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抽樣檢驗產品如何處理

抽樣檢驗產品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3-02-07 12:42:21

⑴ 抽樣檢驗合格接收批中的不合格品怎麼處理

根據你的這段話,可以理解為;一對抽樣檢驗的合格率不是100%時,但達到了合格率的要求,抽樣中可以有不合格品,對抽樣檢驗合格接收批中的不合格品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情況下要接收,也可協商處理。二若要求的合格率為100%,那抽樣檢驗合格批次中的不合格品就要清退更換。
你看看址這把吧,謝謝採納!

⑵ 一個批次產品是10萬件,客戶抽樣200件檢查發現1件不良,怎麼處理該批次產品

這個問題首先看你們這批次產品的要求是什麼啊,如果是要求很高的產品,那你們這整批產品都要回去重新檢驗。畢竟客戶抽檢都不合格,那說明整批產品都有問題。先找公關安撫好客戶,然後抓緊檢驗,把其他不合格的都剔除。要是你們對產品合格率要求沒那麼高,就看你們公司的手段了,怎麼能讓客戶那邊同意你們這批貨過檢,這種事情很正常的。不過像你們這個次品率,我估計回爐重造應該是在所難免了。畢竟你們的次品率太高了啊,一批貨里五千次品,哪個公司也不收這種貨。

產品質量檢驗抽樣方法

產品質量檢驗通常可分成全數檢驗和抽樣檢驗兩種方法
全數檢驗是對一批產品中的每一件產品逐一進行檢驗,挑出不合格品後, 認為其餘全都是合格品。這種質量檢驗方法雖然適用於生產批量很少的大型機電設備產品,但大多數生產批量較大的產品,如電子元器件產品就很不適用。產品產量大,檢驗項目多或檢驗較復雜時,進行全數檢驗勢必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時,仍難免出現錯檢和漏檢現象。而當質量撿驗具有破壞性時,例如電視機的壽命試驗、材料產品的強度試驗等,全數檢驗更是不可能的。
抽樣檢驗是從一批交驗的產品(總體)中,隨機抽取適量的產品樣本進行質量檢驗,然後把檢驗結果與判定標准進行比較,從而確定該產品是否合格或需再進行抽檢後裁決的一種質量檢驗方法。
過去,一般採用百分比抽樣檢驗方法。我國也一直沿用原蘇聯 40 年代採用的百分比抽樣檢驗方法。這種檢驗方法認為樣本與總體一直是成比例的,因此,把抽查樣本數與檢查批總體數保持一個固定的比值如 5%,0.5%等。可是,實際上卻存在著 大批嚴、小批寬的不合理性,也就是說,即使質量相同的產品,因檢查批數量多少不同卻受到不同的處理,而且隨著檢查批總體數量的增多,即使按一定的百分比抽樣,樣本數也是相當大的,不能體現抽樣檢驗在經濟性方面的優點。因此,這種抽樣檢驗方法已被逐步淘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明確產品質量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產品生產、銷售活動,必須遵守本法。
本法所稱產品是指經過加工、製作,用於銷售的產品。
建設工程不適用本法規定;但是,建設工程使用的建築材料、建築構配件和設備,屬於前款規定的產品范圍的,適用本法規定。
第十二條 產品質量應當檢驗合格,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第十三條 可能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工業產品,必須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未制定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必須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准和要求的工業產品。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四條 國家根據國際通用的質量管理標准,推行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制度。企業根據自願原則可以向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或者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企業質量體系認證。經認證合格的,由認證機構頒發企業質量體系認證證書。
國家參照國際先進的產品標准和技術要求,推行產品質量認證制度。企業根據自願原則可以向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認可的或者國務院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授權的部門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產品質量認證。經認證合格的,由認證機構頒發產品質量認證證書,准許企業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使用產品質量認證標志。

⑷ 抽樣檢驗工作的基本流程

抽樣檢驗又稱抽樣檢查,是從一批產品中隨機抽取少量產品(樣本) 進行檢驗,據以判斷該批產品是否合格的統計方法和理論。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抽樣檢驗工作的基本流程,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抽樣檢驗工作的基本流程

1、目的

為加強食品監督管理,規范監督抽檢工作,保障食品的食品安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食品衛生監督程序》、《健康相關產品國家衛生監督抽檢規范》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程序。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於本中心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和上級衛生部門制定的食品安全年度監督管理計劃,對本轄區范圍內的食品進行定期監督抽樣檢驗工作。

