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色達縣美食
色達縣美食有色達藏族糌粑、道孚牛羊肉泡饃、康定鍋魁、焦窩子油糕、香酥肥鴨、甘孜老臘肉、甘孜奶渣等。
1、色達藏族糌粑:色達藏族以糌粑、麵粉、牛羊肉、酥油、奶汁品為主食,糌粑系將青稞糧食炒熟後磨成粉,大都呈白色,香味撲鼻。在糌粑中摻茶,放少許酥油、奶渣用手拌勻捏成坨而食。
2、道孚牛羊肉泡饃:道孚牛羊肉泡饃是四川省甘孜州道孚縣的特產。牛羊肉泡饃是回族特有的傳統風味美饌。它以選料嚴、烹制精、營養豐富,香醇味美而譽滿中外。
3、康定鍋魁:康定鍋魁別具風味。品種有混糖鍋魁、油旋子、方方酥、糖鍋魁等,香酥甜俱佳,嘗後讓人回味。
4、焦窩子油糕:焦窩子油糕。窩子油糕,乃糯米蒸熟,中包豆沙,捏成圓形中窩油炸而成。四十年代初,有成都簇橋人焦春廷到康在巴蜀名伶演川劇的衛樂劇院(今縣文化館處)側開設油糕店。其油糕香、甜、酥、脆,色金黃外脆內甜,受人喜愛。
5、香酥肥鴨:香酥鴨用肥鴨腌漬蒸炸而成。成菜色澤金黃發亮,皮酥肉嫩,鮮美醇香。
6、甘孜老臘肉:甘孜老臘肉是四川省甘孜州甘孜縣的特產。臘肉色澤金黃、瘦肉醬紅。鹹度適中,臘香濃而無煙味。
7、甘孜奶渣:傳統的餅干小吃「推」由奶渣和酥油製成。奶渣與酥油相伴而生,從牛奶奶中提制而成。把牛奶打制分離出酥油以後,剩下奶水用火煮沸後冷卻即成酸奶水,把它倒入竹製斗形濾水留在竹斗濾器中的就是奶渣。
❷ 四川特色農產品有哪些
一、徐鴨子手撕鴨
徐鴨子(手撕鴨)是四川宣漢漢族名菜之一,採用大巴山深處百里峽土家族人放養的土鴨子,經徐代建繼承傳統工藝,通過多年反復實踐創研出來的具有獨特風味的佳餚食品。
二、唐糍粑
「唐糍粑」系蓬溪地方傳統名小吃,據傳源於唐代,屬宮中貢品。該小吃精選蓬溪特產吉星貢糯米為主料,沿用泡、蒸、舂等傳統工藝製成綿軟柔實的米粑。再輔以紅糖、白糖、芝麻、黃豆、黃生等粉料,具有「金銀滿堂,回味悠長」的特點,補中益氣,老少皆宜。
三、清蒸江團
清蒸江團是四川樂山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於川菜系。用江團魚和火腿等為原料,經清蒸而成。成菜形狀美觀,肉質肥美細嫩,湯清味鮮。江團魚體表裸露無鱗,肉嫩而肥厚,刺少。
四、「百里峽」牌老臘肉
「百里峽」牌老臘肉由樊噲鎮百里峽臘肉製品廠生產。樊噲鎮在百里峽深處,地處富硒帶,至今仍保持著青山綠水、無污染的自然環境,是難得的綠色食品原材料寶庫。
該產品選用純農家圈養豬精肉,用純柏丫熏制,其味濃香,令人聞之欲垂涎。該產品已銷往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地。
五、豬油泡粑
豬油泡粑,米食,特色澤淡黃,清甜可口,光滑軟嫩。此品是重慶榮昌的著名漢族小吃。由大米、黃豆、生米飯摻白糖、雞蛋、豬油組成,質疏而嫩,味甘而軟綿,色澤白黃,松泡發亮,入口化渣。
❸ 四川新增8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你知道其中的幾個呢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1年全國第1批186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公布,四川有8個農產品榜上有名,這8個新進的地理標志產品分別是。邛崍文君茶、明月雷竹筍、羅江鱖魚、浦江櫻桃,若爾蓋耗牛、若爾蓋藏香豬、若爾蓋藏綿羊、鄧柯枸杞。
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是指標農產品來源特定地域,產品品質特徵主要取決於該特定地點的自然生態環境,歷史人文因素及特定的生產方式,並以地域名稱冠名的特有農產品標志。
