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交易所的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

交易所的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2-12 02:49:36

A. 證券理財產品是怎麼樣跟銀行的比起來哪個好

答:一,總體來說,證券公司和銀行的理財都是一樣的,都有種類的區別,要看投資什麼的,分別是貨幣型、債券型、股票型、混合型等。銀行有一種是保本型,明文保本,證券公司不能出保本的理財。貨幣型其實也是無風險的,一般都是每個工作日開放,銀行很少有,證券公司比較多,我知道的是國泰君安的貨幣型和債券型做的不錯。如果是股票型,說實話,哪裡也一樣。大多銀行的理財都是多少天起的,這些天不能動錢,所以相對來說還是證券公司的貨幣型理財靈活性高一些。不管是什麼理財,說的收益率都是年化的,一定不要上當,誤以為是91天或者180天就能拿到5%什麼的。


二,從收益來說證券公司的好,產品全,從保本到高風險都有,但保本的認購起點比較高銀行的起點比較低,但證券公司的產品收益要比銀行的高,從短期到長期銀行收益都不如證券公司。中信證券是全國最大的券商,業務種類齊全,交易品種多樣。
A、B股,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貨幣基金(保本)、帶杠桿的分級基金、指數基金、國債、地方債、公司債、金融債、可轉債、國債回購交易(保本)、三板、融資融券、轉融通、商品期貨、股指期貨、私募、PE、增發、券商集合理財計劃、交易所債券交易業務、中信證券發的信託(保本),如果您的資金量比較大中信證券還可為您提供屬於您自己的專項理財


以下是較為全面的分析。銀行理財的收益與證券公司的相比,各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一、銀行的理財產品,通常是保本加固定收益的,優點是不用操心,鐵定有收益,期限也不會很長。缺點是收益可能僅比定期利率高,不及證券公司其他理財產品,一般在4.14%~5.53%。
二、銀保產品(保險公司在銀行推出的產品),以「保本+浮動」居多,就是它的收益不固定,要看它的投資收益了,有可能在期限到的時候就拿了個成本無收益(這種情況有但不多),也有可能它的收益非常的高,遠非銀行理財產品可以比擬。優點就是有免費保障的贈送,預期收益(看好是「預期」)較高;缺點就是它的費用較多(初始費、贖回費、管理費等,不過如果它的收益很高的話,費用就可以忽略不計了),還有就是它的收益是預期的,不固定。通常預期7%~8%,而且年限較長通常都是兩三年以上甚至十年以上。
三、證券公司的理財產品,通常都是不保本不保收益的,就是高風險高收益。

