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山東濟南有什麼特產
1、濟南饊子
濟南久有饊子,俗叫「細饊子」,是濟南的傳統名吃。這是廣泛散布的民間手工藝人,炸制的細如線繩、狀如長麻花形的食品,吃起來微咸香酥。
2、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因產於濟南市章丘區明水地帶(明水街道)而得名,是山東省的著名特產之一。其粒微黃、呈半透明狀,顆粒飽滿、米質堅硬、色澤透明、油潤光亮;米飯吃起來十分爽口,清香之氣能令人食慾大增,回味無窮,所以濟南百姓俗稱「香米」。
3、平陰玫瑰
平陰玫瑰始植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玫瑰種植面積已近萬畝。平陰玫瑰既可製作玫瑰醬,釀造玫瑰酒,又可提取玫瑰精油。
4、平陰阿膠
阿膠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葯「三寶」,因產於老東阿縣(今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現東阿鎮已被認定為「中國阿膠之鄉」,具備「阿膠原產地」標志認證。東阿鎮自古以來阿膠產業極為繁榮,於清咸豐年間達到鼎盛,較著名的有樹德堂、協裕阿膠庄等生產的阿膠。新
5、八珍糕
是山東濟南地區傳統糕類名點之一,歷史悠久。有補中益氣,開胃健脾之功。形態為傳統的糕點狀,以美味零食為主要訴求,產品含量較高。
6、商河縣彩椒
商河縣彩椒基地始建於2000年6月,位於濟南市商河縣城以南,總佔地面積2萬畝。主要種植以色列、荷蘭等國外甜椒品種,這些品種抗病高產,耐貯運,單果重在0.5斤以上,顏色有綠、紅、黃、紫、白等5種。
7、長清茶
長清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產茶區之一,從上世紀50年代起開始恢復茶樹的栽培種植,經過長期技術改造和品種改良才形成了長清茶。
2. 濟南有什麼特產
濟南帶回家的特產有:
1濟南把子肉:濟南必吃榜排名第一的把子肉,一盒5塊肉,真空包裝,回家熱熱就能吃。保質期3個月肥肉不膩,瘦肉不柴,入口即化。醬香和香辣2個口味。魯菜醬香口味代表名吃。
2濟南酥鍋:濟南地方性名吃,酸甜咸復合口味,酥菜酥魚酥肉混裝,開袋即食,無需加熱。旅行,出差方便攜帶。
3. 山東濟南有什麼特產
濟南土特產品品種多樣,主要有五香扒雞、糖酥煎餅、羅漢餅、高粱飴以及刺綉、羽毛畫。
平陰:平陰玫瑰:平陰素以玫瑰之鄉著稱。平陰玫瑰花瓣厚,香氣襲人。花瓣用於薰茶、制醬、釀酒、煉香料酒。阿膠:產自本縣東阿鎮,為滋陰補血佳品,是暢銷國內外的著名商品。
章丘:主要有明水香稻、龍山小米、章丘大蔥、章丘烤肉等。
濟南特產——蒲菜
濟南特產--蒲菜,水生植物,一般生長在湖裡,圓柱型,長約50cm,顏色介於淡綠色與乳白色之間。
如果向外地人介紹蒲菜,他們極易將其與「茭白」混淆。其實二者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茭白更為粗壯,且為實心;而蒲菜直徑最多三厘米左右,分層。
蒲菜可以做湯,亦可以做水餃餡。先將其一至兩層外皮剝去,內心白而脆嫩。切成小塊狀,打個雞蛋湯,鮮美並有清香味道;剁成碎末,輔以雞蛋、黑木耳、蝦仁,包成水餃,可謂色香味俱全!
濟南不僅是有名的泉城,還是著名的食府。它在廣攬各地名吃的同時還有自己的地方特產。下面我就簡單介紹幾樣吧。
明湖藕又名白蓮藕,藕肥大肉厚,含水分多,質嫩而脆,味微甜,是實現水果,可生食、拌食、甜食,又有脆嫩的「水晶藕」、「姜拌藕」、酥香的「炸藕合」.是濟南家家戶戶喜做的菜餚。鮮蓮子的盛事,也可作「蓮子羹」,清香爽口;感知的蓮子,經過漲發,去掉苦味的蓮蕊可做作成「冰糖蓮子」、「蜜汁蓮子」.