8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若爾蓋的食品上榜較多。四川省若爾蓋縣包括一個鎮,16個鄉,三個牧場,96個村。若爾蓋的氂牛肉也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的著名產品,具有低糖,低鹽,低脂肪,高營養,肉質鮮嫩的特點,它對增強人體抗病力,細胞活力和器官功能均有顯著作用,是符合當今世界廣大消費者綠色需求的營養食品和保健食品。
8個國家地理標志的農產品。都是非常有名的,並且有它自身產品的特有品質。
❹ 翁達鎮海拔多少米
翁達鎮海拔3370米。
翁達鎮,隸屬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地處色達縣境東南部,鎮人民政府距色達縣城82.5千米 ,總面積239.33平方千米 。
相傳色爾壩民居恰似格氏時代的勇士狀,對民居擬人化的表述頌楊英雄格薩爾大王,使這一藏民間史詩有其實姿再現於生活。
轄翁達、明達、吉溝、吉日4個村委會。以牧業為主,主要飼養氂牛、綿羊、山羊。境內有鹿、獐、金絲猴等野生動物和貝母、蟲草等中葯材。
翁達村與周邊地點:翁達鎮,莫斗,打章隆,雪爾柯,屯達,得爾貢,學溝。
主要農產品:小胡蘿卜、香菜、紅蘋果、黃豆芽、韭菜、洋芋、大蒜、梨子。
❺ 達州特產有哪些呢
1、大竹薴麻,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2、達縣烏梅,四川省達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烏梅主產在四川、貴州、福建等地,四川達縣是烏梅的原生資源地和主產區,分布百節、景市、馬家、平灘、渡市、碑廟、北山、金石、青寧等鄉鎮,達縣種植面積達10000畝,年產烏梅乾果3000噸。
3、達州脆李,四川省達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達州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境內土壤多為紫色土、黃壤土和沖積土,pH值5.0—7.0,礦質養分豐富,肥力高,適宜達州脆李的生長發育。
4、大竹香椿,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大竹縣日照適宜,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十分適合香椿的生長。大竹香椿由於不施化肥,不用農葯,屬純天然綠色食品。
5、峰城玉米,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峰城玉米產區自然生態環境良好,土壤肥沃,水源足,水質好,氣候條件適宜玉米生長。該區種植的玉米產量高。
❻ 色達在四川什麼地方
色達縣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
色達縣位於甘孜州東北部,北緯31°38′-33°20′,東經98°48′-101°00′。地處四川省、青海省以及阿壩州、甘孜州、青海省果洛州相交處,以及壤塘縣、甘孜縣、爐霍縣、石渠縣、達日縣、班瑪縣的結合部,東鄰阿壩藏羌族自治州壤塘縣,北與青海省班瑪、達日兩縣接壤,西、南分別與甘孜州的甘孜、爐霍兩縣毗鄰。
(6)四川色達有什麼農產品擴展閱讀:
2011年色達縣轄區面積9338.98平方公里,轄2鎮、15鄉和134個行政村,年末總人口45661人,人口出生率11.09‰,人口自然增長率6.19‰。2011年,色達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82億元,比2010年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7億元,比2010年增長6.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5萬元,比2010年增長14.6%;第三產業增加值1.51億元。
色達縣城面積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802人,多年流動人口平均為8000人,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縣城由「井」字形道路組成「三縱六橫」街道,色達縣是甘孜州海拔最高、氣候最寒冷、自然條件最差的以藏民族為主的民族聚居。
❼ 四川色達有什麼景點
五明佛學院
五明佛學院距色達縣城20餘公里有一條山溝叫喇榮溝,順溝上行數里,蔚藍蒼穹之下,銀嶺碧草之間,色達,藏語意為「金馬」,傳說因在這片富饒而美麗的草原上曾發現過「馬頭」形金子而得名。數千間赫紅色的木屋,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幾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它就是藏於深山中的喇榮寺五明佛學院。五明佛學院,是一所在色達縣城內的一條山溝溝里的小學校,他外牆紅色,整體上顯得有點大殿的風格。是在1985年5月19日成立學點逐步打開的今天的規模。
色達金馬草原
金馬草原,位於長江主要河系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上游地帶,與甘孜藏區石渠扎溪卡草原構成境內最著名的天然牧場。這里擁有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古樸諄厚的民風民俗,巍峨連綿的雪山群峰,星羅棋布的溪水河流,神秘傳奇的藏民族文化。
色達在藏語意為「金馬」,傳說在這富繞美麗的草原上,人們曾發現過「馬頭」形金子,後人為祈禱福祉而得名。
鄧登曲登佛塔
鄧登曲登佛塔——降魔塔,位於色達縣的色柯鎮,距縣城1.5公里。 該塔始建於藏歷鐵豬年(1913)。
據傳,此塔是色達年龍寺的空行母托夢於色達瓦須世襲頭人嘎奪和喇嘛索郎羅吾,為鎮妖驅邪、消災解難、普渡眾生、太平興旺之預言而主持修建,是為四川省最高的藏傳佛教寶塔。
塔內藏有重復寫一千遍的五陀羅尼及佛學全書、遠古古跡數件,其中有吐蕃王朝時代,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贊干布時,藏史稱七良臣之一的吞.彌桑布扎去印度取經並譯成的藏文經書珍藏版。各種小型鍍金紫銅寶佛像十尊。塔心內還藏有數以萬計的刀斧鉞戟等征戰用的武器,有金銀銅銖、珠寶玉器等佛教寶物,還有綾羅綢緞、農副產品、藏醫葯、男女服飾、僧侶袈裟等日常生活用品,象徵著人們會在佛塔的保護之下,長命百歲,豐衣足食,太平興旺。 鄧登曲登佛塔是雪域高原建築藝術中的一朵奇葩,是游牧民智慧的結晶,吸引著八方遊人。
東嘎寺
東嘎,在藏語中是白色海螺的意思,東嘎寺因此而得名。東嘎寺,藏區著名的紅教寺廟,列為色達三大寺廟之一。位於色達縣色柯鎮解放村,離縣城6公里,座落在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該寺由曲錫吾金創建於公元1686年。
