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山有許多特色農產品(之四),你想知道嗎
英山由昔日默默無聞的貧困縣,一躍成為全國全域 旅遊 縣,遠近聞名。煙花四月來英山,天馬寨上賞杜鵑。六月桃溪玩漂流,南武當山避炎天。金秋時節楓葉紅,稻黍披黃喜無邊。北風怒號雪花舞,泡泡溫泉勝神仙。英山一年四季都有觀光 旅遊 的景點,游覽之餘,切莫忘記了解英山的農特產品,特色美味:
特色美味乾菜,在英山農家樂,可以吃到許多富有英山特色的乾菜。比如:(1)辣子花,是在深山中,野生權木樹上采搞的(樹名不詳),通過淖水曬干後製作的乾菜。與臘肉搭配,做成火鍋,非常好吃,不得不償。
(2)干豇豆,在市面上都有出售,是由新鮮豇豆淖水曬干製作而成。市面上買的干豇豆,大多是較老的豇豆製作的,吃起來有筋,嚼不爛,破壞口感。而英山農戶家裡以及農家樂為客人准備的干豇豆,是由新鮮的較嫩的豇豆製作的。沒有老筋,配上臘肉,那種口感,償不夠啊!
(3)干羅卜英。是由羅卜葉子製成的,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道菜。確實新鮮的羅卜葉子,無論怎麼做都不好吃,也鮮有人做菜吃。但是羅卜葉子,通過淖水做成乾菜後,其味道大不一樣啊!配上肉類,便是一道美味。這種菜,別的地方不一定有,要想吃,來英山吧,英山有。
(4)干羅卜圈。說到羅卜,眾所周知,誰沒吃過?不希奇是吧!但是你吃過由新鮮羅卜製成的干羅卜圈嗎?可能償過的人,不多吧?要知其味美,來英山吧。英山不但有,而且多。吃過後會不會留連忘返呢?大有可能!
(5)干馬齒莧。馬齒莧既是一道菜,又是一味中葯。既可新鮮做菜,又可製成乾菜。有可能大家都吃過,值得贅述的是英山的馬齒莧與你吃過的不一樣。英山農民專門種植馬齒莧的少見,都是由在菜園、莊稼地里野生的而收聚起來的。由於量少,製成乾菜後,到過年時才捨得拿出來食用。
(6)干竹筍。說起竹筍,誰不知道?誰沒吃過?在上海過年時,賣到四十五一斤,可以說是人們歺桌上的美味。不是我吹,英山有一種毛竹筍,味道鮮美,有可能你沒吃過。毛竹筍細小,是農民閑暇之餘,到深山中採收的,純天然野生。其營養價值,不作評估。但其味道,絕對不一般。
英山有很多的乾菜,包括種植的蔬菜製作的,野生的菜製作的,不勝枚舉。在上海這種國際大都市,有專門出售英山特色乾菜、野生菜的門店,好與不好,可見一斑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妥,請留下寶貴意見。敬請關注三農優質創作者:英山人。
② 畢節有哪些土特產
赫章核桃個頭不大,外表不美,它卻具有殼薄、仁飽滿、仁飽白、易取仁、味香純等特點,是中國貴州省出口的農特產桐物品之一。赫章核桃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4、 大方皺椒
大方種植辣椒歷史悠久,線椒、皺椒已有400多年的種植歷史,大方縣志就有海椒(辣椒)的記載。據傳,明朝貴州宣慰使、大方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拜見明太祖朱元璋,帶去大方干辣椒,朱元璋吃後感覺又辣又香,見大方辣椒渾身發銷中皺,故稱其為虧輪山皺椒,從此年年索貢。
5、 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源始於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大方漆器開始只會利用牛馬皮脫胎,經 過二十九道生產工序,製成煙葉盒,專供少數民族需用。
大方天麻,中草葯,貴州省大方縣特產。因原產地名命名。貴州是中國天麻的主要產區之一,因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所產天麻的天麻素含量較高,向來以品質好、葯效高而享譽國內外。
8、 金沙貢茶
10、 金沙回沙酒
金沙回沙酒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③ 河南農特產品都有哪些
河南農特產品有桶子雞、洛陽宮燈、洛陽唐三彩、洛陽牡丹餅、大京棗等。1、桶子雞:是開封特產名菜,以其色澤鮮黃,咸香嫩脆,肥而不膩,越嚼越香幾大特點而出名。其主料是雞,主要烹飪工藝是煮。2、洛陽宮燈是一種特色傳統工藝品,元宵佳節常見的裝飾品。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河南農特產品有桶子雞、洛陽宮燈、洛陽唐三彩、洛陽牡丹餅、大京棗等。
1、桶子雞:是開封特產名菜,以其色澤鮮黃,咸香嫩脆,肥而不膩,越嚼越香幾大特點而出名。其主料是雞,主要烹飪工藝是煮。
2、洛陽宮燈是一種特色傳統工藝品,元宵佳節常見的裝飾品。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
3、洛陽唐三彩:唐三彩是中國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屬於唐代生產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4、洛陽牡丹餅:洛陽牡丹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名點,屬於豫菜系。相傳與武則天有關,以豆類為主料製作糕點,酥鬆綿軟。具有促進人體代謝,降低膽固醇及防止細胞老化功能。
5、大京棗:是開封市的特色傳統名食,素負盛名。屬於春節過年的必備食品。大京棗古稱「蓼花」,它以優質糯米、糖粉、飴糖、植物油等為主要原料,經過制坯、油炸、透漿、拌糖粉幾道工序製成。
④ 誰知道澄海的歷史啊
澄海置縣始於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澄海縣明、清隸屬於潮州府,民國時期隸屬於潮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解放後,隸屬於潮梅人民行政委員會、潮汕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潮汕區專員公署、粵東行署、汕頭專員公署、汕頭專區革命委員會、汕頭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12月起,澄海成為汕頭市市轄縣。1994年4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澄海市由汕頭市代管。2003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汕頭行政區劃調整,澄海撤市設區,成為汕頭市轄區。
