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初級農產品怎麼發展

初級農產品怎麼發展

發布時間:2023-01-30 15:16:58

『壹』 我想做小區里的農產品和蔬菜配送,怎麼做能更快起步怎麼讓小區居民都能知道我的平台

蔬菜配送是比較容易入門的一個項目,只要從業人員有足夠的菜品知識,關鍵看你自己如何定位。

1、硬體條件

如果立志要做大規模,那麼就需要配送車輛,冷藏的廂式貨車,足夠的蔬菜基地資源,肉類、海鮮、干雜調味等等,理清采購渠道。

2、軟實力

初期一定要有一批擁有足夠責任心、能吃苦耐勞的兄弟,因為配送行業起早貪黑,可能你今天談完業務,還要進行蔬菜的采購、最後還得配送客戶,那麼就需你擁有足夠旺盛的精力,尤其是在剛剛開始的時候,沒有業務量。

從而拿不到足夠優惠的價格,就要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看能否在初期進行薄利潤或者零利潤來獲取業務量,拓寬采購渠道,擁有足夠的甲方話語權。

3、資金、人脈

能吃苦耐勞的一群兄弟,加之永不落幕的蔬菜配送行業,那麼恭喜就成功一半了 。

『貳』 我想做小區里的農產品和蔬菜配送,怎麼做能更快起步怎麼讓小區居民都能知道我的平台

最簡單的,打廣告,發傳單,和小區的里的叔叔阿姨還有一些在家帶孩子的人打好關系,剛開始送點小禮品什麼的,後續再進一步的發展。

農產品(farm proce)是農業中生產的物品,如高粱、稻子、花生、玉米、小麥以及各個地區土特產等。國家規定初級農產品是指農業活動中獲得的植物、動物及其產品,不包括經過加工的各類產品。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前一日相比,2013年1月8日,肉類、雞蛋、麵粉價格上漲;食用油價格以漲為主;水果、水產品價格微幅波動;大米、奶類價格基本穩定。

中國首次成為其整個財年排名第一的出口市場。美國農業部預測,當前財年對中國和加拿大的農產品出口額將各為190億美元。過去一年,中國大量購買美國棉花引起關注。中國在10月中旬時曾購買90萬噸美國棉花,據信在3月購買了125萬噸棉花的未具名買家也是中國。

『叄』 為什麼初級農產品越來越貴

「民以食為天」,農產品對於人類來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人類能生存下來的根本。可見就算農產品非常重要,需求量大了也就值錢了。

2、質量不高

近幾年的氣候條件不容樂觀,很多農產品的主產區不是洪澇就是乾旱,對農產品的質量影響很大。除此之外,現在的儲存條件並不是特別的理想,這也是增加農產品品質的一個原因。而現在的人們對於食物的品質要求比較高,寧願花大價錢買一些高端產品也不願意買品質不好的。所以造成很多初級農產品越來越貴

『肆』 做農產品生意怎麼做才好呢

首先應該做好這些方面的分析:
一、經營成本
首先,比起大多數產品銷售行業,農產品的進購成本偏低,除了一些特色的中高檔產品之外,並不需要投入多少資金即可。其次,農產品的適用面廣、對於店內裝潢沒有多大要求,大大降低了場地選址和裝潢設計的支出費用。
最後,打造農產品品牌的推廣費用與其他行業相當,要想壓縮成本可以通過加盟山客生活等業內優質商家,利用它們的行業知名度和推廣渠道將能效果明顯。至於店面運營所需的人員情況,參照行業普遍薪酬水平及店面的職能分工即可。
二、收益分析
由於農產品本身成本較低,因此通常的銷售價格並不高;但農產品的定位是生活必需品,這一點確保了市場需求的充足。此外,農產品除了受到本身特點的限制外,並沒有明顯的旺季和淡季差異,有效降低了經營風險,這是為數不多的行業才具備的先天優勢。
而若是以特色的高品質農產品為主打賣點,則可以通過著重其產地環境、種植技術、生長條件等進行宣傳推廣,利用買賣雙方的信息差異展開銷售,能夠進一步激發它的利潤空間,收益自然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
三、注意事項
由於農產品經營不同於其他百貨類項目,它的使用保質期較短,若是未能及時處理不僅會產生報廢成本,還可能因此影響其他產品的存儲,所以做好每日的庫存檔點、折價銷售、產品展示等操作,對於避免上述情況很有必要。
另外,根據銷售農產品種類特點,應該根據時下的價格情況進行產品展示,需求大、價格較高的應該放在顯眼區域,耐存放和保存的可以放在角落。這樣一來,才能最大程度利用空間布局來實現收益增長。