3、職責

3.l 中心主任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的組織領導、統籌和協調。

3.2 收到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或上級部門制定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方案或計劃時,中心分管領導組織有關人員立即對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編制計劃,確保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檢驗優先於其他檢測任務,並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3.3 衛生監測科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的組織和協調,包括采樣送檢、數據分析匯總、結果評價及結果報送。

3.4 辦公室(質量管理科)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的質量控制等。

3.5 檢測科室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檢驗、檢測過程的質量監督、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的報送等。

3.6 辦公室負責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所需的物資和交通工具等的後勤保障工作。

3.7 本中心授權簽字人負責食品監督抽樣檢測報告的批准。

4 工作程序

4.1 采(抽)樣

4.1.1 采樣應由2名(含)以上食品食品抽樣人員參加,在執行抽樣任務時,抽樣人員應當向被抽樣者出示有效證件。抽樣前,須准備加蓋公章的《采樣記錄》和其他有關文書等。

4.1.2 抽樣操作應當規范,抽樣過程應當不影響所抽樣品的質量,抽樣應為同一批次的產品。

4.1.3抽樣後,抽樣人員應及時填寫《采樣記錄》。 將所抽樣品除一件樣品留樣處,其餘樣品用《專用封簽》按“送檢樣品”簽封。《專用封簽》和《采樣記錄》應當由抽樣人員和被抽樣單位有關人員簽字,並加蓋抽樣單位和抽樣單位公章;被抽樣單位油菜有公章的,由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簽字。

4.1.4 抽樣數量就滿足以下檢驗的重量和數量要求,如確定為部分檢驗項目的,可根據實際檢驗需要量抽取。

4.2 樣品接收與檢驗

4.2.1 樣品室受理樣品時,收樣人員應當場查驗樣品的《專用超過計封簽》是否完整,核對《采樣記錄》內容與被抽樣品是否一致。核對後收樣人員應在《采樣記錄》上簽收,並應按照有關規定的儲存要求保管留樣。樣品管理按《樣品管理程序執行》。

4.2.2 樣品室按計量許認證管理體系要求將樣品送達檢測科室。

4.2.3 檢驗科室在檢驗前,再次核對《采樣記錄》內定與被抽樣品是否一致。並依據有關食品的檢驗標准對樣品進行檢驗,認真做好檢驗記錄。

4.2.4檢驗科應做好食品監督抽樣檢測過程的質量監督、檢測報告的繪制及審核等,在規定期限內上報檢驗結果。樣品檢測按《檢測工作程序》執行;檢測數據處理按《數據控製程序》執行。

4.3 結果報告

結果報告《結果報告管理程序》執行。

4.4 數據分析匯總與結果評價

4.4.1衛生科負責食品監督抽樣結果的數據分析匯總與結果評價。

4.4.2 衛生科在食品監督抽樣結果分析與評價過程中發現食品監督抽樣結果有異常現象時,應及時向中心分管領導報告,由中心貧乏領導負責處理。

4.5 結果報送

衛生科負責食品監督抽樣結果材料的報送,在報送前須經中心分管領導審核。

4.6 食品監督抽檢工作流程按食品監督抽檢工作流程圖(見附)執行。

5、支持性文件

5.1 《檢測工作程序》

5.2 《合同評審程序》

5.3 《記錄和檔案管理程序》

5.4 《樣品管理程序》

5.5 《數據處理控製程序》

5.6 《檢驗報告管理程序》

5.7 《質量監督工作管理程序》

6、質量記錄

6.1 《委託檢驗協議書》

6.2 《檢驗樣品采(抽)樣單》

6.3 《檢測樣品流轉卡》

6.4 《收樣、留樣登記表》

6.5 《樣品狀態標識》

6.6 《留樣樣品銷毀申報處理單》

抽樣檢驗方法

隨機抽樣

簡單隨機抽樣是指一批產品共有N件,如其中任意n件產品都有同樣

抽樣檢驗

的可能性被抽到,如抽獎時搖獎的方法就是一種簡單的隨機抽樣。簡單隨機抽樣時必須注意不能有意識抽好的或差的,也不能為了方便只抽表面擺放的或容易抽到的。

系統抽樣

系統抽樣是指每隔一定時間或一定編號進行,而每一次又是從一定時間間隔內生產出的產品或一段編號產品中任意抽取一個或幾個樣本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無法知道總體的確切數量的場合,如每個班的確切產量,多見於流水生產線的產品抽樣。