特色產業 玩具禮品業是澄海最具有特色的行業,也是澄海工業經濟的第一支柱產業,它的形成和聚集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正確引導。澄海實施名牌帶動戰略,拓展外經貿發展空間,對規模較大企業實行用電、用水優惠,著力為企業經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使玩具禮品做強做大,涌現出奧迪、驊威等產值超億元企業和10多家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從而帶動了產業鏈上一批中小企業的專業生產。政府還轉變職能,幫助企業組建了玩具協會、工藝美術協會,行業間規范管理,促進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目前,全區從事玩具禮品生產的企業達2800多家,從業人員超10萬人,產值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四成,連同帶動的產業增加值,已是全區國內總產值的「半壁江山」。 澄海是「中國抽紗」兩大發源地之一,紡織服裝工業源遠流長。改革開放以來,澄海充分利用僑鄉優勢,通過「三來一補」,興起「三資」企業,發展民營經濟,使紡織服裝工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在毛織服裝業招商引資方面,注重「項目帶動」,採用內外聯手的方式,實行遵循市滑野場法則的產業鏈招商,通過合作經營,使毛織服裝業能夠更加敏捷地捕捉國際市場的變化和商要,從而進一步提升澄海毛織服裝業的產業檔次,增強產業競爭力。涌現出「金奇洋服」、「鴻泰毛衫」、「萬灃毛衫」、「天輝毛衫」、「雄業毛衫」、「群發毛衫」等一批產品上規模、上檔次的龍頭企業。成為僅次於玩具禮品行業的第二支柱行業。 澄海區位於廣東省東部。總面積345.23平方千米。總人口75萬人(2008年)。 區人民政府駐澄華街道文冠路,郵編:515800。代碼:440515。區號:0754。拼音:Chenghai Qu
基本概況
澄海區地處廣東省東南部潮汕平原的韓江下游三角洲,東南臨南海,西南緊鄰汕頭特區,西北接潮州市,東北接饒平,南與南澳隔海相望,總面積信族喊402.5平方公里。 澄海區地處亞熱帶,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宜人,酷熱期短,無霜期長,四季不甚分明。 澄海,人傑地靈,素有「海濱鄒魯」之稱。區境位於粵東韓江下游出海口,水網密布,海河堤線長,歷史上春旱、夏澇、秋潮、冬涸,自然災害較多。全市總面積402.5平方公里。總人口 69.79萬(2000年末戶籍人口),人稠地狹,人口密度居全國各建制縣(改區前)之冠。旅居海外華僑眾多,是個著名僑鄉。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特別是全面實行改革開放、調整結構之後,澄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建國後,澄海歷任黨政領導及農林水部門,十分注意農田基本建設,實施治水改土,修建「六橋二堤」,從根本上改善水利條件,提高抗災能力,1991年被評為全國水利建設先進縣。澄海通國精耕細作,科學種田,增加農業投入,終於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先後獲得全國第一個「糧食千斤縣」和全國第一個「噸谷縣」的光榮稱號。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澄海工業生產(含鄉鎮工業企業)有了長足發展,產值倍增,「三大產業」比例發生了較大變化。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57.6:29.6:12.8,到2000年成為18.4:48.4:33.2。因此,澄海置縣後國民經濟長期經歷「耕三漁七」、「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格局,已成為歷史時代的軌跡。工業、電力、交通運輸、郵電通信,飛快發展。包括收入、消費、居住、儲蓄等方面的城鄉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全區恩格爾系數逐年降低,由1995年的48.2%降到2000年的44.85%。商業貿易呈現購銷兩旺;外經貿進出口總額、合同及實際利用外資款額不段增長。科技、教育、文化藝術、衛生、體育及旅遊事業日新月異。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果。
自然地理
位於東經116.80°北緯23.48° 全區地勢自西穗胡北向東南傾斜,素有「一山一水八分地」之稱。全區總面積345.23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22平方公里,約佔80%;丘陵坡地42平方公里,約佔10%;水域面積佔9.6%。 澄海的土壤分布於赤紅壤地帶,耕地土壤肥力屬中等,但地勢平坦連片方格化,水稻土佔八成,成熟化程度高,而且排灌十分方便,可以水旱輪作,生產潛力大。
人口狀況
澄海區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縣(區)份。全區總人口75萬人,總面積345.23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約2056人。 澄海文化基礎較好。自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累計為各類大中專院校輸送15243名學生。現全區擁有大中專畢業生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51萬名。 澄海區15-64歲的人口為56萬多人,占總人口66%。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年齡人口的年齡構成年輕,文化素質較好,因而勞動力素質較好。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不斷發展,澄海外來流動人口逐年增加。現在,常年外來人口保持在10萬人以上。 澄海是廣東省著名僑鄉,有旅外僑胞約75萬人。 澄海人傑地靈,文教昌明,俊才輩出。在這片土地上先後哺育出潮州前八賢中的盧侗、張夔,潮州後七賢中的唐伯元,明經濟概況