東嘎大殿建築面積約800平方米,高約10米,殿堂內塑有釋迦牟尼坐像一尊,三面宗教壁畫塑繪,紅柱上雕龍刻花,色彩艷麗奪目,氣氛莊重嚴穆,氣勢雄偉壯觀。
拉則寺
拉則寺(又音譯作納折寺),全稱「善住拉則密宗院」,是色達縣乃至整個藏區著名的紅教寺院,位於縣境東南方向108公里處的甲學鄉境內。
該寺創建於1273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該寺先為苯教寺廟,後由班欽布瑪麥扎的轉世益西生格(該寺第一代活佛)將其轉為紅教寺廟。該寺是色達縣文物保存最多、最完好,規模最大,影響最廣,閉關修煉人數最多,歷史最悠久,所轄分寺最多的寺院之一。
該寺為木石結構,佔地百十餘畝,現由大殿、桑耶廟、閉關修道院、銅色吉祥山、格薩爾王佛堂、米拉塔、舊經堂、廚房、扎孔(康)及轉經堂、白塔等組成。該寺藏有文物百十件,有舍利、佛像、伏藏寶、五寶碗、古代經文、海寶、唐卡、佛具等,尤以創建人益西生格所用袈裟、佛珠、佛具和大清皇帝敕封益西生格為國師時賞賜的多尊佛像和其它伏藏佛像最貴重,至今保存完好。該寺還存有佛學經書、唐卡、石刻經文印版30餘種,工藝精湛的佛教藝術品和文物。
格薩爾佛堂內有已逾百年的格薩爾壁畫,內容包括格薩爾王英雄故事和傳記,為清朝年間所畫,是少數在文革中未被破壞的文物之一,也因此奠定了其在該寺中的地位,為研究格薩爾文化和古藏畫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色達壇城
在佛學院內最高的山峰上有一個巨大的、金碧輝煌的壇城。1層是一個轉經廊,放置了一圈轉經筒。每天無論早晚都有人在這里轉圈,一等祈福10800圈,二等祈福1080圈,三等祈福108圏。壇城邊的空地上,永遠有磕長頭的虔誠信徒,學院還專門為此在1層平台上放置了木板。
❽ 中國地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篇)
中國地理: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篇)
甘孜藏族自治州,簡稱「甘孜」或「甘孜州」,
位於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東南。
甘孜州俗稱「康巴地區」或「康區」,
是中國第二大藏區——康巴的主體和腹心地帶,
是一個以藏族為主體民族的地級行政區,
形成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
與阿壩州、雅安市、涼山州相連,
與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青海省接壤。
甘孜州首府康定,
是一座 歷史 悠久的高原名城,
是全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甘孜州總面積15.3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10萬。
下轄1個縣級市:康定市;
17個縣:瀘定縣、丹巴縣、九龍縣、雅江縣、道孚縣、
爐霍縣、甘孜縣、新龍縣、德格縣、白玉縣、石渠縣、
色達縣、理塘縣、巴塘縣、鄉城縣、稻城縣、得榮縣。
州人民政府駐康定市光明路9號。
甘孜州地處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之間的過渡地帶:
北高南低、中部凸起、東南緣深切、山川平行相間、
現代冰川發育、地域差異顯著。
東部為川西北丘狀高原,南部為橫斷山脈的高深峽(深)谷區,
東部臨近四川盆地西部山地。
境內主要為橫斷山系,有沙魯里山和大雪山兩大山脈。
沙魯里山脈位於州內西部,為金沙江和雅礱江的分水嶺;
