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段時間青島啤酒怎麼了青島啤酒瘋漲是什麼原因青島啤酒今年會分紅嗎
國內食品飲料行業中細分行業讓我們來仔細分析,啤酒行業的領頭羊是青島啤酒。青島啤酒的分析稍後再說,下面給大夥分享一下食品飲料行業龍頭股名單,獲取方式請點擊:寶藏資料:食品飲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青島啤酒在國內啤酒行業中是佼佼者,公司的致力於啤酒製造、銷售以及與之相關的業務。主要產品有碳酸飲料(汽水),啤酒(熟啤酒、生啤酒、特種啤酒)等。
簡單說明了青島啤酒的公司情況後,我們來看下青島啤酒公司有哪些閃光點,我們投資的收益如何?
亮點一:在發展布局、營銷渠道、品牌戰略等方面的優勢突出
公司站在消費者多層次需求的角度看問題,奮力推動施行高質量發展戰略毫不動搖,全面利用青島啤酒的品牌和品質優勢,數管齊下積極拓寬國內外產品市場,同時積極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持續優化費用精細化管理體系,無論是促銷費用有效性,還是營銷效率都提升了,然後讓利潤開始逆勢增長。
同時,公司加快線上消費渠道拓展,而且完成線上銷售和線下配送完美接軌,並開展了產品大酬賓活動,建立和完善「電商+門店+廠家直銷」的立體銷售平台,實現了全新的營銷渠道。那麼公司的話同樣也還繼續深化實施品牌戰略,不斷推行創新驅動和產品結構優化升級的模式它的沉浸式全方位品牌推廣模式能更持續的提升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以更高的品質、更時尚、精美的包裝以及更具國際化、互動性的品牌傳播,成功實現品類升級。
亮點二:數字化生產、智能製造以及升級改造助力公司的騰飛
公司加快數字化生產轉型和智能製造以及工業互聯網推進的步伐,加速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打造規模化、智能化生產基地中的集成應用,建設智能製造示範工廠並帶動上下游企業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啟動實施了青島啤酒智慧產業示範園擴建項目以及青島啤酒廠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等改擴建項目,公司的高端產品供應能力也有所提高,不僅促進了企業發展轉型升級,還提高了公司的地位。
由於篇幅受限,其他關於青島啤酒的深度報告還有風險提示的內容學姐已經提前整合到這篇研報里了,大家不要錯過哦:【深度研報】青島啤酒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在全球啤酒生產及消費市場里,中國啤酒市場占據了鰲頭,在多年持續發展的引領下,啤酒行業總量總體來說已經是企穩態勢,行業內大型企業使得產能優化整合步伐得以加速,公司不斷採取措施推進規模化生產和提高公司效率,市場集中度不斷上升,市場競爭格局已經逐漸穩定。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收入水平和消費能力的進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質量也會進一步提高,啤酒消費市場的發展空間以及發展潛力依然相當大,公司採用產能優化、產品結構提升以及價格調整的方式,在整體消費和利潤水平上面還是會具有相當可觀的提升空間。青島啤酒作為行業的佼佼者,行業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它們也會優先地享受到。
綜上所述,我認為青島啤酒作為啤酒行業的龍頭企業,在行業改革的時候就可以有機會獲得快速發展。然而,事實是文章具有延遲性,想了解青島啤酒未來行情的話,可以戳這個鏈接,會有專業的投資顧問幫你分析股票走勢,看下青島啤酒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青島啤酒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0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② 最近大蒜瘋漲的原因