工業 改革開放以來,澄海工業經濟發展快速。特別是近幾年來,採取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措施,如降低地價、電價、規費等,以及優化服務等方面,多方吸引國內外客戶到澄海投資興辦實業。同時,鼓勵國營、集體、三資、股份制、私營個體等多種所有制性質的經濟一齊上,促進了工業經濟的迅速發展。 全區初步形成以輕型加工業為主體,塑料玩具、紡織服裝、食品加工、工藝美術、建築材料等支柱行業相互配套的工業新格局。全區工業企業5600多家,其中宜華集團公司等產值億元以上企業13家。44種工業產品填補國內空白,55種產品榮獲部優、省優稱號,塑料、工藝、玩具、南金等產品暢銷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塑料行業,共擁有塑料生產企業近千家(注冊),從業人員近十萬人,僅自動、半自動注塑機達1萬台(套),生產塑料玩具、塑料工藝、塑料日用品、塑料配件、塑料建材五大類產品,年創值20多億元,被國內外稱為塑料城。 專業鎮—— 東里鎮(廣東省五金工具專業鎮) 汕頭市澄海區東里鎮位於潮、澄、饒三市交界處,水、陸、空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突出。東里鎮是汕頭市澄海區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潮汕地區的著名僑鄉,鎮內的道路、水、電、通訊、環保等各項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投資環境十分優良,是全國500個城鎮示範點之一。 東里鎮現有大大小小的工業企業近1000家,並己逐步形成五金製品作業、針織服裝漂染行業、工藝玩具行業、橡塑行業、印刷包裝行業等五大重點行業,其中較有特色的是五金製品行業。2005年被省科技廳確定為省五金製品專業鎮。 蓮下鎮(廣東省日用化工專業鎮) 蓮下鎮位於汕頭市澄海中心城區北側,南靠韓江支流蓮陽河,東臨南海,西倚鳳鳴山,是澄海工業重鎮。素有「僑鄉」之稱,人傑地靈,人文蔚盛,商賈雲集。國、省道橫貫兩翼,不出半小時可直達汕頭國際機場、汕頭港、澄海萊蕪碼頭、汕頭火車站,區位優勢尤為突出。現轄30個行政村,人口10.61萬人。區域面積56.0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9.31平方公里,被列為廣東省中心鎮。2006年被省科技廳定為省日用化工專業鎮。連年來先後被國家省部委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廣東省「先進鄉鎮黨委」、「文明村鎮」、「文明示範鎮」、「鄉鎮企業百強鎮」等榮譽稱號。 為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蓮下鎮委鎮政府本著「科技興鎮,工業強鎮」發展思路,致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近幾年,一批基礎設施相繼建成投入使用,投資環境日臻完善,園區規劃和建設、特式產業的培植和發展彰顯了工業重鎮的位置。2006年實現工業產值65.6億元;稅出1.42億元。業已呈現以外向型經濟為主體,日用化工、木製品、工藝玩具、造紙印刷包裝、毛織服裝、食品加工等幾大支柱產業共同發展的工業格局。 日用化工是近幾年異軍突起發展迅速的行業,現在大小企業80多家。廣東名臣化妝品有限公司是其中的姣姣者,其「蒂花之秀」化妝品、日用洗滌品系列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是「國家免檢產品」。企業正發揮著龍頭帶動的社會效應。發展中的蓮下日用化工工業呈現出如下鮮明的特色:產品種類繁多、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硬體配套上檔次、己形成生產社會化產業鏈:整個行業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蓮下現在打造特色專業鎮的同時,正描繪著科技創新三年發展規劃,致力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鳳翔街道(廣東省玩具專業鎮) 澄華街道(廣東省毛衫專業鎮) 鹽鴻鎮(汕頭市包裝材料專業鎮) 農業 澄海農業素以精耕細作著稱,有「種田如綉花」美譽,是著名的農業高產地區。新中國成立後,澄海各級黨政高度重視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大搞平整改土,興修水利。先後建成了五大聯圍防洪防潮大堤和6個灌區的灌溉排水系統,興建四座橋閘,保水調節水位,實現排灌自流化。 韓江堤圍全面達到二十年一遇的設防標准,部分達到五十年一遇的設防標准;海堤具備抗擊十一級台風加暴潮的能力。早在1957年,澄海就成為全國第一個雙季水稻畝產千斤縣,榮獲「糧食畝產量甲全國」的稱號。改革開放以來,在繼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同時,全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並突破了以糧為綱的單一模式,發展多種經營,全面活躍了農村經濟。 糧食再創高產,1989年稻穀年平均畝產1075公斤,成為全國第一個雙季水稻高產超噸谷的縣份,1991年獲國務院授予的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的稱號。此後經努力,連續十二年保持畝產「噸谷市(縣)」的殊榮。年蔬菜種植面積24.73萬畝,總產量72.35萬噸;水果種植面積4萬多畝,總產量4.98萬噸;「三鳥」飼養量2295.18萬只,生豬飼養量23.88萬頭;水產養殖面積4.64萬畝,水產品總產量6.09萬噸。全區水產、水果、禽畜、蔬菜「四大基地」總收入26.4億元。樟林林檎、新澄西瓜、萊蕪紫菜、白沙獅頭鵝等澄海農特產品馳名海內外。 外引內聯 改革開放以來,澄海區充分利用僑鄉的優勢,通過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外引內聯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全區共引進香港、泰國、新加坡、日本、美國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到澄海落戶。興辦三資企業475家,來料加工企業312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6.02億美元。投資項目涉及服裝、工藝、毛織、化工、塑膠、食品及餐旅業、房產開發等20多個行業。在引進的項目中,工業項目佔80%以上。 建成了泛海木業有限公司、華翔塑膠有限公司等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骨幹龍頭企業。在做好外資引進的同時,積極加強與內地大中城市、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技術交流與經濟協作。目前,澄海已同12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 商貿旅遊 澄海區按照「大市場、大商品、大流通」的思路,以建設專業市場和多功綜合市場為重點,先後新建擴建了一批規模較大的專業性綜合性集貿市場。