『伍』 如何提供農業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力及次級生產力

如何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力和次級生產力
1、農業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
農業生態系統中,初級生產中使用的植物均是經過人類選擇,並經過長期的定向培育而產生的高產、優質、對人類有益的作物。從各種植物干物質產量的最高記錄(見表4-3-1)可以看出,C4比C3作物具有較高的光合生產力;同是C3作物、水稻因有較高的光合效能,光合生產力也較高。甜菜雖然光合效能沒有水稻高,但能較長時間地維持較大的光合葉面積,因此,光合生產力不低。但大面積生產離已有的高產紀錄相差甚遠;即使是目前的高產田離可能達到的最高光能利用率仍有很大差距。在一般栽培條件下,由於遺傳基因、作物布局、收獲換茬、水肥條件、管理技術等限制,照射到農田上的太陽輻射能,從全年看所有的時段不能全部利用;從某時段看,有時所有田地面積上的太陽輻射能不能全部利用。因此,單位面積上的光能利用率很低,一般不及1%。由此可見,充分利用太陽能,科學地提高對太陽能的利用率,從而提高植物產量的潛力很大。
要提高某一區域整個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生產水平,必須從提高初級生產的生產水平奠定基礎;而提高初級生產的生產水平,首先必須因地制宜種好每一寸土地,盡可能擴大綠色面積,盡可能提高復種指數,盡可能減少田間漏光,從而提高太陽能的轉化效率,提高光合產物的產量。
2、農業生態系統的次級生產
在初級生產的基礎上,系統中能量和物質沿著食物鏈流動,不斷改變形態,進行著生物再生產,次級生產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家禽、家畜、食用菌,以及各式各樣特種生物的再生產,在農業中具有多種功能:除了提供動力外,還可生產營養豐富、經濟價值高的生物產品;特別是能夠把人類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質,以及分散的營養物質,富集、濃縮,並轉變為人們可以直接利用,且價值較高的產品。在農業生態系統中是不可取代的重要組成部分。
(1)轉化各種生物副產品,提高經濟效益
在農作物生產的有機物中,除地下部分的根和一部分枯枝落葉留給農田外,大部分都被取離農田。作物中殘留率大的是大豆和油菜,約占總體積的20-30%,水稻、玉米、甘薯為10-20%。在收獲的植物有機物中,可以用作糧食、油料和工業原料的部分僅佔30%左右,這30%中還有人們不能直接利用的糠、麩等副產品,它們含有較高的能量和一定的營養物質(見附表)。
將秸稈等生物副產品直接燃燒,利用率低,氮素揮發損失,是能量利用、物質循環效率最低的一種方式。把生物副產品作為飼料飼養各種畜、禽,作為培養基培養食用菌等,生產出肉、奶、蛋、魚、菇,變廢棄物為人能直接利用的副食品,提高了生物產品的利用價值,改善人們的食物結構,提高了經濟價值。
(2)轉化各種生物產品能增強生態系統機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發展養殖業,將畜糞和雜草發酵成沼氣,沼氣作燃料,沼肥肥田,又改善了環境,進一步提高了能量,物質的多層次作用,促進物質循環,增強生態系統機能。
不同的畜禽,不同飼料,不同的採食方法,其轉化率是不同的。但是家畜一般將採食量中的16-29%的營養轉化為增長體質,33%用於呼吸消耗,31-41%隨糞便排出。每經過一個環節的轉化,都必須有一部分能量釋放,但人類對光合產物和能量的直接利用率大大提高了。
3、農業生態系統的非生物生產
農業生態系統中非生物生產主要是生物產品加工,也包括農機具生產;屬於第二產業范疇。生物產品加工業能大大提高農業經濟子系統對人類生活資料的供應能力,提高人類對第一產業產品的利用效率,能顯著提高農業經濟生態系統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是促進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1)生物產品加工業能變廢為寶,提高人類對第一產業產品的利用率。
