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寧城哪裡產蘋果
寧城蒙富蘋果我家採摘園地址寧城縣小城子鎮雙廟村
❷ 蘋果手機屬於什麼服務業類型
電子服務業
蘋果手機是屬於電子產品服務業的
蘋果手機一般指iPhone。 iPhone是蘋果公司(Apple Inc )於2007年1月9日開始發售的搭載iOS操作系統的系列手機產品。截至2022年3月,蘋果公司(Apple Inc)已發布33款手機產品,最新版本:iPhone 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 Pro等
❸ 內蒙古有什麼特產
內蒙古自治區轄十二盟市,蒙漢回俄等多民族聚居。內蒙古歷史悠久,民俗各異,物產豐富,特產眾多。下面就將能想到的列舉出來已供參考。
內蒙古從西到東,分布著不同的蒙古部落,如阿拉善、烏拉特、達爾罕、茂明安、土爾扈特、鄂爾多斯、土默特、四子王、察哈爾、厄魯特、浩齊、烏珠穆泌、阿巴嘎、蘇尼特、敖漢、巴林、阿魯科爾沁、喀喇沁、克什克騰、扎魯特、科爾沁、奈曼、扎賚特、巴爾虎、布里亞特、敖魯特等。各部落雖都為蒙古族,但相互間也各有差異,物產不同。若論內蒙古各地特產,首推蒙古族的傳統特產:草原行軍糧——風干牛肉,馬奶酒、各式各樣乳酪、奶皮子、酥油、磚茶、炒米、蒙古族傳統服飾、傳統工藝品等。當然還有內蒙古三少民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的民俗工藝品等。
各盟市特產
阿拉善的瑪瑙,駝毛製品、駝奶製品、肉蓯蓉、鎖陽等。
巴彥淖爾的河套麵粉、河套老窖、河套蜜瓜、打瓜籽、葵花籽等。
包頭的地毯、有機五穀雜糧如燕麥等。
烏海的葡萄、黃河奇石、蒙古族工藝品等。
鄂爾多斯的羊絨製品、杭錦旗甘草、阿爾巴斯山羊肉;鄂爾多斯蒙古族傳統美食:白酥油(獨有的)、黃酥油、奶豆腐、奶果子、奶皮等。此外還有紅腌菜、風干羊肉、有機五穀雜糧、沙棘系列食品等。
呼和浩特的有蒙古族工藝品,包括蒙古族服飾、美食、樂器、玩意兒等。還有有機五穀雜糧如武川攸麥、回民美食、羊絨製品等。
烏蘭察布的豐鎮月餅、桌資山熏雞、集寧皮革製品、四子王旗羊肉、土豆粉製品、有機五穀雜糧等。
錫林郭勒的蒙古族系列傳統食品、東西烏旗與蘇尼特的草原羊肉、蒙古族傳統服裝飾品與民俗物品等。
赤峰的有機雜糧如旗下草原羊肉、敖漢小米、寧城老窖、寧城蘋果,巴林雞血石、燜倒驢白酒、干鹹菜疙瘩,沙果乾等。
純正赤峰敖漢小米
通遼的蒙古族刺綉、庫倫蕎麥麵食品、奈曼麥飯石製品、各種風干牛肉等。
興安盟的野生有機山貨、歸流河酒、興安盟大米名也是不虛傳。
呼倫貝爾的有機山貨、草原白蘑、有機牛羊肉、扎蘭屯沙果乾、海拉爾啤酒、藍莓製品、果酒等。
❹ 寧城蘋果什麼時候採摘
十月一號開始採摘蘋果..十月一號開始採摘蘋果,寧城縣傳來好消息,寧城蘋果經評審成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
❺ 蒙富蘋果的來源地是哪急急急急!!!!!!!!!!!!!!!!!!!!!!!!!!!!!!!!!!