全區共擁有水產、塑料、服裝、蔬菜、水果、糧食等專業綜合市場50個,經營總面積47.75萬平方米。這些市場連結全區村鎮,面向全國,既較好地服務了當地群眾生活,又增強了當地工業產品和農副產品的輻射功能。 澄海塑料專業市場,經營幾百個系列近萬個品種的塑料產品,遠銷全國多個省市,2000年成交額17.25億元,比1980年增長13.5倍;集市貿易成交額達到11億元,比1980年增長31倍。與此同時,澄海區利用毗鄰特區、靠近港澳的有利條件,積極拓寬對外貿易渠道,大力組織產品出口。至2004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4.96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4.37億美元,分別比1980年增長873倍和10.4倍。 澄海區旅遊業蓬勃發展,全區共有賓館、招待所、旅社60家,其中已評為二星級的2家,相當於二星級的4家,三星級的1家,四星級的1家;客房約1712間,床位3036張。此外,還有營業性歌舞廳67家。 目前澄海旅遊資源已經初步開發利用,較有規模的景區共有5處。即:萊蕪旅遊區、陳慈黌故居、鄭王衣冠墓、塔山風景區和冠山風景區。2004年澄海區共接待來澄旅遊人數98.8萬人次,各旅行社組團外出旅遊4.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6億元。目前,共有旅遊企業8家,各旅行社已開辦國內旅遊線路68條。
澄海向來崇文重教,古稱「海濱鄒魯」,今享全國"民族民間藝術(版畫)之鄉" 、"民族民間藝術(燈謎)之鄉" 、"全國文化先進市" 、"全國廣播電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等美譽,文化基礎厚實。1983年基本普及小學教育;1994年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1997年成為全國「兩基」先進市;2001年再次榮獲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四個);1999年被列為全國農村藝術教育實驗縣(市),2002年被定為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 全區現有中小學校152所,其中小學123所(公辦122所,民辦1所),中學29所(初級中學15所,完全中學10所,高級中學4所);省一級學校7所(其中小學2所,初級中學1所,高級中學4所),市一級學校4所,區一級學校31所,達標學校21所;幼兒園194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加掛職業教育中心、廣播電視大學牌子);特殊教育學校1所。 全區中小學在校學生137056人(小學生75371人,初中生41902人,高中生19783人);職業技術學校學生1485人;3—6歲幼兒適齡兒童入園22475人。教職工總數6943人,其中專任教師5610人(高中教師995人, 初中教師1994人,小學教師2621人)。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69.65%,初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7.39%,小學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8.4%。 2006年全區3—6歲幼兒適齡兒童入園率為83.8%,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8%,小學畢業生升初中率97.6%,「三殘」兒童入學率達90.91%;小學生年輟學率0.07%,初中生年輟學率1.76%,各項指標均符合省義務教育階段的要求。2006年全區初中畢業生升學率73.71%,高中階段毛入學率62.73%。目前,全區基礎教育事業發展態勢良好。 ——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逐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管理新體制。教師工資由區財政按時統一足額發放;撤銷各鎮(街道)教育辦,設立教育指導組,配置符合任職資格的教育事業編制的教育專干。全區中小學教師的招聘錄用、調動及交流,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考核獎懲以及學校幹部的選拔、任用、培訓、考核、交流已歸口區教育、人事部門管理。全區中學教職工的工資、住房、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和政策性補貼由區財政統一發放。中小學收費資金由區、鎮財政直接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中小學收費全面執行「一費制」。 ——調整中小學結構布局,優化基礎教育資源配置。根據實際,把中小學布局調整和薄弱學校改造以及規范化學校的建設結合起來,積極推進校舍建設和中小學布局結構調整。2003年至2006年全區新增校舍建設面積達到164972平方米;撤銷了一批規模小、辦學條件和效益差的中小學,促進了全區學校的均衡發展,提高了全區中小學的整體辦學水平和效益。 ——加快普通高中教育,取得突破性發展。區直四所高中發展較快。澄海中學順利通過省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初期督導驗收,蘇北中學、華僑中學、實驗高中被評為省一級學校,實驗高中通過國家級綠色學校的評估,全區高中教育形成了以澄海中學領頭、三所省一級學校並駕齊驅的良好局面,全區高中優質學位佔了一半。 ——整合資源,發展中等職業教育。著重抓中等職業教育布局結構調整工作,啟動職業技術教育中心工程的建設。2006年秋季澄海職業技術學校招生940多人,開學各項工作進展正常,有效地整合了該區中等職業教育資源。 ——大力發展素質教育。一是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二是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充分運用現代教學方式、方法和模式,特別是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2006年高考全區上線總人數3744人,占考生總數的72.7%,省線上線2373人,其中本科上線(2B以上)1635人,占考生總數的31.8%,比去年增加145人。上層生、尖子生增幅較大,全區總分800分以上的考生2人;700分以上107人,比去年增加36人;全區個人單科800分以上27人,比去年增加20人。