很多生物產品人不能直接利用,但經過加工,就能變廢為寶。例如:種植棉花,纖維是主要經濟產品,但是還有大量的棉秸,作為燒草是極大的浪費;如果興辦纖維板加工廠,把秸稈加工成纖維板、麻包等產品。這樣既滿足了社會對纖維板、麻包等產品的需要,又提高了棉花生產中副產品的利用率,又解決了農村中多餘勞動力的出路,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生物產品加工業能促進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轉化,提高生態效益
在城市興辦畜產品加工廠、糧食加工廠,既要花費較多的運輸力把大量的原料運到城市、工業三廢又會造成城市的污染。在農村發展生物產品加工業,在農村把生物產品就地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減少無經濟效益的有機物質輸出,物質輸出量大大減少;而且含有機物質的廢水、廢渣又是很好的肥料或飼料、餌料,可以就地興辦養殖業或直接增加土壤肥力。這樣既大大發展了農村經濟,又保持了生態平衡,有較大的生態效益。
總之,在農村大力興辦各種生物產品加工業,使各種生物產品及其副產品就地加工,既可化解生物產品生產的周期性與市場需求持續性的矛盾,又提高第一性產品的利用率;既減少了運輸中能量、物質的浪費,又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既促進了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又減少了城市生態系統的環境污染;既能解決農村廣大勞動力的出路,搞好了農村經濟,又增加了農業生態系統對全社會的貢獻;是一舉多得綜合效益極大的產業。在農村根據當地第一性產品的情況,興辦生物產品加工業,加工需要的各種生活資料,不愁原料供應,也不愁產品銷售。社會對主副食品及各種生活資料的消費是必需的,目前我國這方面的發展比較落後。因此,發展生物產品加工業有很大的潛力和發展前途。
4、農業生態系統的服務性生產
農業生態系統的服務性生產主要是指農技推廣站、多種經營管理站、種子站、農村供銷社、信用社、農業銀行、郵電所、交管站等,也包括農村的飯店、浴室、旅社等服務行業的活動。這些行業的生產活動是不能直接改變產品的質,增加產品的量;但能有效地提高農業生產科技水平,從而提高產品的產量、品質和價值,促進物質、能量的流動,資金的循環和周轉,促進擴大再生產,提高生產力以及改善農村人口的生活條件;是搞好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生產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陸』 如何大幅度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在延展鏈條中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1、下大力氣打造土特農產品金招牌,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首先,應該形成一些創建土特農產品金招牌的新理念,以更好引導土特農產品金招牌的創建工作。其次,做好地理標志認證,為眾多「土特產」注入「文化味」,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第三,做好特色農產品保護工作,克服品牌少、鏈條短、營銷差等問題。2、下大力氣抓好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其一,從橫向維度努力,減少初級農產品銷售種類、總量、佔比,提高加工覆蓋面和加工質量。其二,從縱向維度努力,做好農產品深加工,充分延展產業鏈條至最大程度,既充分利用寶貴資源,又增加產品附加值。其三,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領好加工業發展,創造更好的社會、經濟效益。3、下大力氣提升農產品品質,既滿足市場需要,又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第一,從生產過程入手,加大科技含量,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第二,從綠色、安全形度考量,控制、減少化肥、農葯使用量,做到科學種田,產品綠色、安全。第三,推行多樣化生產,著力滿足個性化需求,做到在多樣化普遍生產的同時,也要注重個性化的生產。