明水香稻 產於濟南東郊章丘市的明水鎮,是馳譽全國的明稻。香稻稻粒微黃,呈半透明體,油潤光亮。有一家做飯十家香之稱,吃完仍會余香繞口。
北園蒲菜 蒲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盛於水邊或池沼內,可食用。濟南北園蒲菜質細嫩,纖維質少。「奶湯蒲菜」、「鍋塌蒲菜」、「蒲菜燙面餃」等,都是濟南的名吃名菜。食之清香鮮嫩,每年五月至七月是產蒲菜之時令。
平陰阿膠 阿膠與人參、鹿茸並成為中葯「三寶」,因產在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阿膠是一種動物膠紙,成品已呈琥珀色、半透明、味甘咸、氣清香為由,即能治病,又能強身。阿膠內含18種氨基酸和鐵、銅、鈣、錳等20餘種微量元素,被視為高級營養補品,名揚中外。
核桃 核桃在歷城區的栽培具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濟南乾果出口的主要品種,「雞抓綿」和「紙皮」核桃最為著名。核桃以營養豐富著稱於世,對人的大腦神經有益,是一種滋養強壯葯,適用於肺虛久咳,氣管喘息,病後虛弱等症。作為濟南的特產,遠銷歐洲諸國
參考資料:多方搜集
4. 鳳城鎮的經濟
鳳城鎮是工業、農業及以商貿為主的第三產業綜合發展的大鎮。 鳳城鎮工業門類較多,主要有冶煉、化工、建材、機械製造、制葯、以瑪鋼花欄為主的鑄造及玻璃器皿、石料生產等行業。
鳳城鎮地處文水縣城,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鎮區域面積150平方公里,轄35個行政村、共47個自然村,1個街道辦,5個居民委員會,其中平川村27個,山區行政村8個(20個自然村),總人口102676人,農業人口中68513人,耕地3.5萬畝。鳳城鎮是工業、農業及以商貿為主的第三產業綜合發展的大鎮,2008年全鎮工業總產值27億元,農業總產值1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100元。
冶煉業以海威集團有限公司為主,形成了采礦、選礦、煉鐵、煉鋼、軋鋼、水泥、發電生產鏈條,今年新上一條高速線材生產線,已於7月份投產,角鋼項目正在建設中。海鋼07年上交稅收突破1.2億元。
化工以振興化肥有限公司為主,主要產品生產能力為合成氧4萬噸,甲醇4萬噸,碳酸鉀3.5萬噸,硝酸鉀7萬噸等。盡管去年以來受金融危機沖擊嚴重,但企業仍保持了正常生產,08年實現稅收1051萬元。
建材業以鋼模板生產為主,以工程機械廠為龍頭,具有一定規模的鋼模板生產企業有19戶,鋼模板生產初步形成集群規模。
機械製造以山西成凱機車車輛配件有限公司為主,主要產品為機車搖枕和側架,具有年產9000噸的能力。目前已准備擴產,並生產K6側架等產品。該企業產品為鐵道部定點產品,企業前景看好。
制葯主要山西康欣葯業有限公司,其總資產近億元,有原料葯、片劑、膠囊劑、顆粒劑、散劑五條生產線,41個國葯准字型大小產品,12個真菌系列保健產品。2008年上交稅收突破200萬元。
瑪鋼花欄鑄造業集中在宜兒、武午,大小生產企業71戶,其中已進行環保改造的40餘戶。瑪鋼生產已成為一個產業集群。
玻璃器皿生產主要集中在冀周村,以冀恆玻璃器皿廠為龍頭,具有一定規模的有5戶,該行業產品主要是外銷,去年以來受沖擊嚴重。
石料生產集中於山區,大小石料廠11戶,其中8戶屬二類企業,正在整頓。
其它還有倫達等食品加工,卷閘生產等企業。
農業上,基礎設施較好,結構調整滯後。目前,除山區外,各村基本實施了井管節水灌溉,主要生產區域是原宜兒鄉片。種植以玉米、小麥為主,其中4個村走小麥+大蔥的模式,1個村規模發展了紅提葡萄種植。山區近年來以退耕還林為主,干查經濟規模不大,零星分散。養殖業以豬、雞、羊為主,規模養殖良好起步。
第三產業以餐飲、商貿、運輸為主,各類經營戶達戶,盡管近年來餐飲上引進了長江,商貿上建起了匯融、麗都等,但整體上看,第三產業中存在規模不大、服務水平不高、現代服務業發展不夠的問題。第三產業在城鄉居民就業,增加收入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項目建設上,我們力爭抓住「兩區」開發機遇,大力扶持金地煤焦電化建設項目及海鋼項目建設。
在新農村建設上,鳳城鎮起點高、標准高,全鎮有4個試點村,11個推進村,韓村、私評、土堂等在走在全鎮前列。
