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新發地市場不再向個人開放,個人如何購買
個人可以在新發地批發市場的外面設立的菜市場購買、也可在社區便利店購買。
在北京新發地其實是一個商品批發市場的品牌,主要有批發農產品跟水產品兩個市場。近日新發地為了嚴格分離批發跟零售,批發市場決定不再對個人開放批發業務,進入新發地批發市場的客戶需要實名認證,必須是新發地的批發客戶才能在批發市場交易。對於個人新發地在批發市場外建立了菜市場,同時恢復各個社區的供應。
三、個人購買農產品,可以到社區蔬菜直通車購買。
新發地這個品牌一直都有做社區蔬菜直通車,就是把新鮮的蔬菜農產品配送到各個社區,方便社區居民購買,但是在疫情期間,社區蔬菜直通車就暫停了。為了方便大家購買農產品,現在新發地恢復了社區直通車項目,各個地方的民眾可以選擇自己的社區進行購買。這一系列的措施就是為了方便大家。
⑵ 想把農村的農副產品通過自己賣給市裡人,該怎麼做
可以直接的去找親戚朋友,這樣的話就更賣掉了,並且不需要去找事,不需要受辛苦。
⑶ 農產品的銷售一般都有哪些途徑
1直接銷售
很多農民將農產品直接運到農貿市場進行銷售,將農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這就產生了農民+消費者的模式,這種模式是一種比較傳統的營銷模式,農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進行交易,省去了很多中間的環節,從而可以避免中間商獲取任何的差價,可以讓消費者購買到價格更便宜的商品。
這種直接銷售的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農民除了要花大量的時間種植農產品之外,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銷售農產品,有的時候還會出現供需不平衡的風險,因此當下很多的農民不會選擇直接銷售。
2多層中間商銷售
農產品的生產者可以尋找中間商幫助自己銷售農產品,這就產生了農戶+批發商的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適用於農產品生產相對比較集中的地區。中間商可以從交易的過程中獲取比較高的利潤,有的時候中間商為了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會壓低農產品的收購價格,提高農產品的銷售價格,從而降低了農民的經濟收益。
由於農民不了解市場,不了解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又因為農產品有一定的時效性,因此,農民經常會尋找,中間商幫助自己銷售產品,一秒盲目進行銷售,導致自己經濟造成損失,增加生產的風險。
3加工銷售
農民可以將農產品直接銷售給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將農產品加工成商品進行銷售。這種銷售模式可以增加農產品的收益,農產品生產企業不會壓低農民的銷售價格,因此,農民也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收入。
4發展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的火爆,也讓很多的農民看到了社區團購的商家。農民可以將自己所銷售的農產品,直接放在社區團購平台進行銷售,通過預訂或者是拼購等方式,確定銷售的數量,讓農產品直接送到消費者的家中,減少了中間的環節,提升了產品的銷量,降低了農民銷售產品的風險.
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銷售,現在我們國家政府部門也有很大力度支持農業這塊,可以自己建一個合作社,進行加工,提高自己產品競爭力,農業相關網站,一畝田或者網路貼吧,都是一些有用的渠道,微信群,各地方農貿市場嗎,尤其是大城市。一般農特產品都是自己種的,產品好。很多人喜歡。後面就會慢慢帶來回頭客。
⑷ 怎麼樣才能把農產品賣出去
農產品在本地賣不出去的原因很大是因為供大於求,市場飽和時,再優質的農特產都賣不出好價格,農戶們想要收得更高的利潤,那就必須想方設法將縣域特色農產賣到外地,那麼農產品怎麼賣出去呢?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互聯網慢慢滲透到每個人的身邊,住在城市的居民對物美價廉的農特產也有很大的興趣,但是更多時候是居民們花了大價錢還買不到高品質的農產,這是為什麼呢?
農產品銷往外地時,可能會經過很多中間商,在層層分銷下,消費者買到的農特產價格自然也會上漲許多,品質自然也難以保證。農戶們想賣出好貨,居民們想買到好貨,又該去哪裡交易?
一縣一店·全國鄉土消費社群平台就是一個專注賣農貨的農特產電商平台。在「一縣一店」平台上,消費者下單滿意的農產,原產地的農戶直接發貨運送到客戶手上,既避免了中間商賺差價,也可以保證農產以最好的品質送達。
在網路世界,有流量才能賣得出貨,很多農戶朋友擔心自己家的產品曝光力度不夠,不好賣,入駐「一縣一店」平台,當你家產品上新時,平台都會通過圖文海報、視頻直播、社群營銷等方式及時推廣帶貨,讓消費者眼熟你家的產品。
對於農產品怎麼賣出去這個問題,「一縣一店」還為農戶朋友提供了6個銷售渠道,包含進入又一城公司的供銷體系,加入全球蛙商超聯盟以及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等,助力農產品外銷。
此外,「一縣一店」平台聯盟全國2800多個縣域抱團發展,縣域與縣域之間可以結對子互為推廣特色農產,我家賣你家貨,你家賣我家貨,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基於這個基礎,還可以發展縣域特色文旅活動,盤活縣域經濟。
⑸ 怎麼做農產品批發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農產品批發市場 農貿市場房產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2]68號)文件的規定,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是指經工商登記注冊,供買賣雙方進行農產品及其初加工品現貨批發或零售交易的場所。農產品包括糧油、肉禽蛋、蔬菜、干鮮果品、水產品、調味品、棉麻、活畜、可食用的林產品以及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財稅部門確定的其他可食用的農產品。
注冊公司的流程:
1、工商局核名稱 (一般3個工作日,重名的話時間不確定)
2、銀行開設臨時存款結算帳戶辦理入資並到會計事務所辦理驗資報告 (一般5個工作日)
3、到工商局約號辦理營業執照 (7-10個工作日)
4、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 (3-5個工作日)
5、然後稅務局辦理稅務登記證 (3個工作日)
6、最後到銀行開立基本戶,人行批下來要最少5個工作日。
補充;生產公司需要做環保或環評和生產許可,如果只是銷售公司就不用,但是如果是預包裝食品要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