B. 銀行理財產品安全嗎

我們及身邊的大多數人,都有購買銀行穩健理財產品的經歷,信任與慣性思維驅使他們給「銀行理財」的評分都很高,一般認定銀行理財:低風險、回報相對高、有保障。其實,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中,從無風險到高風險的投資,一應俱全。
從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角分類,銀行理財產品包括:保本固定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和非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風險等級由低至高
從投資方向分類:投資於票據、債券、預期年化利率、信貸、匯率、股票??各個市場的產品都有。班主任找了一張舊圖,用以證明銀行理財產品從歷史到現在,是種類越來越豐富的。
銀行理財產品的定義:銀行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就是儲戶)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群體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風險由客戶承擔,或者客戶與銀行約定承擔。
1、 銀行賣的理財產品為什麼風險低?
——不一定風險低。有部分低風險產品是因為投向了低風險的投資品種,比如:國債、央票、或者高信用評級的債券中。其實,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大多數也是這樣做的;
2、 同樣是國債,在銀行買和在淘寶買,風險一樣嗎?
——國債是中央政府債,國家提供信用擔保,財政部發行,它們是不在淘寶上賣,否則跟在銀行買沒區別,銀行在這上就是承擔銷售渠道的任務;
3、 你知道每年有多少人在銀行買了「賠錢」的產品嗎?
——股市不好的時候,在銀行買掛鉤股市的理財產品,或者黃金價格下跌了,買了紙黃金類的理財產品,都是可能出現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折扣甚至本金損失的;
4、 你知道華夏銀行「兌付門」事件嗎?
銀行「兌付門」離你沒多遠
2012年11月30日,數十名投資者聚集在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門前,要求兌付一款名為「中鼎財富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入伙計劃」的理財產品。該產品從2011年11月25日至2012年3月2日期間分四期銷售,每期募集金額在4500萬元左右,每期產品均承諾11%——13%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認購資金門檻為50萬元。在第一期理財產品到期的情況下,投資者卻發現理財經理已經被開除,到期的理財產品本息無法償還,於是開始聚集到銀行進行追討。
華夏銀行上海分行發布澄清公告稱,該產品並非華夏銀行發行、代銷的產品,是內部員工違規私自銷售投資理財產品,該員工已經被銀行開除。
緊接著工商銀行又被爆出類似問題。
在浙江金華,工行金華商城支行前客戶經理鈕華向客戶私售理財產品,至今仍有4個村民的400萬元拆遷補償款尚未追回,引起多方關注和熱議。工行方面發布聲明稱,沒有賣過涉案的所謂「理財產品」,並稱受害者資金從未進入工行理財產品賬戶,工行對被捕前員工鈕華涉嫌違法銷售理財產品的行徑毫不知情。「鈕華是以銀行職員的身份向客戶介紹產品,只有銀行員工才有許可權這么做,外部的人無權作出類似行為。鈕華涉嫌合同詐騙的行為是帶有職務性的行為,涉嫌侵犯儲戶的財產權,理論上應該由他所在的單位工商銀行承擔賠償,然後銀行再向鈕華進行追償。」
——很多人都會說這是地方分支行或者個人體的偶然事件,但事實上,銀保、銀信、銀證之間的合作都或多或少被規范過、叫停過,就是因為每一個創新都伴隨著不可預期的「風險」。在這些合作里,銀行大多數時候承擔的都是「銷售」工作,投資人是否虧損與它無關。這點,是無條件「愛銀行」的人最需要關注的。
總結
1、銀行在理財上具有天然優勢,因為他的資金成本低於其他金融機構——銀行的成本是儲蓄利息(活期其他金融機構至少是同業利息(昨天,隔夜預期年化利率來源也廣,我們愛存錢,現在我國月居民儲蓄增量都是7000億左右,總規模超過40萬億。
2、銀行的覆蓋面廣,分支行多如牛毛,所以他們賣什麼產品都買得出去,在有「余額寶」這樣的互聯網銷售之前,基金公司的大部分基金都是銀行買出去的;但是銀行成本也高,網點房租、人員工資、氣派的大廳??都是要錢的,所以雁過拔毛,要麼合作機構支付不菲的渠道費,要麼把本來設計時能賺5%的產品變成銷售。
3、大部分的理財產品,銀行的身份都是「銷售」,銷售的風格就是:賣什麼劃算就介紹什麼。一般來說,「不劃算」的產品都不會出現在櫃台上,而這些「不劃算」有時不是投資人不賺錢,而是銀行代銷不賺錢。
4、本來,理財產品銷售時應該有個「理財顧問」在旁邊指導的,解釋產品投資方向、分析風險、提供建議啥的,現在由於人不夠多、產品不愁賣,所以好多高風險產品都被過渡包裝啦,這個環節基本要靠投資者自己在家做功課。不然,本來買保本錯買了保險也不一定。
5、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一樣,是開門做生意的,拿專業能力賺錢,在這一點上,沒有任何歷史數據能證明,銀行在投資、資產管理方面的能力比其他金融機構高很多。
最後,給大家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六大注意事項:
1、票據、債券和貨幣才是真正風險低
由於管理嚴格,銀行理財產品在變少,發售的多為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不太高、主要投向票據、債券和貨幣市場的。雖不承諾保本,但適合絕大多數投資者。
需要注意的是,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和其他渠道的相關產品差別很小。在的金融市場上,真正能稱為「無風險」的,其實就這三種投向。
2、低風險,就選保本型結構性產品
