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庫存商品的賬面價值怎麼算
1、先進先出法:對應商品的成本單價
2、個別計價法:對應商品的成本單價
3、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存貨總成本+本期收入存貨的總成本)/(期初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4、移動加權平均法 :
存貨移動平均單位成本=(原有庫存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
5、毛利率法
①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②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③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④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⑤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⑥期末成本單價=期末存貨成本/庫存數量
6、零售價法
①成本率=(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初存貨售價+本期購貨售價)=總成本/總售價
②期末存貨成本=期末存貨售價總額×成本率
③期末成本單價=期末存貨成本/庫存數量
7、售價金額核演算法
①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
②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
③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④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⑤期末成本單價=期末存貨成本/庫存數量
8、計劃成本法
①本期存貨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存貨的成本差異+本月收入存貨成本差異總額)/(月初結存存貨計劃成本+本月收入存貨計劃成本總額)=總差異/總計劃成本
②存貨成本差異=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③期末結存商品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額=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存貨成本差異率
④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期末結存商品應負擔的成本差異額
『貳』 庫存商品是什麼
庫存商品的意思是指企業已完成全部生產過程並已驗收入庫,合乎標准規格和技術條件,可以按照合同規定的條件送交訂貨單位,或可以作為商品對外銷售的產品以及外購或委託加工完成驗收入庫用於銷售的各種商品。企業應設置「庫存商品」科目,核算庫存商品的增減變化及其結存情況。
商品驗收入庫時,應由「生產成本」科目轉入「庫存商品」科目;對外銷售庫存商品時,根據不同的銷售方式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在建工程等領用庫存商品,應按其成本轉賬。
庫存商品明細賬應按企業庫存商品的種類、品種和規格設置明細賬。如有存放在本企業所屬門市部准備出售的商品、送交展覽會展出的商品,以及已發出尚未辦理托收手續的商品,都應單獨設置明細賬進行核算。庫存商品明細賬一般採用數量金額式。
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商品零售企業,庫存商品明細賬按實物負責人設置。其格式一般要用三欄式,只記售價金額不記數量。由於庫存商品按售價記賬,為隨時了解庫存商品的實際價值,同時也便於月末各實物負責人已銷商品進銷差價,也可採用「庫存商品」和「商品進銷差價」明細分類賬戶相結合的方法,設置「庫存商品及進銷差價」明細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