『柒』 如何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規劃

當前農產品供給已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農產品市場已由對數量的要求轉變為對品種和質量的更高要求。近年來,我縣謀求工業結構轉型,先後扶持電子信息、農機裝備、農產品加工等產業,但收效甚微,至今仍未能尋找到承接錳、硅等傳統產業的第二支點。作為謀求農業、工業齊頭並進的秀山,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將會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一、基礎夯實,產業已具雛形
我縣農產品資源豐富,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條件得天獨厚。目前,全縣金銀花基地已達30.1萬畝,種植面積全國第一;年出欄土雞1000萬只以上,規模西部地區最大;茶葉基地7萬畝,高端獼猴桃基地2.7萬畝,油茶基地10萬畝,均居全市第一。形成了以金銀花、土雞舉旗,茶葉、獼猴桃、油茶為骨乾的「一朵花、一隻雞、一杯茶、一盤果、一桶油」產業發展格局。加上近年來全縣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農作物良種普及率提高,名、特、優農產品逐年增加。這些都為我縣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尤其是食品加工奠定了堅實的原材料基礎。
與周邊區縣相比,我縣農產品加工業起步較早,較早就形成茶葉、腐乳等初級加工。近幾年來,我縣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農產品加工業初具規模,形成了以金銀花、茶葉、土雞為支柱,豆腐乳、皮蛋、魔芋精粉、優質糧油加工等為輔助的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初步形成涼茶飲料、金銀花飲片、綠原酸提取等加工體系。截至2013年底,我縣擁有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127家,紅星中葯材、鍾靈茶業、魯渝立強等35家企業發展成長為市縣級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業實現加工產值5億元,農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加快我縣農村經濟發展,助推農戶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二、正視問題,前路任重道遠
(一)精深加工層次較低。雖然我縣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勢頭很好,但總體上還存在「小、散、初」局面。目前農產品加工企業分布很散,很多還是作坊式生產或單台機器加工,全縣只有1戶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條件進入規上企業。大部分是初級產品加工,產業鏈延伸不夠,多停留在簡單分級、簡單包裝等粗加工狀態,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程度不高,對經濟效益提高及競爭力的提升產生很大的阻礙。如土雞產業,全縣從事精深加工的企業僅1家,加工量不足100萬只。
(二)載體建設特色不明。近年來,武陵山區各種園區遍地開花,為的是搭建公共服務平台,形成集群發展的孵化器。但無論是我縣,還是周邊區縣,園區建設都缺乏特色,且速度較慢,形成了「園區是個筐,是個企業都往裡面裝」的發展格局,真正形成集群發展的很少。我縣雖然在梅江鎮規劃了工業園區C區發展農產品加工,但扶持政策不足,許多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都直接入駐A區綜合園,集聚和集散效應未得到有效發揮。
(三)要素制約依然存在。2011年,我縣出台三大產業三年振興規劃,其中提到重點扶持農產品加工業,但產業發展依然按部就班,進展不大,特別是離2015年農產品加工業實現50億元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其次,市場供求信息不靈通不及時,產品生產極易陷入盲目性,相互擠壓、過度競爭現象依然存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功能也不夠健全,只能為農戶提供一個簡單的交易場所,健全的信息網絡體系還沒有形成。此外,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屬於中小企業,銀行貸款門檻高,對企業不願授信,加之農產品加工業季節性特點,導致融資十分困難。
(四)流通壁壘難以打破。雖然我縣物流發展較快,但仍處於起步階段。流通主體素質低、規模小,運銷能力低下,抗禦風險能力差。中介流通組織稀缺,產品吞吐能力有待加強。冷鏈物流發展起步較晚,沒有規模化冷鏈物流庫,農產品加工園和一些中心集鎮批發市場等關鍵物流節點缺少冷凍冷藏設施,加上我縣農產品加工業仍處於粗放式、小規模的生產方式,冷鏈物流發展面臨多重製約,影響了農產品的快速流通。
三、切准要害,破除發展瓶頸
