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託理財產品怎麼樣
網上都說信託是風險小的理財產品?這個話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如果說是投資中風險較小的產品還可以,但是在嚴肅的投資理論中沒有這么說的,如果這么說就有嚴重的誤導投資者的嫌疑。
信託理財一般指投行發行的企業債券等產品,在所有理財產品中,信託理財是風險較大的理財產品(當然比股票基金和股票投資等風險小,但是比國庫券、銀行理財、保險理財風險大得多),所以政府對投資信託理財的管理比較嚴格,一般要求投資者需要有200萬以上的自有資金(要驗資),而且原則是投資不超過自有資金的50%。信託投資大部分產品的起步投資額都在100萬以上(也就是你至少要有200萬的資金存到賬上),現在也有50萬起步的,但是利率會相對較低。而且從利率也可以看出風險。銀行理財100萬一年期利率一般6-7%左右,企業債券能夠達到11-18%。充分體現了風險越大收益越高。
② 信託產品可靠嗎
我是信託者,聚焦信託!
自2018年資管新規頒布,剛性兌付逐漸打破,之前投資者選擇信託投資所依賴的法寶逐漸失去效力。從這個角度考慮,信託的靠譜與否是值得投資者重新審視的。盲目依賴「過去」,投資人一定會吃虧。
目前信託行業資管規模20萬億元,行業不良率在1.5%(同期銀行理財不良率在1.7%(銀行理財資管遠超信託)),出現單體機構風險的機構有5家。
信託的相對靠譜如何體現呢??
三個維度去剖析:
一,信託行業層面:
從我國1979年成立第一家信託機構(現今的中信信託——行業龍頭)算起,信託行業已經發展了40多年時間(與改革開放同齡),正是這40多年的行業發展和沉澱,一共6輪行業整頓使的上千家信託公司,一步步、一層層篩選至今日的68家信託公司,目前信託行業正在經歷第7輪整頓,第69家信託公司或許將會來臨,而5家單體機構風險的信託公司在這一輪種也會有新的「命運啟示」,2007年銀保監會明確不再增發信託牌照,單張信託牌照價值百億,加之信託機構在國內是唯一可以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實體市場的金融機構,號稱萬金油,信託機構實控人或許會易主,但信託機構主體一定會仍舊存在,只不過時不時改頭換面,爭取最佳方式「面世」。
更有一法三規:《信託法》、《信託公司管理辦法》、《信託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使得信託行業在健康、有序的法律框架下發展(類似網貸P2P行業今日已經消亡),另有中國信登、中國信託業協會、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在結構功能上輔助、完善整個信託行業。
二,信託公司層面
股東實力強大——各家機構股東情況,見圖所示
一言概之,非富即貴。
在信託業務發展、資源稟賦上,信託公司股東實力雄厚,都大有裨益。
三,信託項目層面
信託項目期限12個月-36個月,以18個月-24個月居多,期限不長而且資金量巨大,少則億元多則百億元,經過幾十年的行業沉澱,信託資金投向多半為國內的成熟行業、領域。
按資金投向可劃分為房地產信託、政府基建信託、工商企業信託、金融類信託
僅以房地產信託為例,過去十年是房地產行業的黃金十年,而該類信託項目也是最受信託投資者的喜愛,風控措施完備:有實物抵押,如土地、在建工程;房企實際控制人擔保、應收賬款質押等等以確保項目如期兌付,而且收益在年化7—12%,市場上也是有口皆碑。
以上!!!
如有收獲,感謝點個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③ 信託靠譜么
通過正規信託公司購買信託產品是比較靠譜的,建議選擇越好咨詢了解一下,可以給出更多專業的解答。
信託產品是一種為投資者提供低風險、穩定收入回報的金融產品。買信託產品是否可靠,關鍵在於購買的渠道。買信託產品的風險,簡單來說,就是融資方不還錢或者還不上錢。針對這個風險。信託公司一般都會進行比較嚴密的風控措施。1、首先是考察融資方的資質、實力以及信用情況。信託公司的注冊資金、凈資本金、管理的信託規模、信託公司經營風格等可以分析信託公司是否可以到期兜底或者剛性兌付。也可以從信託公司排行榜,選擇排名靠前的公司項目。2、然後是考察項目的還款來源是否可靠。融資方是第一還款來源,運營穩定的工商企業有較好的信譽度。購買信託產品時可以從融資方的注冊資本、總資本、負債比率、速動比率、資金比例流動比率等方面多方位考察融資方的實力,選擇實力強的公司進行投資。3、信託公司會要求融資方提供足夠的增信措施,也就是風控措施。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信託的詳情,推薦選擇越好咨詢。越好咨詢是深圳市越來越好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旨在打造中國信託一站式綜合咨詢平台。 公司與全國68家信託公司、銀行,保險機構,多家上市公司及全國上百個政府平台機構合作,旨在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咨詢服務,解決客戶難題,打造安全、穩健、省心、省力的全新咨詢體驗。歡迎點擊咨詢!
④ 信託理財產品可靠嗎
信託是靠譜的!
但值得強調的是,這里的靠譜不能和信託沒出現過風險和「保本保息」等劃為等號。任何理財產品都不能宣傳保本保息或者完全沒有風險。
信託之所以安全,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信託公司是正規持牌金融機構,而且我國目前正常經營的信託公司只有68家(另有三家處於停牌狀態),目前來看也不會再有新的增加。與國內上千家的銀行、數百家券商和期貨公司相比,信託牌照可以說是中國所有金融牌照中最為稀缺和最為值錢的牌照。
監管層面
現在金融業的四大支柱分別是銀行、保險、券商和信託。這四大金融業態,共同構成了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在中國也不例外,根據數據統計顯示,信託業資產管理規模僅次於銀行,高於券商和保險。也就是說,信託是名副其實的正規軍。
信託是受銀保監會下的信託部所監管同時也受中國人民銀行的監管;因為信託屬於金融這個大系統。
按照規定,信託公司的內部審計部門除了向董事會提交內部審計報告以外,還要向央行報送上述報告的副本,頻率至少是每半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