在基層組織建設上,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企業黨組織建設一起抓。截至2008年全鎮黨員共有2538名,其中農民黨員1640人。鎮黨委下轄1個企業黨委(海鋼企業黨委),6個黨總支,72個黨支部,其中企業黨支部23個,農村五星級支部4個,四星級支部12個。基層黨組織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較好地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
精神文明建設上,鳳城鎮發揮優勢,軟體、硬體兩手抓,全鎮建設各類圖書館、室19個,文化休閑廣場10個,文化活動中心1個。群眾文化生活活躍、豐富。特別是教育上,除方園一個村外,全鎮各村先後新建了校舍,特別是土堂興建了幼兒、小學、初中、高中一條龍的教育園區,韓村也新建了幼兒園,並計劃建設初中,建設新的教育園區。全鎮的辦學條件從根本上改善,為教育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鳳城鎮作為全縣最大的鎮,有優勢也有其它鄉鎮所沒有的困難,我們將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工業強鎮、農業穩鎮、城建興鎮、商貿活鎮」的思路,抓穩定、創環境、抓項目、促發展,力爭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向縣委、政府,向全鎮群眾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5. 濟南的特產是什麼
濟南紅玉杏 紅玉杏又稱「金杏」,主產於濟南市歷城、長清,有2000多年栽培歷史,為山東杏中之魁。紅玉杏果實呈圓形,單果重60-83克,最大單果重150克,可食率91.6-93.9%。果皮、果肉均為桔紅色,肉細嫩,酸甜可口,耐貯運。紅玉杏是山東省重要出口商品之一,遠銷港澳地區,在國際市場上作為點綴商品,頗為暢銷,而且價格高。 麻醬油燒餅 又叫麻汁燒餅,是以芝麻醬為主要佐料製成的麻酥燒餅,為濟南傳統的回民小吃。過去不少回民餐館都經營此類麵食,外皮多數帶有芝麻,也有不帶芝麻的,但不管表皮怎樣,中間都是以塗麻醬為酥層的。 製作此燒餅,將面用溫水和成;麻汁醬內摻些花椒鹽,並用花生油調稀調勻。將面團擀成面片後,抹上麻汁醬,再將面片捲成長條,然後一個個揪成面劑,放在案上,逐個捏成圓形,使收口包攏,麻汁擀不外露,放案上用小麵杖擀成小燒餅。擀完後,每個燒餅上刷一層清水,再沾上芝麻仁,稍餳一下,再放烤爐里,用微火烤成金色即成。這種燒餅,皮酥脆,並有濃厚的芝麻及芝麻醬的香味,層次達十多層,若與五香醬牛肉同食,倍覺其香酥適口。 馬蹄燒餅創始於清末。由於面團發得好,烤時的火候均勻、適度、鼓得很高,其形極象馬蹄,外焦里嫩,透酥適口。吃時輕輕將鼓起的脆皮拍扁,將饊子放在上面(有芝麻的一面),使底面朝外,一折就將饊子夾在中間,呈半月型。這樣芝麻就不會撒在外面,不過為了防止散落芝麻,在吃時還要用空的一隻手接著,作為早點,馬蹄燒餅在濟南人中間,是很受歡迎的。 阿膠 阿膠因產於原東阿縣城(現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它以專用黑驢皮與當地得天獨厚的天然水質——狼溪河水熬制而成,已有兩千年歷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上將阿膠稱為「聖葯」,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葯三寶。 龍山小米 章丘市名產「龍山小米」,在歷史上為全國四大貢米之一。相傳自有「龍山文化」以來就有「龍山小米」。從清朝乾隆年間開始向皇帝進貢.「龍山小米」的營養很豐富,據化驗,它含脂肪5.26%,比其它小米高2%;含蛋白質10%;維生素A和維生素B1及維生素B2的含量也超過其它小米。因此,人們把它作為敬養老人、哺育幼兒、 滋補身體的佳品。 「龍山小米」集中產於龍山村周圍十里內,全都是旱田春播,不澆水,不施化肥,多用農家肥和餅肥,是一種無公害食品。 明水白蓮藕 明水白蓮藕產於明水百脈泉頭,花潔白如玉,藕質地細膩,塊大脆甜,嚼後無渣,是宴席上的佳菜,蓮子既可上席,又可入葯,有清淤理氣之功能。