結構性產品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是一個區間,可分為保本型、保證最低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和非保本型,這類產品往往都有一個較高的最高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但最低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則各不相同。
結構性產品的掛鉤標的較多,國內賣的主要掛鉤股票、匯率、基金、預期年化利率、商品、信貸、指數以及這些的組合,應該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掛鉤產品,否則不妨迴避結構性產品。歷史證明,很多結構性產品都有僅獲得預期最低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的可能性。
多數結構性產品是保本類的,有的產品是100%保本,有的是部分保本,例如保障本金的95%或90%。若是100%保證本金的產,到期最差的情況就是零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但不會虧損本金。
3、別太關注凈值類產品的波動
理財產品的監管逐漸嚴格以後,產品投向明確、以真實投資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為基準、按凈值方式分配的「基金化」理財產品越來越多。與購買基金產品類似,購買凈值類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將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不僅可能享受更高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也可能出現更大的虧損。
從風險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角度來看,這是銀行理財產品中波動最大的,因此產品的管理費一般與業績掛鉤,對投資者的要求也相對高一些。小白勿念。
4、悉心讀理財產品說明書
買什麼東西都要看產品說明書,這是個好習慣!理財產品最關鍵看風險。
監管機構規定,不同風險評級的產品,只能銷售給對應評級以上的投資者。由於對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劃分沒有統一規定,各家銀行對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採用了不同的符號。
主要有以下幾種:R1級至R5級;數字1級至5級;漢字一級至五級;PR1級至PR5級;一顆星至五顆星;字母A至E等。以上幾種表達方式均說明該銀行的理財產品風險等級有五個等級,風險按由低到高排列。
一般而言,保證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銀行會評定為最低風險等級(即一級)的產品;非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標的以及投資比例的不同,會給出二級或三級的風險等級。
如風險評級為R2的產品,原則只能銷售給風險承受度評級為「穩健」及以上的投資者,不能銷售給評級為「保守型」或「謹慎型」的人。銀行如銷售超出其風險承受力的產品就有誤導銷售的嫌疑。
5、牢記你的風險等級
風險等級一般根據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風險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特點、流動性等不同因素來設定的。
包括:謹慎型產品(R1)、穩健型產品(R2)、平衡型產品(R3)、進取型產品(R4)、激進型產品(R5)
R1和R2級:投資范圍基本一樣,多為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債券,資金拆借、信託計劃及其他金融資產等。通常來看,R1級別投資低風險部分的比例更高,且通常具有保本條款,也就是我們常見的「保本保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或「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產品。
R3級:這一級別的產品除可投資於債券、同業存放等低波動性金融產品外,還可投資於股票、商品、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後者的投資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該級別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有一定的本金風險,結構性產品的本金保障比例一般在90%以上,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浮動且有一定波動。
R4級:該級別產品掛鉤股票、黃金、外匯等高波動性金融產品的比例可超過30%,不保證本金償付,本金風險較大,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浮動且波動較大,投資較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虧損的可能性較高。
R5級:該級別產品可完全投資於股票、外匯、黃金等各類高波動性的金融產品,並可採用衍生交易、分層等杠桿放大的方式進行投資運作。本金風險極大,同時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浮動且波動極大,投資較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當然,對應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也會較高。
買理財產品還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看產品投資組合裡面是否有「股票」字樣,如果有風險級別至少在R3以上。

