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食堂消毒記錄表怎麼填
48小時留樣。消毒的產品品名,時間,用的洗滌水,加熱多少度
㈡ 疫情期間商鋪消毒劑量怎麼填
消毒劑量,是指單位面積(體積)使用消毒劑的量。對於商鋪消毒來說,一般是用消毒液對商鋪的各種表面(檯面、桌面、牆面、地面以及物品表面等)進行擦拭或噴霧消毒。消毒時的具體劑量,需根據不同種類消毒劑、消毒目的(預防性消毒或疫源地消毒)等進行確定。
這里,我們假設使用84消毒液對商鋪進行預防性消毒。消毒使用液有效氯一般為250mg/L,劑量一般為100ml/㎡。
㈢ 酒店新風系統每周清潔消毒記錄怎麼寫
1、首先前往消毒部門進行獲取消毒產品,並其酒店進行消毒。
2、其次消毒完畢後,前往部門獲取消毒記錄表。
3、最後根據已經消毒的位置,根據要求依次進行填寫即可。
㈣ 84消毒液配方表原材料投加量和原材料投加百分比怎麼填寫
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一般可以按照毫克每升表達濃度,質量分數一般是10%
㈤ 消毒產品安全評價報告的要求有哪些
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規定
第一條 為進一步深化衛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規范消毒產品的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用於傳染病防治的消毒產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和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按照消毒產品用途、使用對象的風險程度實行分類管理。
第一類是具有較高風險,需要嚴格管理以保證安全、有效的消毒產品,包括用於醫療器械的高水平消毒劑和消毒器械、滅菌劑和滅菌器械,皮膚黏膜消毒劑,生物指示物、滅菌效果化學指示物。第二類是具有中度風險,需要加強管理以保證安全、有效的消毒產品,包括除第一類產品外的消毒劑、消毒器械、化學指示物,以及帶有滅菌標識的滅菌物品包裝物、抗(抑)菌制劑。第三類是風險程度較低,實行常規管理可以保證安全、有效的除抗(抑)菌制劑外的衛生用品。
同一個消毒產品涉及不同類別時,應當以較高風險類別進行管理。
第三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經營的不需要行政審批的第一類、第二類消毒產品。
第四條 產品責任單位應當在第一類、第二類消毒產品首次上市前自行或者委託第三方進行衛生安全評價,並對評價結果負責。衛生安全評價合格的消毒產品方可上市銷售。
產品責任單位是指依法承擔因產品缺陷而致他人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賠償責任的單位或個人。國產產品責任單位為生產企業,委託生產加工時,特指委託方;進口產品的責任單位為在華責任單位。
第五條 衛生安全評價內容包括產品標簽(銘牌)、說明書、檢驗報告(含結論)、企業標准或質量標准、國產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資質、進口產品生產國(地區)允許生產銷售的批文情況。其中,消毒劑、生物指示物、化學指示物、帶有滅菌標識的滅菌物品包裝物、抗(抑)菌制劑還包括產品配方,消毒器械還應當包括產品主要元器件、結構圖。
第六條 消毒產品的配方應當與實際生產的一致,配方的書寫格式和要求見附件1。
第七條 消毒產品原材料的級別、純度和消毒器械主要元器件等原材料要求應當符合相應消毒產品衛生標准、技術規范和企業標準的要求。
第八條 消毒器械的結構圖應當與實際生產產品的結構一致,並標明主要元器件名稱、技術參數和數量。
第九條 消毒產品的標簽(銘牌)、說明書應當符合《消毒產品標簽說明書管理規范》和相關衛生標準的要求。
第十條 產品責任單位在對消毒產品進行衛生安全評價時,應當對消毒產品進行檢驗,並對樣品的真實性負責。所有檢驗項目應當使用同一個批次產品完成(檢驗項目及要求見附件2)。
第十一條 消毒產品的檢驗應當在具備相應條件的消毒產品檢驗機構進行。消毒產品檢驗機構應當符合消毒管理的有關規定,通過實驗室資質認定,在批準的檢驗能力范圍內從事消毒產品檢驗活動。
消毒產品檢驗機構應當遵循有關法律、法規及本規定,依據消毒產品衛生標准、技術規范和檢驗規范開展檢驗,出具檢驗報告(含結論),對檢驗數據和結果的真實性、准確性負責。如果衛生標准、技術規范沒有明確檢驗方法,可按照企業標准進行檢驗。
對出具虛假檢驗報告或者疏於管理難以保證檢驗質量的消毒產品檢驗機構,給予嚴肅處理。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對產品重新進行檢驗:
(一)實際生產地址遷移、另設分廠或車間、轉委託生產加工的。其中,消毒劑和抗(抑)菌制劑應當進行有效成分含量測定、原液穩定性試驗、pH值測定;消毒器械應當進行主要殺菌因子強度測定,不具備殺菌因子測定條件的應當進行模擬現場試驗;生物指示物應當進行含菌量測定,化學指示物應當進行顏色變化情況測定,帶有滅菌標識的滅菌物品包裝物應當進行滅菌因子穿透性能測定;
(二)消毒劑、抗(抑)菌制劑延長產品有效期的,應當進行有效成分含量、pH值、一項抗力最強的微生物殺滅(或抑制)試驗和穩定性試驗;使用原送檢樣品的只需做穩定性試驗;
(三)消毒劑、消毒器械和抗(抑)菌制劑增加使用范圍或改變使用方法的,應當進行相應的理化、微生物殺滅(或抑制)和毒理試驗。
第十三條 國產產品企業標准和進口產品質量標准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消毒劑、抗(抑)菌制劑產品標准應當包括原材料衛生質量要求(包括級別、純度)、技術要求(包括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微生物學指標、殺滅微生物指標)及其檢驗方法、型式檢驗項目、出廠檢驗項目等;消毒器械標准應當包括名稱與型號、原材料、主要元器件技術參數、技術要求(包括殺菌因子強度、殺滅微生物指標)及其檢驗方法、型式檢驗項目、出廠檢驗項目等;