我們家那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小城子鎮
酸甜可口,個大飽滿,目前正是豐收的季節。
有需要可以私信,
❻ 蘋果主要產地在那裡在什麼季節盛產
中國蘋果有黃土高原、渤海灣、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根據氣候和生態適宜標准,西北黃土高原產區和渤海灣產區是中國最適蘋果發展產區,兩個區域蘋果栽培面積分別佔全國的44%和34%,產量分別佔全國的49%和31% ,出口量佔全國的90%以上。
蘋果的花期4~6月,果期7~11月果熟。
中國蘋果按照品種分主要有:遼南寒富、甘肅天水花牛蘋果、陝西洛川富士、乾縣紅富士、山東紅星、山西萬榮等。
1、遼南寒富
遼中寒富蘋果,遼寧省遼中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遼中寒富蘋果,單果重可達510克,成熟果底色黃綠,彩色片狀鮮紅,果肉質酥脆,多汁,酸甜,味濃,有香氣,每百克寒富蘋果鮮果肉中,可溶性固形物達15.2%,可滴定酸0.34%。
❼ 赤峰有什麼特產
一,喀喇沁蘋果梨
喀喇沁蘋果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喀喇沁蘋果梨,果心小,果肉乳白色,肉質細、脆,石細胞極少,汁液豐富,酸甜適度,極易貯藏。
二,昭烏達肉羊
昭烏達肉羊,內蒙古赤峰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昭烏達肉羊培育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以當地蒙古羊為母本,以蘇聯美利奴羊、薩利斯克羊、東德美利奴羊為父本進行改良。為肉毛兼用品種。
三,巴林石
巴林石,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巴林石與福建省的壽山石、浙江省的青田石和昌化石齊名,統稱為中國「四大名石」。透明度較高,而且質地細膩,軟硬適中。與其它印石相比,巴林最特別的地方就是色澤斑斕,紋理奇特。
四,赤峰對夾
赤峰對夾是一種酥油燒餅,側切一口,中間裹著熏豬肉,簡單至極。對夾源自於哈達火燒。這種火燒與尋常不同,是燒餅的形狀,油條的製法。
五,赤峰蕎麥
赤峰蕎麥,內蒙古赤峰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赤峰蕎麥莖光滑,無毛或具細絨毛,圓形,稍有稜角,幼嫩時實心,成熟時呈空腔。
❽ 三次紅色革命勝地的心靈之旅
近了,近了,更近了,我又一次踏上了這片具有傳奇色彩的紅色熱土,再一次去領略革命老區、高橋烈士曾經戰斗生活過的地方,也是他灑盡身體里最後一滴血捨命相護的地方。心中的迫切與欽佩在慢慢升騰,無限蔓延……
由於姐姐家是小城子寧北村的,我自十一、二歲起,就一人騎著大二八自行車,不斷地穿梭於小城子鎮與汐子鎮之間。八幾年的小城子鎮還沒有著名的306國道,從汐子鎮的窪子廟村過河經七家村一路向西,全是土路。塵土飛揚中,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我,因想念姐姐,會一鼓作風連蹬近兩小時的自行車,到達小城子鎮的姐姐家裡,撒著嬌等她給我做最愛吃的韭菜盒子。
那時的小城子鎮還很蕭條,主街道也不在現在的306國道上,人口沒有現在這么多,房屋村落更比不上現在的一半,家家都是只靠一畝三分地日出而作,日落就歸。姐姐家還是一溜土坯房,幾間姐姐姐夫居住,幾間住著姐夫的二哥一家,還有一間最好的是姐姐的婆婆在居住。無數個夜晚寂靜的時光,躺在被窩里,聽姐姐的婆婆繪聲繪色講述著抗日英雄高橋與日本鬼子鬥智斗勇的驚心動魄,康熙皇帝下嫁自己的侄女到長皋村,與心愛的牡丹一同紮根塞外苦寒之地的家國情懷……心生敬仰之餘,軟磨硬泡著姐姐總想去實地看一看,但因當時姐姐已懷孕,我一人去又怕我走丟始終不同意而遺憾作罷。
印象中好像是近九零年,就開始修306國道了,這是方圓幾百里內我見過的第一條柏油路,陸陸續續修了好幾年,才徹底修完。我再去姐姐家就省時省力多了,一路大柏油,暢通無阻,一個小時准能到姐姐家。沿國道兩邊也有各式各樣的商鋪與住戶迅速擴建了起來。
