是看不見櫃子後面的木頭,但是你知道它是好木頭,和你知道它是壞木頭,你對這個櫃子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喬布斯說:要麼天才,要麼狗屎。對於天才,你不要用常人的眼光去苛求他,他只是對產品有著極致的追求。

吳伯凡有篇文章中說:今天是「0」和「1」的時代。99分、100分和101分之間,從量上看相差微小,在本質上看何止天淵。99分=-1分,100分=0分,101分=1分。這就是天才和狗屎的數學公式,做到100分實際值是0分,101分才算天才,99分以下都是無盡的黑洞。

這是個極致的時代,用戶體驗是0和1的世界,是Nothing與Everything的世界。兩個世界之外,還有「第三世界」,即-1的世界。這是一個可怕的世界,一個我們可以稱之為「市場黑洞」的世界。你的產品一旦墜入這個黑洞,自然就會萬劫不復。

過去的時代,同一個行業可以有很多種存在。今天,互聯網時代,要麼全輸,要麼全贏!

過去我們做人力資源,有項滿意度調查,現在我認為滿意度等於零。今天的衡量指標是「尖叫度」。滿意度的十倍才叫尖叫度。但是,比尖叫度更可怕的是動態尖叫值。你今天達到這個尖叫度,明天達到同樣的尖叫度,用戶就不尖叫了,你要永遠超越用戶預期。想想看,這要把做產品的人逼到什麼程度才能達到。

在工業時代是「木桶理論」,強調組織的成就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板;而互聯網時代是「長板理論」,最長的那塊板決定你的成就。

李教授重點提到的一個未來的特定族群特徵是屬於高感性能力族群。什麼叫高感知能力?1.不只講功能,還重設計。2.不只有論點,還說故事。3.不只談專業,還須整合。4.不只講邏輯,還給關懷。5.不只能正經,還會玩樂。6.不只顧賺錢,還重意義。【意思也就是復合型感性人群】

我們來看蘋果的「 簡潔 」。

第一,命名簡潔。這是蘋果的產品名——iMac、iPod、iPhone(1,2,3,4,4S,5,5S)、iPad(1,2,3)。不知道庫克為什麼把蘋果的智能手錶叫成iPod watch,我們都認為應該叫iWatch。雷軍很聰明,小米系列的命名很好地學習了蘋果的方式,所以小米的產品名是小米手機(1,1S,2,2S,3)、紅米手機、紅米Note、小米電視和小米路由器。看到命名的簡潔了嗎?

第二,品類簡潔。1997年,喬布斯大砍產品線,僅留了四款產品。戴爾電腦與蘋果的品類相比,戴爾的品類很多。品類多的出發點是為了給用戶更好或更多的選擇,但沒有明白用戶的心理,99%的用戶是小白,每增加一種選擇,都會讓用戶迷惑,不要讓用戶去選擇。

第三,會議簡潔。《喬布斯傳》中有這樣一個橋段,說喬布斯每周三會開銷售會議,廣告公司的一兩個人,蘋果公司大概兩三個人,總共五六個人開會。有一天,突然來了個姑娘叫羅麗,她是被其中某個部門邀請進來開會的,喬布斯開口講話時突然看到了羅麗,然後喬布斯說:「你是誰?為什麼來參加這個會?」姑娘解釋後,喬布斯面無表情地說:「這個會議不需要你,你可以出去了。」在極其尷尬的氣氛當中姑娘離開了會場。

第四,團隊簡潔。這是精英小團隊哲學。喬布斯在做MAC團隊時,定了一個死命令——只有100個車位。換句話說,如果招第101個人,一定會辭掉一個,以保持精英小團隊。無獨有偶,負責小米電視的王川說:「我只有300個位置。」微信早期的團隊只有五六十人。後來人數增加後,其核心團隊還是保持五六十人。WhatsApp190億美元賣給Facebook時,只有55人。喬布斯說,在高科技領域,一個優秀的人才,等於100個普通人。找到五個頂尖的人才,他們就會把其他頂尖的人才吸引過來。

我再重復一下,簡潔不是功能上的簡單,而是一種精神上的簡潔,它深入你的骨髓,是一種審美的意識。它不是把現象層面的東西減少,而是從現象層面往下挖,挖掘到內在深層次的簡潔。

4、產品制高點——品牌即情感

我們今天講的理論比「顧客認知管理」更進一步,叫「顧客情感管理」,與用戶發生情感聯系,品牌即情感。你在情感上讓別人接受你,比你從認知上讓別人接受你難度更大。所以,今天的制高點是,品牌即情感。

傳統品牌塑造品牌的方式是明星代言、線下路演、媒體投放;互聯網品牌塑造品牌的方式是CEO魅力、產品體驗、粉絲社交。

今天CEO本人就是人格魅力體,然後做出極好的產品,用戶使用後,十倍超過他的期望值,尖叫起來,願意幫你去傳播,再加上粉絲社交,這是新一代品牌的塑造模式。所以,互聯網品牌是創始人、產品和粉絲之間的一場合謀,缺一不可,產品的人格化品牌時代到來,一切品牌都將人格化。