三是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第四,開展有針對性、實效性的活動,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全區中小學生犯罪率為0,違法率0.007%,違法率比去年減少0.004%, ——大力實施「科研促教」工程,提高教育改革發展的科研「含金量」。加強科研機構、隊伍、制度和基地建設;做好教育科研規劃、管理、指導與研究工作,積極組織開展教育課題科學研究,獎勵並推廣教育科研優秀成果,產生一批科研成果。我區作為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積極穩妥地開展新課程實驗工作,形成區、鎮、學校三級教育科研網路,一批課題獲得市、省、國家的教育部門的立項確認,其中國家級和省級課題各1項,市級課題18項。全區各級各類學校開展了從校級到全國級的課題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影響的研究成果:教研室主持的「中小學語文多讀、精講、精練教學實驗」和實驗學校主持的「小學語文考試改革」分獲廣東省第一屆和第四屆普教教育教學科研成果二等獎;澄海中學的「精緻教學模式研究」和教研室主持的「小學數學活動課實驗」等課題獲廣東省教育創新成果三等獎。 ——加強藝術教育。我區1999年12月被教育部定為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市)。積極開展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工作,確定了華僑中學、萊蕪中學、實驗學校等13所學校作為區藝術教育工作農村學校、實驗點學校。採取措施,建立潮汕文化藝術資源庫,拓寬教學渠道,形成鮮明的教學特色,建立展示活動運行機制,培養了一支初具規模、業務精良的師資隊伍。2005年10月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點學校圓滿完成課題結題,總結出了一批有價值的經驗和研究成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00—2005年全區共有1608名考生考上高等藝術院校,其中本科558人;五年來共有369人次獲國家級獎勵、77人次獲省級獎勵、385人次獲市級獎勵。在全國首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中,澄海中學學生林楠獲全國一等獎;華僑小學李佳伶老師獲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市)教學設計一等獎。2006年10月我區承擔教育部的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市)課題獲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二級課題研究成果特等獎(全國僅3個)。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教育人事管理,優化師資結構。實施《澄海區中小學2004至2005學年度聘任工作方案》,新聘期中小學領導班子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均有明顯改善。對新聘期部分中小學校行政領導進行考察調研,有效地強化了對領導幹部的監督管理,提高學校領導班子的行政能力,促進了中小學校行政幹部隊伍的規范化管理。二是實施繼續教育工程,提高師資水平。開展多層次、多類型的業務培訓,對學歷尚未達標的教師,進一步採取措施,鼓勵他們參加對口專業的函授,或選派到高等院校脫產進修學習。對我區初中、小學小部分原來所學的專業與現從事任教學科不對口的教師進行轉崗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水平和教學能力。全區參加培訓3000多人次,有效地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和校長的管理水平。三是制訂政策,吸納教育優秀人才。近幾年招聘了一批國家、省重點師范院校優秀本科畢業生及經考試錄用的澄海生源本科畢業生,有效地緩解了我區高中教師緊缺的局面。目前全區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69.65%。 ——加強教育督導,提高管理水平。一是落實「依法治教」,堅持督政與督學相結合,形成了政府宏觀調控,學校依法自主辦學,促使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創設重視教育的良好氛圍;繼續推行校務公開,全面形成依法治教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大督導力度,高質量、高水平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制訂了依法治校的規范化要求,組織實施新課標等專項督查,及時糾正辦學過程的違規行為,提高了學校行政領導依法辦事、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教師的依法施教的水平,推動我區中小學的規范化建設。三是積極開展普法工作,促進依法治教。總結「四五」普法的經驗,做好「五五」普法宣傳動員和規劃,在教育決策、教育行政評估、收費、招生、學校安全等方面提出了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有效規范了管理行為。 ——抓好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工作。實施「屬地管理」安全自查、隱患自改、責任自負的學校安全工作機制,強化責任意識,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推動安全工作責任制的落實。開展「澄海區學校安全教育活動月」等系列活動,積極開展學校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改活動,突出重點,防消結合,組織開展應急疏散演練等活動,切實提高全體師生員工的安全意識、實際技能及應急逃生自救能力。完善學校安全管理協作機制,協同有關部門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學生接送車整治、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學校食堂食品衛生檢查等活動,營造了"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社會氛圍。全區沒有發生重大安全事故。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是加強教育行政機關效能建設,強化股室職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師生,為民辦好事實事。二是認真開展黨風廉政教育,加強制度建設,落實責任制,抓好領導班子廉潔自律,進一步規范中小學收費。
