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未成年保護法添加了網路保護專章,未成年人該如何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一、我國法律新增網路保護專章體現了國家對於當代未成年人的重視,在這個電子設備迅速發展的時代青少年應該怎樣正確使用電子產品成為了許多家長的困擾,下面就讓我來談一談家長應該怎樣引導青少年正確使用電子產品這一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電子產品是一個雙刃劍,使用得當就會如虎添翼一般幫助青少年成長,使用不當就會使青少年成長道路變得雪上加霜。作為家長正確引導青少年使用電子產品很重要,舉個例子:如果孩子放學回家就開始玩電子產品,我們可以利用孩子沉迷電子產品這一特點,將電子產品先收回,對孩子說完成任務(例如寫完作業)你就可以玩多長時間的手機或電腦。這樣既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成績又可以讓孩子勞逸結合。
2. 我們中學生應怎樣合理利用網路
面對信息數據化、透明化、共享化、全球化高速發展的時代,網路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工具。網路是把雙刃劍,如何正確使用網路是現在社會發展需要重視的問題。現在我們比起以前擁有大量的資源,網路給我們帶來大量有用信息的同時,也會有許多垃圾和糟粕充斥其中、蒙蔽我們的雙眼。我們更需要選擇正確的方式來對待有網路伴隨的學習、生活和工作。
1、正確認識網路這把雙刃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網路作為一個載體衍生出了多種信息傳遞的方式。通過網路我們接觸到前所未有的廣闊的空間,能更加有效和廣泛地獲取信息、學習各種知識、交流情感和了解社會。在它積極作用的背後,網路空間又以令人眩暈的色彩誘惑著涉世不深的學生,使得部分學生陷入到迷失自我的陷阱中。因此我們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精華。所謂精華就是滿足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對自己有幫助的資源。那麼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道閱讀。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加社會實踐活動 、 各種形式的校園活動 。 我們可以通過上網看新聞來了解天下大事, 還可以通過網上的比賽來擴充自己的知識,或者上些學習網站來輔助自己的學習 。
2、上網的目的是調節心態 。 學習任務重 、 心理壓力大、工作遇到瓶頸,我們能在網路上找個知心的朋友談談,心情可以變得輕松。近年來 , 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電腦使用的普及 , 我國網民的數量在迅猛增長。「 網路被應用於工商業的各個方而 , 學校遠程教育 、 政府企業日常辦公乃至現在的網路社區,很多方面都離不開網路技術。
我們要著重提高自身的素質與能力培養與提高自控力。讓自己做網路的主人讓網路成為自己手中有用的學習工具。利用好網路虛擬交流平台網路,只是個交流的平台,藉此平台我們認識了自己現實生活中完全不可能遇到的人,擴大了自己的交際范圍。如果你有煩心事急在心裡,可以找網路上的朋友傾訴,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的顧慮。如果你希望提高外語水平,可以在國際交友網路上認識外國人,直接交流。如果你想要認識校友,可以上專門的校園網站。總之網路大大擴展了我們的交流面,各種各樣的人都在網路上,以自己喜歡的面貌出現,能與他人交流心得看法,逐漸完善自己還可以找到許多朋友。
3、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正確對待網路娛樂資源。勞逸結合、寓教於樂是我們所提倡的健康的學習方式適度娛樂能緩解學習、生活中的壓力也為後續的學習和工作提供能量。然而過度沉湎於網路娛樂資源,如網路游戲、在線聊天等,不僅會浪費時間,而且會影響正常的工作與學習。只有正確對待網路娛樂資源,才能真正地從網路上獲取輕松,因網路而受益。我們必須合理安排上網時間,在上網和工作、學習之間取得平衡、只有通過合理安排上網時間,才能做到有效率地使用網路資源,並使其真正地為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便利。
網路已成為新時代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夥伴,保持戒備心,提高自己判斷力,合理安排上網時間,使網路成為我們最得力的助手。
3. 如何指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1、18歲以下孩子不要接觸iPad之類的電子產品,18歲以上的孩子在玩的同時一定要限定時間,每次半小時,每天不超過1小時。同時,家長要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並做好心理疏導工作。