吳曉波在一篇名為《巨大的變化將在2014年發生》的訪談文章中提到「新四化」:一切商業都將互聯網化、一切品牌都將人格化、一切消費都將娛樂化、一切流行都將城鄉一體化。

今天,產品從冷冰冰的功能性的東西,變成了某種人格化的形象。

羅振宇說: 「 愛,就供養。不愛,就觀望 。羅胖相信愛的願力。」對於會員招募,羅輯思維只強調愛的供養,不承諾明確權利。

我再說一下互聯網品牌和傳統品牌的區別。工業時代傳統品牌是產品通過打折的方式吸引消費者,消費者為了獲得某種優惠特權(比如免費贈送),甚至會託人找關系;互聯網時代,消費者不管你做什麼東西,我就是願意支持你,願意做你的會員,送錢給你,願意陪伴你一起成長。

互聯網品牌的情感體驗超過功能體驗,所以對品牌來說,過去品牌是為了建立認知,今天品牌是為了建立與用戶之間的情感關聯。

用什麼來關聯?用情懷來關聯。

羅振宇說過一句話,我非常喜歡,他說:「我就是導游手中的那桿小旗兒。」這個小旗散發了某種調調,喜歡這個調調的人圍過來,並且找到了一種歸屬感。在今天這個時代,溝通越順暢,人卻越孤獨。

5、社群聚集

如何聚集社群?我將其分解成三個步驟:第一步,定位核心人群;第二步,O2O社群運營;第三步,參與感游戲。

為什麼這么做?因為互聯網時代品牌養成模式發生了重要的變化。

在工業時代,我們最熟知的品牌衍生模式是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所以在傳統模式里,打廣告是必不可缺的一個環節。

在互聯網時代,完全反了過來,是先有忠誠度,再有美譽度和知名度,所以在這個模式里,任何一個新品牌第一步要做的不是打廣告,而是建立核心粉絲,人少一點都沒有關系,這些人就是產品的早期使用者,也是狂熱使用者,一定程度上你甚至可以把這些人當做你的「Co-Founders」(共同創始人)。最忠誠的一部分人,絕對不在多,而在精。這部分人是最重要的,也形成了核心忠誠度。然後,你跟他們的故事傳播出去,產品就有了美譽度。最後,在別的范圍內打一些廣告就有了知名度。

現在有一種創新叫「領先用戶創新」,是指不是由產品的設計者,而是由產品最活躍的使用者來推動的創新。今天公司中心型的創新已經落後,閉門造車、火箭發射式的研發模式已經過時,應該讓用戶充分參與產品研發。

6、小米案例:參與感游戲:小米銷售的是參與感

消費理念的變遷經過了四個階段:功能→品牌→體驗→參與。黎萬強最近寫了本書叫《參與感》,書中總結小米的參與感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在產品上的參與,即和用戶互動來做好產品;二是在營銷上的參與,即靠用戶的口碑來做好傳播和營銷。

我們回到小米的案例,小米模式的成本結構可以說實現了三個零:第一,零廣告費;第二,零庫存;第三,零渠道費。當然這里用了略微誇張的說法,主要是為了表達這些成本低的程度有多麼可怕。

小米為什麼要做這些活動?其實是為了提高小米的勢能。對一個社群來說,勢能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情。勢能,是不確定性中的制高點。在一個不確定性時代,你的勢能高,人們就會主動與你發生連接,你的認知流通成本就會下降,你的連接成本也會下降,所以,勢能越高,連接成本越低。羅振宇將其總結為「U盤邏輯」,是插與被插的關系,而羅輯思維就是要製造頂級勢能。

小米做手機,真正的殺手鐧是電商模式。小米電商與其他電商的不同之處:第一,它是自有品牌電商;第二,預售電商;第三,社會化電商或者叫社交化電商。小米的流量不需要購買,所以小米電商模式能夠去掉中間所有的渠道,把中間成本降為零。

王東岳說:「只有站在比他人更高的地方,才能真正理解他人。」如果你陷在跟他人一樣的思維體系之內,永遠沖破不了思維盲區。所以,如果把互聯網當做工具,就永遠理解不了互聯網的真諦;如果把互聯網當做思維,就能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

降維化的本質就是0廣告費、0庫存、0渠道費,意味著天經地義的獨立維度,消失了!

產品就是廣告,社群就是渠道

如何在中間成本為零的情況下產生營收?產品就是廣告,社群就是渠道。具體戰術是六個字——單品、微利、海量。單品,每年只做一款產品,別人做幾十款;微利,一開始不賺錢,最後賺得很多;海量,大市場,賣得多,成本降下來。

關於小米MIUI的設計,真正最懂雷軍的人,還是周鴻禕,周鴻禕在雷軍的微博後附了一條微博說:「很多人現在如火如荼忙著與小米打硬體配置、打性價比之戰,但是發現很難,打著打著才如夢初醒:原來界面交互操作軟體才是核心殺手鐧,於是開始手忙腳亂地開發這個UI、那個UI。雷軍遙遙告訴大家,還有很多互聯網服務等著你們去慢慢追呢。現在再模仿小米猶如刻舟求劍,為時已晚。」

什麼是互聯網時代的二向箔?