C. 交通銀行的理財產品靠譜嗎他們的客服說的天花亂墜,到底好不好呀

靠譜,大的銀行產品屬於國家認證,但是理財產品都是利益伴隨著風險並存的。
1. 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從安全度上來說,都是比較安全的,畢竟它也是一個不太小的銀行,所以其實收益達標率也還是可觀的,但是畢竟也是理財產品,就算危險性很低也≠沒有危險性,所以還是要預防被那些推薦員坑你,一定要了解清楚,是否真的是銀行的理財產品。根據資管新規的規定,2021年後就不會有任何的保本理財產品,所以理財就沒有絕對的靠譜安全。
2. 從數量看,交通銀行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不下於120種,平均收益率不低於5%,因此如果非要嘗試可以試試不同的類別,不一定要聽信銷售員的話,找一個自己認為比較好的,或者找朋友一起分析。
3. 找一個熟知或者靠譜的營業員,因為很多營業員或許為了營業額會「不擇手段」,因此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找一個靠譜的人,找一個合適的理財產品,不能盲目聽從推銷。
拓展資料:交通銀行是中國金融服務主要的供應商之一,是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的理財產品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七類。第一類是得利寶系列理財,起售金額5萬元,流動性強,每個工作日都可贖回;第二類是天添利系列理財,流動性強,隨時可以贖回,風險和收益率都較低;第三類是沃德天系列理財,10萬元起,風險也較低;第四類是交銀添利系列人民幣理財產品,5萬元起,也屬於低風險;第五類是匯添利系列,可包含外幣並且投資期限也可自行選擇;第六類是私銀優享系列,起售50萬,風險相對來說更高,,但收益也更可觀;第七類是穩添利系列人民幣理財,5萬元起,風險極低,只能在網銀和手機銀行上購買。

D. 建行的理財產品怎麼樣安全嗎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可靠。因為中國建行理財產品有很多,包括自營的和代銷的。自營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型和不保本型,選擇保本型就不會虧本,風險較低,但是收益不高;而代銷的理財產品風險高,而且通常不保本,就是投資失敗會虧本,但是收益也高,主要是基金,保險,外匯,貴金屬等產品。
拓展資料;
中國建設銀行,國家副部級單位,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總行位於北京金融大街25號。
中國建設銀行主要經營領域包括公司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和資金業務,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及子公司,擁有基金、租賃、信託、人壽、財險等多個行業的子公司。
2022年2月9日,福布斯發布2022年全球區塊鏈50強榜,中國建設銀行在列。
企業簡介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領先的大型商業銀行,總部設在北京,其前身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 年10 月。該行2005年10 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939),2007年9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939)。該行2019年末市值約為2,176.86 億美元,居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按一級資本排序,該集團在全球銀行中位列第二。
截至2020年,該行為客戶提供個人銀行業務、公司銀行業務、投資理財等全面的金融服務,設有14,912 個分支機構,擁有347,156 位員工,服務億萬個人和公司客戶。在基金、租賃、信託、保險、期貨、養老金、投行等多個行業擁有子公司,境外機構覆蓋3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各級境外機構200餘家。
分支機構
中國建設銀行在大陸境外的中國香港、新加坡、德國(法蘭克福)、南非(約翰內斯堡)、日本(東京、大阪)、韓國(首爾)、美國(紐約)、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盧森堡、中國台灣(台北)設有海外分行,在中國香港、英國(倫敦)、俄羅斯(莫斯科)、阿聯酋(迪拜)、盧森堡設有全資子公司。

E. 金交所的理財產品安全嗎

金交所的理財產品是比較安全的,但是金交所備案的產品也是屬於一種投資理財,不論是哪種投資都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並沒有絕對的安全。從平台來說,金交所是屬於一個合規合法受到多方面監管的平台。首先金交所一般是由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在業務上是收到地方金融辦監管的,各省市對金融資產交易所也出台了相應的管理辦法。
拓展資料:
1、上海黃金交易所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的,中國唯一合法從事黃金交易的國家級市場,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交易,不以盈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社團法人。
2、金交所是什麼機構
金交所又被稱為「金融資產交易所」,是地方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的綜合性金融資產交易服務平台。金交所是屬於市場上的一個新型交易平台,是以資產交易的方式,讓資產持有者通過出售某類資產或暫時讓渡某種資產的權利獲得融資。金交所在本質上可以理解為是一個交易場所,主要功能在於提供交易平台服務。
3、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是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的產品。它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分為債券型、信託型、掛鉤型、QDII型及電子現貨。
4、基金與理財產品的區別
簡單說基金就是將投資者的錢全部給基金公司管理,是一種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資產管理方式。廣義的理財產品包含了基金,而狹義的理財產品是指5萬元起點,有固定期限的理財,到期後本息自動到賬,無需投資者贖回。
5、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可以提前取出來嗎
如果購買封閉式基金,固定期限的理財等則不可以提前取出,必須要等到開放期或者到期之後才能取出。如果是定期或銀保產品,可以提前支取,但是定期將會按照活期計算,銀保產品提前取出則會折價。購買開放式產品則可以隨時取出,一般贖回後2-3個工作日到賬。
6、理財產品贖回需要多長時間到賬
理財產品一般1-3個工作日到賬,最長不會超過5個工作日到賬(具體以產品為准),投資者可以在理財合同中查看具體到賬時間,也可以咨詢理財客服,理財到期後本金和收益會自動轉入投資者賬戶,不需要投資者手動贖回。