在南寧萬力綜合批發市場,大量大蒜被裝車運走。大蒜遭遇「爆炒」之後價格猛漲,雖然價高,但仍供不應求。 近期南寧市場上大蒜、干辣椒、八角的價格不斷上漲,其中大蒜達到了9元/公斤至20元/公斤左右的高位(本報12月11日41版曾有報道)。這幾種常見的農產品為何身價暴漲?表面上看是受「抗甲流」因素和今年產量偏少的共同影響,但從市場反饋的情況看,其中也有游資乘機炒作的影響,一些炒家大量囤貨,抬高價格從中獲得暴利 大蒜:人算不如「炒蒜」 來南寧做大蒜生意的河南批發商陳楓在6月囤了900噸的大蒜。她這一把押對了,收購價是4元/公斤左右,現在她以7元/公斤的價格批發出去,除去運費、租倉費等各種費用,這筆買賣賺了100多萬元。 市場行情 12月18日上午,記者來到南寧市五里亭批發市場。蔬菜批發行里,倉庫和過道都放著大蒜。工人忙著搬運、篩選。來到該市場批發大蒜的王先生向記者抱怨,他前兩個月來批發大蒜的時候,批發價為4元/公斤,現在竟漲到將近9元/公斤,大蒜漲價的速度讓人難以接受。 大蒜批發商韓惠介紹,蒜價是從今年5月份開始上漲的,她記得去年的大蒜才0.6元/公斤,蒜農抱怨連肥料錢都不夠,而現在賣到8元/公斤左右,「今年一袋大蒜的錢,在去年能買上10多袋,這種價格十年未見」。 炒作內幕 徐增(化名)是來自湖南的大蒜批發商,前兩年因為大蒜的價太賤,他虧得厲害,差點沒把自己的房子給賣了,沒想到了今年,前兩年虧的一下子就掙回來了。2009年5月,嗅到市場商機的他以2元/公斤收了200噸的大蒜,一直放在南寧附近郊縣的倉庫里,到今年11月以7元/公斤售出160噸,獲利80萬元。他告訴記者,這80萬元並不是純利潤,其中還要扣除租用倉庫6個月的費用共15萬元,運輸費4.5萬元,倉庫工人工資3萬余元,最後拿到手的是50多萬元。 「你干這行是不是很暴利?」面對記者的提問,他先是低頭點了根煙,然後搖了搖頭說:「風險太大,壓力太大,不是每個經銷商都做得了。」徐增坦言,「炒蒜」是一項技術活,分工要明確——下面要有人負責在產地低價收購,中間要有人負責找倉庫貯存,上面的老闆要看準時機出貨。他自我評價說,自己最多隻能算是半個炒家。 萬力綜合批發市場,是南寧市干貨蔬菜集散地之一。來自河南的批發商陳楓正忙著裝貨,她在南寧做了十幾年的大蒜生意,主要是從河南收大蒜來南寧賣。今年6月份,她判斷大蒜價格有飆升的趨勢,便決定囤貨900噸。她這一賭算是押對了,當時的收購價是4元/公斤左右,現在她以7元/公斤的價格批發,除去運費、租倉費等各種費用,她這筆買賣賺了100多萬元。 高回報意味著高風險。陳楓說,在每一年的6月份左右,大蒜批發商就到田間地頭收購大蒜,然後存放在自家的冰庫里,這些大蒜能存貯兩年而不變質。大蒜的長時間保質給了批發商足夠多的時間去應對市場的變化。行情好的時候,他們就大量出貨,獲得更多利潤。但是,如果大蒜行情一直持續低迷,他們也會在虧本的情況下拋售大量大蒜。「這種生意就像賭博一樣。」陳楓說,這一季的河南大蒜能賣到明年的5份,照今年的行情看,價格就算再有波動,她也能賺到錢。 據了解,南寧的蔬菜批發行業內有不少人加入了「大蒜市」。 對於大蒜價格暴漲的原因,南寧的大蒜批發商韓惠認為,一是主產地山東、河南的產量大大減少;二是大蒜「抗甲流」的傳言,使得大蒜的出口量增大。而鮮為人知的因素是,一些商家看準今年大蒜求大於供的行情,大肆囤貨、炒貨,一夜之間變成了百萬富翁。 辣椒:「炒家」的下一個目標 炒家在大蒜身上大賺一筆後轉向辣椒市場。據不少貨車司機反映,玉林和天等的部分辣椒「炒家」有的囤貨達數百噸,一時間周邊的冷庫和倉庫全塞滿辣椒。而全國各地辣椒商奔赴廣西各辣椒產地,直接坐地收購。 市場行情 無獨有偶,辣椒也被傳言能夠「抗甲流」。在五里亭農貿市場經營干雜貨的郭老闆發現,今年9月份干辣椒開始漲價,現在最高能賣到40元/公斤,往年16元/公斤就頂天了,連辣椒粉也要20元/公斤。一街之隔的五里亭蔬菜批發市場,干辣椒大都是貴州和雲南的貨,其中指天干辣椒穩坐「價王」,居然賣到45元/公斤。記者翻看一位零售商的記事本,上面清楚地記著去年「9.5元/公斤」的價格。 炒作內幕 炒辣椒會嗆到人,但炒作辣椒卻讓人感覺不是滋味。12月10日,說起干辣椒的漲價,從事辣椒買賣多年的鄭新旺介紹說,辣椒行情有「大小年」之分,今年的辣椒產量低;此外,游資爆炒也是原因之一。市場上和民間都有傳言稱從辣椒中提取的葯用辣椒精和辣椒素能防止甲型流感傳播,起到殺毒殺菌的作用。八角和大蒜就因為具有「抗病毒概念」而受到游資炒作,前段時間價格坐了一趟「過山車」。從目前的形勢看,這些游資很有可能將目標轉到辣椒。 