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加坡盛產什麼農作物,主食是什麼,有小麥嗎
新加坡農業園區位於林厝港以及雙溪登加,擁有可耕地面積六百多公頃,產值占國民經濟不到0.1%。農業中保存高產值出口性農產品的生產,如種植蘭花、熱帶觀賞魚批發養殖、雞蛋奶牛生產、蔬菜種植,還有養魚場。主食以吃米飯為主,面條很貴且味道不好。
拓展資料
哺乳綱長鼻目(Proboscidea)象科下的動物。有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和亞洲象2種。絕種的猛獁象(mammoths)亦屬長鼻目。皮膚粗糙,體毛淺灰至褐色。鼻與上唇癒合成長鼻,強壯有力,能蜷曲,用來獲取食物(樹葉、樹枝及其他植物)和飲水。上頜有一對切牙,為不斷生長的*獠牙(ivory tusks),為此,長期被捕殺。偷獵象已使非洲象的數量由1979年的130萬頭下降到1989年的60萬頭,引起了人們對這種動物生存的關切。喜群居。妊娠期21—22個月,壽命60—70歲。非洲象為現存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肩高3—4米,體重5—7.5噸。印度象較小,有靈性,易馴服,在印度、緬甸、泰國和馬來西亞被用作役畜。現被認為是瀕危物種。
分布范圍:長鼻目曾有6科,其中5科已滅絕,僅余象科1科共2屬3種(亞洲象屬和非洲象屬),三個物種分別為亞洲象和非洲象和非洲森林象。亞洲象歷史上曾廣布於中國長江以南及河南中南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現分布范圍已縮小,主要產於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等國。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地區也有小的野生種群。非洲象則廣泛分布於整個非洲大陸(除撒哈拉沙漠)。非洲森林象則居於非洲大陸中西部的森林中。
生活習性:象棲息於多種生境,尤喜叢林、草原和河谷地帶。群居,雄性偶有獨棲。以植物為食,食量極大,每日食量225千克以上。壽命約80年。一些象已被人類馴養,視為家畜,可供騎乘或服勞役。象牙一直被作為名貴的雕刻材料,價格昂貴,故象遭到大肆濫捕,這也是它們數量急劇下降的原因之一。
外形特徵:象肩高約3米多,體重2~8噸。頭大,耳大如扇。四肢粗大如圓柱,支撐著巨大身體,膝關節不能自由屈曲。鼻長幾與體長相等,呈圓筒狀,伸屈自如;鼻孔開口在末端,鼻尖有指狀突起,能揀拾細物。上頜具1對發達門齒,終生生長,非洲象門齒可長達3.3米,亞洲象雌性長牙不外露;上、下頜每側均具6個頰齒,自前向後依次生長,具高齒冠,結構復雜。每足5趾,但第1、第5趾發育不全。被毛稀疏,體色淺灰褐色。雄象睾丸隱於腹腔內;雌象前腿後有2個乳頭,妊娠期長達600多天,一般每胎1仔。象是現存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它的嗅覺和聽覺發達,視覺較差。長鼻起著胳膊和手指的作用,能攝取水與食物送入口中。巨大的耳廓不僅幫助諦聽,也有散熱功能。雄性(非洲象雌雄均有)的長獠牙是特化的上頜門齒。亞洲象前肢5指,後肢4趾,非洲象前肢3趾。非洲象長鼻末端有2個指狀突起,亞洲象僅具1個;非洲象的兩種象耳大,體型較大,亞洲象耳小,身體較小,體重較輕。
Ⅱ 煙台海產品特產有哪些
1梭子蟹(三疣梭子蟹)
梭子蟹,學名「蝤蛑」,有些地方俗稱「白蟹」。因頭胸甲呈梭子形,故名。甲殼的中央有三個突起,所以又稱「三疣梭子蟹」。雄性臍尖而光滑,螯長大,殼面帶青色;雌性臍圓有絨毛,殼面呈赭色,或有斑點。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梭子蟹肉質細嫩、潔白,富含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礦物質。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節個體最為健壯,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達500克。雌蟹紅膏滿蓋,口味極佳。梭子蟹可鮮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兩半燉豆板醬,是當地居民餐桌上的常菜。
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開始到11月下旬長達4個多月的時間里,沿海灘塗、港口和與海相通的河流、溝渠里,都能釣到它,是近海魚類被釣得最多的。在最佳的垂釣日子裡,遇上合適的潮水,一次能釣到十幾斤。集市上也有銷售,價格相當便宜,十元錢能買到5~6斤,旺季甚至更多。它雖算不上名貴魚類,但它既便宜,又好釣、又好吃,可以做出多種美味佳餚。
18偏口魚(比目魚)學名比目魚,又叫鰈魚,比目魚是名貴的海產,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它們特別適於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由於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一側的奇魚,比目魚確實是一側有眼,一側無眼的怪魚,但並非只有一隻眼,而是兩隻眼貼近在一邊,被認為需兩魚並肩而行,故名比目魚。,向上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
在我國古代,比目魚是象徵忠貞愛情的奇魚,古人留下了許多吟頌比目魚的佳句:「鳳凰雙棲魚比目」、「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等
比目魚肉質細嫩而潔白,味鮮美而肥腴,補虛益氣,但不宜多食,有動氣作用。
18鰩魚(洋魚)洋魚,學名鰩魚,屬於軟骨魚類,分布於全世界大部分水區,從熱帶到近北極水域,從淺海到2700米以下的深水處。鰩魚身體扁平,呈菱形,有一尖尖細長尾巴。眼睛和噴水孔長在頭頂,口、鼻和鰓裂在底側,像只大鳥樣在水裡呼嘯著游來游去。鰩魚並不兇悍,也不會主動襲擊人。
鰩魚肉多刺少,無硬骨,中間一條大骨,分出來是些軟骨魚刺,嚼起來「咯吱、咯吱」的。鰩魚其肉可鮮食,也可腌制加工成淡干魚。勞子魚干是遼寧、山東等省沿海居民習慣而喜食的水產品。被視為過春節不可缺少的「年貨」。鰩魚肌肉中含有微量尿素,故鮮食烹調前需用沸水燙一下,如果做的不得法,做出來的魚有氨水的味道。因此取出軟骨以後,要蒸2小時涼水沖6小時,如是反復3~4次,徹底去除胺味。
18黑鯛(黑加吉)
黑鯛,俗稱有黑加吉,黑鯛主要漁場在山東沿海,黑鯛體側扁,呈長橢圓形。頭大,前端鈍尖,第一背鰭有硬棘11-12,軟條12。黑鯛為肉食性魚類,成魚以貝類和小魚蝦為主要食物。黑鯛肉質鮮美是名貴的海產魚類之一,黑鯛為喜好釣魚者評價甚高之魚種。
營養功效健脾開胃調理,祛痰調理,壯腰健腎調理,便秘調理,消化不良調理,氣血雙補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