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如何分析產品效率

如何分析產品效率

發布時間:2023-03-15 19:43:36

❶ 知道實際1H產能為A,該產品標准工時為B,如何計算分析生產效率

生產效率=(實際產量×標准工時)/(實際人力×8.00小時-擋產工時+加班工陸稿時)

生產效率=(當天實際產量×標准工時)/(當天出勤工時-除外時間-人力支援時間
備註:
實際早汪孝產量:生產部、財務計算生產效率/生產力時以實際入庫量計算;
擋產工時:因外部門或受客觀條件影響造成停陵困線或返工工時;
加班工時:為增加產量而延長的工作時間;

❷ 效率與品質的取捨——京東到家產品分析報告

一、前言

1.1此次產品分析的目的

本文試圖通過對京東到家的版本迭代歷程分析、用戶分析、功能分析、運營分析以及數據表現來闡述以下幾個問題:

(1)京東到家的產品定位?(商業模式/盈利模式/目標人群)

(2)京東到家產品設計及運營中有哪些特點?

(3)京東到家以後的迭代方向?

本文所有數據均來自於互聯網,由於數據來源有限及個人能力所限,觀點僅作參考。

1.2此次產品分析的環境

(1)產品名:京東到家

(2)體驗版本:4.5.0

(3)體驗日期:2017年8月24日

(4)體驗機型:堅果pro

二、產品定位及運營

產品定位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2.1產品概述及發展歷程

2.2 生鮮電商市場現狀

2.3 用戶群體分析

2.4 產品理念

2.5 商業模式

2.1產品概述與發展歷程

2.1.1京東到家概述

京東到家是京東集團基於傳統 B2C 業務模式向更高頻次商品服務領域(主要是超市生鮮、鮮花烘焙、葯品等)衍生發展出全新的商業模式,是京東2015 年重點打造的 O2O 生活服務平台,是基於傳統 B2C 模式向 更高頻 領域的重要提升。

它既基於京東物流體系和物流管理優勢、同時在共享經濟風行的推動下依託「互聯網+」技術大力發展「眾包物流」,整合各類 O2O 生活類目,向消費者提供生鮮及超市產品的配送,並基於 LBS 定位實現 1 小時內快速送達,打造生活服務一體化應用平台。京東到家提供幾類到家服務,分別是超市便利,新鮮果蔬,零食小吃,鮮花烘培,和醫葯健康等,已覆蓋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天津、武漢、寧波、成都掘冊、西安、重慶等一二線城市。(來自網路)

2.1.2京東到家發展歷程

(1)版本迭代

1.0.1 微信端,只支持望京地區

1.5.0 訂單跟蹤、商品評價功能上線;更多樣的促銷方式上線;新增行業頻道,可了解最新活動;結算頁交互設計更新。(交互體驗/流程升級,活動內容上線判晌宏)

1.5.1 優化登錄、地址等細節;新活動上線。

2.3.0 新增紅包分享、優惠合集;限時功能優化,可查看店鋪名稱。

2.4.0 門店主頁顯示即時的活動,顯示商家的資質;結算頁面改版。

2.5.0 門店主頁謹友視覺優化;購物車/結算頁優化;修復遺留問題,增強穩定性。

3.0.0 首頁改版,更突出門店;門店列表視覺升級;可在店內(線下)選購;售後服務上線。

3.1.0 提前備註上線,應對缺貨情況;預計送達上線;地圖上線,配送路徑更直觀。

3.3.0 購物車體驗優化;首頁自動定位上線;添加簡訊驗證碼登陸。

3.4.0 好友邀請機制上線,好友下單獲返現;商品/店鋪支持分享;前一天下班下單,第二天店鋪營業即開始送貨;支付界面改版。

3.5.0 定位功能優化;秒殺活動頁改版(取消多餘時段展示);促銷商品在點擊後跳轉至門店促銷列表;搜索結、首頁中門店列表優化;包裝費信息說明展示;商品詳情頁改版;售後批量添加商品提交售後單上線;訂單號支持快速復制到剪貼板;客服系統升級;評論系統升級。