分層抽樣

⑸ 蔬菜抽樣檢測不合格如何處罰

法律分析:蔬菜抽樣檢測不合格的處罰如下:
1、從市場抽檢的不合格食用農產品的處罰。除沒收同批次的未及時售出的不合格蔬菜外,可以免予處罰。當然根據法律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2、從餐飲單位抽檢的不合格食用農產品的處罰。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規定,給予除沒收同批次未及時售出的不合格蔬菜外,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還要處以5000元—5萬元的罰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四條 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應當配備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或者委託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對進入該批發市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發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並向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⑹ 抽樣檢驗的方法有哪些

一.品質控制的演變
1.操作者控制階段:產品質量的優劣由操作者一個人負責控制。
2.班組長控制階段:由班組長負責整個班組的產品質量控制。
3.檢驗員控制階段:設置專職品質檢驗員,專門負責產品質量控制。
4.統計控制階段:採用統計方法控制產品質量,是品質控制技術的重大突破,開創了品質控制的全新局面。
5.全面質量管理(TQC):全過程的品質控制。
6.全員品質管理(CWQC):全員品管,全員參與。
二,品質檢驗方法
1、全數檢驗:將送檢批的產品或物料全部加以檢驗而不遺漏的檢驗方法。 適用於以下情形:
①批量較小,檢驗簡單且費用較低;
②產品必須是合格;
③產品中如有少量的不合格,可能導致該產品產生致命性影響。
2、抽樣檢驗:從一批產品的所有個體中抽取部分個體進行檢驗,並根據樣本的檢驗結果來判斷整批產品是否合格的活動,是一種典型的統計推斷工作。
①適用於以下情形:a. 對產品性能檢驗需進行破壞性試驗;
b. 批量太大,無法進行全數檢驗;
c. 需較長的檢驗時間和較高的檢驗費用;
d. 允許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品存在。
②抽樣檢驗中的有關術語:
a.檢驗批:同樣產品集中在一起作為抽驗對象;一般來說,一個生產批即為一個檢驗批。可以將一個生產批分成若干檢驗批,但一個檢驗批不能包含多個生產批,也不能隨意組合檢驗批。
b.批量:批中所含單位數量;
c.抽樣數:從批中抽取的產品數量;
d.不合格判定數(Re):Refuse的縮寫即拒收;
e.合格判定數(Ac):Accept的縮寫即接收;
f.合格質量水平(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的縮寫。通俗地講即是可接收的不合格品率。
3、抽樣方案的確定: 我廠採用的抽樣方案是根據國家標准GB2828《逐批檢驗計數抽樣程序及抽樣表》來設計的。具體應用步驟如下:
①確定產品的質量判定標准:
②選擇檢查水平:一般檢查水平分Ⅰ、Ⅱ、Ⅲ;特殊檢查水平分S-1、S-2、S-3、S-4,一般情況下,採用一般水平Ⅱ。
③選擇合格質量水平(AQL):AQL是選擇抽樣方案的主要依據,應由生產方和使用方共同商定。
④確定樣本量字碼,即抽樣數。
⑤選擇抽樣方案類型:如一次正常抽樣方案,加嚴抽樣方案,還是多次抽樣方案。
⑥查表確定合格判定數(AC)和不合格判定數(Re)。
三、檢驗作業控制
1、進料(貨)檢驗(IQC):是工廠制止不合格物料進入生產環節的首要控制點。(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①進料檢驗項目及方法 :
a 外觀:一般用目視、手感、對比樣品進行驗證;
b尺寸:一般用卡尺、千分尺等量具驗證;
c特性:如物理的、化學的、機械的特性,一般用檢測儀器和特定方法來驗證。
②進料檢驗方法:a 全檢, b抽檢
③檢驗結果的處理:a 接收; b拒收(即退貨); c 讓步接收; d全檢(挑出不合格品退貨)
e 返工後重檢
④依據的標准:《原材料、外購件技術標准》、《進貨檢驗和試驗控製程序》、《理化檢驗規程》等等。
2、生產過程檢驗(IPQC):一般是指對物料入倉後到成品入庫前各階段的生產活動的品質控制,即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而相對於該階段的品質檢驗,則稱為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①過程檢驗的方式主要有:
a. 首件自檢、互檢、專檢相結合;b. 過程式控制制與抽檢、巡檢相結合;
c. 多道工序集中檢驗; d. 逐道工序進行檢驗;
e. 產品完成後檢驗; f. 抽樣與全檢相結合;
②過程品質控制(IPQC):是對生產過程做巡迴檢驗。
a. 首件檢驗; b. 材料核對;c. 巡檢:保證合適的巡檢時間和頻率,嚴格按檢驗標准或作業指導書檢驗。包括對產品質量、工藝規程、機器運行參數、物料擺放、標識、環境等的檢驗; d檢驗記錄,應如實填寫。
③過程產品品質檢驗(FQC):是針對產品完工後的品質驗證以確定該批產品可否流入下道工序,屬定點
檢驗或驗收檢驗。a. 檢驗項目:外觀、尺寸、理化特性等;b. 檢驗方式:一般採用抽樣檢驗;c.不合格處理;d.記錄;
④依據的標准:《作業指導書》、《工序檢驗標准》、《過程檢驗和試驗程序》等等。
3、最終檢驗控制:即成品出貨檢驗。(Outgoing Q.C)
4、品質異常的反饋及處理:
①自己可判定的,直接通知操作工或車間立即處理;
②自己不能判定的,則持不良樣板交主管確認,再通知糾正或處理;
③應如實將異常情況進行記錄;
④對糾正或改善措施進行確認,並追蹤處理效果;
⑤對半成品、成品的檢驗應作好明確的狀態標識,並監督相關部門進行隔離存放。
5、質量記錄:為已完成的品質作業活動和結果提供客觀的證據。
必須做到:准確、及時、字跡清晰、完整並加蓋檢驗印章或簽名。
還要做到:及時整理和歸檔、並貯存在適宜的環境中。
四、統計技術簡介(參見《統計技術應用指南》)
1、分層法:是運用統計方法作為管理的最基礎工具,目的是把雜亂無序的資料加以分門別類的歸納和統計。
2、調查表:在質量管理活動中常用調查表來收集數據。如不良項目調查表、不合格原因調查表等。
3、排列圖:找出影響產品質量主要問題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是根據「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原理(即二八原理)製作而成的。排列圖有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直方形和一條曲線。左邊的縱坐標表示頻數,右邊的縱坐標表示頻率(以百分比表示)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個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從左至右依次排列。
4、因果分析圖:是用於分析質量問題產生原因的一種圖表,一般從人、機、料、法、環、測等6個方面分析。
5、直方圖:(略)
6、控制圖:(略)
五、質量管理常用的工作方法和分析方法
1、PDCA管理循環
PDCA管理循環是質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程序),把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劃為P(plan計劃)、
D(Do實施)、C(Check檢查)、A(Action總結處理)四個階段。
第一為P(計劃)階段,其中分為四個步驟
(1)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2)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各種影響因素
(3)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
(4)針對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制訂措施,提出改進計劃,定出目標
第二為D(實施)階段:按照制訂計劃目標加以執行
第三為C(檢查)階段:檢查實際執行結果看是否達到計劃的預期效果。
第四為A(總結處理)階段,其中分二步:
⑴總結成熟的經驗,納入標准制度和規定,以鞏固成績,防止失誤
⑵把本輪PDCA循環尚未解決的問題,納入下一輪PDCA循環中去解決。
2、5W2H法 : Why: 為何----為什麼要如此做?
What: 何事----做什麼?准備什麼?
Where: 何處----在何處進行最好?
When: 何時----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完成?
Who: 何人----誰去做?
How: 如何----如何做?
How much:成本如何?
3、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又稱腦力激勵法,可以有效地識別問題的可能解決辦法和潛在的質量改進機會。一般應用在分析討論會議中,特別是QC小組會議 、質量分析會等。
在運用頭腦風暴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禁止批評:不準批評和反對他人的意見;