辣椒批發商王新告訴記者,炒家在大蒜身上大賺一筆後很可能不會收手,熱錢會湧向辣椒市場。目前已經有小批發商囤積辣椒貨源,待合適時機高價出售。據不少貨車司機反映,玉林和天等的部分辣椒「炒家」有的囤貨多達數百噸,一時間周邊的冷庫和倉庫全塞滿辣椒。而全國各地辣椒商奔赴廣西各辣椒產地,直接坐地收購。 12月11日,在五里亭蔬菜批發市場,江西的辣椒商販鄧先生對記者說,他做了20多年辣椒生意,今年八九月他在廣西各地收貨時,發現很多新面孔也在搶貨。他們買來辣椒並不是送往農貿市場,而是運到倉庫存儲,出手也不小,動不動就是幾十、數百噸。 何人在炒作辣椒?記者幾經打聽之後,找到了來自湖北的劉某。他承認自己在上個月就開始囤辣椒,他坦言,他已經是後知後覺了,他的老鄉去年就已經存夠了貨。 五里亭蔬菜批發市場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還未有針對辣椒品種的相關市場監測評估,不過據他了解,今年廣西辣椒的深加工銷售及出口量有所增加,使市場供應發生變化,從而拉動價格。此外,今年辣椒價格上漲還受全國多地區辣椒減產影響。 八角:價處高位仍有人囤貨 目前廣西八角價格已處高位,但不少「勇敢」的「炒家」仍在高位吸納,最後可能虧得很慘。 市場行情 今年3月,「達菲」成為世衛組織認可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葯物,其原料莽草酸75%是從八角中提煉的。從今年5月開始,作為主產地區的廣西八角身價猛漲,從往年的8元/公斤漲到目前的14元/公斤,仍供不應求。目前廣西八角價格在1.3萬元~1.4萬元/噸左右的高位。 炒作內幕 廣西八角聯合會副會長韋醒松說,由於預計八角的價格還有上升空間,所以不少經銷商採取「多收惜售」的策略。在存貨有限、價格仍在漲的情況下,經銷商自然不會一次清空。市場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現在市場上不少人囤有八角,但出售與否就看價錢怎麼樣了。越南也有八角,最近的消息顯示,越南八角也開始被囤貨待漲。 藤縣的八角批發商李衛君透露,當前八角價格已經到達高位,每件(50公斤)650元~700元左右(摺合為1.3萬元~1.4萬元/噸),並且新的八角陸續供應到位,炒貨商的資金在逐漸撤離,尋找下一個目標。而不少「追隨者」仍在高位吸納,最後可能虧得很慘。玉林中葯材市場朱副主任表示,雖然六七月份有八角新貨上市,但對目前整體求大於供的形勢緩解不大,八角價格仍沒有顯著下降。據他了解,市場上的確存在有經銷商囤貨的情況,這樣的操作與炒股類似,風險很大,市場含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特別是人為因素。他提醒經銷商要充分分析市場因素,再決定是否入市,避免接過八角漲價的最後一棒。 說法:「爆炒」並非理性投資 大蒜價格瘋漲,只聽說很多人「炒蒜」一夜暴富,卻沒有聽說種蒜的農民真正發了大財。 南寧市一位蔬菜批發人士稱,大蒜、辣椒、八角等農產品的漲價,並沒有給農民帶來多少好處,在炒作過程中產生的暴利,多數被投機的炒家捲走了。前一陣子大蒜價格瘋漲,只聽說很多人「炒蒜」一夜暴富,卻沒有聽說種蒜的農民真正發了大財。來自橫縣的椒農陳大伯說,他種有十幾畝的辣椒,自從辣椒漲價後,收貨商就下到地頭收辣椒。好一點的6元/公斤,差一點的5元/公斤。雖然知道收貨商一轉手賣到南寧、柳州價格漲了一倍,但鮮辣椒不能久放,只能盡快出手,「雖然外面市場辣椒價格猛漲,但農民沒賺到什麼錢」。 南寧市工商局市場科王科長說,商販「炒蒜」是一種短期行為,屬於囤積居奇的一種商業手段。大蒜只能短期炒作,並不適合投資。即使有少部分人以投資方式進入大蒜市場,也不是一種好的選擇,理性的投資者是不會這么做的。 為什麼大蒜、辣椒、八角等農產品容易被「炒」?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這些農產品用量雖不大,但對飲食而言必不可少,一旦被大量囤積,而新貨供應不到位,價格很容易暴漲,投機商人正是看到了這一點。 南寧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鄺偉生分析說,在當前形勢下,要防止這種價格暴漲情況的出現,就要分析農產品價格上漲的深層原因,解讀價格周期、產銷差價、不規范競爭等經濟學原因,從而為建立健全農產品的價格補貼制度提供思路,政府和相關部門也要制定優惠政策扶持發展農產品生產。
麻煩採納,謝謝!
