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實際過程中哪些是單利計息哪些是復利計息
我國銀行的計息公式為:
利息=累計計息積數×日利率
也就是說銀行在一個計息周期內累加你每天的存款金額,加和乘以日息計算利息,計息之後利息計入本金進入下一期本金計算利息。
所以說實際銀行計息方式是季度復利
附:
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存款計、結息規定
一、金融機構的法定準備金存款和超額准備金存款按日計息,按季結息,計息期間遇利率調整分段計息,每季度末月的20日為結息日。
二、金融機構存款的計、結息規定
(一)個人活期存款按季結息,按結息日掛牌活期利率計息,每季末月的20日為結息日。未到結息日清戶時,按清戶日掛牌公告的活期利率計息到清戶前一日止。
單位活期存款按日計息,按季結息,計息期間遇利率調整分段計息,每季度末月的20日為結息日。
(二)以現行的居民儲蓄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期限檔次和利率水平為標准,統一個人存款、單位存款的定期存款期限檔次。
(三)除活期存款和定期整存整取存款外,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定活兩便、存本取息、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等其他存款種類的計、結息規則,由開辦業務的金融機構法人(農村信用社以縣聯社為單位),以不超過人民銀行同期限檔次存款利率上限為原則,自行制定並提前告知客戶。
2. 建設銀行的哪些理財產品是復利的
目前銀行沒有保本理財,保本產品只有存款,不過銀行根據理財新規出了一款新型的存款產品,名叫“結構性存款”,相對傳統的存款來說,結構性存款收益較高,選擇期限也較多。
理財根據風險大小分為不同的風險等級(從小到大R1-R5),R3及以下屬於中低等風險,R4及以上屬於高等風險,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產品。
流動性方面,“乾元”系列產品包括分別以1天、7天和14天等為一個投資周期的不同流動性產品,滿足客戶對高流動性產品需求的同時,提供豐富的流動性選擇。安全性方面,“乾元”產品採用組合投資的模式,將募集資金投資於信託受益憑證、債券市場、銀行票據資產、貨幣市場基金、同業存款等金融工具,抗風險能力更強。
3. 銀行哪種存款是復利計息
銀行定期存款的自動轉存就是一種復利方式。只是看是否在存款時與銀行有相關的約定,若是有約定就按照約定的時間將復利的錢以結息的方式打入到銀行賬上,若是沒有約定一般就是每個季度結息,也就是每季度打一次復利的金額到賬上。
拓展資料:
利息是貨幣在一定時期內的使用費,指貨幣持有者(債權人)因貸出貨幣或貨幣資本而從借款人(債務人)手中獲得的報酬。包括存款利息、貸款利息和各種債券發生的利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利息的源泉是雇傭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利息的實質是剩餘價值的一種特殊的轉化形式,是利潤的一部分。利息是資金所有者由於借出資金而取得的報酬,它來自生產者使用該筆資金發揮營運職能而形成的利潤的一部分。是指貨幣資金在向實體經濟部門注入並迴流時所帶來的增值額,其計算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100%。實質利息理論是實際節制的報酬和實際資質利息理論在利息研究領域一直居於主導地位。
貨幣本身並不能創造貨幣,不會自行增值,只有當職能資本家用貨幣購買到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才能在生產過程中通過雇傭工人的勞動,創造出剩餘價值。而貨幣資本家憑借對資本的所有權,與職能資本家共同瓜分剩餘價值。因此,資本所有權與資本使用權的分離是利息產生的內在前提。而由於再生產過程的特點,導致資金盈餘和資金短缺者的共同存在,是利息產生的外在條件。當貨幣被資本家佔有,用來充當剝削雇傭工人的剩餘價值的手段時,它就成為資本。貨幣執行資本的職能,獲得一種追加的使用價值,即生產平均利潤的能力。所有資本家追求剩餘價值的利益驅使,利潤又轉化為平均利潤。平均利潤分割成利息和企業主收入,分別歸不同的資本家所佔有。因此,利息在本質上與利潤一樣,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反映了借貸資本家和職能資本家共同剝削工人的關系。
4. 什麼是「復利」,哪些金融產品會出現復利
復利一般是對期限長於1年的金融產品的計息方式,現在基本都是復利計息的。
5. 在實際過程中哪些是單利計息哪些是復利計息
1、靜態條件一般採用單利公式,動態條件一般採用復利公式計算;
2、銀行只有活期儲蓄和基金定投業務使用復利,其他都是單利;
3、除非條件已經說明,一般都要考慮復利計算,特別條件暗示有時間因素。
復利公式:F=P*(1+i)N(次方)
F:復利終值P: 本金i:利率N:利率獲取時間的整數倍
單利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期。
6. 除了高利貸,還有哪些貸款要復利計息
很多人談起高利貸的第一反應就是預期年化利率很高,並且對其避之不及。由於高利貸的利息非常高,借款人往往是借的起但還不起。而且高利貸催收手段一般都很暴力,嚴重的甚至威脅到借款人的生命。部分高利貸還會採用復利方式來計算利息,但是,復利計息的就一定是高利貸嗎?