科學方面
科技事業蓬勃發展 。先後有57個科研項目獲國家、省科研成果獎,21個項目列入國家、省星火計劃,共有2個科技產品居國際領先水平,16個居國內領先水平。 上市公司 境內名企宜華集團屬下的宜華木業(600978)、宜華地產(000150)、東方鋯業(002167)、奧飛動漫(002292)以及星輝車模(300043)都是是澄海地區目前的上市公司。 名人 泰國名企正大集團屬下的卜蜂蓮花(原名:易初蓮花,正大萬客隆)創始人之一兼泰國首富謝國民先生(其父親謝易初)祖籍系澄海區人。 旅遊 1、科隆千樹園位於澄海區廣益街道官湖村。 2、陳慈黌故居-迄今保存完好的名人故居,陳慈黌先生早年靠賣米為生,戰亂年代舉家前往泰國發展。 3、澄海溫泉度假村 4、澄海蓮華盛安古樓 5、南澳島 6、萊蕪 7、上華冠山書院
⑤ 寧安盛產大米、香瓜、紫皮蒜、大蔥、松子、榛子等農特產品,如果
寧安盛產大米衫缺祥、香瓜、紫皮蒜、大蔥,松子、榛子等農特產品。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寧安市,古稱寧古塔,隸屬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全市共轄8個鎮、2個鄉、2個民族鄉,總面積7924平方千米,總人口322127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除了盛產大米、香瓜、紫皮蒜、大蔥、松子、榛子等還有寧安的大蒜是寧安市的著名特產,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寧安大蒜的特點是或搏頭大瓣勻,皮薄多汁,辣而味甘,大蒜素含量高,品質極佳。不僅在國內受寵,而且也享譽國外。寧古塔年豬菜起源於民間,最初形式為鄉宴,品種較單一,大多是春節前食用,被稱為年豬菜。如今年豬菜已在東三省乃至神州大地而聞名,除農村依然稱之為年豬菜外扮拆,城市以及酒店已改稱為殺豬菜。
⑥ 西湖鄉的杉樹王
四、農特產品:
西湖鄉由原以糧、林、茶為主導產業的單調格局發展為以茶、林、食用菌、野生蔬菜、糧食全面發展的大格局,實現了經濟增長、農民增收。該凳頌鄉的農特產品主要有茶葉、著名品牌有西湖珍芝、茶棗畝鄭寶雲尖等,其中西湖珍芝曾獲得省優稱號和國際大獎。其次是「青溪山牌」野生蔬菜系列,其產品已在北京、深圳等地暢銷。三是香菇年產30萬袋,木耳年產150萬袋。四是茶油。五是竹菜板。六是大量的天然野生蔬菜。
五、基礎設施:
該鄉地處二省三縣交界之地,道路四通八達。西南有經桃公路與安徽省東至縣相通,東北西良公路通祁門縣,東由經桃公路與206國道相連,距市、縣只有78公里。兩條高速公路(景鷹、景祁黃)穿行我鄉。各行政村基本實現村村通高壓電,村村通有線電視。積極耐早擴大移動通訊信號覆蓋范圍,移動及聯通網路覆蓋率達50%。村裡基本上都通了程式控制電話。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群眾生活提供了便利條件,也為我鄉的經濟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⑦ 扶貧農特產品經營范圍有哪些
扶貧農特產品經營范圍有;
稻穀、小麥,高粱、棉花、煙草、甘蔗森首慶。玉米、楊梅、板栗,豌豆,芹純蜂蜜、蘿卜、核桃、土雞、土鴨,土豆製品、肉食。產品進行加工,包裝倉儲,物流此握等等
⑧ 文山州盛產哪些農特產品和經濟作物
文山的經濟作物是辣椒、蔬菜、水果、油料、茶葉三七雖然只產於文山,但還是作為重要特產
⑨ 農特產品是什麼
農特產品是什麼
農產品是農業中生產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麥以及各個地區土特產等。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及其產品,不包括經過加工的各類產品。以下是我整理的農特產品是什麼,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產品
拼音
[nóngchǎnpǐn][1]
中文解釋
即農業產品,如高粱、花生、玉米、小麥等
英文解釋
farmproce
產品數據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前一日相比,2013年1月8日,肉類、雞蛋、麵粉價格上漲;食用油價格以漲為主;水果、水產品價格微幅波動;大米、奶類價格基本穩定。
中國首次成為其整個財年排名第一的出口市場。美國農業部預測,當前財年對中國和加拿大的農產品出口額將各為190億美元。過去一年,中國大量購買美國棉花引起關注。中國在10月中旬時曾購買90萬噸美國棉花,據信在3月購買了125萬噸棉花的未具名買家也是中國。
中國是僅次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棉花出產國,美國是世界第一棉花出口國。整體看,美國2011財年農產品出口創紀錄,出口額達1,374億美元,預計始於10月1日的2012財年出口額將為1,370億美元。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歐盟和韓國。
監測的21種蔬菜中,13種價格上漲,5種價格下降,3種價格持平;普通鮮雞蛋價格上漲0.2%;豬後臀尖肉、豬五花肉價格均上漲0.3%;牛腱肉、牛腩肉價格分別上漲0.3%、0.2%,去骨鮮羊肉、帶骨鮮羊肉價格漲幅均不足0.1%;標一粉、特一粉價格分別上漲0.5%、0.4%。
在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保障農民利益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僅是我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基本組織形式,也是入社農戶的市場工具,使其能從市場上得到最大的利益。
全國農民合作社達到95.07萬家,成員7221萬戶,占農戶總數的27.8%。全國各級示範社已突破10萬家,開展內部信用合作的合作社已有近2萬家,聯合社5600多家、聯合會2554家。同時,還有1.49萬家合作社在2.7萬個社區設立了2.3萬個直銷店,7500萬人受益。