③ 原油價格的持續大漲,會帶動哪些產品迅速漲價呢
1、8月29日銀保監會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強調繼續做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各項工作,進一步完善差別化房地產信貸政策,堅決遏制房地產泡沫化,加大不良貸款准確分類和處置工作力度。
點評:首次點名房地產泡沫化,調控加碼導致金融市場資金面偏緊。
2、8月29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至6.83關口,日內跌約290點,在岸人民幣盤中跌破6.82關口,官方收盤價報6.8218。
點評:央行出手穩定匯率,但強勢美元、貿易戰都使非美貨幣有貶值預期。
3、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4%,收於69.51美元/桶。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6%,收於77.14美元/桶。
點評:目前有近七成上市公司披露中報,按比例養老金持股將接近20隻,從去年二季度入市以來緩慢加倉。
行情預測
國際原油價上漲,人民幣匯率走弱,房地產調控加碼、全球股市上揚,利好利空交織,外部環境復雜,預計今日A股將延續超跌反彈走勢,繼續震盪或沖高。昨日兩市成交額重回「地量」水平,反彈動力減弱,中期趨勢仍在磨底。
策略建議
超跌反彈遇阻後,短期進一步向上空間有限,而「地量」水平整體波動幅度逐漸減小,磨底進入後半段,短線可等回踩或下探時再低吸,月末中報開始收尾。而九月份消費旺季逐步到來,進入漲價題材活躍期。
④ 2021開年,多種原材料漲價40%以上,瘋長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原材料價格瘋長背後的原因有很多,這其中牽扯了很多行業,但是每一個行業都是牽一發而動全市,比如,疫情導致各行業的產量下降,貨幣超發導致的貨幣貶值,已經各國的稅務徵收提高等等,都是導致物價瘋漲的原因。
疫情爆發後,各國紛紛採取量化寬松的經濟刺激政策,不斷印刷紙幣。比如從各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數據來看,除了中國的增長,其他國家都在負增長。從絕對數量來看,美國是第一位的。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擴大了3萬億多美元,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這種印刷方式幾乎相當於讓全球75億人每人出血400美元,幫助美國企業和個人。所以央行的超發貨幣肯定會導致原材料價格上漲。
疫情在世界范圍內爆發以來,除了我國強有力的控制外,其餘國家現在幾乎都受到疫情的影響,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生產受到影響,再比如說汽車晶元行業、受疫情影響的世界晶元供應商迎來了不足的潮流,汽車晶元不足的問題,世界汽車晶元不足將導致450萬輛汽車產量的損失,這相當於世界汽車年產量的約5%。因此市場產品供應不足勢必會導致價格大上漲。
⑤ 樹脂、丁二醇100多種化工原料瘋漲,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從2021年10月初開始,包括樹脂,丁二醇在內的100多種化工原料價格瘋漲。很多網友們不解,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
為此山東省還發布了關於執行“開四停三”輪休方案的通知,為有效保障當地的電力平穩運營提供了基礎。
⑥ 近期豬肉價格瘋漲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怎樣才能讓豬肉回歸正常價格
豬肉是很多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吃的肉類之一,經常出現在家家戶戶的餐桌上。在2022年上半年豬肉價格非常低,很多人買起肉來感覺沒有半點壓力。但自從下半年開始豬肉的價格開始瘋狂上漲,很多人走進肉攤的時候總是會被價格給驚到,那麼這到底是何種原因造成的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老百姓們不必過於擔心,國家發改委已經放出了消息,如果市場上的豬肉再繼續瘋漲,將會把儲備的豬肉投放到市場上,以控制豬肉瘋漲的趨勢。另外也要對大型的養豬企業提出要求,希望他們正常讓生豬出欄,絕對不能參與到哄抬物價這種事情上。另外養殖戶和養殖場們如果一直壓欄二次育肥的話,後期需只會大於供,那麼豬肉會迅速掉價,不利於行業的健康發展。
