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產品上架後有哪些問題

產品上架後有哪些問題

發布時間:2023-03-04 16:21:47

A. 產品上線後,最需要關注的指標有哪些

隨著國內互聯網產業的成熟和競爭的加劇,從數據分析的角度來客觀地、科學地評估產品的 現狀,以及用數據說來指導產品的改版,已成為產品經理需要具備的核心能力。當產品上線後,通常我們最需要關心的指標是什麼呢?如何設定呢?本文將給予簡單的介紹。

不同類型(電商、社交、游戲、工具等)及不同平台(PC/APP)的產品,其關鍵數據指標往往不一樣。但是通常來說,產品上線後,運營通過渠道投放(如上架App Store和各種應用市場),讓用戶接觸到產品,通常用戶會經歷如下過程:

一、產品的拉新指標

二、產品的活躍指標

三、產品的留存指標

四、產品的轉化指標

交易類產品轉化指標(電商類如淘寶、京東)

社區型產品轉化指標 (比如說知乎、豆瓣、小紅書等)

社區型產品的首要目的是將用戶聚集在一起,並且引入用戶生成內容,它的核心關鍵在於培養一個能夠生成內容的活躍用戶社區。

企業型產品轉化指標 (比如說印象筆記)

目前大部分企業型產品會通過免費試用來吸引用戶,通過後續的運營來將試用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

五、產品的傳播指標

現在產品都會內嵌分享功能,對內容型平台或者依賴傳播做增長的產品,對病毒式增長的衡量就會變的至關重要。

舉個栗子:

在一個社群裂變活動中,有 2000 名用戶對外發出了 500 次邀請,其中有 1000 進了社群。

現有用戶數:2000

總計發出的邀請數:500

邀請率=總計發出的邀請數 / 現有用戶= 500/2000=25%

進群人數:1000

接受率=進群人數 / 總計發出的邀請數 =1000/500=2

病毒系數K=邀請率 x 接受率= 25% x 2=50%

總結:

我們在產品上線後,重點可以看看如下表的數據指標:

發布於 2019-03-25

B. 當產品上線後,應該做什麼

產品的上線來源於需求,而需求用於驅動業務發展,所以最後結論就是:產品上線用於驅動業務的發展。
簡單理解就是:吃飯是因為餓了,餓了就需要吃飽飯,不然就要餓死,所以吃飯是為了不餓死。
但是,產品上線了,卻不是一定能完全適配我們的業務,就像我們餓了吃飯能填飽肚子但卻不一定能吃的爽吃,吃得舒服,因為吃的菜可能不合我們的胃口!而上線一個產品也是這樣的道理,我們能做的是盡量滿足前期的需求,但是也要適配業務的發展。因為任何需求的考慮或者是統計,總是會有遺漏的,有遺漏就一定會有不可避免的瑕疵和缺陷,所以發布產品後,請盡快去了解該產品是否與業務適配了!那麼,如何確定是否適配了業務呢?就我們公司目前的情況來講,舉個栗子:
最近我們上線了一個產品下單購買和訂單查詢與物流查詢的功能,這個功能我們前期都是用另一套邏輯做的,那麼上線了之後就馬上投入使用了。幾天後,我去問我們的客服人員,這幾天產品的銷量大不大,出現問題的情況多不多?最後得到的反饋是銷量大,問題不多;相比較之前搞一次活動,客服問題一大堆的問題,這次的新功能上線真的是解決了很多以前的老梗,老毛病了!去問一個最了解客戶的人,最了解問題出在哪的人,那就是客服了,因為客戶有問題第一時間就會聯系客服,客服是在第一線的,最了解用戶的情況的!
當然只問客服感覺還是不夠的,這個時候數據就顯得很關鍵啦,咦,什麼數據呢?該數據可以是產品下單的點擊量,同期活動的活躍數,用戶的反饋,用戶群的一些消息,其實正規的來說,活動數據是需要進行可視化統計和管理的,這方面在後續做產品經理或者是去大公司有條件完成後要多注意這個。因為數據的直觀性和科學性,比個人的主觀意見和一些看似縹緲的猜測來的更加真實和靠譜。關於數據的分析和運營的埋點,這是一個大工程也是一個好的產品應該要懂,要考慮的一點吧!一會繼續學習加強!

結論:上線後多關注用戶反饋,第一線的同事反饋,同時多去各種渠道了解用戶的情況,然後參考一些可靠的數據,讓自己更加了解產品與業務驅動的適配是否真的完美貼切,如果不是的話,請盡快結合當時情況進行產品的微調

產品適配業務後按理說是正常的運營,然後客戶進行使用。這個時候把自己當成一個初級小白去體驗自己的產品,往往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例如,這個購買之後,我能不能看到網站給我的一些其他推薦呢?我在使用這個東西的時候有沒有可能網站再給我提供一點更加人性化的東西呢?
說到底就是去用,去體驗自己的產品這樣的話才會發現用戶的痛點,癢點還有興奮點。而體驗這個事情雖然是任何時間,任何階段都可以去做,但是產品剛剛上線去體驗的話會有更加意想不到的感覺,因為第一感很難模擬,我們會對一個很熟悉的東西往往會產生一個偏執的見解與看法,所以就會習慣性地去這樣操作,去這樣使用;很難真正的把自己當成一個剛使用該產品的小白用戶,這有點類似於「緩存」這個概念,一點有了緩存,很多後續的操作就會和之前第一次的操作是一樣的
。產品剛上線,還是熱乎乎的時候,這時候是沒有多少「緩存」的,趁著這個時候盡快去體驗自己的產品,然後發現更多的問題和需求顯得就很必要啦!

