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有什麼區分
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的區分:
區分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主要是為了避免重復計算。但在實際生產和生活中,許多產品既可以是最終產品,也可以是中間產品。例如:對農業來說麵粉是最終產品;對工業來說麵粉是中間產品。煤炭在化工等行業的原料,用作食品生產加工行業的燃料是作為中間產品出現的,但用於家庭冬季取暖或者燒制飯菜是作為最終產品出現的。這樣在計算GDP時,區分哪一部分煤炭算作最終產品,哪一部分視為中間產品,就不那麼容易了。區分的關鍵不在於其具體的物質形態如何,而在於這種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一般可以按其是否被重復出售來區分。
中間產品可以認為是一種原材料產品,是用於生產最終產品用的,也就是說本年度內它生產出來後還要在該年度繼續加工生產;如果它被擺到貨價上直接銷售,被消費者購買並直接用了,那另當別論,是特殊情況,計入總值,否則不能計入。
中間產品是指為了再加工或者轉賣用於供別種產品生產使用的物品和勞務,如原材料、燃料等。
一種產品從初級產品加工到提供最終消費要經過一系列生產過程,在沒有成為最終產品之前處於加工過程中的產品統稱中間產品。如棉花是初級產品,投入生產過程後得到的棉紗、坯布、色布及裁剪的服裝面料等都是中間產品。中間產品的多少,主要取決於工業生產規模和產品生產周期。工業生產規模越大,產品生產周期越長,中間產品越多。在國民經濟投入一產出表中,中間產品由各部門屬於生產性消費的勞動對象構成,某一部門的中間產品等於該部門的總產品扣除其最終產品的余額。它是安排國民經濟計劃和各種產品生產,使各部門間保持合理比例關系的重要依據。因中間產品佔用大量物資和資金,又不能直接滿足最終消費需要,一般要求盡可能降低其在整個社會產品中的比重。
㈡ 什麼叫最終產品
最終產品就是那些商品已經可以賣給客戶而不需要再加工.
產品有三種,
原料, 就是說完全沒有加工過的,例如是木頭,從樹上面直接坎下來的;
中間產品,經過加工,但是不可以賣出去的, 例如是木做的桌面,很少人會只買桌面,通常都是一張桌子這樣買的, 所以很多時候桌面會被認為是中間產品;
最終產品就是可以直接賣給客戶的, 在我們的例子就是桌子.
㈢ 農民生產的小麥屬於最終產品么
「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最終產品」就是用於最後消費,而不再投入到生產中去的產品。生產出來後沒有用於消費,而是繼續投入到下一階段生產的產品,叫「中間產品」。把中間產品」看成原材料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最終產品」和「中間產品」是相對的,在不同的環境下會相互轉變。舉例說明。
農民生產出小麥,小麥不能直接吃,也就是不能直接用於消費,只能作為中間產品。小麥可以加工成麵粉,麵粉可以加工成饅頭、麵包等等。饅頭、麵包直接用於消費,屬於「最終產品」。對於麵粉呢?麵粉的確不能直接吃,似乎麵粉就是中間產品了。不完全盡然。麵包廠用麵粉加工成麵包,麵粉作為中間產品是毫無疑問的。如果一個家庭買了一袋麵粉,麵粉做成饅頭,饅頭作為主食吃掉了。此時的麵粉應該是「最終產品」,雖然存在一個麵粉加工成饅頭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增值,而且被消費者直接消費了,所以麵粉屬於「最終產品」。
㈣ 麵粉又食堂購買做成饅頭那些是最終產品哪些是中間產品
麵粉是小麥的中間產品。
麵粉是小麥的中間產品,同時它又是饅頭、面條的原材料。
饅頭是最終產品,而麵粉是中間產品」這一命題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不對的。這要就它們的不同用途而定,如果說饅頭生產出來還要進行深加工處理,那饅頭也不是最終產品,而是中間產品。如果麵粉買來直接使用,而不經過加工,那它就是最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