再之後因我讀高中,參加工作忙於家庭去姐姐家的次數也在變少,只是每次去都明顯感覺到這個小鎮翻天覆地的變化,姐姐家也花費近二十萬元建起了堪比獨棟別墅式的大房子。每次姐姐都會把各種特產塞上滿滿一大包,其中我最愛那些又大又圓的蘋果了,據說不施化肥也不灑農葯,咬上一口,皮薄汁多,甜中帶著稍許酸,特別好吃。
我多年渴盼去英雄高橋戰斗過的地方走走看看這一願望,是在2014年的中秋節得以實現的。那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走近葫蘆峪景區,它正剛剛在開發階段。車行一路,河水蜿蜒一路,水質清澈透明,一會磅礴如飛瀑,嘩嘩作響氣勢壯觀,一會窄窄一條似游絲,無聲無息中泛著點點金光,遇山澗就順勢而下,碰平川則匍匐直行,綿延不絕沒有盡頭。綠色植被鬱郁蔥蔥,天空朵朵白雲悠悠飄過,藍天在這里更顯空曠遼遠,路邊的山石或陡峭或平坦,遠處的山峰被綠色海洋環抱,亦突兀亦奇險,層層疊疊,燕瘦環肥,盡顯嬌俏與秀美。偶爾散落在道路兩邊的農家小院像神仙府邸一樣靜靜矗立,於霧氣繚繞中更添蓬萊仙境的神秘縹緲。
在這里,隨便下車走入一處都是一幅流動著的立體水墨畫。而攀登葫蘆峪絕壁所俯瞰到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沿石板台階舉步向上,氣喘吁吁中就攀到了迎客松面前,茂盛的松枝青翠欲滴,似一把大蒲扇投下片片綠蔭,枝頭上成熟的果實散發著松籽清香輕輕搖擺,舒展著熱情的長臂歡迎每一個攀登而來的人。它的主幹與手臂都被繫上了一道道祈福的紅布條,松濤陣陣中揚起熱情如熾的國強民富歌。站在迎客松邊極目遠眺,千姿百態的石峰各有各的神韻,鑲嵌在一起又毫無違和感,就這樣並肩而立,渾然天成獨領風騷。石窪縫隙中或是稍有點泥土的地方就有植被頑強而生,遺世獨立或簇擁相伴,為千峰萬壑勾勒上抹抹生機。一條幽長小徑曲折向上,不時有三五遊人攜伴攀登,兩個小亭座落在半山腰不時向遊人招手,熱情相邀落坐暫歇。轉過身向後一看,山腳下是梯田式綠油油的一畦畦莊稼,掩映在綠樹清水裡的農家大瓦房,依稀可聞狗吠和雞鳴聲。遠處的群山起伏,碧色如洗,影影綽綽中一峰套一峰,一峰連一峰,與藍天白雲完美融合,一眼望不到邊,我想那就應該是抗日英雄高橋與日軍周旋戰斗過的「深山密林」吧。
沿迎客松再上幾步台階就到了 「晃盪石」,它高高站立在一組石群上,腳下是五六十公分寬的石階,人扶石壁前行,向左一探頭就是深不可測的斷崖,崖壁上覆蓋著各種綠色植被,奇險中又不失秀麗。向前已經無路可走,是斷層式的各色石壁了,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時,只能回頭攀爬「晃盪石」或原路返回。「晃盪石」下兩米多高的俏立石壁,垂直近180度,僅有裂開的細小石縫可供攀援,我是只能嘆為觀止,不敢繼續了。但好多遊人兩個箭步就竄了上去,坐在了「晃盪石」邊高談闊論,指點江山。
從「晃盪石」處下山,再驅車前行一段路就到了高橋秘密辦公地。所謂的「辦公地」就是各種石頭無規則堆砌起來的天然石洞,有的僅供一小孩通行,有的略微寬敞些,站上去可彎腰前行。但前面究竟能通行多遠,通向何處卻未從得知。站在石洞前,心緒飛到了戰斗年代,在物資匱乏、缺衣少葯的艱苦環境下,我們的前輩為了千萬華人不做「亡國奴」,拋頭顱灑熱血,一顆丹心寄百姓,錚錚鐵骨誓驅倭。而腳下的這片紅色土地,綠意盎然中讓我們時刻警醒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我們唯有千百倍努力,才能讓英烈們九泉含笑。
自此,我對這個小城鎮又多了一份濃烈的感情。2017年5月份,由於女兒作為學校小記者被安排到小城子鎮采風,我陪同女兒再次走進了這里。跟隨大批小記者,我們瞻仰了小城子鎮清格爾泰故居,觀賞了長皋村的陪嫁牡丹,再次欣賞了葫蘆峪的美山美景。印象深刻的是陪嫁牡丹的「花開時節動京城」。隨著歲月的變遷,固倫郡主那堅毅、睿智及英勇抗敵的家國情懷都已成為了千古奇談,靜靜停留在歷史長河中,唯有這株300歲高齡的「富貴紅」仍沐風櫛雨,雍容綻放。鬱郁蔥蔥中上百朵艷麗的花朵枝頭嬌俏,有含苞待放的,有盛開正濃的,有半開未開的,引得蜜蜂勞動忙。走進細細觀賞,我才真正知道了什麼是「富貴紅」色,應該是那種比正紅略淺,比粉紅稍深,花瓣底部顏色濃,接近花瓣邊緣紋理中漸混點點白的顏色。花盤大若小瓷盆,花蕊金黃花色嬌艷,每一層每一片花瓣形狀近似卻又神態各異,有稍卷的,有整片平鋪的,有鋸齒邊的,有橢圓延展的,千瓣千層,嬌媚華貴,芳香怡人。微風拂過,上百朵枝頭齊含笑,輕輕頷首中是牡丹的國色天香與塞外草原人建設家鄉、致富鄉親的代代傳承。