(二)產品技術要求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法律法規、規范和規定要求,並不低於相應產品衛生標准;
(三)檢驗方法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法律法規、標准、規范和規定要求;
(四)國產產品的企業標准應當依法備案,並在有效期內。
第十四條 產品責任單位的衛生安全評價應當形成完整的《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評價報告包括基本情況和評價資料兩部分(格式見附件3)。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在全國范圍內有效。第一類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有效期為四年,第二類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長期有效。
第一類、第二類消毒產品首次上市時,產品責任單位應當將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向所在地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備案登記表見附件4)。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對衛生安全評價報告進行形式審查,資料齊全的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向產品責任單位出具備案憑證(備案憑證見附件5),並對備案的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加蓋騎縫章。
已完成衛生安全評價的產品上市後,產品如有改變(配方或結構、生產工藝)或有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情形的,產品責任單位應當及時更新《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相關內容,保證所評價產品與所生產銷售產品相符,同時到原備案機關備案。
第一類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有效期滿前,生產企業應當重新進行衛生安全評價和備案。在對消毒產品進行檢驗時,只作關鍵項目。其中,消毒(滅菌)劑檢驗項目為有效成分含量、pH值和一項抗力最強的微生物殺滅試驗,消毒(滅菌)器械檢驗項目為主要殺菌因子強度和一項抗力最強的微生物殺滅試驗,生物指示物檢驗項目為含菌量的測定,滅菌化學指示物檢驗項目為顏色變化情況的測定。兩年內國家監督抽檢合格的檢驗項目可不再做。
第十五條 產品經營、使用單位在經營、使用第一類、第二類消毒產品前,應當索取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和備案憑證復印件。其中衛生安全評價報告中的評價資料只包括標簽(銘牌)、說明書、檢驗報告結論、國產產品生產企業衛生許可證、進口產品生產國(地區)允許生產銷售的證明文件及報關單。
第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及其綜合監督執法機構應當加強對企業開展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情況的衛生監督檢查。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定期公告生產企業衛生許可和產品衛生安全評價相關信息。
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不符合國家衛生標准、衛生規范要求或衛生質量不合格的情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三條或《消毒管理辦法》第四十七條進行處理:
(一)第一類、第二類消毒產品首次上市前未進行衛生安全評價的;
(二)第一類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有效期滿未重新進行衛生安全評價的;
(三)出具虛假衛生安全評價報告的;
(四)衛生安全評價報告中評價項目不全的或評價報告結果顯示產品不符合要求上市銷售、使用的;
(五)消毒產品有效期過期的;
(六)有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未重新進行檢驗的;
(七)產品上市後如有改變(配方或結構、生產工藝)或有本規定第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未對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內容進行更新的。
第十八條 本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附件1 配方的書寫格式和要求
附件2 檢驗項目及要求
附件3 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
附件4 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備案登記表
附件5 消毒產品衛生安全評價報告備案憑證
㈥ 84規格型號怎麼填
84消毒液產品型號就填它的編號吧。
以次氯酸鈉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1.1%~1.3%,可殺滅腸道致病菌、化膿性球菌和細菌芽孢。適用於一般物體表面、白色衣物、醫院污染物品的消毒。