⑦ 為什麼2020年幾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在暴漲
這幾個月,很多大宗商品都漲瘋了。玉米從1900元/噸,上漲到現在的2600元/噸。棕櫚油從5月份的4500元/噸,上漲到現在7000元/噸。鋁從11000元/噸上漲到16000元/噸,銅從42000元/噸上漲到59000元/噸,最瘋狂的鐵礦石,從500元/噸,上漲到1100元/噸。
本以為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大宗商品應該是一個熊市,沒想到,2020年的大宗商品走出了一波轟轟烈烈的超級大牛市!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大宗商品最重要的就是供求關系。
用我們初中學過的政治經濟學最簡單的理論,就可以解釋:當供給大於需求的時候,商品下跌,當供給小於需求的時候,商品上漲。
要詳細解釋2020年大宗商品的超級大牛市,大家首先要有一個基本概念:2020年新冠疫情,雖然中國很快就控制了,但是國外的疫情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嚴重的多。
嚴重到什麼什麼程度?美國英國法國的國家首腦都得了新冠疫情,何況普通人,全球現在已經累計感染了7400多萬人,死亡165萬人,現在還在以每天新增感染75萬人的數字在增加,每天全球要新增死亡1萬3千人,這還是官方可以統計到的數字,邊緣的農村,戰亂地區的感染死亡人數都被忽略了。
中國人被中國政府和英勇的醫務工作者們保護的很好,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們就沒有這么幸運。德國確診130萬新冠患者,法國確診240萬新冠患者,醫療體系接近崩潰的邊緣,這還是傳統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就情況更加嚴峻。
在新冠疫苗沒有廣泛注射的時候,隔離是最好的手段,很多礦山,農場的工人都去隔離了,因此疫情對於大宗商品供給端影響巨大,缺乏人手,無力維護,大宗商品的供給嚴重受限。
而需求端,雖然也受到疫情影響,但是影響沒有那麼大,首先,人們雖然在家裡隔離不出門,但是食品的消費並沒有減少很多,可以理解,一天還是三頓飯嘛,只是外出就餐變成在家解決。其次,因為疫情對經濟的重大影響,各個國家都展開了大量的經濟刺激計劃,大發貨幣,上馬各種基建項目,因此需求端雖然受到影響,但是受到的影響遠沒有供應端大。
尤其中國,由於中國率先控制了疫情,熱火朝天為全世界搞生產,作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工廠,往全世界出口各種貨物,11月一個月中國貿易順差就達到748億美元,創了 歷史 記錄。現在中國往海外發貨的運費比往年上漲2到3倍,港口連集裝箱貨櫃都一櫃難求,因為都發往國外了。
和巨大出口相對應的,中國進口了大量基礎大宗商品,今年中國進口的金屬,石油,鐵礦石,原油,大豆都創了新高。
光是2020年前11個月:
中國進口了10.73億噸鐵礦石,同比增加10.9%,
中國進口了5.04億噸原油,同比增加9.5%,
中國進口了9280萬噸,加上12月在運的大豆,全年中國要進口1億噸大豆,同比增加17%,
中國進口天然氣9043萬噸,同比增加3.9%,
中國進口銅617萬噸,同比增加38.7%,
中國只有煤炭進口比去年少了10%,進口了煤炭2.65億噸,然後悲催發現,由於企業訂單太多,工廠加緊生產,電力不夠用了。因為冬天很多省份還是靠燒煤用火力發電,缺少煤炭,就缺少電力,比如湖南,浙江等地開始拉閘限電,樓道燈全部關閉,空調溫度不能超過20度。。。因為煤炭稀缺,年底煤炭也漲上了天,動力煤超過750元/噸,長協議煤炭價格才640元/噸,更別說焦煤焦炭這些高端煤種,全部超過 歷史 最高值。
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供給端大受影響,而需求端影響很小,或者沒有影響,甚至有了提高,全球的大宗商品開啟了一片漲聲。。。
依然來重溫初中政治經濟學了,如果供求關系失衡,供給小於需求的情況下,對商品的價格有這樣具體的影響呢?
就拿糧食來說,今年全球的糧食是減產的,前面說過疫情影響農場人手,還包括局部的惡劣天氣,比如美豆就借乾旱炒作了一波。糧食這種極度剛需的大宗商品,如果全世界的糧食短缺10%,糧食價格會只上漲10%嗎?不會的,10%的短缺會造成50%以上的上漲,如果有20%的糧食短缺,就會讓糧食漲上天,對於糧食這種特別剛需的大宗商品,些微的短缺就會讓糧食翻倍的上漲。