結論:上線的產品,趁熱打鐵,詳細且帶著思考的問題去體驗,這樣會發現更多的問題和潛在的需求,方便後續的升級迭代。

當上一個產品經過我們的兩步檢驗後,你發現了問題或者發現了一些潛在的需求之後,記錄下來,然後存在你的需求池或者是需求表當中,我們差不多就可以接手下一個新的需求啦!
當當當~ 現在來到了下一個產品設計的時間,那麼按照經驗來說,流程應該是怎樣呢?需求的來源可能是:

不管什麼需求來了, 首先 應該的是:
需求審核,也可以叫做需求評審。簡單說就是這個需求能不能做,要怎麼做,能做多少,有哪些是必須的,有哪些是不必須的,一頓討論之後。來了一個大致的方案;然後產品開始動手做一些數據的整理,思路流程的整理,然後自己畫好原型
其次 就是要:
原型畫好了之後,整理好設計的思路和流程,然後繼續開會,和一些相關人員討論一些細節是不是需要改,有哪些是不能做,或者是什麼東西是理解錯了的,一頓噼里啪啦的討論後,定稿,然後就可以開始動手啦!

最後 進行開發,然後中途不斷的有一些新的意見或者東西進來,這個時候要注意的就是,一旦開始動手做了,那麼需求這個東西要加進去就意味著要考慮的東西有很多了,千萬不要強行加一些容易搗亂現有的邏輯的需求,不然程序猿哥哥聽了可能要打人。可以加的是一些錦上添花卻又不是很麻煩的東西,如果實在是要打亂現有邏輯的東西加進去,那麼這個時候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就很關鍵啦,畢竟重做一些東西會讓開發感覺你這個產品很不夠專業,也讓人覺得很心累。好吧,我就是那個不夠專業的產品,因為我也干過這種蠢事,尷尬啦!

以上是我幾個月產品的見解,很多東西寫出來感覺很稚嫩,也感覺很單薄;但是我相信每一個文字都是需要歷經很多坎坷才會變得更加厚實與意義非凡的,所以,我選擇邁出第一步,記錄下自己的見解!鍛煉文字能力,同時也希望能記錄下自己一路走過來的產品經驗!

C. 淘寶上架產品需要注意什麼

二、淘寶上架要注意什麼?
1、類目要放對。 意思就是商品只能放在一個倉庫里,且放在正確的倉庫。因為搜索引擎會在用戶搜索的時候,去相應的倉庫把寶貝提取出來。所以,絕對不能錯放類目。
2、寶貝屬性不能錯填和漏填。錯填寶貝屬性跟錯放類目性質是一樣的, 都屬於違規行為,會被降權。而漏填屬性會導致兩個問題: 一是新店的時候,搜索弓|擎無法明確你的店鋪標簽;二是用戶搜索時,屬性不完整的商品會靠後展示。
3、標題字數的充分利用。標題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展現機會,所以30個字元要充分的利用起來。
4、選擇恰當的詞進行競爭。不復制別人的標題,標題一定要自己優化。相關性要強,不相關的詞不管多好都不用,用了會降低轉化,從而影響全店的排名;店鋪做的比較好的大賣家競爭大詞,獲取最多的展現;店鋪做的不是很好的小賣家競爭精準的長尾詞;一款新的寶貝,要關注關鍵詞的點擊率,搜索人氣、轉化率、商城點擊佔比、寶貝數等等。
5、下架時間的優化。因為打散原則,所有的寶貝下架要分時段,避免自己的寶貝互相競爭。同時下架時間還需針對不同的關鍵詞進行下架時間優化,因為越靠近下架時間權重越高的。
6、寶貝主圖突出產品賣點。一張好的主圖再加上後面的幾張主圖一定要能夠突出產品的核心賣點,進而促進轉化。
開淘寶店說難也不難,說簡單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畢竟開店之後,有很多東西都是要商家考慮周全的,稍不注意,就會出差錯,所以,這就需要商家們用心的經營店鋪了。更多電商運營知識,可關注電商知識網進行了解!

閱讀全文

與產品上架後有哪些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手id號交易平台哪個好 瀏覽:932
如何製造白酒產品 瀏覽:902
自己發幣上交易所要多少錢 瀏覽:352
郟縣花卉市場在哪裡怎麼走 瀏覽:23
信息化給戴爾帶來哪些優勢特點 瀏覽:548
如何成為摩托車代理 瀏覽:226
對方回電時留下哪些信息 瀏覽:188
淘寶如何投訴賣家劣勢產品 瀏覽:517
華洋職業技術學校在哪裡 瀏覽:719
四川男裝代理有哪些牌子 瀏覽:421
風雲寶怎麼代理 瀏覽:812
代理通怎麼發低價單 瀏覽:774
如何看待易觀數據報告 瀏覽:815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籃球場在哪裡 瀏覽:659
檢察人員代理案件違反了什麼法律 瀏覽:181
資料庫語句終止了怎麼辦 瀏覽:179
pva在哪個交易所 瀏覽:139
開單位發票要些什麼信息 瀏覽:887
目標模塊可執行程序是什麼意思 瀏覽:869
未完成的支付寶交易在哪裡 瀏覽: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