農民合作社正由數量增長向數量增長與質量提升並重的方向轉變,由注重生產聯合向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方向轉變,由單一要素合作向勞動、技術、資金、土地等多要素合作方向轉變。但是,我國農民合作社存在的問題依然較多,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否則將制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發展。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關繫到國計民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1995年,中國農業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大關;進入21世紀以來,農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2011年達到47712億元。伴隨農業生產總值的穩步增長,中國農業生產經營水平穩步上升,農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在農業產業化實現較快發展的同時,中國農產品加工業規模呈快速擴張之勢,加工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且經營效益良好。2004年,我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約為9318家;至2011年,這一數量增至20187家,增幅達到166.45%。
據統計,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實現工業總產值44132.38億元;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實現銷售收入43896.10億元,同比增長33.23%;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利潤總額2372.96億元,同比增長40.80%。
初級產品
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產品,不包括經過加工的各類產品。包括:
煙葉。是以各種煙草的葉片經過加工製成的產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又分為曬煙葉、晾煙葉和烤煙葉。
曬煙葉是指利用太陽能露天曬制的煙葉;晾煙葉是指在晾房內自然乾燥而成的煙葉;烤煙葉(復烤煙葉除外)是指在烤房內烘烤成的煙葉。
毛茶。是指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葉和嫩芽(即茶青),經吹乾、揉拌、發酵、烘乾等工序初制的茶。
食用菌。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食用菌,包括鮮貨、干貨以及農業生產者利用自己種植、採摘的產品連續進行簡單保鮮、烘乾、包裝的鮮貨和干貨。
瓜、果、蔬菜。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瓜、果、蔬菜,包括農業生產者利用自己種植、採摘的產品進行連續簡單加工的瓜、果乾品和腌漬品(以瓜、果、蔬菜為原料的蜜餞除外)。
花卉、苗木。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並保持天然生長狀態的花卉、苗木。
葯材。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葯材。不包括中葯材或中成葯生產企業經切、炒、烘、焙、熏、蒸、包裝等等工序處理的加工品。
糧油作物。是指小麥、稻穀(含粳谷、秈谷、元谷),大豆、雜糧(含玉米、綠豆、赤豆、蠶豆、豌豆、蕎麥、大麥、元麥、燕麥、高粱、小米、米仁)、鮮山芋、山芋干、花生果、花生仁、芝麻、菜籽、棉籽、葵花籽、蓖麻籽、棕櫚籽、其他籽。
牲畜、禽、獸、昆蟲、爬蟲、兩棲動物類
1、牛皮、豬皮、羊皮等動物的生皮;
2、牲畜、禽、獸毛,是指未經加工整理的動物毛和羽毛;
3、活禽、活畜、活蟲、兩棲動物,如生豬、菜牛、菜羊、牛蛙等等;
4、光禽和鮮蛋。光禽,是指農業生產者利用自身養殖的活禽宰殺、褪毛後未經分割的光禽;
5、動物自身或附屬產生的產品,如:蠶繭、燕窩、鹿茸、牛黃、蜂乳、麝香、蛇毒、鮮奶等等;
6、除上述動物以外的其他陸生動物。
水產品
1、淡水產品。淡水產動物和植物的統稱。
2、海水產品。海水產動物和植物的統稱。
3、灘塗養殖產品。是利用灘塗養殖的各類動物和植物。
水產品類,包括農業生產者捕撈收獲後連續進行簡單冷凍、腌制和自然干製品。
林業產品
1、原木。是指將伐倒的喬木去其枝丫、梢頭或削皮後,按照規定的標准鋸成的不同長度的木段。
2、原竹。是指將竹砍倒後,削去枝、梢、葉後的竹段。
3、原木、原竹下腳料。指原木、原竹砍伐後的樹皮、樹根、枝丫、灌木條、梢、葉等。
4、生漆、天然樹脂。是漆樹的分泌物,包括從野生漆樹上收集的大木漆和從種植的漆樹上收集的小木漆;
天然樹脂,是指木本科植物的分泌物,包括松脂、蟲膠、阿拉伯膠、古巴膠、黃耆樹膠、丹麥膠、天然橡膠等等。
5、除上述以外的其他林業副產品。
其他植物
1、棉花,是指未經加工整理的皮棉、棉短絨、籽棉;
2、麻,是指未經加工整理的生麻、寧麻;
3、柳條、席草、藺草;
4、其他植物。
上述第一條至第十一條所列農產品應包括種子、種苗、樹苗、竹秧、種畜、種禽、種蛋、水產品的苗或種(秧)、食用菌的菌種、花籽等等。
營養價值
不同的農產品有不同的營養價值。
市場價格
產品跌價原因復雜造成產品跌價原因很多,有市場的、社會的,也有經營者本身的原因,歸納起來影響產品跌價的因素有:
1、經營者生產能力過剩,但又不能通過產品改進和加強銷售工作擴大銷售,只能考慮採取跌價措施。
2、在競爭壓力下,迫使經營者通過降價來擴大市場份額。
3、經營者生產成本比其他競爭對手低。
4、競爭對手採取降價措施。
5、產品需求彈性大,降低價格可以擴大需求量。
6、經濟形勢。在通貨緊縮形勢下,市值上升,價格總水平下降,應當採取降價措施。
價格趨勢
2017年主要農產品價格趨勢
一、穀物:
質優口糧或將主導市場
展望2017年,由於庫存水平依然偏高,我國穀物仍將持續供給充裕格局,對價格將形成一定壓製作用,總體呈弱中趨穩態勢,但質優口糧和專用玉米價格仍具上漲空間或將主導穀物市場。預計2017年玉米面積將因收益下降而繼續減少,口糧面積受政策支撐將穩中趨增。而以消費為導向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質優、專用穀物品種帶來商機,預計未來穀物生產將由數量向質量過渡,質優、專用品種的播種面積將有所擴大。消費方面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認知度日趨提高,質優米面和專用玉米消費數量趨遞增態勢。
