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產品可靠性
產品的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定條件下、規定時間產品的預期壽命內,完成規定功能達到設計目的的能力。由於產品故障停機會影響生產,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人們對產品的質量已不滿足於一般的功能與性能的保證,產品是否可靠、是否好修、維護保養費高不高、壽命長不長等都對用戶的購買心理產生重要影響,寧可花較高的價錢去買質量好、可靠性有保障的產品是用戶的消費趨向。事實證明,無論哪個國家,產品的先進性、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國家產品的國際地位、聲譽及國際貿易的發展速度,日本甚至把可靠性當作「國家興旺」的大事來抓。[1]
產品、系統在規定的條件下,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稱為可靠性。
這里的產品可以泛指任何系統、設備和元器件。產品可靠性定義的要素是三個「規定」:「規定條件」、「規定時間」和「規定功能」。
「規定條件」包括使用時的環境條件和工作條件;例如同一型號的汽車在高速公路和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其可靠性的表現就不大一樣,要談論產品的可靠性必須指明規定的條件是什麼。
「規定時間」是指產品規定了的任務時間;隨著產品任務時間的增加,產品出現故障的概率將增加,而產品的可靠性將是下降的。因此,談論產品的可靠性離不開規定的任務時間。例如,一輛汽車在在剛剛開出廠子,和用了5年後相比,它出故障的概率顯然小了很多。
「規定功能」是指產品規定了的必須具備的功能及其技術指標。所要求產品功能的多少和其技術指標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產品可靠性指標的高低。例如,電風扇的主要功能有轉葉,搖頭,定時,那麼規定的功能是三者都要,還是僅需要轉葉能轉能夠吹風,所得出的可靠性指標是大不一樣的。
可靠性的評價可以使用概率指標或時間指標,這些指標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平均失效前時間、有效度等。典型的失效率曲線是浴盆曲線,其分為三個階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損失效期。早期失效期的失效率為遞減形式,即新產品失效率很高,但經過磨合期,失效率會迅速下降。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為一個平穩值,意味著產品進入了一個穩定的使用期。耗損失效期的失效率為遞增形式,即產品進入老年期,失效率呈遞增狀態,產品需要更新。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可以是:對元器件進行篩選;對元器件降額使用,使用容錯法設計(使用冗餘技術),使用故障診斷技術等。可靠性主要包括電路可靠性及元器件的選型有必要時用一定儀器檢測。
『貳』 產品可靠性的衡量指標有哪六種
產品可靠性的衡量指標有 可靠度、失效度、故障概率密度、故障率、平均壽命與可靠壽命、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 六種。
望採納,謝謝!!!!
『叄』 產品可靠性的衡量指標有哪六種
產品可靠性的衡量指標有 可靠度、失效度、故障概率密度、故障率、平均壽命與可靠壽命、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 六種。
『肆』 電子產品可靠性六要素指什麼
電子產品可靠性六要素指:
元件、產品、系統在一定時間內、在一定條件下無故障地執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可通過可靠度、失效率、平均無故障間隔等來評價產品的可靠性。
從廣義上講,「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對產品的滿意程度或對企業的信賴程度。而這種滿意程度或信賴程度是從主觀上來判定的。為了對產品可靠性做出具體和定量的判斷,可肆襲將產品可靠性可以定義為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元器件(產品)、設備或者系統穩定完成功能的程度或性質。例如,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當某個零冊租件發生了故障,經過修理後仍然州雹兆能夠繼續駕駛。
產品實際使用的可靠性叫做工作可靠性。工作可靠性又可分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是產品設計製造者必須確立的可靠性,即按照可靠性規劃,從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選用,經過設計、製造、試驗,直到產品出產的各個階段所確立的可靠性。使用可靠性是指已生產的產品,經過包裝、運輸、儲存、安裝、使用、維修等因素影響的可靠性。
『伍』 產品可靠性的要素
可靠性包含了耐久性、可維修性、設計可靠性三大要素。
耐久性:產品使用無故障性或使用壽命長就是耐久性。例如,當空間探測衛星發射後,人們希望它能無故障的長時間工作,否則,它的存在就沒有太多的意義了,但從某一個角度來說,任何產品不可能100%的不會發生故障。