大雪山脈位於州內東部,為雅礱江與大渡河的分水嶺。
甘孜州氣候主要屬青藏高原氣候:
氣溫低、冬季長、降水少、日照足。
甘孜州的農作物有玉米、小麥、青稞、豆類和薯類;
有蘋果、石榴、板栗等果樹20餘種;
有花椒、茶、油桐、杜仲等經濟林木10餘種;
有川貝、雪蓮花、蟲草、紅景天等名貴和大宗中藏葯材44種;
有蘑菇、木耳、蕨菜、野蔥等實用類野生植物330種。
野生動物主要有大熊貓、川金絲猴、雲豹、金錢豹、雪豹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9種;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69種。
礦產資源主要有鋰、鉭、鈹、鈮、鎳、鉑和地熱資源等。
甘孜州的主要景點有:
瀘定縣海螺溝冰川森林公園、稻城亞丁景區、
石渠縣真達神鹿谷 旅遊 景區、石渠縣巴格嘛呢石經牆、
瀘定縣瀘定橋、道孚縣八美墨石公園景區、
理塘縣勒通古鎮 千戶藏寨 旅遊 景區、康定情歌(木格措)風景區、
石渠縣鄧瑪濕地 旅遊 景區、鄉城縣青德鄉田園 旅遊 景區、
康定市木雅聖地景區、康定市藍逸情歌牧場 旅遊 景區、
康定市魚通土司官寨、康定市色龍仙居 旅遊 景區、
康定市水橋村高原風情 旅遊 景區、稻城亞丁紅草地景區、
理塘縣長青春科爾寺(理塘寺)、丹巴縣甲居藏寨、
石渠縣色須部落文化 旅遊 景區、石渠縣松格嘛呢 旅遊 景區、
鄉城縣可麥村景區、得榮縣瓦卡 旅遊 區、
爐霍縣霍爾文化 旅遊 風景區、道孚縣木雅嘎達景區、
道孚縣亞拉神山景區、色達縣格薩爾文化藝術中心、
色達瓦須部落文化 旅遊 景區、色達縣翁達格薩爾藏寨景區、
德格印經院、甘孜縣格薩爾王城景區、
雅江縣松茸文化 旅遊 產業園區、雅江縣康巴漢子村(俄洛堆村)
巴塘縣措普溝、九龍縣伍須海--日魯庫 旅遊 景區,
以及康定市:
跑馬山(拉姆則、仙女山)、塔公草原、
新都橋、甘孜州民族博物館、
莫溪溝生態 旅遊 區、貢嘎西南坡景區、
甘孜塔公寺、甘海子景區、
安覺寺、康定金剛寺、力邱河;
稻城縣:
雄登寺等、亞丁三神山(仙乃日、夏諾多吉、央邁勇)、
海子山、傍河景區桑堆鎮、俄初山、
甘孜二郎山、洛絨牛場、
蒙自大峽谷、茹布查卡溫泉;
瀘定縣:
燕子溝風景區、嵐安古鎮、
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巴山神田草原、
杵坭櫻桃谷景區、華林坪茶馬古道、
大渡河峽谷風光、磨西古鎮、
佛耳崖茶馬古道、華林坪總兵府舊址;
理塘縣:
理塘白塔公園、格聶風景區、
甲窪向陽寺等、灌桑現代農業園 旅遊 景區、
毛埡大草原、格木風景區、
新都橋景區、措普溝景區、
郭東古碉、芒康民居、黃正清將軍故居、
俄曲阿覺故居、佳仁古屋、七世達賴故居;
丹巴縣:
丹巴美人谷、罕額依古遺址、
丹巴古碉群、丹巴神泉、
莫斯卡自然保護區、黨嶺風景區、
墨爾多山摩崖石刻、東谷溝、
雅拉雪山、丹巴紅軍石刻標語、
曲登沙寺、雍仲佐欽嶺寺、巴底土司官寨;
石渠縣:
利山巨石群、蒙宜寺等、
穆日嘛呢石經牆、志瑪拉宮、
阿都錯湖、照阿娜姆石刻、扎溪卡草原;
鄉城縣:
噶丹桑披羅布嶺寺等、鄉城夯土碉樓、
巴姆湖、馬熊溝景區、鄉城白色藏房、
日照神山、迪俄通草原、佛珠峽谷、
鄉城紅軍長征紀念館、絨繞神山;
新龍縣:
木勒雍仲林寺等、波日橋(康巴第一橋)、
拉日馬石板藏寨、雅礱江大峽谷、
措卡湖、贊多措那馬(湖泊群)
卡窪洛日雪山、拉日馬風景區、
扎呷神山、波日藏式伸臂橋;
得榮縣:
瑪伊河峽谷、多炯寺等、
茨巫峽谷、得榮太陽谷、
翁甲神山、莫木溝、賀龍橋、
下擁自然保護區、嘎金雪山、得榮紅軍橋;
爐霍縣:
吉絨寺、卡莎錯、蝦拉沱村、
爐霍鮮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爐霍博物館、