另一方面,以飼用為主的玉米消費將恢復兩位數增長。我國玉米工業消費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預計玉米消費將恢復較快增加,並將帶動穀物消費繼續增長。
二、棉花:
價格可能回落
2016年,我國棉花產量連續第四年下滑至470萬噸左右。消費方面,2016年1至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減少到2396億美元,國內棉花消費市場略顯疲態。
展望2017年,由於2016/17年度美國、澳大利亞等主產國增產,國際棉花供需形勢寬松。國內新棉、工業庫存與進口棉為儲備棉輪出前的市場提供充足的供給,超過900萬噸的儲備也為拋儲期間市場的主動調控奠定了基礎。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16年的棉價上漲可能是曇花一現,2017年棉花價格有望回落。市場走勢將取決於三個方面的影響,一是新疆與內地棉花生產支持政策如何平衡,二是滑准稅配額是否會再次發放,三是政府對儲備棉輪入輪出的具體操作。
三、大豆:
種植面積繼續增長
展望2017年,受調結構政策繼續實行、大豆玉米比價提高後東北產區玉米種植效益優勢趨弱等因素影響,預計2017年大豆種植面積將繼續增加。從需求看,2017年上半年生豬養殖利潤依然樂觀,再加上畜禽規模化養殖進程加快,飼料中豆粕添加將維持在較高比例,拉動大豆壓榨消費量穩步增加。但隨著國產大豆產量持續恢復性增長,進入壓榨領域的數量增加,將抵消一部分大豆進口,預計2017年大豆進口量將保持穩定。
四、油脂:
價格不容樂觀
因價格大幅下跌、農戶種植收益明顯下滑影響播種面積,2016年油菜籽產量為5年來首次下滑。
預計2017年,因種植收益未明顯恢復,冬油菜籽播種面積或繼續減少。菜籽油繼續拋儲,「鐮刀彎」種植業結構性調整增加葵花籽、花生等油料國內供應量。中加兩國就中國進口加拿大油菜籽雜質新規達成共識,新年度油菜籽進口量預期增加。此外,全球棕櫚油產量或將恢復,預計食用油籽和植物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農產品質量安全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於2006年4月29日通過,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公眾健康,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制定本法。
本法所稱農產品,是指來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即在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
本法所稱農產品質量安全,是指農產品質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第二章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
第十一條國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是強制性的技術規范。
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和發布,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應當充分考慮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並聽取農產品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的意見,保障消費安全。
第十三條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應當根據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需要,及時修訂。
第十四條農產品質量安全標准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商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相關信息
農產品的困局靠「國十條」或難緩解
農產品的困局或許靠一個「國十條」還難以緩解。王之泰認為,根本出路是解決流通環節多頭管理的問題,物流行業實施大部制管理,現在的行業主管部門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物流行業發展需要。
目前可以看到多數的農業電商還是做下行,賣貨到農村,只有少數的以社員網為領頭羊的農業互聯網公司在深耕農產品上行,深入toB業務,幫助農民賣貨,並且提供農產品行情平台,為農民提供信息指導,從而引發農民對農業互聯網的關注。
河南農特產品有桶子雞、洛陽宮燈、洛陽唐三彩、洛陽牡丹餅、大京棗等。
1、桶子雞:是開封特產名菜,以其色澤鮮黃,咸香嫩脆,肥而不膩,越嚼越香幾大特點而出名。其主料是雞,主要烹飪工藝是煮。
2、洛陽宮燈是一種特色傳統工藝品,元宵佳節常見的裝飾品。品種繁多,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走馬燈、蝴蝶燈、二龍戲珠燈、羅漢燈等。
3、洛陽唐三彩:唐三彩是中國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屬於唐代生產的一種低溫釉陶器,釉彩有黃、綠、白、褐、藍、黑等色,而以黃、綠、白三色為主,所以人們習慣稱之為「唐三彩」;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於洛陽,亦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4、洛陽牡丹餅:洛陽牡丹餅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名點,屬於豫菜系。相傳與武則天有關,以豆類為主料製作糕點,酥鬆綿軟。具有促進人體代謝,降低膽固醇及防止細胞老化功能。
5、大京棗:是開封市的特色傳統名食,素負盛名。屬於春節過年的必備食品。大京棗古稱「蓼花」,它以優質糯米、糖粉、飴糖、植物油等為主要原料,經過制坯、油炸、透漿、拌糖粉幾道工序製成。
;⑩ 紅河蒙自保稅區免稅店有啥商品
農特產品。紅河蒙自保稅區免稅店有農特產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駐蒙自市,是雲南的16個地級行政區之一,地處雲南省東南部,北連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