不過對於中國來說,糧食主要是關鍵的主糧壓力不大,因為今年中國的糧食依舊豐產(感謝農業工作者和農民伯伯們),2020年中國糧食播種面積17.52億畝,糧食總產量13390億斤,接近6.7億噸,中國主糧小麥,玉米,水稻實現了連續5年的增產。在最關鍵的主糧保障上,中國做的很不錯,我們的主糧自給率超過95%,而且加大了糧食戰略儲備,現在中國大地上儲備的糧食超過6億噸,也就是即使中國一年不產糧食,儲備糧也夠全體中國人吃一年。而且,實在不行,如果糧食短缺上漲,可以把喂養家畜的糧食省下來,少吃肉,多吃素,能節省很多糧食。
中國深知主糧的重要,主糧是不能再剛需的剛需,14億人的吃飯問題,容不得半點僥幸。
主糧問題解決了,其他的經濟作物和油脂作物,中國就需要大量進口了。
尤其是大豆。大豆可以說是除了主糧以外的重要作物。大豆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來做豆腐,做各種豆製品。大豆相比其他農產品,有幾個關鍵的優點:1.大豆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其他農作物比如小麥,玉米,水稻主要含澱粉,大豆的植物蛋白質含量還很高,蛋白質含量達到75%到85%。而且大豆含的蛋白質不但多,還質量好,大豆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動物蛋白質近似,氨基酸接近人體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所以,如果是一個純素食主義者,一定會通過吃大量豆製品來補充蛋白質。
大豆除了蛋白質,還有豐富的油脂,我們在超市裡面買的5升裝大桶的大豆油,就是從大豆中提煉出來的。所以大豆是一種非常好的農產品,不僅含75%到85%的蛋白質,還含有15%的豆油,全身都是寶。
在工業上,我們用40度到60度的低溫浸提法從大豆提取油脂,做成豆油,供人們烹飪食用,剩下的富含75%以上蛋白質的豆渣,我們叫豆粕,也是大有用處,用來作為飼料用來飼養家畜,豆粕是給豬寶寶,牛寶寶,羊寶寶補充高質量蛋白質的優質來源,還可以用豆粕/菜粕(菜粕是油菜籽榨出菜油剩下來的菜渣)來養魚養鴨養雞。小動物們不光吃素,也要補充蛋白質才長得好長得快。。。
2019年中國自己大豆產量1800萬噸,但是食用油和飼料豆粕需求太大,我們每年還從全球大豆的主要產地美國和巴西進口大量大豆,而且進口量每年都在增加。因為中國人民吃肉的需求在增加,我們需要更多的豆粕來飼養雞鴨牛羊豬。。。
2018年我們進口了8800萬噸大豆,
2019年我們進口了8850萬噸大豆,
2020年我們將創紀錄的進口超過1億噸大豆。
2019年我們進口的大豆,19%來自美國,65.2%來自巴西,我們還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等全世界各國進口大豆。為了保證大豆供應,近幾年我國也在做大量努力,恢復並擴大東北大豆種植基地,在俄羅斯和烏克蘭承包大量的土地種植大豆。沒辦法,中國的需求量太大了,2019年全球大豆產量為3.6億噸,中國消費量佔四分之一。
中國進口量大,供應端稍微有風吹草動,很容易造成價格的巨大波動。
今年的大豆因為新冠疫情,造成美國和巴西農場人手減少,加上炒作天氣乾旱,美豆已經漲到了5年最高位,大豆進口成本超過3800元/噸,2019年大豆進口成本才2700元/噸。大豆上漲40%。
今年棕櫚油,因為新冠疫情造成主產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農場人手減少,棕櫚油缺乏施肥除蟲維護,棕櫚樹減產,棕櫚油已經漲到8年高位,2019年棕櫚油才4500元/噸,現在7000元/噸,上漲55%,而且還在上漲中。
今年銅和鋁,因為新冠疫情造成礦山人手減少,以及需求端需求增加,銅和鋁的價格也大漲。
銅的用處很大,由於導電性能良好,可以廣泛用於電力和電子工業,做導線,做計算機的集成線路,做電纜等等。
鋁更是隨處可見的到處使用。鋁密度小很輕,雖然很軟,但是可以做成各種鋁合金,既輕巧又堅固,在飛機, 汽車 ,船舶製造行業有廣泛的用處。鋁是熱的良導體,在工業上可以作為各種熱交換器,散熱材料和炊具等,鋁還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廣泛用於各種易拉罐,糖果包裝用品。鋁的表面有緻密的氧化物保護膜,不容易受到腐蝕,還被用來製造化學反應器,醫療設備和石油,天然氣管道等等。
而且目前興起的新能源產業對銅和鋁的需求是傳統產業的3倍。銅上漲到7年高位,接近60000元/噸,2019年才45000元/噸,銅上漲了33%。鋁漲到3年最高位,16500元/噸,2019年才11500元/噸,上漲43%。而且目前銅和鋁的全球庫存都在下降中,目測後面可能還會繼續上漲。