84消毒液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殺滅細菌和病毒、預防疾病並抑制傳播的產品。由於其消毒效果理想、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具有廣譜、高效的殺菌特點而深受大家的歡迎。目前市面上有品牌繁多的用於家庭日常生活的84消毒液,是我國眾多日化企業投入生產的主要產品類型。其使用場所從最開始的醫院迅速擴展到學校、幼兒園、賓館、寫字樓、車站等公共場所和居民家庭。其消毒對象也從手術器械、溫度計擴展到餐具、桌椅、馬桶等。
㈦ 消毒劑劑型怎麼填
消毒劑的劑型填寫,就是把消毒劑的類型以及生產還有特定的編號,進行合理的填寫,這樣就可以達到很理想,而清晰的填寫效果,所以平時一定要多注意。
㈧ 清洗劑消毒劑使用記錄怎麼填
1、首先,填寫清洗劑消毒劑使用記錄的個人信息。
2、其次,填寫具體使用記錄內容,介紹。
3、最後,標注時間即可。
㈨ 消毒產品企業標准備案有哪些流程和哪些資料
一、企業標准備案程序
(一)執法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XX省標准化管理辦法》
(二)受理范圍
凡在本區域內從事生產並用於銷售的產品在尚無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地方標準的情況下,應由企業制定相應的企業標准,作為企業組織生產和判定產品質量的依據。企業標准須報當地政府標准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企業標准備案手續
1.企業標准應在標准批准發布後30日內,按企業隸屬關繫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市屬和開發區企業到XX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標准化科備案。委託加工企業,由委託方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備案手續。
2.企業標准備案時,應提供以下材料:
(1)標准文本;(2)編制說明;(3)備案表;(4)審定紀要;(5)審定人員名單;(6)有效的營業執照或登記證書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及電子副本。
上述材料1-5項一式兩份。
3.提交材料的要求
(1)標准文本
企業標准文本格式應符合GB/T1.1-2000和GB/T1.2-2002規定要求。標准文本格式包括:標准封面、前言、
首頁、中間頁和末頁。其中封面右上角Q/**中的**為各縣市區局、集團公司、總公司的代號。
企業標准編號按下述規定執行。
Q/ ** *** *** - ****
① ② ③ ④ ⑤
各編號對應代號說明如下:
① 企業標准代號;
② 企業隸屬行政區域代號(二位);
③ 企業代號(三位);
④ 順序號(三位);
⑤ 年代號(四位)。
各編號注釋如下:
1)企業標准代號Q/代表企業制定、批准、發布的企業標准。
2)企業隸屬行政區域代號是用縣(市)、區名稱或工業局、總公司名稱的二位漢語拼音字頭表示。
3)企業代號由企業定,一般用企業名稱的漢語拼音字頭或英文縮寫的三個字母表示。如金吉利制衣有限公司代號是JJL。
4)順序號是企業自己制定的企業標准號,用三位阿拉伯數字表示。如:001。
5)年代號為標准發布的年代,用四位數表示。如2005。
(2)編制說明
企業標准編制說明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任務來源,制訂該標準的目的和意義,工作簡要過程。其中包括:調研、試驗、驗證、起草過程等。
2)採用和借鑒國內外標准資料的情況,包括國內外標准水平分析。
3)標准主要內容的解釋,修訂標准時應有新舊內容的對比,同時還要寫出修訂的理由。
4)貫徹該標準的措施、要求、建議。
5)技術經濟效果分析及其他應說明的問題。
(3)備案表
企業標准備案前,企業須填寫《XX縣市企業標准備案表》,《XX縣市企業標准備案表》由企業法人代表或其授權的企業主管領導審批同意,加蓋企業公章。
(4)審定紀要
企業標准審定紀要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企業標准審定會時間、地點、參會人員、主持人等。
2)討論中重大問題的一致修改意見,一般問題的原則修改意見。
3)對標准起草單位的要求,如修改進度、修改方法以及修改後是否需要再進行審定。
4)審定結論性意見,即完全通過,還是基本通過,還是沒通過。
(5)審定人員名單
企業標准審定會由企業組織,審定人員要求大專以上學歷,有一定專業知識。審定人員可以是本單位的技術人員,也可外聘專家,總人數不得少於5人。審定人員應在審定人員名單上簽字。
4.受理機關應在十個工作日內對企業提供的材料進行復核,符合《XX市企業標准備案規定》的企業標准即予以備案,並在《XX市企業標准備案表》和企業標准文本封面上加蓋備案專用章。不符合《XX省企業標准備案規定》的,退還企業並一次性書面告之理由。[Page]
(四)企業標準的修改和復審
1.經備案的企業標准如有修改或補充的,應由企業填寫《企業標准修改通知單》一式三份,到原備案機關辦理修改或補充手續。備案部門應在原備案的標准文本上註明修改日期。已採用國際標準的,修改時不得降低其標准水平。
2.企業標准應定期復審,復審周期不得超三年。當新的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地方標准發布時,企業標准必須及時復審。企業標准復審時,應由企業填寫《企業標准復審結果通知單》一式三份,到原備案機關辦理確認繼續有效或廢止手續。經復審,被確認有效的企業標准,備案機關應在原備案的標准文本上蓋章註明確認日期。確認後的企業標准,原標准編號繼續有效。經復審,被認為需要重新修訂的企業標准,應予以廢止。廢止的企業標准,由備案機關加蓋標准注銷印章。重新修訂的企業標准,應到備案機關重新辦理備案手續。
所有的資料都按要求完成以後,質量技術監督局會給你一個備案的回執,拿到回執以後4-7個工作日就可以拿到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