3.7.0 門店頁面舉報商家、勛章、展示評價;可投訴配送員;關注店面可獲該店麵粉絲優惠券。

4.1.0 評價功能完善;門店列表樣式調整;增加促銷與退款的類型;實時計算預計送達時間;在搜索中突出用戶已關注的門店;支持打賞配送員。

4.4.0 搜索功能優化;積分體系優化;結算頁面再改版;穩定性修復。

4.5.0 個人中心改版;收銀台改版;售後入口流程優化;

從上面的迭代列表簡介,可以看出:從版本京東到家 2.4.0 開始逐步的突出用戶附近的店鋪在產品中的比重,希望盡可能發揮京東物流的優勢,調動用戶周邊的服務資源,以最快的速度把用戶想要的商品送到用戶手上。

另外,京東到家的迭代中,京東多次更改了結算界面的交互。2.X 針對京東到家門店這一個頁面進行了很多迭代。3.5.0 版本針對單一種類多頻次的商品京東到家上線了相應的功能。4.X 圍繞售後進行了一些迭代。

從圖1京東到家各個版本在app store的排名和圖2的評論數,可以知道:

(1)在 2.3.0 版本(新增紅包分享、優惠合集;限時功能優化,可查看店鋪名稱)後app store評論數與好評數都增加很多。

(2)在 2.3.0(新增紅包分享、優惠合集;限時功能優化,可查看店鋪名稱),4.2.0(評價功能完善;門店列表樣式調整;增加促銷與退款的類型;實時計算預計送達時間;在搜索中突出用戶已關注的門店;支持打賞配送員)4.4.0(搜索功能優化;積分體系優化;結算頁面再改版;穩定性修復)這三個版本的正面評論數都增加了很多。

(3)另外,在 2016 年 10 月 20 日京東「宅購節」的活動在當時帶來了不錯的活躍度與評論數(但是在活動結束後,這兩項指數瞬間都掉了下去)。

在網路指數中從版本 1.0 到現在,出現的幾個搜索指數峰值中的事件里,四個有兩個是關於京東到家與著名的食品或者超市品牌合作的消息(分別是稻香村,永輝超市),有一個是前面提到的2016年10月20日京東「宅購節」的活動,以及一條「京東到家從明起首日開始用無人機送貨的消息」(這條相對其他是搜索指數相對最低的一條)。

2.2 生鮮電商市場現狀

因為在京東到家的整個業務體系中,生鮮種類是頻繁重復購買率最高且 60% 的用戶會在購買生鮮的同時交叉購買其他零售商品,是最能引流的種類也是在京東到家中的用戶群體里最突出的消費需求,所以在市場分析中,主要分析的就是現如今生鮮電商市場的現狀。

在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與阿里研究院《中國生鮮消費趨勢報告:新時代生鮮市場制勝之道》一文中提到,從 2012 年起到 2016 年,中國的生鮮電商市場從 40 億人民幣漲到了 950 億。目前有7%的城鎮生鮮消費發生在線上。而價格顯然不是消費者網購生鮮的主要動因,豐富、新奇的產品種類以及便利推動著線上的生鮮消費。

《中國生鮮消費趨勢報告:新時代生鮮市場制勝之道》一文中還提到,生鮮相對其他的超市品類,是消費者進行消費升級意願最高的品類。(63% 的消費者希望買到更好的生鮮產品,而其他品類中消費者有這意願的平均只有 42%)生鮮消費者不僅僅追求的是更優質的產品,同時他們也要求值得信賴的產品與服務以及創新的生活解決方案。

而在 2017 年的今天,生鮮電商市場離「生鮮元年」 2015 年兩年過去了,在生鮮電商市場中,仍然沒有一家擁有絕對的主導地位。而在 2016 年上半年拿到融資的 170 家電商之中生鮮電商企業只有 21 家,佔比最少。很明顯,此時,生鮮電商市場已經開始門檻提高,進入洗牌階段。

在生鮮電商的分類中,除了京東到家所在的 O2O 模式。有以天貓為代表的綜合平台,有以中糧我買網為代表的 B2F/F2C,以菜籃網為代表的C2B/B2C 以及以鏈菜為代表的 B2B 的模式。