最後說一說工業中用的最多的金屬:鐵。鐵來自鐵礦石,鐵礦石是今年漲幅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鐵是支撐現代 社會 的骨架,可以說,沒有鐵就沒有現代文明,全世界每年消耗的金屬中,鐵佔了95%。中國在轟轟烈烈的大搞基礎建設,修路架橋,造 汽車 高鐵,建房子,但是中國高品位鐵礦少的可憐,絕大部分鐵礦石都需要進口。
因為新冠疫情造成高品位鐵礦石的主產國:澳大利亞和巴西礦山人手不足減產。在經濟復甦前景下,鐵礦石消耗增加,因此鐵礦石開啟了一路瘋漲之旅。
鐵礦石現貨已經突破1100元/噸,接近160美元/噸,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成本也就25美元/噸,力和力拓的預計是今年鐵礦石平均賣50美元/噸,現在賣到了160美元/噸,鐵礦石今年上漲了3倍多,而且鐵礦石價格現在還在每天上漲, 歷史 上鐵礦石最瘋狂的時候也不過就200美元/噸。
對於一年要進口10億噸鐵礦石的中國來說,情況相當被動,每一噸鐵礦石多花100美元/噸,一年要多花1000億美元!只是全球高品位鐵礦石的產地,比原油更加集中,更加壟斷。全世界原油生產國,有沙特,俄羅斯,美國,利比亞,伊朗。。。但是鐵礦石的產出國主要就是澳大利亞和巴西。中國2019年進口的10億噸鐵礦石,澳大利亞佔66%,巴西佔30%。鐵礦石暴漲,中國要多花很多錢,尤其很讓對中國極其不友好的澳大利亞賺錢很不爽啊。。。發改委已經申明好幾次鐵礦石風險,期待早日把鐵礦石價格降下來。
我今年最好的投資就是買入比亞迪,棕櫚油和鐵礦石。鐵礦石在賺了一大波已經平倉了。雖然預計後面鐵礦石會繼續漲,但是不想再助長鐵礦石的瘋狂。我們能在這里好好賺錢,說到底都是依託了國運,要堅決和國家站在一起。雖然,現在每天看著鐵礦石瘋長,還是心痛。但是我們要做個有信仰的人,不是所有的錢都要賺。我能想到的能把鐵礦石降下來的方法,是和澳大利亞進口的牛肉,木材,煤炭,龍蝦,紅酒進行談判,一定要把鐵礦石價格降下來。關於中國進口鐵礦石和鋼鐵行業現狀,推薦看我之前寫的文章:《中國鋼鐵行業現狀》。
最後關於鐵礦石,因為中國這塊土地就是不產高品位鐵礦石和原油,開局地圖就是hard模式,我們也沒辦法,可以等未來鐵礦石價格下降以後,多買鐵礦石作為戰略儲備。鐵礦石的存儲比原油可是方便多了,原油的存儲非常麻煩,需要用專用的原油存儲罐來存儲,即使這樣也會面臨揮發變質問題,原油存儲這件事說多了都是淚。而鐵礦石存儲簡單多了,這個就是石頭,不揮發不變質,用輪船運回來,還海邊隨便挖個大坑埋了就是,等要用的時候再挖出來。這件事情也得慢慢來,中國需求量太大,買多了,鐵礦石價格容易上天。
然後如果要做大宗商品投資,最重要的是什麼呢?經過前面一大段的闡述,我們可以很明確得到一個結論,做大宗商品投資,最重要的就是供求關系,要選擇供求關系變化趨勢最明顯的品種,在供大於求的時候果斷做空,在供小於求的時候果斷做多。
供求關系-》趨勢是我們的好朋友!
一旦供求關系開始改變,形成的趨勢是不會在短期內改變,這個時候就可以沿著趨勢的方向愉快的投資了。
比如棕櫚油是用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最大的植物油,是用棕櫚樹的果實壓榨出來的油。棕櫚油在食品工業上有廣泛的應用,主要生產國是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中國每年至少進口600萬噸棕櫚油。
生產棕櫚油的棕櫚樹生長非常緩慢,從種植到開始產油,需要6年時間,只要棕櫚樹成熟,可以連續產油30年。因此,如果棕櫚油短缺,價格暴漲,現在開始種植棕櫚樹,是來不及的,至少要等6年後,才會有新增的棕櫚油出來。同樣的,如果因為棕櫚樹過多,造成棕櫚油暴跌,因為前面養大棕櫚樹漫長6年,已經付出了巨大的成本,農民不會輕易砍樹,只要棕櫚油價格能夠覆蓋加工成本,棕櫚油就會源源不斷生產出來。因此 歷史 上,棕櫚油的價格波動很大,最高的時候到達過10000元/噸,最低的時候4000元/噸。
只要掌握棕櫚油的趨勢,現在是上漲的趨勢,還是下跌趨勢,就應該順著趨勢去做多或者做空。
這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每一種大宗商品還有具體的細節,比如棕櫚油每年11月開始產油淡季,但是也是需求淡季,因為棕櫚油在冬天很容易凝固,賣不出去,在冬季是需求下降的多,還是產油量下降的多,仔細去比較裡面的細節,才知道現在上漲趨勢還是下跌趨勢。
今年冬天,棕櫚油又新高了,因為明顯供給下跌超過了需求下跌。印度為了進口棕櫚油,下調了進口關稅。印度每年要進口700多萬噸棕櫚油,比中國還多,因為棕櫚油是所有植物油脂中,相比豆油,菜油,價格最便宜的植物油脂,很受印度歡迎。
上次和一個朋友問我,做投資到底是什麼是最重要的呢?答案是:對這個世界保持熱情和敏感,這個世界每天都在變,去感受這個世界的變化,然後找到變化的趨勢,然後堅決的投入。
然後他又問,能不能說具體點,怎樣找到趨勢變化?
