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產品組裝的基本流程
電子產品的組裝流程介紹
電子產品系統是由整機、整機是由部件、部件是由零件、元器件等組成。由整機組成系統的工作主要是連接和調試,生產的工作不多,所以我們這里講的電子產品生產工藝是指整機的生產工藝。
電子產品的裝配過程是先將零件、元器件組裝成部件,再將部件組裝成整機,其核心工作是將元器件組裝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電路板部件或叫組件(PCBA)。本書所指的電子工藝基本上是指電路板組件的裝配工藝。
在電路板組裝中,可以劃分為機器自動裝配和人工裝配兩類。機器裝配主要指自動鐵皮裝配(SMT)、自動插件裝配(AI)和自動焊接,人工裝配指手工插件、手工補焊、修理和檢驗等。
生產准備是將要投入生產的原材料、元器件進行整形,如元件剪腳、彎曲成需要的形狀,導線整理成所需的長度,裝上插接端子等等。這些工作是必須在流水線開工以前就完成的。
自動貼片是將貼片封裝的元器件用SMT技術貼裝到印製板上,經迴流焊工藝固定焊接在印製板上。
經裝貼有表面封裝元器件的電路板,送到自動插件機上,機器將可以機插的元器件插到電路板上的相應位置,經機器彎角初步固定後就可轉交到手工插接線上去了。
人工將那些不適合機插、機貼的元器件插好,經檢驗後送入波峰焊機或浸焊爐中焊接,焊接後的電路板個別不合格部分由人工進行補焊、修理,然後進行ICT靜態測試,功能性能的檢測和調試,外觀檢測等檢測工序,完成以上工序的電路板即可進入整機裝配了。
㈡ 【例】一種產品需要工人組裝,現有三種可供選擇的組裝方法。
我肯定選第一種,單位時間的產量是後面2種的130%了,最小值也比後面的最大值高出很多,,很明顯生產效率很高,作為老闆必須選這個的,前提是產品質量必須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