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提升地理標志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加強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既可以利用我國已經形成的眾多的名優特產,創建我國自己的世界品牌。又可以突破當今世界經濟強國以技術標准、專利技術等一系列措施所構築的貿易壁壘,從而提高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特別是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所以,大力宣傳知識產權保護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普及和提高全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
定 義
世界貿易組織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本協定的地理標志,是指下列標志:其標示出某商品來源於某成員地域內,或來源於該地域中的某地區或某地方,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徵,主要與該地理來源相關聯」。我國於2001年12月1日起開始實行的新《商標法》第十六條規定:「地理標志是指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者其他特徵,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
地理標志一般是由「地理名稱」和「產品名稱」組合而成,像「北京烤鴨」、「荔浦芋頭」、「景德鎮瓷器」、「吐魯番葡萄」、「陽澄湖大閘蟹」、「昌黎葡萄酒」等都是頗具地域特色的產品地理標志,這些優質產品不僅在我國人人皆知,而且還蜚聲海外。
在商品的貿易流通中,標有地理標志的商品。不僅能起到標示某種商品來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還標示著這種商品恆定的質量、信譽、特徵和風格。
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地理標志是一項重要的無形資產,它具有財產權的性質。地理標志作為一種自然和人文的資源,是歷史形成的,是稀缺的,也是不可再生的。地理標志的這種知識產權屬性,是它的本質屬性。所以說,地理標志既是商品產地的標志,也是商品質量的標志,更是一種知識產權。
對地理標志的保護是WTO知識產權協定的重要內容之一。WTO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明確指出,地理標志與商標、專利、著作權都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地理標志可以得到永久保護的法律屬性又不同於其他的知識產權。其他知識產權如專利、商標和版權中的財產權都有時間性的限制,權利人在法律賦予的保護期內具有專有權,但過了保護期限則該智力成果就進入公共領域,成為人類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無償使用。而地理標志則沒有時間方面的限制要求。
意 義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是WTO的重要協定之一,給予各WTO成員方以知識產權方面的保護是我們作為其成員必須遵守和履行的義務。為了與該協定保持一致,我們國家修改了《商標法》,將原產地名稱(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納入了法律的軌道。這是我國政府加大對原產地產品保護工作力度的新舉措,更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運做的具體表現.
地理標志是一項重要的知識產權.它作為一種無形的資產,其商業開發價值十分巨大,2004年8月10日,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在《關於運用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的報告》上批示「運用商標和地理標識促農增收是個好辦法」,要求切實抓緊落實。所以,大力宣傳知識產權保護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普及和提高全民的知識產權意識是一項意義重大而有益的工作。
首先,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既可以利用我國已經形成的眾多的名優特產,創建我們本國自己的世界品牌。又可以突破當今世界經濟強國以技術標准、專利技術、環保標准、反傾銷等一系列措施所構築的貿易壁壘,從而提高中國地理標志產品特別是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其二,對地理標志的使用和保護,不僅給地方經濟注入了活力,而且還能夠為區域品牌產品的生產企業帶來核心競爭力和無限商機。如
「吐魯番葡萄」、「荔浦芋頭」,還有我們河北的「昌黎葡萄酒」等產品在申請和使用了「地理標志」後,其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國家工商局的統計數字表明,已經獲得地理標志注冊保護的農產品的收購價格普遍得到了上漲。
其三,加強對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將會規范和保障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秩序。這不僅有利於我國的貿易和投資得到公正的待遇,避免一些外國投機商人惡意搶注或假冒中國的知名品牌,保護我國正當的經濟利益,而且還可以有利地打擊某些國內企業假冒地理標志產品,以次充好、粗製濫造的非法行為。可以說,對於地理標志的保護工作,實際上也是對地理標志產品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和市場銷售情況的一種監督和控制。
其四,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可以把分散的農戶和小企業通過以地理標志保護這條知識產權為紐帶的方式聯系在一起,通過龍頭企業把他們連接到市場上去,使他們能夠有機會更多地分享地理標志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市場利益。這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增長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措 施
1.