(一)著力抓好規劃,打造加工基地。一是要合理布局。我縣特色農業分布較廣,對形成加工集群有一定影響。要形成加工集群布局必須要堅持「三靠近」原則,即靠近原料基地、靠近市場、靠近交通網路。建議在工業園區20萬平方米標准廠房中劃出部分掛牌農產品加工園,集中要素資源,作為園區主要支撐點打造,謀求做大加工集群,充分發揮標准廠房效益,幫助園區聚集人氣;或者比照工業園區運行模式和政策優惠,積極打造興隆坳農產品加工園,著力打造一個產業集群。同時,要積極鼓勵縣內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園梯度轉移,可採取廠區置換等方式解決用地問題。二是要合理分工。即不同層次的加工項目、企業之間合理分工。一般說來,小企業搞粗加工,大中型企業搞精加工。三是要形成特色。建議依靠武陵山區特色農產品,打造武陵山區特色農產品加工示範園。同時,杜絕出現盲目發展、遍地開花、重復建設的現象。
(二)突出地方特色,打造轉型支撐。依託特色農產品加工打造經濟轉型的新支撐點。其重點應該是食品加工及有區域特點的特色農產品加工。一是食品加工主要包括主食、副食加工。主食加工要在搞好傳統菜油、桐油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成品熟食加工,比如清溪場鎮的豆腐乳,如能比照老乾媽模式從生產規模、營銷模式上著手打造出1個屬於秀山的熟食品牌,加工中心的集聚效應將自然形成。副食品加工包括果、菜、肉、蛋、奶、魚等「菜籃子」產品的加工。另外,近年來,各種功能食品、天然野生食品等市場旺銷,前景看好,這些都是武陵山區的優勢資源。二是以金銀花為主的特色農業加工。由於受北方金銀花排擠,南方金銀花入葯前景堪憂。銀花行業轉向飲料、食品等深加工將可以適當解決產業困局,我縣可以依託現有的涼茶加工生產線率先打造一批加工品牌,扶持1-2家行業老大,使秀山成為南方金銀花的深加工和集散中心。其次,我縣茶葉有著久遠的歷史,但目前只有鍾靈茶廠等幾家企業擁有小型生產線,做大茶葉加工產業要依託本土茶廠,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做大做強。此外,土雞、油茶等特色產業近年來都得到長足發展,但其相對應的深加工產業都還未形成氣候。
(三)集中要素資源,打造產業龍頭。一是積極培育龍頭企業。要因勢利導地鼓勵農村能人、大戶獨資或聯戶合資興辦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等項目,拉長農業產業鏈;要積極引進外資興辦加工龍頭企業,把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新建、改造和嫁接加工龍頭企業;鼓勵和動員社會各方力量投資興辦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鼓勵和爭取更多的大企業在我縣投資興辦加工項目。二是努力扶持加工企業。建議出台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意見,著力扶持一批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和農產品深加工重點新項目落地秀山,每年拿出部分財政資金,通過貸款貼息、以獎代拔等形式扶持重點扶持有市場前景、輻射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三是鼓勵企業科技創新。加強科技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積極採用高新技術,提高農產品加工的科技含量,提高競爭力。此外,要積極利用校地合作優勢,研究新技術、新產品,採用現代食品工程工藝技術,並在各大高校建立後備人才資源庫,加強人才的儲備力度。加強農產品加工的科學化管理,努力走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道路。
(四)突破流通壁壘,打造集散中心。武陵山區是典型的農業地區,擁有眾多的特色農產品,受地理條件影響,如果沒有完善的流通體系,要把它們推向市場,是非常困難的。一要擴展流通渠道。構建良好的特色農產品市場流通平台,可以極大地節約流通成本,減少流通時間,對於武陵山區特色農業的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近年來,我縣物流銷售網路已初步形成規模,以物流園區為中心搶占武陵山區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有利於強化農產品加工的行業集聚和集散效應。可以建立權威性的農產品市場信息網路,為農產品的流通搭建信息平台,及時、准確地向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提供價格信息、生產信息、庫存信息,提供中長期市場預測分析。二要發展冷鏈物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政府引導、多方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形成政府、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聯動體系,依託物流園區,以加工企業為核心,建立產供銷一體化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以物流配送中心為核心,發展區域內農產品短途冷鏈物流體系;利用第三方物流,發展跨區域的農產品長途冷鏈物流體系。三要鼓勵我縣農業龍頭企業跨區縣對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進行兼並與收購,對兼並收購成功的企業給予一定物質獎勵,使得因地區分割而導致的惡性競爭內部化。
(本文來自六樓微論壇第3期 指導:向東木,組長:趙小波,執筆:肖鄧)