第一是產品,第二是社群,兩者構成了互聯網時代的二向箔。

我們眼中產品和社群之間是什麼關系?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把兩者歸納到一個邏輯模型里,就是一個二維關系的邏輯模型。在這個模型里,第一維是產品,第二維是社群。產品第一重要,社群第二重要。

7、社群自組織

社群勢能方程式:社群勢能=產品質量×連接系數。這個公式也代表了兩個意思:

第一,少產品可以產生大勢能。在工業時代,如果你的公司變大,就會不停地開店,不停地賣貨,不停地生產,而今天很少的產品就可以產生很大的勢能。

第二,社群和產品是一回事。因為兩者可以相互轉換,你可以從公式的左邊入手,也可以從公式的右邊入手。

在社群勢能方程式中,「產品質量」指的是產出、銷售額、利潤和市值,意義是增加最終產出,並且與顧客數相關;「連接系數」與粉絲數相關,指的是重復購買率、推薦率,意義是減少中間成本。

連接系數=f(連接數量,連接質量,連接頻率)

8、總結李教授互聯網思維。

如果我們把商業作為一個宇宙,把自己逼到極致,降到一個緯度,會是什麼?是產品。所以,我的互聯網思維,最基礎的那一維是產品。

如果要給產品插上一個翅膀,讓它成為一種高維文明,會加什麼維度?我會加上社群。

產品和社群加起來就是互聯網時代的二向箔,兩者合一,就是產品型社群。它內在的運動方式就是「自組織」。

雷軍有互聯網思維「七字訣」——專注、極致、口碑、快。

我的互聯網思維,是產品型社群「七字訣」——產品、社群、自組織。

我們這個派別叫產品型社群,或者叫產品社群派。顛覆式創新研習社就是產品社群派。

我們在產品部分提出功能為標配,情感成強需;在社群部分提出中間成本趨零,二次打擊盈利;在自組織部分提出個人異端化,組織社群化。(自組織部分請見另一本書《互聯網世界觀》)

產品、社群和自組織絕對不是並列的關系,它們是有先後次序的。如果必須選一個就是產品;讓產品升級起來就是社群;產品和社群的運轉方式是自組織。這就是完整的互聯網思維框架圖。當然,這不過是通往真正的互聯網思維的手指頭而已。

最後,我們所接受的知識,都是根據不同企業的經歷和社會現狀研究,所以我們需要時刻保持進步,超越經驗,不局限於經驗。

精選書摘:

1、貨真價實

同仁堂有一副對聯:「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即使葯材里每一味材料稍微變化一下,患者可能不知道,但是同仁堂也會堅持選用最好的原材料,做最好的葯材。俗話說就是「貨真價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容易嗎?同仁堂說:「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意思是說,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做事不要違背良心,不要見利忘義;因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是知道的。這是對自我的一種不斷挑戰。

2、 審美與簡潔:至繁歸於至簡

「簡潔」與「極致」一樣,不是對功能的描述,而是對某種精神狀態的描述。從工業時代到互聯網時代,我們從注重功能體驗轉變為注重情感體驗。

在喬布斯的演講中經常會提到一句話:「在人文和科技的十字路口。」什麼意思?意思是我們從科技時代走向了審美時代,表明他認為科技產品也要走情感路線。

3、馬佳佳在一次分享時說,我們今天進入了一個精神消費的大時代。今天的90後,不曾在溫飽線掙扎,不再關注商品的本質功能。獨生子女更需要強烈的族群認同。關注點不再是產品是幹嘛的,有什麼效果,而是消費過程能給我一種什麼樣的感覺,能證明我是什麼樣的逼格。肉身終將玩不出新的花樣,當產品不再是產品,將會迎來一場持久的精神征戰。他們嚮往的是價值觀層面的契合和精神引領。

閱讀全文

與產品社群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幣圈交易所怎麼成為商戶 瀏覽:842
cnc在機床上怎麼弄字母程序 瀏覽:313
怎麼把任務欄程序並排顯示 瀏覽:789
數據字典符號都有哪些 瀏覽:381
新房代理公司怎麼做 瀏覽:592
車載視覺技術的功能有哪些 瀏覽:410
美國程序員多少美金一個月 瀏覽:164
我在昌吉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怎麼說 瀏覽:170
招商銀行有哪些產品 瀏覽:486
怎麼看樂天市場銷量 瀏覽:154
綠葉產品是做什麼用的 瀏覽:189
怎麼分代理級別 瀏覽:699
怎麼查詢單個產品的銷量 瀏覽:510
遵義哪裡割雙眼皮技術最好 瀏覽:671
天津信息咨詢式培訓費用多少 瀏覽:809
濟州島奧萊市場在哪裡 瀏覽:9
怎麼搜索品牌的所有產品 瀏覽:841
菜市場買菜怎麼預防冠狀病毒感染 瀏覽:307
現在的童裝市場怎麼樣 瀏覽:935
如何查詢產品日期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