2、對於電子產品低齡化的問題,電子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有著重大影響,只要能夠充分地、很好地運用電子產品,對推進教育事業的改革、教育思維的轉變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化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具有很強的工具性。
它的使用決定於內容、目標,使用者的年齡、認知水平和自製能力,選擇非常重要。在使用iPad等電子產品的低齡兒童中,有的認知水平未必能夠達到理性地使用電子產品的程度。同時更多的是內容選擇方面的問題。
有的電子產品中的游戲,對低齡孩子有比較大的沖擊和傷害,這是值得老師和父母們高度關注的問題。電子產品低齡化需要辯證看。
(3)學生如何正確使用網路等電子產品擴展閱讀
長時間盯住屏幕,會使得孩子的眼睛眨眼次數減少,眼部干澀不適形成乾眼症。長時間地使用電子產品不僅僅是會對視力、視覺造成影響,更會對孩子骨骼、心理等方面造成更多的負面效應。
電子產品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經常受到周圍環境的各種有害影響,如影響電子產品的工作性能、使用可靠性和壽命等。
影響電子產品的環境因素有:溫度、濕度、大氣壓力、太陽輻射、雨、風、冰雪、灰塵和沙塵、鹽霧、腐蝕性氣體、黴菌、昆蟲及其他有害動物、振動、沖擊、地震、碰撞、離心加速度、聲振、搖擺、電磁干擾及雷電等。
4. 家長對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建議
1、合理使用電子產品
家長要讓孩子認清他對電子產品的真實需求,據此制定強度合理的電子產品使用計劃,家長要知道孩子開課的時間、課表,了解孩子哪些時間必須要用電子產品,哪些時間不是必須要用的,家長保障孩子學習時必用,不學習時限定時間用,然後給孩子幾天的適應期,在計劃試運行階段要做優化和調整。為了更好地履行計劃,也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獎懲。
2、善用電子產品功能進行自我監控
很多電子產品一般都有使用時間的統計功能,讓孩子每天睡前關注一下自己的使用情況,評估一下自己的使用表現,做好自我監督。有些軟體具有定時和健康保護功能,也可以在使用前設定一下,讓軟體陪孩子一起監督。還可以使用鬧鈴功能做一些重要的提醒。
3、做眼保健操
電子產品上有很多幫助學習和促成長的軟體,家長要建議孩子們將注意力集中到這些軟體上。但要切記不要長時間忘我的使用。每隔一小時做一下眼保健操緩解一下眼疲勞,也可一小時休息一段時間,向窗外眺望一會。
4、多和孩子溝通
很多中學生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是出於在家感到孤獨感。藉此全家在家之際,正是親子溝通的良機。我們也可以發起一些有趣的家庭話題,讓親子溝通代替線上交流。比如召開家庭會議、打打撲克、一起做家務、一起看新聞、共讀一本書等等。
5. 中學生應該怎樣正確使用網路
青少年應正確使用網路的方法:
(1)充分利用網路優勢幫助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2)要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3)要正確選擇網上信息,自覺抵制不良性系信息的影響。
(4)不進營業性網吧,可在家中或學校上網。
(5)遵守網路道德,遵守紀律和法律。
要善於網上學習 不瀏覽不良信息
要誠實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詐他人
要增強自護意識 不隨意約會網友
要維護網路安全 不破壞網路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虛擬時空
——全國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給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在已經步入信息化社會的今天,「上網」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而在龐大的網民群體中,青少年佔了很大的比例,並且還在逐步增多。據調查,目前網民中18~35歲的青年佔85.8%,18歲以下的佔2.4%。
面對不可阻擋的青少年上網熱潮,如何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已經成為當前學校、教師、家長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互聯網路帶給我們巨大的影響,其對青少年的影響有積極的方面,也有其消極的、負面的。但是,互聯網路畢竟代表了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最高水平,我們沒有理由因噎廢食,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它的積極作用,採取相應的措施,引導青少年健康地成長,以使青少年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