十年動亂期間,白蓮藕瀕臨絕產,現已發展到500多畝,畝產5000斤以上。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產於明水鎮硯池村附近百脈泉水的泉頭,已有2000年的歷史,從明朝開始就作為貢米向皇帝進獻.以濃郁的香味而聞名中外,有詩為證「一處開花滿坡芳,一家煮飯四鄰香」。1959年,明水香稻參加了在印度舉行的國際香稻品種展覽,各國專家一致認為中國的明水香稻為最好,其次是美國、日本和印度。明水香稻原種「大紅芒」,雖然米質好、香味濃,但因稈高易倒,低產晚熟,種植面積越來越少,為了保護地方名產,章丘市人民政府組織科技人員,經過幾年努力,培育出了「明香花育一號」和「輻香三號」兩個品種。新品種既保留了「大紅芒」的優點,又增加了抗倒伏、耐肥水、早熟高產、營養豐富的優點,為發展香稻生產開拓了廣闊的前景。 平陰玫瑰 平陰玫瑰始植於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不僅栽培歷史悠久,而且因花大瓣厚,色艷味濃,品質優異而聞名中外。世界著名玫瑰王國保加利亞的玫瑰專家斯達依坷夫曾於1958年、1959年兩次來平陰考察玫瑰,給予了高度的評價;1960年,輕工業部在平陰召開了「全國玫瑰花生產現場會」;1982年,在文登召開的「全國玫瑰花生產座談會」確認平陰玫瑰香甜如意,芳香四溢,具有香氣純正、清甜、濃郁等特點,是中國傳統玫瑰的代表。1996年,平陰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五大花卉基地之一。目前,玫瑰種植面積已近萬畝。平陰玫瑰的用途十分廣泛,玫瑰花可用於食品、醫葯、化工等行業,既可製作玫瑰醬,釀造玫瑰酒,又可提取玫瑰精油。玫瑰精油被稱作「液體黃金」,其價格昂貴,既是香精工業的高級香料,又可用於香煙,化妝品的加香工藝中。玫瑰乾花蕾可用作中葯,具有醒郁解脾,通經活血的功效,對治療心血管疾病有特效。目前,平陰玫瑰以出售鮮花蕾為主,大多銷往江浙一帶及東南亞地區。 糖酥煎餅 「三龍牌」糖酥煎餅,採用山東特產「龍山小米」為主要原料,輔以「湧泉」礦泉水,經科學配方烘製而成。主要有花生、山楂、芝麻等30多個品種。該廠地處四門塔景區,由於地處泰山之陰,素有吃煎餅的習慣。相傳郎公和尚主持神通寺時,廟里僧人常以煎餅為主食,一日誤將花生摻入料中,攤出的煎餅酥脆可口,從此就有了酥煎餅的說法。 木魚石 木魚石是60億年前生成於長清縣饅頭山一帶的一種珍貴石材。總儲量為1.2億立方米,可開發量0.8億立方米。據《本革綱目石部》記載,木魚石有「益脾,安臟氣,定六腑,鎮五臟」之功效,其機械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均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標准。經國家科學技術部門鑒定,木魚石含有許多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經過自來水、蒸餾水、白開水浸泡,能夠析出硒、鋅、鐵、鑽、鰓、錳、偏硅酸等多種元素。用木魚石製作的器皿,對抗衰老,防止高血壓、動脈硬化,降低血液膽固醇,維持人體內的正常代謝,促進人體發育,有積極明顯的作用。用木魚石製作的器皿還具有通透、防腐的性能,酷署季節泡茶7天,色、香、味不變。木魚石色澤凝重,紋理清晰,還能製成各類造型美觀,晶瑩剔透的觀賞收藏藝術精品。長清縣的木魚石礦石質好,用木魚石研製而成的各類保健品聞名全國。現已研製出各類茶具、酒具、餐具、咖啡杯,文房四寶等保健器皿及工藝製品40多個系列,近300個品種,產品除了暢銷國內外,還遠銷日本、俄羅斯、加拿大及港澳等許多國家和地區。 章丘大蔥 章丘大蔥是章丘市的名產之一。高大脆甜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既可生吃,也可熟食,還能做葯用,據中國醫學科學院營養研究所分析,大蔥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特別是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C和具有強大的殺菌能力的蒜素,用它作葯用,可以預防治療十幾種病,如殺滅痢桿菌,治療心血管病等。