認真學習和研究《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借鑒國外在這方面的有益經驗,建立專門的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機構,直接負責地理標志產品名稱的審核、注冊、管理和市場監督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WTO知識產權協定對我國特色產品的保護力度,增強我國地理標志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2. 制定地理標志產品的監督管理制度。使地理標志的商品不僅符合其地域條件,更應符合其傳統的特色和質量要求。確保地理標志產品的質量和信譽,使我們的地方特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暢銷不衰。
3.
加大對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由於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在我國起步較晚,部分企業和消費者對該制度的了解不多,我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運用廣播、電視、報刊、培訓班、法律知識考試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廣泛宣傳地理標志保護工作方面的知識,使人們認識到:地理標志保護工作的作用是保護屬於當地人民的知識產權,直接受益的是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工作不僅能夠保護我們國家特色產品的品牌,而且能夠提高這些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使我們國家在全球經濟大市場中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
❷ 如何才能增強我國文化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首先我認為,你必須的要了解國際商場上面需要什麼,其實競爭力說白了,也就是說國際上買你東西的人多還是少。之後,你必須要明白我國的文化產品與國際上市場需求有什麼結合點。再則,你必須了解同類產品中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的優勢是什麼。
在談,根據不同的國際消費人群要制定不同的對應產品。要壯大文化產品的聲勢,要致力於打造知名的牌子,讓國際上一提到中國,就知道你這個牌子。
產品要過硬,技術,服務,質量,售後。
注重打造產品的和公司的硬實力。硬實力才是企業發展也產品制勝的關鍵。
看我打不少字了,採納了吧。
❸ 出口強勁拉動中國製造業復甦,中國產品為何能夠走出國門
出口的強勁拉動中國製造業的復甦,這也是在今年年末,11月和12月非常顯著的狀況。根據國家的相關外貿數據顯示,我國在11月和12月當中,出口數據一直都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這是因為目前我國的經濟水平已經恢復到了疫情,當前疫情也得到了較好的控制,所以復工復產以及正常的規模生產能夠在我國當中實現。但是反觀其他國家征戰未能控制疫情等情況,對於國家在經濟層面上的需求就進一步的增加,只能夠通過進口的方式來緩解目前的危機。所以我國產品之所以能夠在這幾個月大幅度的出口到外國也有著疫情方面的影響。
所以我國產品目前能夠大量出口的原因分別是我國產品的質量和價格都受外國顧客的歡迎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得力。
❹ 如何有效開發民族旅遊產品
旅遊是文化性很強的經濟事業,同時又是經濟性很強的文化事業,文化與旅遊的結合是現代旅遊的發展趨勢,旅遊業發展越來越依靠文化支撐,文化已成為旅遊業發展的靈魂。各民族具有悠久的歷史,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創造了特色鮮明、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充分發揮民族文化優勢,促進民族旅遊產品開發,對於旅遊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安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居住著布依、苗、仡佬、回、彝等少數民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各民族創造了悠久深厚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其建築文化、飲食文化、節日文化、服飾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呈現立體發展互為促進的態勢,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煥發出悠久的迷人情感和動人的永久魅力。
