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煤炭行業該如何應對「雙碳」
煤炭作為我國的最基礎能源和工業生產原料,是可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的最經濟、最安全的礦產資源。煤炭工業一直發揮能源支柱作用,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能源安全保障。
「十三五」期間,我國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煤炭工業全面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推進自身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製革命、國際合作,全面實施煤炭綠色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支撐我國能源結構全面優化和多能互補的現代能源體系建設,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
面對「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煤炭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基礎能源和能源安全的壓艙石,必須走智能綠色低碳開發利用創新之路,以煤礦智能化為標志的煤炭技術革命和技術創新成為行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煤炭資源智能綠色開發與清潔低碳利用是發展主題,技術創新將支撐煤炭資源成為最有競爭力的能源和原材料資源。
「十四五」時期及未來一段時間內,同步推進「四化」——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依舊是我國發展的重要目標。在此背景下,能源消費—供給關系將更加合理,能源需求將穩步增長。
我國能源需求仍將保持增長。2019年,我國人均一次能源消費為3.47噸標准煤/年,居全球第48位,遠低於發達國家。美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人均用電量超1000千瓦時,而我國人均用電量剛達到其一半水平。
中等收入群體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勢必出現消費變化,形成消費升級,而能源作為保障性支撐,其需求與碳達峰之間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搜和。
但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不世櫻盯斷轉型,從高速發展逐漸轉變為健康持續發展,經濟發展以人為本,以發展質量為核心,經濟增速放緩帶來節能減排技術不斷進步將使能源頌羨利用效率顯著提升,能源需求在未來的增速將緩慢下降。
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佔比將持續下降。2017年以前,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2020年降至57%,在進一步發揮煤炭、煤電對能源穩定保障作用的同時,「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願景將推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和諧發展,促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建立多能融合供應體系將是「十四五」時期及未來一段時間能源發展的重要任務,促進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低碳利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我國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應中的比率將達到25%左右。到2030年煤炭佔一次能源消費的比率有望降至50%以下。
各種能源
㈡ 耕作制度在實現糧食安全和雙碳目標雙贏的作用
協調糧食保供與農業減排,實現「雙碳」戰略與糧食安全雙贏
來源:
東御談茄方網
2022-05-21 14:54
糧食安全是關乎國家安全的「國之大者」,碳達峰碳中和是中國對世界的庄嚴承諾。中國以不足全球9%的耕地資源和6%的淡水資源,在過去70多年的時間內保障了世界20%以上人口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物資供給[1]。這一切得益於我國長期堅守的「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戰略目標,更依賴於持續的農業增收與穩產。但與此同時,我國農業溫室氣體排放的持續增長。國家溫室氣體清單通報數據顯示,我國農業溫室氣體排放量為8.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佔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8%[2]。在新型城鎮化建設、居民膳食結構改善等背景下,農業農村正在成為踐行「雙碳」戰略的重要領域,既要完成好保障糧食安全的首要任務,更要回答好助力減排固碳的時代課題。
一、踐行「雙碳」戰略目標為新階段下的農業生產帶來新挑戰
糧食增產會導致溫室氣體排放的增加。在過去20年裡,我國糧食侍世生產能力不斷提升,但同時也非常依賴耕地擴張及農葯、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的使用。作為糧食生產階段最主要的排放源,水稻面積擴張將進一步擴大溫室氣體,特別是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規模。另一方面,我國化肥等投入品的綜合利用率偏低,高強度的化肥使用不僅增加農田氧化亞氮的直接排放,也會因投入品消耗而增加間接碳排放。居民膳食結構轉型,對農業系統減排形成較大壓力。統計資料顯示[3],我國糧食消費量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227.4kg/人下降至近年來的110kg/人,與此同時,肉禽類消費量從15.9kg/人上升到34.6kg/人。伴隨城鎮化進程加快,居民對營養特別是肉類蛋白鎮察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大,這將帶動農業生產的結構、規模和效率的全面轉型。相關研究顯示,肉類碳排放系數是穀物的20-30倍[2],膳食結構中高碳食物對低碳食物的替代以及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意味著未來農業減排仍具有較大壓力。土壤固碳與溫室氣體排放之間的關系較為復雜,兩者存在一定沖突。我國人均耕地數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這意味著必須加強土壤可持續利用,提高土地生產力。土壤固碳技術被廣泛應用於「藏糧於地」戰略實踐中,通過秸稈還田、過腹還田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但對於不同作物品種、不同耕種方式、不同還田產生的效果不同,土壤有機質含量的增高可能會使得N2O和CH4排放也趨高,從而不利於農業溫室氣體的減排。
二、農業綠色轉型為保障糧食安全、實現「雙碳」戰略目標提供新動能
農業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實踐過程中帶來了一定的減排效果。近年來,通過降低氮肥比重和農業用能源強度、調整畜牧業比重等措施,農業碳排放強度呈下降趨勢。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1],中國農業每萬元GDP溫室氣體排放量已由改革開放初期的40噸,降低到1.29噸。我國農業減排的成效與積極推動綠色轉型實踐密不可分。糧食增產與農田減排在技術上存在協同。農業既是CH4和N2O等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也是固碳增匯的重要貢獻者。作物品種的改良、生產技術的提升、田間管理的改進等措施可在糧食增產同時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規模。因此,有必要重視如有機肥推廣與應用、實行秸稈還田和保護性耕作等農田管理措施,助力實現增收與固碳的協同增效目標。農業低碳與糧食安全是現代農業必須的發展方向。《「十四五」全國綠色農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推進,減排固碳能力明顯增強,主要農產品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大幅降低,農業減排固碳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不斷增強,農業用能效率有效提升。在保障糧食安全前提下,亟待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化、畜禽糞污與秸稈資源化,以實現農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三、實現糧食安全與「雙碳」戰略的路徑與建議
持續推進種植業和畜牧業減排行動。當前我國作物生產的碳排放將呈現下降趨勢,在作物品種和種植技術改良,以及農業投入品減少增效下,我國作物生產的碳排放以及出現下降,普遍認為種植業已經實現碳達峰的目標,但仍需加強稻田水分和肥料的合理利用與科學管理。農業「雙碳」目標的實現更需要關注畜牧業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推廣反芻動物腸道甲烷減排、畜禽糞便管理等畜牧業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強化畜禽飼養管理和糞便處理。加強農業土地系統管理,推進農業固碳增匯。土壤碳庫碳儲量巨大,單位土壤碳庫的儲碳能力遠高於大氣碳庫和陸地生態系統植物碳庫,提升土壤中有機碳可有效抵消全球CO2凈排放量。因此,要進一步推進「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通過農田土壤固碳、農林復合固碳、農業廢棄物生物質產品轉化固碳等綜合固碳措施,實現農業地力提升和農業碳中和。強化科技支撐,創新驅動糧食安全與雙碳目標雙贏。推動中國農業減排的理論與技術創新,探究中國農業減排的區域潛力和技術途徑,推廣氣候智慧型農業的實踐創新。建立農業碳排放的監測網路,因地制宜的確定不同地區保障糧食安全和實現「雙碳」戰略的發展路徑。強化對現代綠色農業的政策扶持和制度創新,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向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變革。
數據來源: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STAT Statistical Database, 2022.《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三次國家信息通報》, 2018.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20》, 北京: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1.
文:鄧祥征,王文宣,韓賾,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責任編輯:鍾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