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產品包裝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注意商家所提的要求
在進行高檔產品包裝設計的時候,需要非常了解客戶需要的是什麼,要知道客戶的要求點,不能完全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包裝設計。只有滿足客戶要求的設計才算是合格的。
二、注意局限性
這里所說的局限性是代表空間以及時間方面的,很多高檔包裝設計都是在一個范圍內開展的,設計師不能打破這個范圍,要做到包裝設計是在這個范圍以內的。
三、包含文化意義
高檔包裝設計還需要體現出文化涵義,可以是目前流行的文化,也可以是企業自己的文化。文化涵義不妨通過較為直觀的形象來展現,這就要求包裝設計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備工作,絕對不能盲目的進行設計。
四、設計圖內容的比例
在對包裝進行設計的時候,圖案、文字大小以及文字和圖案的位置都是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整合的,從而達到一個較為和諧的狀態,而且還需要仔細檢查圖案和文字相互之間是不是會有產生矛盾的地方,導致整個設計不協調。
B. 包裝設計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是什麼
現代包裝設計,是藝術的分支,卻不是純藝術。和一般藝術不同的是,包裝設計是實用美術的一種,他有和藝術的相通性,也有自己特定的表現手段。它不僅需要美觀,體現藝術的價值所在,還要實用,為商品服務,更好地體現商品價值,在設計的時候,一般要注意一下幾點:
注意形式與功能和材料的結合
包裝設計的立體造型與各展示面的平處理,必須與功能,材料相結合。形式首先應適應內容物保護性,使用性的要求,同時還注意形式變化與所選用材料的理化性質相結合。應當防止在設計中自覺地陷入到盲目的形式游戲中去,為形式而形式。不恰當地運用形式,反而會削弱形式的力量,甚至產生相反的作用。
注意商品信息的傳達
包裝的裝滿處理,可以說是對內容物的廣告宣傳。在設計中要注意包裝的傳達功能,必須明了而准確地傳達商品內容與商品特色。如果手帕的包裝被人誤認為是襪子的包裝,那麼裝潢形式再美、再新穎,也是失敗的。
形式處理當然有美與不美的區別,很難想像一件沒有形式美感的包裝會具有吸引力,但是,這種美的表現首先應該來自於對商品美的表現與開發。化妝用品和五金用品各有其美;桔子汁是美的,墨汁同樣有它美的地方;一個電子計算器的科學美和一件新穎女裝的裝飾美。這些都可成為包裝形式美開的資源。各種商品的造型美、結構美、材質美都可以在包裝形式美處理中得到表現和發揮,這是包裝形式美處理重要依據。
注意消費對象的不同審美認識
包裝形式的獨特性不能離開消費對象的一般認識。美與不美是指人的感受而言、帶有人的主觀因素。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文化、不同職業、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和同地區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審美認識審美趣味。小孩的玩具的包裝形式與老年人用品的包裝形式,男性用品的包裝形式與女性用品的包裝形式,都必須會有很大的區別 由於職業、文化等的區別,有人喜歡鮮艷的色調,有的喜歡樸素的色調。同樣是紫色,有人感到華貴,有的人感到神秘。可見,不能要求一般包裝形式適應於社會所有的人,設計要針對具體的消費的共性認識來處理。
注意審美變化的時間性
所謂時間性是指時代、年化、季節和特定的一段時間的廣泛含義。人們的審美口味往往隨著時間的變遷而有所變化,設計師不能不對些十分敏感。
時間的變化帶到審美的變化常有一定的相反特徵,一個階段流行的審美標准在下一階段中走向反面,這種屢見不鮮。從時代的發展變化對審美的影響來看,這一點很重要。過去講究均衡、和諧的格調。今天更向於對力感、動感,強烈而富有變化。現代設計中講求破除規矩、平板的格式,講求富有獨創性的、生氣勃勃的審美感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以往繁瑣的「雕龍刻鳳」與「羅可可」的風格已被現代設計中簡潔、明快的格調取代。特別是一些時間性很強的商品,如冬季用品、節日用品、紀念用品、化妝用品等,對包裝提出了更加具體的時間性要求,在形式處理上不能不具體對待。
注意審美變化的地方性
不同地方不同的審美風俗。日本人不愛荷花,但在中國的民間藝術中有形形色色的荷花形象;我國民間習慣把貓頭鷹看作不祥之物,而在歐洲一些國家都視它為智慧的象徵;我國常以黃色作為富貴的色彩,而伊斯蘭地區卻把黃色作為死之色;藍色在埃及往往是被用來形容惡魔的色彩;紅三色在捷克是種有毒的標記;綠三色在土耳其是一種記號等,這些都是一些不同地方習慣。我國地域遼闊,東、南、西、北、中,城與農村、沿海與內地,少數民族與漢族地區等,對形式美的感覺都有所不同。因此,包裝設計要好地適應於不同地方消費者的選擇與接受對象,就要進行相應的調查研究。