而在未來,生鮮市場依然潛力巨大,根據 199IT 的《2016 年中國生鮮行業研究報告》中稱。在 2018 年,生鮮市場依然會保有 53% 左右的增長率,而市場交易規格將達到 2000 億元人民幣以上。而在在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與阿里研究院的《中國生鮮消費趨勢報告:新時代生鮮市場制勝之道》中稱,到 2020 年中國的線上生鮮消費將占城鎮生鮮總消費的 15%-25%。

2.3 京東到家用戶群體分析

2.3.1京東到家目標用戶群體分析

京東到家的特點主要是傾向於在高頻購買領域中(生鮮、鮮花、葯品等),利用用戶3公里半徑內的商家資源依靠京東高效的物流進行 1 小時內的配送。還是以生鮮為例,高頻購買生鮮的群體是25往後的有家庭,有小孩,經常在家吃飯的人群。他們可以在下班前下單,到家便可收到所訂的商品,節約了逛超市的時間,可以更多的休息,陪伴家人。而不是所謂的「懶人」:如果因為懶不想逛超市,為什麼不直接點外賣?

從圖 4 中可以看出在網路上搜索京東到家的人群主要還是分布在一二線城市之中,在圖5中可以看出 30-39 歲的人群是搜索的主力。而於男女比例來說,男性為59%而女性為 41%。

從上總結,我認為京東到家的目標用戶還是在一二線城市中,30-39歲的 80 後,他們有家庭,有小孩,會經常在家裡吃飯,收入水平至少是中等水平。

2.3.2用戶分層及特點

京東到家的用戶大概可以分成這么幾類:超市商店店主,富裕家庭用戶,80/90 後白領,網購經驗豐富的消費者。據波士頓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與阿里研究院的報告里指出,到 2020 年,會有三成的富裕家庭在網上購買生鮮。而現在在線下渠道購買水果,蔬菜等種類商品的消費者平均年齡為 45 歲,在線上購買這些商品的用戶年齡則為 31 歲。第三,具有 5 年以上的線上消費經驗的消費者,會開始大量在網上消費生鮮,他們在線上的消費占整體消費市場的三成多。

因為京東到家從頭到尾始終強調的都是及時性與品質的結合。這些用戶的典型使用場景可能是上班:累了一天,不想逛菜市場,不想提東西。在下班回家路上向應用提交自己要買晚飯食材的需求;和女友親熱發現沒有避孕套又不想出去買回來破壞氛圍;准備家宴,需要數量和質量都要行的食材,直接在京東到家上下單送到家。

2.4產品理念

(1)1小時新鮮到家,超市生鮮送到家——強調效率,核心賣點

(2)品質生活極速送達,有品質有態度會講究——效率與品質的結合

(3)萬千商品一鍵擁有,商品來自周圍三公里內知名超市——強調效率,核心賣點

(4)讓生活輕松一點,不排隊不庸碌會生活——用戶訴求

2.5商業模式

京東到家與其他很多生鮮電商產品不同的是,京東到家充分利用了現有的商店和超市的資源,由此無需自建倉庫,對於生鮮的品質問題京東到家也只需起到一個監督的角色,節省了很多花費。而在京東到家與眾包平台達達合並以後,結合京東到家「 3 公里內資源配送」的方式,相比其他的生鮮電商品牌,京東到家擁有巨大的效率上的優勢,是目前唯一一家可以基本上滿足「下單一小時內送貨到家」的生鮮電商平台。

2.5.1京東到家商業畫布

上圖是京東到家的商業畫布,詳細展示了關於京東到家的商業模式各個部分的概述。總的來說,京東到家是一款 O2O 商超產品,主要以豐富的返利優惠引導消費者向高頻次收入低利潤的生鮮產品下單從而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最終為其他利潤更多的商品引流,實現盈利。

相比其他 O2O 生鮮產品京東到家有效率和品牌這兩個大的優勢,與達達合並讓京東到家的商品可以專線配送,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目前只有京東到家可以保證「一小時送貨」。另外,相對其他的 O2O 生鮮產品,京東到家的品牌優勢很明顯,消費者對京東這個品牌所代表的品質和送貨效率都是有一定的認同度的。

