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電器(電氣)產品上市流通一般需要進行哪些檢測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猶如風馳電掣一般,就拿手機行業來說,競爭廠家可謂是群雄逐鹿,不管怎麼競爭,對於消費者來說,都想能買到稱心如意、高品質的產品。市場經濟體制下一直宣揚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麼如何具備這種競爭力,首當其沖的還是產品質量過關,其次是性能價格等方面因素。那麼這些電子產品在上市流通前需要做哪些檢測呢?下面聽有測網為你娓娓道來。
首先是環境可靠性測試,可靠性是指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產品在設計應用過程中,需要承受自身、外界氣候環境以及機械環境的影響,同時還需保證正常有序工作,這就需要檢測設備對其進行檢驗;這個檢驗通常分為研發檢驗、試產檢驗和量產檢驗三個環節。
1.外界氣候環境包含:高溫、低溫、高低溫交錯、高溫高濕、低溫低濕、快速溫度變化、溫度沖擊、高壓蒸煮(HAST)、溫升、鹽霧腐蝕、氣體腐蝕、耐焊接熱,沾錫性,防塵防水(IP等級)、阻燃測試,UV老化、光老化、等等;
2.機械環境包含:振動、機械沖擊、機械碰撞、跌落、斜面沖擊,溫濕度+振動三綜合、高加速壽命測試(HALT)、高加速應力篩選(HASS)、插拔力,保持力,插拔壽命,耐磨測試、附著力測試、百格測試等;
3.產品自身需要解決接觸電阻,絕緣電阻,耐電壓等問題。
其次是電磁兼容檢測,電磁兼容性(EMC)是指設備或系統在其電磁環境中符合要求運行並不對其環境中的任何設備產生無法忍受的電磁干擾的能力。因此,EMC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對所在環境產生的電磁干擾不能超過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對所在環境中存在的電磁干擾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擾度,即電磁敏感性。
再次是安規,安規是指產品認證中對產品安全的要求,包含產品零件的安全的要求、組成成品後的安全要求,它包含從設計到銷售到終端用戶,貫穿了產品生命周期的一種產品安全責任和活動。
以上就是一個電子產品上市流通前需要接受的一般檢測,希望能幫助到你。
㈡ 電子產品EMC檢測項目有哪些
電子產品EMC檢測項目有傳導騷擾、輻射騷擾、靜電放電抗擾度、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浪涌(沖擊)抗擾度、射頻場感應的傳導抗擾度、工頻磁場抗擾度、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抗擾度、諧波電流、電壓波動和閃爍等。
希望以上對您有幫助,如果回答對您或其他路過的朋友有幫助,望採納和點贊呦,十分感謝~
㈢ 電子產品質量檢驗都檢測些什麼呀還有具體用些什麼方法,用什麼儀器
1、外觀:標識、表面是否銹蝕、開裂、變形。
2、技術性能:耐壓 用耐壓測試儀;絕緣電阻 用絕緣電阻測試儀或兆歐表;波形 用示波器;電流/電壓等用萬用表即可;
3、環境試驗驗:電磁兼容、振動、沖擊、高低溫、濕熱、溫升等需在專門檢驗機構做。
根據需要不同所需方法也不太一樣,需要根據產品類別,按照國家標准,沒有國家標准按企業標准檢測,具體方法由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制定,或者3C認證的一些檢測中心。
通常電子產品需要的檢測設備有:示波器,萬用表,推拉力計,扭力計,安規儀器,電橋等。
(3)南通電子產品檢測有哪些擴展閱讀:
電子產品質量的環境條件:
電子產品在儲存、運輸和使用過程中,經常受到周圍環境的各種有害影響,如影響電子產品的工作性能、使用可靠性和壽命等。
影響電子產品的環境因素有:溫度、濕度、大氣壓力、太陽輻射、雨、風、冰雪、灰塵和沙塵、鹽霧、腐蝕性氣體、黴菌、昆蟲及其他有害動物、振動、沖擊、地震、碰撞、離心加速度、聲振、搖擺、電磁干擾及雷電等。
氣候環境條件:
溫度(℃):-80、-65、-55、-40、-25、-15、-5、+5、+15、+20、+25、+30、+40、+55、+60、+70、+85、+100、+125、+155、+200;
溫度變化速率 (℃/分):0.1、0.5、1、3、5,溫度變化速率(℃/秒):1、5;
相對濕度(%):10、50、75、90
壓力(毫巴):300000、50000、10000、5000、2000、1300、1060、840、700、530、300、200;
壓力變化速率(毫巴/秒):1、10;
周圍介質(水、空氣等)與產品的相對移動速度(米/秒):0.5、1、3、5、10、30、50;
降雨(毫米/秒):0.3、1、2、3、6、15。
生物環境條件:包括黴菌、昆蟲和動物等。
1、黴菌:對電子產品危害最大的菌種有黃麴黴、黑麴黴、土麴黴、出芽茁霉、宛氏擬青黴、繩狀青黴、赭色青黴、光孢短柄帚霉、綠色木霉、雜麴黴、球毛殼霉等。這些黴菌最適宜的發芽溫度為20~30℃,相應的相對濕度為80%~90%。
2、昆蟲:對電子產品危害最大的昆蟲有白蟻、蠹蟲、木蜂、蟑螂等,在熱帶地區尤為嚴重。
3、動物:對電子產品危害最大的動物有鼠、蛇、鳥等,在熱帶地區尤為嚴重。
機械活性物質環境條件:在熱沙漠區、砂質海濱區、和乾旱內陸區都會發生吹砂現象。在通常情況下,砂粒直徑為 0.01~0.1毫米,在砂質荒漠區砂粒平均直徑為0.18~0.30毫米。吹塵主要發生在工業煙灰區和乾旱風區。
灰塵的平均直徑在0.0001~0.01毫米間,在多灰塵的極端情況下,濃度可達6×10-9克/厘米3。吹砂和吹塵現象多數出現在氣溫高、相對濕度小的天氣條件下。通常用的試驗嚴酷度等級為:
砂 (克/厘米3):0.01、0.03、0.1、0.3、1、3、10;
塵(毫克/米2·時):1、3、10、30。
化學活性物質環境條件:
1、鹽霧:空氣中懸浮的氯化物液體微粒稱為鹽霧。鹽霧可隨風從海上深入到沿海30~50公里處。在船隻和海島上的沉降量每天可達 5毫升/厘米2以上。試驗常用的嚴酷度等級(毫升/厘米2·時)為:1、3、5、10。
2、臭氧:臭氧對電子產品有危害作用,其常用的試驗嚴酷度等級(毫克/米3)為:0.01、0.03、0.1、0.3、1、3、10、30。
3、二氧化硫,硫化氫,氨、氮和氧化物:在化學工業部門,包括礦井、化肥、醫葯、橡膠等的生產場所,空氣中含有許多腐蝕性氣體,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硫化氫、氨、氮的氧化物等。這些物質在潮濕的條件下可形成酸性、鹼性氣體,損壞各類電子產品。
試驗常用的嚴酷度等級 (毫克/米3)為0.01、0.03、0.1、0.3、1、3、10、30、100、300。
機械環境條件:
1、跌落:電子產品在使用、運輸過程中都會因不慎而跌落。通常試驗用的嚴酷度等級(米)為0.025、0.050、0.1、0.25、0.5、10、2.5、5.0、10.0。
2、搖擺:電子產品在裝船使用和運輸過程中,要承受船隻的搖擺運動。通常試驗用的嚴酷度等級(度/6秒)為±5、±10、±25、45。
3、恆加速度:電子產品在使用和運輸中會經受恆加速度力。通常用的試驗嚴酷度等級(米/秒2)為:20、50、100、200、500、1000。
4、振動:實際的振動條件比較復雜,可能是簡單的正弦振動,也可能是復雜的隨機振動,甚至可能是正弦振動疊加隨機振動。
5、沖擊和碰撞:電子產品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常會因沖撞而受損。