F. 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呢

銀行理財產品可靠性還是比較高的,推薦在私募排排網進行理財產品的查詢,私募排排網擁有強大的投研服務團隊和海量資料庫,值得信賴。【選私募-查排名-點擊一鍵與私募直聊】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銀監會出台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於「個人理財業務」的界定是,「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按照管理運作方式的不同,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我們一般所說的「銀行理財產品」,其實是指其中的綜合理財服務。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理財產品的相關信息,推薦下載私募排排網APP。私募排排網旗下公司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獨立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擁有海量的私募產品,嚴苛的准入標准,專業的服務團隊。還有業內知名一站式線上直播路演,私募大佬/知名機構/財經大V等與投資者深度交流投資策略及後市觀點。

G.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有風險嗎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有風險嗎?有很多小夥伴在網上咨詢,詢問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嗎?其實對於任何類型的投資理財產品,都存在投資的風險性,唯一的區別在於風險的高低而已。對於銀行類投資理財產品,只要通過認真仔細的篩選,就能夠購買到投資的產品,降低投資者投資銀行類理財產品的風險。下面給大家簡答介紹一下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銀行類投資投資理財的種類非常多,由於預期年化利率存在較大的差異,在選擇投資理財項目的時候,需要按照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的高低進行處理。由於銀行類投資理財產品主要分為保本與非保本兩種類型,因此在投資之前需要確定投資的整體方向。很多銀行類投資理財產品類似與股票,具備較高投資風險的同時,能夠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具體選擇哪些投資理財產品進行投資,需要投資者根據自身經濟實力決定。
對於任何投資者而言,無需過多的關注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嗎?只要能夠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銀行投資理財產品類型,即便投資的風險系數相對較高,在投資者能力承擔范圍內,同樣可以為投資者贏得更多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不同的銀行投資理財產品需要承擔的風險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有風險並且不同的產品風險高低不同,是否進行銀行投資理財產品的購買,需要投資者謹慎對待。如果投資者的經驗較少並且風險承擔能力較小,那麼購買銀行類產品需要選擇低風險產品,才能夠獲得穩定預期年化預期收益。

閱讀全文

與交易所的銀行理財產品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息不對稱怎麼創新 瀏覽:578
怎麼將微信程序移除 瀏覽:146
雅安名山車嶺農貿市場水歸哪裡管 瀏覽:76
怎麼發信息讓男人回家 瀏覽:796
重慶玻璃建材市場在什麼地方 瀏覽:400
博郡汽車什麼時候交易 瀏覽:47
奶牛胚胎移植的操作程序是什麼 瀏覽:80
交易貓買號封了怎麼辦 瀏覽:247
如何取消電腦屏幕的程序鎖 瀏覽:463
黑門市場怎麼走日語 瀏覽:139
激光引爆技術怎麼樣了 瀏覽:129
車床把產品干壞了怎麼辦 瀏覽:402
如何對付市場縮量 瀏覽:446
代理起泡酒要多少錢 瀏覽:557
怎麼查看電腦備份數據 瀏覽:225
plc並列分支對程序有什麼影響 瀏覽:772
京東支付代理商怎麼賺錢 瀏覽:842
如何搜緩存數據 瀏覽:828
大數據測試工程師做什麼的 瀏覽:765
哪些是屬於信息一類專業的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