三、產品設計

本部分主要就京東到家京東到家的App的核心功能的用戶體驗體驗來進行分析,主要分三個方面:信息設計、核心業務主流程、交互設計。

3.1核心任務流程圖

3.2 信息&交互設計

3.2.1店鋪詳情

1.紅包圖標不同店鋪不統一;2.收起頁面的控制項位置應該與打開的控制項位置相同

3.2.2購物車

1.不具備點擊功能東西設計的太像按鈕卻無法點擊;2.在購物車內的商品沒有任何文字信息

3.2.3特別情況下的交互設計

-

四、總結與建議

總的來說,京東到家無論在產品整體氣質,還是在產品細節打磨方面已較為成熟,但是在這些方面又是有些小問題的。本部分主要就產品定位和產品以後可能的迭代方向作以總結。

4.1迭代方向

4.1.1供應商超選擇

使用生鮮O2O的這群消費者根據調查是消費升級意願最高的。京東到家把商品范圍顯示在3公里內往往使顯示出的商品無論是品質或者豐富度都不足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在我的京東到家上,只有一家大型超市永輝超市,但是它接受的訂單數居然是同類第二名的10倍。這說明花附加的物流費,更多的時間卻無法購買到品質更高的產品,是吸引不了消費者的。因為京東到家把3公里內大量的同質化的小商超顯示出來,這意味著京東到家最大的競爭者變成了離用戶家最近,5分鍾就可以到的小區商超。而效率上而言,京東到家是永遠不可能超過小區里的小商超的。

於是我認為,京東到家在商品提供者的選擇上應比現在更傾向代表品質保證的大型綜合型商超和垂直領域的專賣店才是最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甚至,京東到家還可以與宜家這一類遠離城區,不方便經常去消費的巨型商場合作。

另一點,因為3公里內的資源有限,產品的日常運營上也會受到影響,比如我在七夕節這一天在京東到家上都沒有看見非常詳細的七夕節主題策劃(有,但是因為要考慮一些地方商品豐富度不夠,只有一些有限種類的打折優惠,無法做的特別好)。

4.1.2交互設計

現有的購物車與訂單這兩個TAB完全可以合並,購物車這一部分經常會是空的狀態,購物車存在主要是在用戶方便了解自己購物商品的信息。在有優惠的時候用戶可以也通過購物車了解自己是否滿足優惠條件。而訂單這個TAB在生鮮高頻次重復購買購這個特點里更多的是方便下次下單時節約時間,提升效率。

而京東到家現在的購物車這界面面的設計是有問題的。進入這個頁面後做任何操作都要重新跳回原來店鋪的界面,所選商品的總價等信息在這個界面也是沒有的。這樣,購物車這個TAB起的作用就很小了(如下圖)。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非常常見的使用場景(用戶在重新購買之前購買過的商品的基礎上再添加幾項新的商品)的操作會來回多次切換這兩個TAB,使整個流程變得復雜。因此,把這兩個TAB合並為一個TAB是合理的。

而如果把購物車與訂單這兩個TAB合並,補全必要的信息,這樣會幫助用戶更好的做出購物的選擇。減少了用戶操作繁瑣程度。(如下圖)

❸ 五步法幫你深度分析一個APP產品

微信搜索公眾號: 饅頭UX ,了解更多優質文章內容

不知道你是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拿到一個APP產品不知道如何去分析他的好壞,又或者總是分析的很片面,要麼僅僅是交互,要麼僅僅是視覺

那麼有什麼好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更系統的分析一個APP產品的好壞呢?

我們需要明白的一點是,我們在分析產品時,應該從山頂逐漸往下看,才能夠看到山的全貌,站在山腳下只能看到自己視野幾百米的范圍。

接下來

我們去分析一個APP產品的時候,就可以通過一個萬能的公式更全面更系統的去層層剖析:

1、戰略存在層(它為什麼存在)

產品的核心驅動力是什麼?

這個產品帶給用戶的價值是什麼?

這個產品帶給企業的價值是什麼?