特別是一些產品本身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其包裝設計就應注意這種地方特性的表現。例如:蘇杭的龍井,紹興花雕酒,景德鎮的陶瓷、北京的宮遷糕點,以及我國的中草葯、筷子、文房四寶等等,在包裝設計的形式處理上就更應充分體現地方風味和民族特色。
注意同類商品包裝形式的比較性
注意同類商品包裝設計的比較性,這是包裝設計的重要一環。設計應當在以上所述幾點的基礎上鮮明地強調與眾不同,別出心裁,力求設計出新穎、具有獨特個性的特色包裝。
從世界包裝的趨勢來看,三四十年代趨向於均齊、繁瑣裝飾效果,五六十年代趨於單純,樸素的風格。70年代至90年代出現了新的發展勢頭,裝潢形式在簡潔、明快的基礎上更注重富有變化,強調響亮的廣告性表現。
不言而喻,包裝設計作為產品的推銷手段,必須注意設計的競爭性而求新求變。至於某些產品的包裝傳統式樣不作突變性改革,也正為了維護它一定的銷售穩定性,一旦這種穩定性出現動搖,就要進行及時更新。因此,包裝的形式處理應當注意到與同類設計的比較而加以顯著的區別。
注意形式手段的多樣性
我們在觀賞一件包裝設計作品時,並不簡單的視覺接受,而必須伴隨視覺傳達產生定的心理反應,這種心理叫起,如「生動」、「高貴」、「精緻」等。首先取決於被觀賞對象的客觀狀況,這種狀況不僅是圖形與彩,它還包括立體形狀、材質肌理、結構樣式、加工工藝等,這些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構成了一件包裝設計的視覺感染力。如果其中有一方面搞得不好,就會削弱這種感染力。因此,為達到裝潢美、形態美、結構美、材質美、工藝美的多樣性表現,就要求設計師要有多種形式處理手段,具有一定有關材料與工術的知識,並力求即時了解新的信息。
解析度和定尺寸
解析度和定尺寸這兩個問題幾乎比與掃描和輸入有關的其它任何內容更容易引起混淆。解析度在數字化圖象中起什麼作用?掃描原圖時應選用什麼樣的輸入解析度?多高的解析度才足以保證高質量的輸出和什麼樣的解析度才不至於太高?什麼時候重定圖像尺寸最合適和採用何種方法重定圖像尺寸最好?究竟什麼是解析度?等等。
什麼是解析度?
如果在數字成像領域內的各種術語都看作演員,那麼在通用性方面,\"解析度\"可以獲得奧斯卡獎。不管解析度的\"打扮\"和\"角色\"是什麼,它的一個最基本的事實就是總是用它來說明數字信息的數量或密度,因而任何有關解析度的討論都離不開與像素和網格特性的聯系,而像素與網格是掃描設備或輸出設備再現光柵圖像的基礎成份。現在,讓我們將解析度放在數字成像這一個大環境中來討論像素的屬性。
象素的屬性
原始的灰度或彩色照片都具有連續的色調,即在相鄰的顏色或陰影之間是平穩過渡的,可是計算機並不能理解任何連續的東西,信息被分成可以進行處理的獨立單元,象素(圖形元素)就是可以用來度量圖像數據的最小的單元。所有數字圖像復現的復雜性就在於使用這些單獨的、不連續的小元素去模擬連續的色調。 在光柵圖像中的每一個象素有四個基本特性:大小、色調、色深度和位置,這四個屬性都有助於從不同的角度定義解析度。
象素尺寸
同一幅圖像中的所有象素的尺寸都是一致的。一開始,象素的尺寸是由掃描圖像時,即用數字化方法捕獲圖像時使用的解析度確定的,例如,600ppi掃描解析度就表示每個象素只是六百分之一英寸。輸入解析度越高,象素就越小,這就意味著每個度量單元具有較多的信息和潛在的細節,色調看起來就比較連續;解析度越低,就意味著象素越大,每個度量單元的細節就越小,因而看起來有些粗糙。一幅圖像中的象素尺寸和數量組合在一起就確定了它所包含的信息總數。在生產過程中的任何時候,只要改變解析度就可改變象素的大小,如果你的輸出用來印刷,那麼修改解析度就自動地改變了印刷品的尺寸。
顏色或色調
描儀或無膠片照相機將一個顏色或灰度值賦予圖像中的每一個象素,當象素很小,而且相鄰象素的顏色或色調變化很小時,就會造成一種連續色調的幻覺。使用具有低雜訊系數和寬動態范圍的設備掃描的圖像會呈現一種非常自然的連續色調,這是因為它們包括了從亮到暗特別寬的色調范圍。 提示:圖像中的細節是象素尺寸和色調范圍的函數,象素尺寸直接與解析度相關,而色調范圍是由掃描設備的動態范圍確定的。
一個單獨的象素只能賦予它一個值,而且正是數字化設備的位深度或色深度確定了有多少種潛在的顏色或色調可以用來賦值。每增加一位雖然可以增加相鄰顏色和色調之間過渡的平穩性,但卻要求更多的文件存儲空間。
象素位置
一幅光柵圖像僅僅是一個包括很多單個象素的網格,每個象素在網格內都有一個可定義的水平和垂直位置。在大多數主要的圖像編輯程序中,只要圖上移動一種稱為滴管(Eyedropper)的工具,就可獲取任何一個象素的坐標位置。網格的物理尺寸由象素的總數和解析度確定,它又去確定各象素的相對位置。
完成一個成功的包裝設計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藝術和實用的結合,還要充分考慮商品的價值,它既是藝術的一部分,又是藝術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