由於很多人並不是很了解復利計息,所有都會將復利計息和高利貸二者等同,但事實上,採用復利計息的並不一定就是高利貸,下面就給你解釋一下復利計息和高利貸之間的不同。
一、什麼是高利貸?
高利貸,通過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利息很高的貸款,法學界對於高利貸有兩種定義:1、借貸的預期年化利率只要超過或者變相超過國家規定的預期年化利率,即構成高利貸。2、借貸預期年化利率可以適當高於國家銀行貸款預期年化利率,但不能超過法律規定的最高限度,否則即構成高利貸。那麼高利貸利息到底有多高呢?舉個例子,小黃借錢給小楊,就是按照九出十三歸來償還的。假設小黃放款10元,但是小楊拿到手的只有9元,3個月後就需還款13元。換算成月預期年化利率已經達到13%,換算成年預期年化利率更是高的嚇人。
2015年,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通過,並且從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中對高利貸有了明確的規定,即年預期年化利率超過36%即為高利貸,預期年化利率超出36%的部分,借款人可不予償還。已償還的部分,法律也支持借款人追討。具體民間借貸利息規定請參看《民間借貸利息規定解讀》的相關內容。
二、復利計息方式
高利貸又叫「驢打滾」、「利滾利」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相當一部分高利貸採用的就是復利計息方式。所謂復利,就是上一期所產生的利息將和本金一起計算本期利息,以此類推,直到還清借款。復利與單利計息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此。
復利計算的公式為:S=P(1+i)^n,其中P為期初余額,或貸款本金;i為貸款預期年化利率;n為貸款期限。舉個例子:假如小李找私人借款1萬元,約定月預期年化利率3%,借款一年的利息是多少呢?根據公式,第一個月本利和(本金+利息,下同)為10000*(1+3%)^1=10300元;第二個月本利和為10000*(1+3%)^2=10609元。當然也可直接用20600*3%=309元;依次類推,第12個月本利和則為=10000*(1+3%)^12≈14257.61元。如果與單利相比較,單利利息(s=p*i*n)僅為3600元,復利計息方式多出了657.61元。
綜上所述,復利計息方式產生的利息明顯要比單利多一些。很多高利貸都採用復利計息,但是並不能將二者完全等同,因為即使是按復利計息,只要貸款年預期年化利率未超過規定的36%,就不能算是高利貸。
在這里提醒廣大借款人,正規的貸款機構,在還款方式上都不會出現復利計息的。借款人不論是在找小貸公司、消費金融公司還是網路貸款平台申請貸款時,都一定要仔細閱讀借款合同,尤其是約定貸款預期年化利率的部分,防止陷入高利貸的騙局。
7. 你好請問一下什麼理財項目是按復利算的
採用復利計息的理財產品比較少。主要有貨幣市場基金,儲蓄式國債等理財產品。
8. 哪些理財產品是復利的
復利是金融投資中的一個專業術語,字面理解就是利上加利的意思。我們每年或者是每個季度每個月進行的投資所獲得的利息,又再次追加到投資的本金當中,從而可以在下一個周期獲得更多的一筆利息,這就是復利。
最容易實現復利操作的i還是股票類的投資。每過一個階段,你都可以將自己的投資獲利重新投入。這里有一個72法則。就是用72除以你每一次的收益率,得出的就是翻倍所需要的時間。比如說你的賬戶今天漲停了,收益率是10%,本金10萬的話就變成了11萬元。第2天你再將這11萬元投入,如果又能夠漲停的話,那麼就會變成12.1萬元。以此類推,10%的收益率用72去除的話需要7.2天,也就是在第8天的時候可以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