(一)加大對民族神秘文化的挖掘,使民族旅遊產品具有神秘色彩
安順民族地區很早就有古人類居住,生活在這片遼闊的高原,民族地區留存著許多神秘的文化遺址。這里有幾十萬年前生活在平壩飛虎山的古人類遺址,有點燃了亞洲文明之燈的安順普定穿洞人。有千古之迷的紅岩天書、朴朔迷離的馬馬崖壁畫、江廣百餘步的牂牁江、與漢王朝比高低的古夜郎。以及諸葛亮南征時的五尺道、孟獲屯、孔明塘、關索嶺等等,都在安順民族地區留下了許多遺跡。在開發民族旅遊產品時,賦予神秘的文化色彩,將使民族旅遊產品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二)加強對民族民間文學的搜集整理,使民族旅遊產品具有詩情畫意
在民族地區流傳著許多神話、傳說、故事、歌謠等民間文學,《蝴蝶姑娘》、《兄妹結婚》、《吃新節的來歷》、《蚩尤的傳說》、《射太陽》等,這些民間文學口耳相傳、世世代代源遠流長,在人們的心裡形成了共同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觀念。民族旅遊產品的開發,必須遵循共同的審美標准,完美地表現共同的審美統一,使民族旅遊產品具有詩情畫意的意境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大力弘揚民族風俗習慣,使民族旅遊產品具有地方特色
民族地區節日絢麗多彩,建築美觀大方,飲食獨特豐富,婚戀熱鬧非凡,喪葬古樸典雅。總的來說,民族風俗習慣具有地方特色,在開發民族旅遊產品時,要跟民族風俗習慣有機地結合起來,比如便當酒、刺藜酒、糯米酒的釀造技藝,狗肉、牛肉、羊肉的烹飪方法,糍粑、達爾粑、五色花米飯的製作等,充分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旅遊產品,讓許多多姿多彩的民族風俗習慣繼承發揚,使民族旅遊產品大放異彩。
(四)創新民族民間工藝,使民族旅遊產品具有時代氣息
民族地區氣候溫和,雨熱同季風雨共節,適合各種動植物的生長繁衍,山上林木蒼翠鳥語花香,河裡溪水長流魚鴨成群。各民族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流傳著蠟染、刺綉、織錦、儺雕、樂器、竹編等許多民間工藝,這是人們取之於自然而美化自然又實用的民間工藝品,世世代代相傳經久不衰,在開發民族旅遊產品時,要充分發揮民間工藝創新的能力,在吸收各種民間技藝的同時賦予其時代特徵,使民族旅遊產品具有時代氣息,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五)注重對民族歷史人物的宣傳,使民族旅遊產品具有人文精神
各民族是勤勞善良勇敢頑強熱情好客的民族,歷史上出現了許多風雲人物,創造出民族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王襄仙、蒙阿莎、楊魯、甲金、陸瑞光等等,先後在民族地區拍攝反映了各民族反抗壓迫爭取自由頑強拼搏的電影、電視等,如《山寨火種》、《六馬兄妹》等。加大對民族歷史人物的宣傳力度,使民族旅遊產品同民族人文精神結合起來開發利用。
二、安順民族旅遊產品發展現狀
安順民族旅遊產品的開發,目前處於逐步發展階段,民族旅遊產品的生產總量小,民族旅遊產品開發程度較低,單戶生產規模偏小,多數產品的品種單一、檔次較低。在全市的旅遊業產值中,民族旅遊產品的產值,所佔比重較小。主要有竹木類、泥石類、染織類、刺綉類、銀器類、食品類、服飾類等。
(一)現代化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食品生產企業,如牛來香、百花串、波波糖等,這些企業具有民族旅遊產品的開發、生產、營銷能力的企業和公司,進行批量現代生產。
(二)家庭手工作坊。主要集中在蠟染、木雕、石雕等企業,此類企業具有一定的民族旅遊產品開發、生產、營銷能力,產品產量規模較小,技術含量較低。
(三)個體生產經營戶。主要是部分能工巧匠組織小規模生產的民族旅遊產品,主要是民族旅遊工藝品,如銀飾、刺綉、織棉等產品,產品較為單一,形不成規模批量生產。
(四)公司加農戶經營。主要依託公司統一設計,分散到農戶進行加工後,再由公司收集統一銷售的民族旅遊產品,主要是壁掛、裝飾畫、民族娃等。
(五)分散戶生產。主要是民間具有傳統工藝製作能力的能工巧匠生產的民族旅遊產品,進行不定期未定點分散銷售的個體,主要是傳統民族服飾等。
三、安順民族旅遊產品開發存在的問題
民族旅遊產品的開發,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但民族旅遊產品的開發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民族旅遊產品的開發缺乏統籌規劃和宏觀指導。民族旅遊產品的生產多是作坊式的家庭企業,由於缺乏統籌規劃和宏觀指導,規模較小、基礎薄弱,各自為陣,隨意性大,致使產品難成體系,生產難以形成規模,企業難以發展壯大。
(二)市場不規范,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大。由於民族旅遊產品市場不規范,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大,企業研發的新品被逐利者仿製,擾亂了生產秩序和銷售市場,導致生產無序,新產品出不來,老產品積壓。