2、能力范圍層(我們自身能力)

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現在的能力儲備是否能夠支持?

做到這個需要什麼樣的能力儲備?

3、資源結構層(內外部資源有哪些)

產品的利益相關者有哪些?

內外部有哪些資源?

競爭對手是哪些,相對於他們優勢和劣勢在哪裡?

4、角色框架層(產品各個角色)

體:產品構建的矩陣如何,這個產品處於什麼位置?

面:各個板塊的使用場景、目的是什麼?

線: 頁面的布局如何?

點: 這個功能的目的是什麼?用戶如何交互?使用流程是否合理?...

5、感知層(如何感知產品的不同)

感知層很多時候設計師都會糾結在細節裡面,總會分析色彩、圖標、間距等。而感知層最重要的是要分析這個產品的調性如何?和其他同類的差異在哪裡?界面設計是否能夠吸引用戶?

最後

我們通過這個五個步驟去分析下今日頭條APP

1、戰略存在層

核心驅動力 :演算法推薦+優質內容

用戶價值 :今日頭條帶給用戶的價值是通過了解用戶的喜好,精準推薦給用戶最感興趣的內容,提升用戶的閱讀效率

產品價值 :以今日頭條作為基礎的流量池為其他產品相互導流

2、能力范圍層

2019以前今日頭條的slogan是「 你關心的,才是頭條 」定義今日頭條的核心是推薦演算法

而2019年之後今日頭條的slogan是 「信息創造價值 」定義今日頭條的核心是打造優質的內容,讓信息創造價值

今日頭條從技術到內容的轉變,靠的是今日頭條的長久以來的能力儲備,所以我們會看到今日頭條推出的一系列對內容創作者的扶持計劃。     

3、資源結構層

今日頭條的利益相關者 :消費信息的用戶、產生內容的創作者、廣告商

競爭對手 : 騰訊新聞(騰訊)、網易新聞(網易)、搜狐新聞(搜狐)、微博...

優勢 :今日頭條通過推薦演算法構建了早期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吸引了大批大V和信息消費者,具有先發優勢,之後又通過內容產品矩陣構建自己的護城河

劣勢 : 競爭壓力大,都在競相進入內容領域

4、角色框架層

體:

今日頭條經過幾年的發展,逐漸構建起一個內容聚合平台(圖文、短視頻、長視頻...),作為基礎的流量池,為其他的產品相互導流

面:

首頁模塊你可能感興趣的,和你感興趣的內容

西瓜視頻,你可能感興趣的短視頻

放映廳,你可能感興趣的長視頻

所以,我們從導航欄就能夠可以看到今日頭條產品所構建起來的面:

核心是千人千面的定製化推薦,核心之外是圖文、短視頻、長視頻

接下去,就是線和面的分析,這就到了布局和功能層級了,這是交互方面的內容,我就不再一一細說了

線: 頁面的布局如何?

點: 加這個功能的目的是什麼?用戶如何交互?使用流程是否合理?

註:APP角色框架層都能夠如上圖一樣由面到線再到點,逐一進行解構分析

4、感知層

人去感知一個物體通常常是通過5種感覺: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互聯網的產品不像線下體驗店5感都能夠體現,而我們感知互聯網產品主要通過視覺和聽覺這2種感覺。

我們聽到的是今日頭條的報道、今日頭條的視頻廣告

看到的是是今日頭條的產品、廣告圖。而的核心是今日頭條的"信息創造價值",圍繞這個最基本的核心,給用戶的感知才是一致的,才是和其他產品塑造差異化的核心要點。

基於這些我們再去分析裡面的細節就游刃有餘了

比如,同為新聞自媒體平台,今日頭條把內容創作者放置在列表頁明顯的位置,而網易新聞、騰訊新聞在內容列表創作者的名字卻被弱化了,原因就在於今日頭條定位的是自媒體新聞平台,重點在於內容創作者,而網易新聞、騰訊新聞定位的是新聞媒體平台,重點在於內容。