章丘種植大蔥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優良品種「大梧桐」,一般株高150至170厘米,最高達到2米,單株重1斤左右,有的達到3斤多,章丘大蔥被稱譽為「世界蔥王」。章丘大蔥不僅暢銷國內,而且打入了國際市場,現已擴大到4萬多畝,總產達1億公斤以上,主產區為棗園、鄉惠、寧家埠、三鄉鎮接壤地區。 黑陶 黑陶是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遺產,其工藝在世界制陶歷史上獨具特色,並以其特有的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為當今世人所珍愛,被譽為「中華國粹,稀世珍寶」。為繼承發掘古老的黑陶工藝,濟陽黑陶工藝品廠通過技術引進,開發生產出黑陶產品,該廠在繼承了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以開拓精神不斷開發新產品。目前已生產出近150個品種,主要有罐、壺、杯、瓶、尊、爵、錘、鬲、籃、鍾、鼎、香熏、畫盤、地動儀、筆筒、臘台、台壁燈以及壁飾、壁畫和人物、動物造型等等。其形體製成高度最高達到2米,製成難度最大的是龍山典型器皿——蛋殼陶杯。杯體高度與平面大喇叭口的直徑均為23X23厘米,最小厚度為1毫米。粘接難度最大的是四足六耳仿青銅陶籃。特別是開發出的新產品——陶制編鍾,不僅技術難度大,比例要求嚴格,外型美觀,且音階排列有序,擊之音色集中,聲音悅耳,能奏出和諧動聽的旋律。這些黑陶產品,造型與裝飾、整體構思與組合協調。或簡潔、剛健、粗獷,或繁麗、娟秀、精巧,均不失去朴典雅之風采。陶體色澤黑中透亮,有烏金墨玉之感。裝飾紋樣,既具有濃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也不乏現代藝術格調。構圖嚴謹,刀法豪放細膩,疏密結合,錯落有致,韻律感強,賞心悅目,充分體現出其外觀質量和美學價值。目前,濟陽黑陶產品暢銷於港、澳、美國、泰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 魯綉 古老的齊魯之邦,刺綉十分發達,據《論衡》記載:「齊郡刺綉,恆女無不能者,目是而手狎也。」這種傳統技藝流傳到元明時代,出現了「百鳥朝鳳圖」、「羅漢圖」等魯綉佳作(現藏於故宮博物院)。這些都是雙絲拈線的「衣線綉」,花紋粗獷雄健,質地堅實,色彩對比強烈,具有傳統的魯綉特點。隨首我國經濟重心的南遷,明清時代出現了蘇綉、湘綉、粵綉、蜀綉四大名綉,「魯綉」幾乎銷聲匿跡了。 解放後,已瀕臨絕境的魯綉,於1952年在濟南又恢復了生產。 魯綉以絲綉、發綉著稱。特別是以頭發為絲綉出的中國水墨畫,風格秀雅,栩栩如生,《奔馬圖》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絲綉構圖朴實簡練、色彩明快、針法多變。魯綉綉品,在全國工藝品展覽會上,曾受到周總理的贊揚。 麵塑 麵塑,俗稱「捏麵人」。它以糯米面為主料,調入不同色彩的顏料和防腐劑,用指和簡單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針等,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塑像,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藝術,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舊社會的麵塑藝術都是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成於瞬間,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但他們的藝術作品卻被作為一種民間小玩意兒,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濟南麵塑是濟南工藝美術中,最具地域特色的類別之一。著名的濟南麵塑老藝人李俊興曾挑著擔子走遍中國各地,還遠離國土到過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十幾個國家。解放後,在黨和政府關懷下,麵塑藝術獲得了新生,李俊興被聘到濟南工藝美術研究所傳授技藝,培養出兩代麵塑藝人,形成了濟南麵塑的獨特風格。