可維修性:當產品發生故障後,能夠很快很容易的通過維護或維修排除故障,就是可維修性。像自行車、電腦等都是容易維修的,而且維修成本也不高,很快的能夠排除故障,這些都是事後維護或者維修。而像飛機、汽車都是價格很高而且非常注重安全可靠性的要求,這一般通過日常的維護和保養,來大大延長它的使用壽命,這是預防維修。產品的可維修性與產品的結構有很大的關系,即與設計可靠性有關。
設計可靠性:這是決定產品質量的關鍵,由於人——機系統的復雜性,以及人在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差錯和操作使用環境的這種因素影響,發生錯誤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設計的時候必須充分考慮產品的易使用性和易操作性,這就是設計可靠性。一般來說,產品的越容易操作,發生人為失誤或其他問題造成的故障和安全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小;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發生了故障或者安全性問題,採取必要的措施和預防措施就非常重要。例如汽車發生了碰撞後,有氣囊保護。
『陸』 工信部關於電子產品可靠性包括哪些內容
高模則低溫、溫度沖擊、運輸振動、跌落、高加速壽命試驗等。
電子產品可靠性測試是為了評估產品在規臘卜定的壽命期間內,在預期的使用、運輸或儲存等所有環境下,保持功能可靠性而進行的活動。工信部關於電子產品可靠性包括的內容:高低溫輪碼穗、溫度沖擊、運輸振動、跌落、高加速壽命試驗等。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游戲機、移動通信產品等。
『柒』 電子產品可靠性測試包括哪些
電子產品的可靠性試驗大致包括:高低溫、溫度沖擊、運輸振動、跌落、高加速壽命試驗等。
其中高加速壽命試驗(Highly Accelerated Life Testing,簡稱HALT試驗)是一種對電子和機械裝配件利用快速高、低溫變換的震盪體系來揭示設計缺陷和不足的過程。
HALT的輪鉛目的是在產品開發的早期階段識別出產品的功能和破壞極限,從而優化產品的可靠性。
(7)產品可靠性有哪些擴展閱讀:
電子產品可靠性測試是為了評估產品在規定的壽命期間內,在預期的使用、運輸或儲存等所有環境下,保持功能可靠性而進行的活動。是將產品暴露在自然的或人工的環境條件下經受其作用,以評價產品在實際使用、運輸和儲存的環境條件下的性能,並分析研究環境因素的影響程度培桐首及其作用機理。
電子產品可靠性試驗是對產品進行可靠性調查、分析和評價的一種手段。試驗結果為故障分析、研究採取的糾正措施、判斷產品是否達到指標要求提供依據。
『捌』 什麼是產品的可靠性,可靠性評價通常有哪些表達指標
可靠性是“產品”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產品”可以是元件、器件、設備或系統。“時間”可以是小時、周期、次數、里程或其他單位表示的周期。
可靠性的評價指標
1)可靠度(無故障概率):對不可修復的產品,是指直到規定時間區間終了為止,能完成規定功能的產品數與在該時間區間開始時刻投入工作的產品數比;對可修復的產品,是指一個或多個產品的無故障工作時間達到或超過規定時間的次數與觀察時間內無故障的總次數之比;
2)累計失效概率(故障概率):產品在規定條件規定時間內失效的概率。可靠度與累計失效概率構成一個完整的事件組;
3)平均壽命(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產品在使用壽命期內的某個觀察期間累計工作時間與故障次數之比;
4)失效率(故障率):工作到某時刻尚未失效的產品,在該時刻後單位時間內發生失效的概率。
『玖』 可靠性包括
可靠性可以被定義為在使用條件和規定時間內,機械產品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常用的可靠性指標包括:可靠度、失效概率、失效率、平均工作時間、平均維修時間、有效度等[1]。
就一般而言,產品可靠性越高我們可以認為其工作時間越長,或是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的規定要求的概率越大。然而需要採用科學的指標來度量產品可靠性。常用的可靠性指標包括:可靠度、失效概率、失效率、平均工作時間、平均維修時間、有效度等。
定義
可靠度定義為產品在規定條件下、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概率,記為R(t)。失效概率定義為產品在規定條件下、規定時間內,未能完成指定功能的概率,記為F(t)。失效率表示工作到時刻t時尚未失效的產品在時刻t以後羨返的單位時間內發兄巧飢生失效的可能性。對於不可修寬游復的產品,平均壽命指產品從開始使用到失效這段工作時間的平均值,記為MTTF(mean time to failure)。對於可以修復的產品,平均壽命指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記為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可修復產品的平均修理時間,記為MTTR(mean time to repair)。這三個指標有約束關系,知道兩個就知道第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