2.自由奔放:盡情地想像,自由地發言,真正做到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3.歡迎多提觀點:提出的觀點越多越好;
4.結合改善:與別人的意見相結合,不斷啟發和改善自己的想法;
5.如實記錄:對任何人的發言包括相反的意見都要如實記錄下來。一是獲得全面的信息,二是給人以重視感,從心理上感召他人多發表意見。
六、如何開展QC小組活動
1 QC小組的組建
①QC小組的定義:QC小組(Quality Control的縮寫)即質量管理小組。是指在生產現場或工作崗位上的職工自願組織起來,運用質量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開展群眾性的質量管理活動的小組,解決工作場所存在的問題,以達到質量改善的目的。QC小組是質量管理的一種有效的組織形式。
②QC小組活動的作用:A. 有利於開發智力資源,提高人的素質;B. 預防質量問題,並不斷地進行改進;
C. 有利於改善人際關系,強化團隊意識和質量意識,從而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
③組建QC小組的原則:A. 自願參加,自願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本原則; B. 由上而下,上下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基礎;C. 領導、技術人員和工人三結合是組建QC小組的好形式;D. 事實求是,結合實際。
④QC小組的人數:QC小組人員不宜過多,一般3-10人為宜。
⑤QC小組組長的職責:A. 組織小組成員制訂活動計劃,進行工作分工,並帶頭按計劃開展活動;B. 負責聯絡協調工作,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小組活動情況,爭取支持和幫助;C.抓好質量教育,組織小組成員學習有關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小組成員的質量意識和業務水平;D. 團結小組成員,充分發揚民主,為小組成員創造寬松的環境,增強小組的凝聚力;E.經常組織召開小組會議,研究解決各種問題,做好小組活動記錄,並負責整理成果和發表。
2 QC小組活動步驟
① 活動課題的選擇:選題范圍 :提高改善產品質量的課題;降低損耗的課題;優化環境的課題;改善管理的課題;提高職工素質的課題。
對選題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先易後難;提倡大小課題相結合,以小課題為主;選題要具體明確;選題應選周期短,見效快的課題,一個課題一般應在3—6個月完成,最多不超過一年時間。
② 現狀的調查:通過調查表或其他形式,運用數據說話的方式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並確定解決問題的主攻方向,為設定目標提供依據。
③設定目標:制定的目標應是經過大家的努力可以達到的。
④原因分析:運用恰當的工具,把現狀調查的主要問題按人、機、料、法、環、測等六大因素,採用調查表、
因果圖、排列圖等恰當的工具進行分析,從中找出造成質量問題的具體原因,並確定主要原因。注意:在原因分析時,應召開小組會議,運用頭腦風暴法,發揮團隊的智慧,盡可能將原因一一找出。
⑤制定對策:一般以對策表的形式列出具體項目,在制定對策表時,應採用5W1H法,多問幾個為什麼。因此對
策表應包括:為什麼要制定對策(Why),達到什麼目標(What),在哪裡執行(WHere),誰去執行(Who),什麼時間完成(When)和如何執行(How)等。
⑥實施對策:按制定的對策或計劃執行。
⑦效果檢查驗證。
⑧鞏固措施:根據檢查的結果進行總結,並納入有關的標准、作業指導書、制度和規定之中,以鞏固已取得的成績,同時防止類似問題再發生。

閱讀全文

與抽樣檢驗產品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產品通孔什麼意思 瀏覽:704
半永久紋綉怎麼開拓市場 瀏覽:400
產品擔當薪水如何 瀏覽:124
為什麼注冊商標要找代理公司 瀏覽:74
交易策略需要實盤多久才有效 瀏覽:544
公司跨省地址代理變更多少錢 瀏覽:204
產品保修怎麼去 瀏覽:706
代理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瀏覽:906
學而思程序bug怎麼反饋 瀏覽:766
怎麼代理一個早餐店 瀏覽:504
信息存儲技術的發展歷程哪些 瀏覽:413
信息技術課怎麼退出界面 瀏覽:814
市場法中參照物差異有哪些 瀏覽:93
寶雞鳥市場在哪裡 瀏覽:576
寧波三山村菜市場怎麼樣 瀏覽:509
申請執行有哪些信息 瀏覽:754
鴨產品有什麼優勢 瀏覽:262
還有哪些物體利用了納米技術 瀏覽:548
微信如何防撤銷信息 瀏覽:295
批發市場推銷包怎麼樣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