密八勒幽靜聖地、薩瑪王朝遺址、宗塔草原;
道孚縣:
甘孜惠遠寺等、龍燈大草原、
道孚民居、八美高原草甸、道孚白塔、
勒德學姆(山)、珠姆措(湖)、道孚古碉;
色達縣:
色達縣格薩爾博物館、色達草原、
色達洞嘎寺等、珠日神山、
色達佛學院、鄧登曲登佛塔、
色爾壩藏寨、色達紫銅金馬塑像;
德格縣:
丁青寺等、阿須草原、新路海、多瀑溝;
甘孜縣:
達通瑪大草原、甘孜寺等、奶龍山、
干因戈硫磺蒸汽沙坑浴、十八軍窯洞群遺址、
旭日嶺溫泉、扎日擁康神山;
雅江縣:
慶大溝森林公園、郭崗頂遺址、杏仁湖、
高爾寺山、郭沙寺等、雅江茶馬古道;
白玉縣:
白玉拉攏措國家濕地公園、嘎拖寺等、
雍錯湖、白玉薩瑪王朝遺址、
山岩戈巴(原始森林)、山岩民居、;
巴塘縣:
巴塘姊妹湖國家濕地公園、措普寺等、
章德草原、鸚哥嘴石刻群、
巴塘關帝廟、茶馬古道--鸚哥嘴;
九龍縣:
九龍縣治遺址、吉日寺等、
瓦灰山景區、獵塔湖、中古經堂。
甘孜州的特產和 美食 主要有:
巴塘南區辣椒、稻城藏香豬、
得榮樹椒、九龍花椒、
康定芫根、爐霍雪域俄色茶、
瀘定紅櫻桃、鄉城藏雞和藏雞蛋、
藏族格薩爾彩繪石刻、甘孜縣水淘糌粑、
瀘定核桃、得榮核桃、
丹巴香豬腿、石渠藏系綿羊、
得榮蜂蜜、巴塘核桃、
康定紅皮蘿卜、道孚大蔥、
雅江松茸、九龍氂牛、
甘孜青稞、瀘定唐西老臘肉、鄉城松茸,
以及康定市:
康定氂牛肉、「麥秋」熏牛肉、
高原蕨菜、雪域人參果、高原人參、
康定雪茶、魔芋燒雞、康定鹿茸、
雪山大豆、野生尖貝、「大不同」羊肉湯、
焦窩子油糕、金溝玉米饃、「麥秋」糕點、
牟家牛雜湯、康定鍋盔、康定涼粉;
巴塘縣:
巴塘蘋果、巴塘團結包子、
巴塘核桃油、巴塘黑美人土豆、
巴塘醋海椒、巴塘松茸、矮岩羊
巴塘紫皮大蒜、鄧柯枸杞、氂牛皮;
丹巴縣:
丹巴釀酒葡萄、佛手排骨、
大黃、冷鍋魚、高山老臘肉、
石巴子(雪山鰱魚)、丹巴蘋果、
丹巴蜂蜜、圓根蘿卜、大紫胸鸚鵡、
丹巴石榴、雪山大豆、丹巴豬膘;
甘孜縣:
馬雞、水晶、甲恩茶、
甘孜氂牛、甘孜辣仔雞、
甘孜老臘肉、甘孜香豬腿、
甘孜奶渣、松茸等野生菌類;
鄉城縣:
彝族坨坨肉、鄉城藍莓、
涼拌三絲、香豬、巴姆神酒、
藏香田園蘋果醋、風干牛羊肉、
鄉城蘋果、血腸、馬鹿茸;
理塘縣:
理塘氂牛、青稞、理塘銀器、
理塘冬蟲夏草、理塘茯苓、風干肉、
理塘貝母、理塘黃芪、野生菌、馬鹿茸;
瀘定縣:
麻辣豬肝、川貝母、瀘定香桃、
荔枝炒雞丁、瀘定板栗、香酥肥鴨、
瀘定柿子、瀘定枇杷、雪山大豆;
石渠縣:
石渠白菌、石渠人參果、
石渠風干氂牛肉、石渠紅景天、洛須沙棘、
洛須枸杞、泡椒泥鰍、石渠藏靴;
道孚縣:
新龍黨參、青菠面、扎壩花椒、
道孚「花饃饃、」、道孚牛羊肉泡饃、
馬鹿茸、白菌、山野菜、山野果、道孚蘋果;
九龍縣:
九龍川貝母、圓根酸菜、
藏族糌粑、大黃、肉凍、
土豆泥、彝族坨坨肉;
得榮縣:
得榮皺皮柑、得榮松茸、
面圪塔、紅燒乳豬肉、林麝、馬鹿茸;
雅江縣:
雅江黑虎掌(菌類)、雅江木耳、
芋兒燒雞、雅江野生菌、
雅江鹿茸、雅江雅魚、雅江高原人參;
白玉縣:
白玉蟲草、白玉松茸、白玉肉凍、
彝族辣仔雞、白玉香豬腿、青杠菌、木香;
爐霍縣:
爐霍青稞酒、玉米饃、
爐霍鹿茸、爐霍氂牛肉乾、
爐霍茯苓、爐霍川烏;
德格縣:
甘孜川貝母、德格酥油茶、
德格羊肚菌、高山虎掌菌、
馬蹄黃、德格木香;
新龍縣:
新龍氂牛、四川麝香、
新龍黨參、甘孜川貝母、
大黃、新龍油菜、新龍香豬腿、
血腸、馬鹿茸、圓根蘿卜;
色達縣:
色達藏族糌粑、知母、色達枸杞;
稻城縣:
高原無鱗雪魚、馬鹿茸、稻城冬蟲夏草。
❾ 四川有哪些特色農產品
四川農村生產的農產品很多。主要的有:
①糧食:水稻、玉米、小麥、紅苕(北方叫白薯,有的地方也叫紅薯);