答案就是信息量,我認識的牛人,信息量至少普通人的10倍。每天除了完成本職工作,至少花3個小時的時間,去通讀國內外大事,產業新聞,大宗商品信息等等,然後堅持下去,讀個半年一年的,就會發現對很多事情的了解會越來越詳細,一旦出現變化,也能對未來的走勢作出一些判斷,然後根據實際情況對自己的邏輯進行修正,然後就差不多入門了。。。做投資其實是個苦差事,要真的熱愛這個世界才能堅持下去。
⑧ 如果發生了通貨膨脹,哪些產品的價格會暴漲
導讀:通脹是經濟周期中最常見的現象之一,當發生通脹時,首先上漲的都是生活必需品。因為它是剛需,而非必需品(比如汽車、手錶、耳機)不是,所以無論經濟過熱(通脹)還是過冷(通縮),必需品的需求一直很大,一旦發生通脹,人們當然會把手中不值錢的錢換成能維持生活的東西了。而對於非必需品,購買力由於通脹而打了折扣,自然它們的需求也就沒有了。至於普通工業製品,則完全取決於工業水平和勞動生產率了,技術越發達,工業製品的價格也就越低。
4、黃金、珠寶等保值類資產價格上漲。我們都知道,黃金是全球的硬通貨,哪怕國家消亡,貨幣成為一張廢紙,但黃金依然具有價值。所以每當地緣政治、戰爭、通脹等風險因素抬頭時,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總是會受到資金青睞,使其價格上漲。另外,像珠寶、收藏品等在通脹期間也具有一定的保值性。
至於為什麼?因為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或者說經濟特性,那就是稀缺,且本身具有內在價值。國家貨幣本身只是一張紙,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背後有國家信用作為支撐;而金銀天然具有價值,也就是說,金銀在地底下,還沒被挖掘出來時就已經具備了價值,這與匯率、經濟形勢、戰爭等各種因素毫無關系。
目前,雖然我國的M2和物價都增長了許多,但經濟一直都處於平穩運行區間,而且溫和的通脹對於經濟其實是有利的,這說明經濟正在發展,只要控制好債務,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⑨ 華為手機瘋漲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9月15日以後,華為的麒麟晶元或成為絕版,大限將至,市場開始炒作華為手機。以華為P30二手機為例,華為的麒麟晶元即將面臨斷供之後,該款二手機在華強北的銷售價格漲了300元。
據多家媒體記者走訪成都、深圳等多個地方的數碼通訊市場發現,經銷商銷售的搭載有麒麟晶元的華為手機,普遍漲價在200元-300元左右。漲得最誇張的是華為Mate 30保時捷版,目前漲價1000多元。有的地方,該款手機甚至漲了約3000元。
華強北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台積電大部分產能應該都是優先保證新旗艦Mate 40的晶元供應,隨著麒麟990和麒麟820的數量不斷減少,一些搭載麒麟晶元的華為手機就開啟了不斷的漲價模式。
(9)最近哪些產品瘋漲擴展閱讀
美國全面封鎖華為晶元供應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加強出口管制,要求台積電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已接受的訂單將於9月15日前出貨,此後的訂單在出口時將需要得到美方許可。
接著,8月17日,美國對華為的打壓繼續升級。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當日晚間宣布全新「升級版」的華為禁令。這次禁令的核心在於,全面封殺華為向第三方采購晶元,等於是拔掉華為勉強維生的「呼吸器」,此招數是既狠又絕。
美國更挑明著說,這次的禁令限制的最終目的,在於「防止華為獲得與美國相同水平的晶元」,毫不掩飾地說出最終目的。
美國此前已經封鎖「華為設計」的晶元,只要是華為自己設計的晶元,拿去半導體廠投片生產,就會觸犯到使用到美國技術的設備限制。
因此,華為採用另一種方式「規避」,以維持正常運營。就是對外向第三方公司來采購已經設計好了的晶元,直接放在手機里,像是處理器晶元主要是跟聯發科采購。
此次升級後,除非有特殊許可,否則任何基於美國軟體或技術所開發、生產出來的晶元,都不得供貨給華為。也就是說,連聯發科設計、高通設計的晶元,通通都不許出貨給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