在文章的最後,饅頭想要說的是,任何東西要想看清事物的全貌,都需要站在高處往下看,別被你身處的位置所局限。

微信搜索公眾號: 饅頭UX ,了解更多優質文章內容

❹ 如何統計分析生產效率

工效計算公式
本周(月)入庫成品(在製品)/標戚滾准工時
本周(月)工效 = ———————————————————早悶—— X 100%
本周(月)直接生產人員總工時 — 異常工時
實際高睜余產量
本周(月)工效 = ———————— X 100%
標准產量

❺ 如何提高產品的效率

工作效率可用兩個詞信穗來解釋:一個是效率;另一個是效能。
效率是單位時間做事的數量,效能是單位時間做事的價值,兩者都很重要,不可或缺。
敲黑板!!!!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1. 正確的時間
根據我們的工作內容進行分類,就能預估一下我們需要完成的時間節點!
我把它們大致分為六類!你可以去嘗試一下自己的工作滑姿卜分類!
接到leader、銷售、運維或開發測試同事拋出冊衡的問題,這些問題拿到手時,幾乎不知所雲,需要花時間去找熟悉的同事搞清楚來龍去脈,並想出解決方案。我把這類工作歸納為需求梳理;
有了解決方案的需求,需要具體去落實,畫原型,寫文檔,畫流程圖,我把這類工作歸納為產品設計;
每個月要開開發評審,定一下個月的開發計劃,稱為需求評審;
設計評審過的需求,需要和設計師反復溝通確認;開發評審過的需求需要完善或根據實際開發過程給出細節的方案。我把這類工作歸納為需求溝通;
上線之前,提交兩天根據測試的測試用例或者開發安排,進行測試。我把這類任務稱為產品驗收!
我工作比較特殊,還有一些售前的工作,比如參與一些投標,撰寫投標方案,系統演示,部門培訓,客戶培訓等等,我把這一類都稱為售前支持!

❻ 產品分析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

分析產品組合的特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產品線:

產品線指一組密切相關的產品,這些產品功能相同,售給同類顧客群,通過同一 類的渠道銷售出去,售價在一定幅度內變動。有了產品線的定義作為基礎,我們就可以 定義產品組合的寬度,產品組合的寬度是指公司所擁有的產品線的數目。

二:產品線長度:

每一條產品線內的產品品目數稱為該產品線的長度,如果一個公司有多條產品 線,我們可以將所有產品線的長度加起來,得到公司產品組合的總長度,用其除以寬度 則可以得到公司平均產品線長度。

三:產品組合深度:

每一產品品目內的品種數稱為產品組合的深度,如兩面針牙膏具有多種口味與香 型,這些就構成了兩面針牙膏的深度。

四:產品相關度:

不同的產品線在最終用途、生產條件、分銷渠道或者其他方面可能與某種程度關聯,這種關聯性我們將其稱為相關度。

產品組合的四個方面為公司確定產品戰略提供了依據。公司可以採用四種方法發 展其經營業務。公司可以增加新的產品線,以擴大產品組合的寬度。也可以伸長它現有 的產品線,成為有更完全產品線的公司,可以更多地增加每一產品的品種,以增加產品 組合的深度,並開拓新的領域或收縮領域。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分析產品效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產品里的貓是什麼 瀏覽:467
2020親子游占市場比重多少 瀏覽:423
如何爬取有價值的數據 瀏覽:555
七殺賬號交易哪個平台有 瀏覽:46
代理瀏覽器怎麼樣 瀏覽:524
origin注冊時發生技術問題怎麼辦 瀏覽:215
fagor系統怎麼刪除程序 瀏覽:208
怎麼代理問道手游 瀏覽:569
新手小白買什麼產品 瀏覽:609
峰哥什麼產品 瀏覽:796
如何快速下單產品模型 瀏覽:963
如何鍛煉程序員邏輯思維 瀏覽:619
如何修改藝考信息 瀏覽:467
維基數據有哪些 瀏覽:296
如何物流公司加盟代理 瀏覽:903
賣家如何屏蔽店鋪產品推薦 瀏覽:218
豆怎麼交易 瀏覽:370
程序化打板軟體哪個好 瀏覽:162
武漢征源程序員多少工資 瀏覽:500
發布保潔信息去哪個平台 瀏覽: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