6、雜訊:在織布車間、大型汽輪發電機車間、船舶主機艙等高雜訊場所,雜訊可達90~100分貝。噴氣發動機工作和火箭發射時,雜訊可達140~160分貝。常用的試驗嚴酷度等級(分貝)為140、160。
電氣環境條件:
1、雷電:濕熱帶地區雷暴頻繁,如印尼爪哇的茂物市年雷暴日(即出現聞雷聲或雷雨現象的天數)達 322天。雷電產生的雷電脈沖波形如圖。圖中T1、T2時間確定的原則是:與明線連接的電子設備,宜用T1=4微秒,T2=300微秒的波形進行試驗;
與電纜連接的電子設備,宜用T1=10微秒,T2=700微秒;與鋼軌或類似傳導體連接的電子設備,宜用T1=10微秒,T2=200微秒;模擬對直擊雷產生的反擊宜用T1=1.2微秒,T2=50微秒。試驗時,常用的電壓等級(千伏)為:1.5、4、5、6.5。
2、電氣設備的電磁場和機動車輛點火系統產生的電磁場,在距干擾源10米處測得40~1000兆赫頻率范圍為40分貝(微伏/米)。帶電機的電器產生的干擾電壓在 0.15~30兆赫范圍為66分貝(微伏);在30~300兆赫范圍為55分貝(微伏)。
當電機功率加大時,干擾電壓也將隨之增大。高頻設備產生的電磁場,在距干擾源 100米處測得的0.15~1000兆赫范圍的場強為34~54分貝(微伏/米)。
㈣ 電子產品需要檢測試驗哪些項目
這個正常的可靠性測試是少不了的了
高低溫
震動
三綜合
防水防塵
以及電池的安全認證有
電芯是否有認證
電池是否有認證
和整機是否符合阻燃要求
不同國家或地區還有對應不一樣的認證大致如下
㈤ 電子電器產品都需要通 過哪些檢 測和認 證
有很多啊,比如CE認證、CCC認證、CQC認證、C-Tick認證、DLC能效認證、DOE能效認證、GS認證等等,具體的樓主可以去倍通檢測官網看看,那裡面信息可能更全面。
㈥ 電子產品整機檢驗有哪些內容
整機檢驗包括外觀檢驗和性能檢驗。
外觀檢驗:產品是否整潔,面板、機殼表面的塗敷層及裝飾件、標志、銘牌等是否齊全,有無損傷:產品的各種連接裝置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規定的要求:產品的各種結構件是否與圖紙相符,有無變形、開焊、斷裂、銹斑:量程覆蓋是否符合要求:裝動機結構是否靈活:控制開關是否操作正確、到位等。
性能檢驗:包括整機電性能和例行試驗。電性能檢驗泳衣確定產品是否達到國家或行業的技術標准。檢驗一般只對主要指標進行測試,如安全性能測試、通用性能測試、使用性能測試等。
例行試驗用以考核產品的之糧是否穩定。操作時對產品常採用抽樣檢驗,但對新產品或有重大改進的老產品都必須進行例行試驗。例行試驗的極限條件主要包括高低溫、潮濕、振動,、沖擊、運輸等。
1、高溫試驗:用以檢查高溫環境對電子產品的影響,確定產品在高溫條件下工作和儲存的適應性。
2、低溫試驗:用以檢查低溫環境對電子產品的影響,確定產品在低溫條件下工作和儲存的適應性。
3,、溫度變化試驗:用以檢查溫度環境對電子產品的影響,確定產品在溫度變化條件下工作和儲存的適應性。
4、恆定濕熱試驗:用以檢查濕熱環境對電子產品的影響,確定產品在濕熱條件下工作和儲存的適應性。
5、振動試驗:用以檢查電子產品經受振動的穩定性。在振動台上,經過固定頻率(50Hz)、變頻(5~2000Hz)等各種震動環境進行試驗。
6、沖擊試驗:用以檢查電子產品經受非重復機械沖擊的適應性。將樣品固定在試驗台上,用一定的加速度和頻率,分別在樣品的不同方向沖擊若干次。沖擊試驗後,檢查其主要技術指標是否仍符合要求,有無機械損傷。
7、運輸試驗:運輸試驗是檢查電子產品對包裝、儲存、運輸條件的適應能力。方法是將樣品固定在試驗台上進行,也可以裝在載重汽車上,並以一定速度在三級公路上行使若干公里,運輸試驗後按規定檢查產品主要技術指標及機械性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