濟南麵塑的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於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製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門。優秀作品《火燒琵琶精》、《老壽星》等,曾多次參加全國工藝美術展覽,得到好評。以後又創造出《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霸王別姬》等古裝人物作品。這些高僅數寸的小巧玲瓏小面人,有的龍騰虎躍,表的婷婷玉立,栩栩如生,見者無不為之叫絕,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其中不少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國的工藝美術展覽中獲獎,有的作品還參加了國際展覽銷售。 絹花 又名京花,創始於京津一帶。山東絹花最早產地是濟南,濟南花店街就是因該地多花店而得名。 絹花以輕、薄、透、挺的絹、真絲綢、電力紡、縐紋緞、上塑漆布(作葉),低碳鋼絲(用於枝桿)等為原料,經漂白、上漿、下料、染色、成型、串花(粘合)等工序製成。品種按其用途大體可分為瓶插、盆景、花籃、胸花、帽花、領花、壁花、光榮花等,花式均模仿大自然中各種花卉的形態、色彩製造,具有色彩鮮艷、形態逼真等特點。 山東絹花至今仍大宗出口,暢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希望採納
6. 遼寧鳳城有哪些物產
鳳城市物產資源十分豐富。全市林地面積625.9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7.8%。水資源總量60.87億立方米/年,水能蘊藏量24.8KW,年發電量可達4.15億萬KWH。地下熱水開發5處,其中東湯溫泉最高水溫達78℃,對多種疾病療效顯著。生物資源主要有玉米、水稻、大豆、高梁等農作物;有板栗、山楂、葡萄等果樹;有人參、天麻、五味子等葯材和各種山野菜;有黑豬、黃牛、絨山羊、林蛙等畜禽;有天女木蘭花、娃娃魚等珍稀動植物和煙草、柞蠶等特產。鳳城境內現已探明金屬、非金屬礦藏57種,主要有煤、鐵、金、銅、鉛鋅、硼、菱鎂、硅石、紅柱石、大理石、石灰石、花崗岩等,現已開發利用的達32種。鳳城市的黃金開采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硼儲量佔全國硼總儲量的63%,素有「硼海」之說。紅柱石儲量居世界第三位。大理石可生產墨綠、雪花白、櫻桃紅等多種理石板材,其中「丹東綠」大理石在國際市場上久負盛名。花崗岩有杜鵑紅、映山紅、黑牡丹、萬年青等10多個品種,具有質地均勻、色澤艷麗等特點,其產品已打入國際市場。
鳳城市農副土特產品繁多,農業發展潛力很大。以林蛙,大棚蔬菜、黃牛、干鮮果、遼寧黑豬「五色工程」為代表的農業商品基地建設發展迅速,柞蠶、煙草、山楂、板栗、黃牛、林蛙、食用菌、山野菜等被國家和省列為重要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鳳城資源特點和優勢的農業主導產業。
鳳城市工業生產基礎雄厚。機械、冶金、建材、煤炭、化工、輕工、紡織、釀造、服裝、烤煙、繅絲等產業都具有一定規模。近幾年,鳳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加速培育機械加工、治金化工、建築材料三大支柱產業和汽車配件、硼鐵治煉、硼化物、水泥石材、輕工紡織、農副產品加工等六大產品系列的工業發展規劃之後,工業發展態勢更加強勁。汽車增壓器、起動機、半軸、化油器、汽車系列儀表、硼砂、棚酸、碳酸氫銨、染料、輕燒鎂、重燒美、電熔鎂、工業硅、水泥、石材、五金工業,有光紙、薄頁紙、服裝、靴鞋、絲綢、白酒、罐頭等產品深受市場歡迎,一批產品還分別獲國家、部、省優稱號。
鳳城市外向型經濟長足發展。目前,全市出口產品生產廠家已發展到100多家,出口品種200多個。初步形成輕工、五金礦產、農副土特、建材四大系列出口產品基地,產品銷往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