②蔬菜:白菜、青菜、牛皮菜、羊角菜、大頭菜、菠菜、莧菜、藤藤菜、花菜、油菜頭、紅蘿卜、白蘿卜、土豆、青豆、四季豆、江豆、南瓜、東瓜、土兒瓜、絲瓜、苦瓜、等等;
③畜產品:豬(四川是產豬大省,曾經有豬糧安天下之說)、羊、兔、牛肉(包括氂牛肉),以及雞、鴨、鵝、鵪鶉。另外兔毛和牛、豬、羊皮也有可觀的產量。近年來奶及奶製品發展也很迅速。
④林產品:木、竹以及林下產品包括各種菇類、菌類產品,如木耳,等等
⑤水產品:各種淡水魚(包括天然的和大量人工養殖的),近年來蟹、蝦也有較大規模的養殖;
⑥水果:柑橘、梨、桃、李、杏、枇杷、葡萄、蘋果、石榴等等。
❿ 色達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色達位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北部,境內地形地貌復雜,屬典型的川西地槽系巴顏喀拉山褶皺帶,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日照充足,為高原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零下1度,長冬無夏。有著草原、湖泊、河流……以及絢麗多姿的藏族風情。
色達除了色爾壩區以外其它大部分鄉鎮都是牧區,當汽車駛入色達時,草地、牛羊便構成了草地人生活的主題。色達是藏語「金馬」的意思,傳說因在這片富饒而美麗的草原上曾發現過「馬頭」形金子而得名,也有人說是因為在地下埋藏著一匹「金馬」。
距色達縣城20餘公里有一條山溝叫喇榮溝,順溝上行數里,蔚藍蒼穹之下,銀嶺碧草之間,數千間赫紅色的木屋,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幾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它就是藏於深山中的喇榮寺五明佛學院,也稱色達佛學院。色達佛學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常住的喇嘛有兩萬多人。每遇有佛事活動人數還會增加,最多時可達四萬多人。
這里的僧舍很壯觀,如果你是初次到色達,其龐大的陣勢往往會讓你目瞪口呆。連綿數公里的山谷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成千上萬喇嘛和尼姑的宿舍,谷底和山樑上分布著幾座寺廟和佛堂,建築規模雖都不很大,但裝飾考究而輝煌;身披槳紅色僧袍的喇嘛和尼姑來來往往,空氣中充滿生機和祥和氣氛。
在佛學院最高的山峰上,有一個金碧輝煌的建築,叫做「壇城」(音譯)。它的上半部分是轉經的地方,據說如果你有什麼疾病,在這里轉上一百圈就能夠好;下面一層是轉經筒,金色的圓筒在人們乾枯的手轉過之後留下一串悠長的嘎吱嘎吱的響聲。
色達縣是個藏傳佛教寺廟比較集中的地方,全部為紅教,當地人有「色達山河一片紅」的說法。除喇榮寺五明佛學院外,主要還有勒窮寺、拉則寺、東嘎寺、打隆寺、色拉寺等,各具特色。
在離色達縣1.5公里處的色柯鎮,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祭塔大典。所謂祭塔大典,即每年的7月下旬拜祭釋迦八大功德寶塔之一的鄧登曲登,塔高50米,周長100米,共九層,為四川省最高的藏傳佛教寶塔。這是覺母(即藏傳佛教對女性出家人的稱呼)們正在繞塔。覺母們頭頂花冠,面垂黑色流蘇,手持銅鈴,口中梵語呢喃,鮮明艷麗的妝扮映襯於藍天之下,從草原深處搖曳而至,恍若一隊仙女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