(三)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不高,生產力水平低。由於民族旅遊產品生產企業皆屬小作坊式的家庭企業,資金不足,自我改造能力不強,很難購進高科技的現代機械設備,傳統工藝生產,科技含量較低,很多產品多靠手工完成,質量產量都很難提高。
(四)價格無序競爭,市場運作缺乏規范化。由於民族旅遊產品價格不規范,如同樣的產品,在不同的市場店面價格相差較大,讓游購者買得不踏實,想買又怕買,左選右擇,最後乾脆放棄購買,造成產品滯銷,旅遊產品市場不活躍。
(五)宣傳力度不夠,地方特色未能充分顯現。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地方民族旅遊特色產品的宣傳方面顯得較弱,對產品的宣傳包裝,在深度和廣度上都顯乏力。
四、對開發民族旅遊產品的幾點建議
為了發展壯大旅遊業,必須大力開發民族旅遊產品。對民族旅遊產品的開發提出以下建議。
(一)制定發展規劃,搞好指導和引導,促進民族旅遊產品的發展。政府職能部門,對民族旅遊產品的研製開發,制定出一個合理的發展規劃,給予正確的指導和引導。對該優先發展的給予優先扶持,做到循序漸進,促進又好又快發展。政府要引導開發民族旅遊產品市場,到外地推介旅遊資源的同時也要宣傳民族旅遊產品,把開發本地市場與外地市場結合起來。
(二)切實保護知識產權,規范生產經營秩序,促進發展。針對民族旅遊產品的生產,要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建立企業質量標准,對未經許可仿製產銷知識產權保護的商品、產品、作品,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查處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護激勵產權人的生產和研發積極性。規范依法經營行為,促進和諧發展。
(三)建立市場激勵和政府引導鼓勵的激勵機制。增加民族旅遊產品生產的科技含量,提高生產創新能力。規范民族旅遊產品市場價格,限制不合理的經營行為,營造公平的市場秩序。政府有關職能部門應加強不同行業同類產品價格的監管,保證旅遊產品貨真價實,積極營造一種和諧合理市場環境和規范的經營行為。
(四)進一步加大對民族旅遊產品的宣傳力度。宣傳輿論部門要主動為企業服務,認真設計宣傳方式和手段,更好地推介民族旅遊產品。有關職能部門和企業要採取多種方法,多種渠道廣泛宣傳民族旅遊特色產品,製作宣傳民族旅遊產品的多形式宣傳介體,在各種媒體上宣傳,努力把民族旅遊產品推向全國、推向國外。
(五)明確重點,擇優扶持。對民族旅遊產品的開發,應選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市場歡迎的產品為重點、鼓勵其優先發展,擇優扶持,努力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創建民族旅遊產品交易市場,規范市場准入制度。建立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政府部門要配合行業協會,幫助行業整合,向產業化、規模化又好又快方向發展。
❺ 如何做到把其他地區種植特色農產品的優秀經驗真正引進來,發展本土特色農產品
國家部門要支持,要想搞好特色農業,一定是離不開國家和相關部門的支持的,國家應該從宏觀上出台政策和法律法規,支持特色農業的發展。地方政府要幫助,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層的政府部門,是發展特色農業的主要力量,也是特色農業的主要推動者,地方政府應該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發展經濟是需要啟動資金的,發展特色農業自然也是如此,地方政府和國家農業部門應該在財政上,對特色農業提供補貼。國家和地方除了要為發展特色農業提供財政上的補貼,還要為特色農業的企業給予稅收上的優惠,促進特色農業企業的發展。
產品是指能夠供給市場,被人們使用和消費,並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的物品、無形的服務、組織、觀念或它們的組合。地方特色產品,指的是具有地方特色屬性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的,例如食物美食小吃等,和無形的,例如服務觀念組織等。
❻ 怎樣將特色農產品出口
農產品出口要看出口哪國,大多數國家都會根據不同的農產品要求不同的認證,不然都無法進入當地市場。相關認證最常見的是GAP認證和有機農產品認證。
建議LZ可以先查下市場情況,比如歐洲所接受的認證、美國接受的認證、什麼樣的農產品最受歡迎等等。
阿里巴巴比較國際化一點,有不少國外企業也在上面尋找客戶。或者你可以用英文Google:B2B,也會有很多國際的B2B網站提供平台互相尋找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