『捌』 初級農產品是指什麼

初級農產品是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未經過加工的產品。初級農產品包含食用農產品。其中食用農產品是在農業活動中直接獲得以及經過分揀,去皮,剝殼,粉碎,清洗,切割,冷凍,打蠟,分級,包裝等加工,但未改變其基本自然性狀和化學性質的產品。

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價格行情系統監測,與前一日相比,2013年1月8日,肉類、雞蛋、麵粉價格上漲;食用油價格以漲為主;水果、水產品價格微幅波動;大米、奶類價格基本穩定。


分類:

1,煙葉。是以各種煙草的葉片經過加工製成的產品,因加工方法不同,又分為曬煙葉、晾煙葉和烤煙葉。

曬煙葉是指利用太陽能露天曬制的煙葉;晾煙葉是指在晾房內自然乾燥而成的煙葉;烤煙葉(復烤煙葉除外)是指在烤房內烘烤成的煙葉。

2,毛茶。是指從茶樹上採摘下來的鮮葉和嫩芽(即茶青),經吹乾、揉拌、發酵、烘乾等工序初制的茶。

3,食用菌。是指自然生長和人工培植的食用菌,包括鮮貨、干貨以及農業生產者利用自己種植、採摘的產品連續進行簡單保鮮、烘乾、包裝的鮮貨和干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初級農產品

『玖』 什麼是初級農產品

「初級產品」是指初級產業產出的未加工或只經過初加工的農、林、牧、漁、礦等產品;「農業活動」既包括傳統的種植、養殖、採摘、捕撈等農業活動,也包括設施農業、生物工程等現代農業活動;「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是廣義的農產品概念,包括在農業活動中直接獲得的未經加工的以及經過分揀、去皮、剝殼、粉碎、清洗、切割、冷凍、打錯、分級、包裝等粗加工,但未改變其基本自然性狀和化學性質的初加工產品。

(9)初級農產品怎麼發展擴展閱讀

  1. 活動期間還舉辦了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大型公益活動,12位貧困縣市負責同志走上舞台為當地優質農產品代言;湖北省恩施州、內蒙古烏蘭察布、大連六盤水等地組織開展了農產品專場推介;同時開展了貧困地區電商培訓、「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初級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台」上線等系列活動。

  2. 據介紹,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大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走進貧困地區,自2013年以來共開展專項產銷對接活動130餘場,簽約金額1051億元,同時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走進全國市場,依託各類農業展會,組織開展營銷促銷活動,推動提升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通過加快標准化生產基地建設、加強倉儲冷鏈設施建設、加快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加強特色農業品牌建設、打通產銷信息渠道等一系列舉措,全力助推貧困地區實現脫貧。

『拾』 什麼是初級農產品

「初級產品」是指初級產業 產出的未加工或只經過初加工的農、林、牧、漁、礦等產品;「農業活動」既包括傳統的種植、養殖、採摘、捕撈等農業活動, 也包括設施農業、生物工程等現代農業活動;「植物、動物、微 生物及其產品」是廣義的農產品概念,包括在農業活動中直接獲得的未經加工的以及經過分揀、去皮、剝殼、粉碎、清洗、切 割、冷凍、打錯、分級、包裝等粗加工,但未改變其基本自然性 狀和化學性質的初加工產品。

(10)初級農產品怎麼發展擴展閱讀

  1. 活動期間還舉辦了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大型公益活動,12位貧困縣市負責同志走上舞台為當地優質農產品代言;湖北省恩施州、內蒙古烏蘭察布、大連六盤水等地組織開展了農產品專場推介;同時開展了貧困地區電商培訓、「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初級農產品產銷對接公益服務平台」上線等系列活動。

  2. 據介紹,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大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走進貧困地區,自2013年以來共開展專項產銷對接活動130餘場,簽約金額1051億元,同時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走進全國市場,依託各類農業展會,組織開展營銷促銷活動,推動提升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通過加快標准化生產基地建設、加強倉儲冷鏈設施建設、加快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加強特色農業品牌建設、打通產銷信息渠道等一系列舉措,全力助推貧困地區實現脫貧。

閱讀全文

與初級農產品怎麼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關聯交易怎麼轉移利潤 瀏覽:521
法拉克如何接收電腦程序 瀏覽:778
咖啡技術培訓學院學費多少 瀏覽:332
酵素水稻種植技術怎麼代理 瀏覽:200
副卡主產品是什麼意思 瀏覽:79
交易佛系是什麼意思 瀏覽:384
小程序代碼如何上傳 瀏覽:22
瑞典有哪些特有的技術 瀏覽:299
做微信小程序代理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如何做交易趨勢賺錢 瀏覽:719
產品的條紋碼怎麼辦理 瀏覽:937
滑水游戲小程序叫什麼 瀏覽:206
代理補繳社保如何辦理 瀏覽:820
配送招投標信息網哪個最全 瀏覽:130
出版書籍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919
怎麼鑒別美瞳的代理 瀏覽:561
條碼技術為什麼流行 瀏覽:26
三體什麼技術最好 瀏覽:497
在網上賣產品怎麼選品 瀏覽:538
什麼軟體可以查看jpg的數據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