走進葫蘆峪,綠山凈水仍是歲月靜好,沿道路兩邊多了些可供遊人吃飯住宿的農家小店,再也不用自備干糧旅遊,起起伏伏的七七老圖山脈上風力發電機不知疲倦地轉動著。沿高橋秘密辦公地向上隨小記者們瞻仰並祭拜了擴建的七烈士陵園。在烈士陵園前,聽著孩子們對烈士們的愛戴與崇拜,及那慷慨激昂的愛國情懷,我愈加愛上了這片綠裝赤瓦的紅色熱土。
而它真正讓我刮目相看,是在2017年6月份《全市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推進會》上。因我所在單位的「寧城草原鴨」被評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我有幸跟隨領導出席會議。寧城縣有六件地理標志產品榜上有名,其中就有小城子鎮的「寧城蘋果」。當聽到大會主持人宣讀這一喜訊時,我都忘記自己是代表塞飛亞而來的了,急忙向工作人員要了一份詳細介紹「寧城蘋果」的宣傳畫冊,迫不及待地查看它的原產地還真的是小城子鎮。鎮上因地區緯度高,晝夜溫差大,有利於糖分積累和光合作用,加之小鎮人民的原生態種植,使「寧城蘋果」的口感及營養成分極具特色,也就是去姐姐家每次都塞給我滿滿一包的大蘋果,怪不得它有那麼甜脆爽口,原來有著這樣不簡單的身世呢。從那時起,我更想再次走進紅色熱土,看一看萬畝蘋果栽種基地。
今年去姐姐家過中秋節,午飯之後,姐姐說要去葫蘆峪走一走,於是我就這樣正式地第三次踏上了紅色旅遊勝地。車子行進途中道路兩邊的農田裡,生長著大片擁有地理標志的「寧城蘋果」樹,紅紅的大蘋果壓顫了茂盛的枝頭,挨挨擠擠,與懸掛在路口街道邊的綠葉紅果的大蘋果造型交相呼應,成為小城子鎮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時隔兩年再入葫蘆峪,變化好大呀,遊人越來越多,大家聚集在河水邊的寬闊地燒烤野炊談天說地,好不愜意。農家飯庄鱗次櫛比,裝修精美,各色山野菜與農家野味應有盡有。蜿蜒曲折的河水靜靜流淌中多了好幾處水漫金橋式的「流瀑」。清澈的水流倒映著綠樹青草,慢慢被引到錯落有致的橋上,薄薄的一層水漫過整個橋面,波光粼粼中流入橋底激起層層白色浪花,順勢向下流去又在下一個橋底濺起浪花後歡快傾瀉,流至平緩處潔白的身體被暈染上水草的綠色繼續前行。
在高橋秘密辦公地,我欣喜發現增設了四個銅人像一張就地取材的石制會議桌,意氣風發的高橋正與戰友們研究著對敵策略,握緊的拳頭與用力下劈的手掌惟妙惟肖地刻畫出了英雄們的赤膽忠心,剛毅的目光透閃著定要趕走日偽、還百姓安寧的堅貞不渝。坐於一個空石墩上,與幾位英雄攜手並肩,革命豪情油然而生,耳邊遊人們的說話聲已漸漸遠去,逐漸清晰的是炮火連天的戰爭年代,英雄們奇襲據點、智俘偽軍、以少勝多巧妙周旋、牽著敵人鼻子翻高山鑽密林的英勇事跡在腦海里一幕幕閃過,盪氣回腸中熱血在沸騰,激情在燃燒。而回想著英雄們因不願受俘寧願跳崖或終因寡不敵眾,壯烈犧牲時,悲壯的淚水悄然而下,為烈士們扼腕悲痛之時又以他們倍感自豪與驕傲!
從高橋秘密辦公地沿參觀路標指示,就到了鴻圖園觀光區,這里也是一個新開發的旅遊基地,總面積達30萬平方公里,東西寬約3公里,南北長約10公里。寬闊的停車場上高昂的紅色歌曲響徹雲宵,烈士們用寶貴的生命呵護了這片熱土,而新時代下小城鎮人民為了這片熱土上的生機勃勃,正沿著革命烈士們指引的方向以嶄新步伐急速前行……
對小城子鎮,對這片紅色熱土,我是有著濃烈的第二故鄉之情的。從它最初貧瘠一條土路飛揚到四通八達的柏油路縱橫交錯,從低矮的土坯房到窗明幾凈別墅式大瓦房,從最原始的革命老區到如今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生態清潔小流域,從靠天吃飯的一畝三分地到如今的萬畝生態種植園,這日新月異中的蒸蒸日上,我是歷歷在目親自見證的。我驚訝於它的迅猛發展速度,我深情地為小城鎮領導者那深謀遠慮的鄉村振興大計點贊,為踏實上進、勤勞肯乾的小城鎮村民點贊,也更加期盼我的下一次紅色革命勝地之旅驚喜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