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產品生產 > 福建省出口哪些加工農產品

福建省出口哪些加工農產品

發布時間:2023-01-29 19:25:09

Ⅰ 福建省的傳統優勢外貿出口產品有哪些

福建省的傳統優勢外貿出口有旅遊、海港、物流、製鞋、制葯、水產養殖、茶業、電子、機械、石化等行業相關的產品。

Ⅱ 福建泉州特產有哪些

福建泉州特產有泉州龍眼、永春老醋、永春白番鴨。

一、泉州龍眼

泉州龍眼,福建省泉州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泉州龍眼」,已有1700多年的龍眼栽培歷史,泉州特產龍眼乾是絲綢銷往海外主要商品之一。早在1978年,晉江、鯉城和南安被國家農業部、全國供銷總社確定的全國六大龍眼生產基地縣中。泉州龍眼品質優良、風味獨特。「東璧」為泉州「珍稀」獨有品種。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泉州龍眼」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Ⅲ 福建特產有哪些

1、永泰芙蓉李是永泰的特產之一,系福建省名牌農產品,屬薔薇科、李屬。芙蓉李又名中國李,是福建省特產,有700年的栽培歷史。芙蓉李在福建閩東、閩北等地都有種植,以福建福安市、永泰縣梧桐鎮的最為出名,果實艷麗,甜酸適口,品質上乘。

Ⅳ 舉例說明福建省可發展哪些出口創匯農業 說明理由 結合本地自然地理條件

閩南三角地帶是福建省重要的出口創匯農業基地。這里主要發展花卉、蔬菜、漁業生產。
原因:地形平坦,氣候溫暖濕潤,適宜於種植花卉、蔬菜;海岸線曲折,適宜發展漁業。

Ⅳ 福建泉州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福建泉州特產有岵山荔枝、永春蘆柑、泉州龍眼等土特產。

一、岵山荔枝

岵山荔枝,福建省永春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岵山荔枝,皮薄核小,肉厚汁多,味道清甜,爽滑可口,色、香、味皆美,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即含有多量的糖分、適度的有機酸及多種維生素等。

2013年,福建省永春縣岵山鎮有荔枝樹約30000株,其中百年以上老樹約2500株,百年以下成熟果樹約10000株,小樹2500株,未投產幼苗約15000株。每年全鎮可產荔枝近500噸,產值約880萬元人民幣。

2017年11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岵山荔枝」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Ⅵ 福州有哪些特產

福州有哪些特產

一般而言,特產是指來源於特定區域、品質優異的農林產品或加工產品,特產可以是直接採收的原料,也可以經特殊工藝加工的製品。下面是我整理的福州有哪些特產相關內容。

福州有哪些特產1

福州特產有橄欖、福桔、龍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 福州的特產:橄欖(大世界)、肉燕絲等橄欖 又稱福果、青果。

早在三國時期《南州異物志》有載,種植歷史悠久。主要產地在閩侯、閩清、永泰等。有檀香、丁香、惠圓、自來圓、長營等名種。

1橄欖呈紡錘形,綠色,成熟後呈淡黃色。果形秀美,色澤鮮潤,肉厚核小。吃起來始澀後甜,越嚼越香,回味無窮,有消食清肺利喉的功效。除生吃外,橄欖還可以用鹽腌成咸橄欖,用糖、蜂蜜、五香等佐料加工成甜爽可口的五香橄欖、檀香橄欖、丁香橄欖、拷扁橄欖、甘草橄欖、蜜餞橄欖、咸果等,遠銷海內外。

2 福橘 郊區、閩清為主要產地。明代就很有名氣,當時稱朱橘,果實扁圓形,每個約重100克,色澤鮮紅,皮薄肉多,味甜微酸,光滑耐貯。除艷麗怡人、甘美爽口外,還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更多,是病弱者良好的輔助食品。其皮、核、絡都為中葯,具有葯效。製成橘餅有化痰鎮咳、溫胃健脾的效用。因為它以福字命名,橘又與吉同音,故備受青睞。舊時福州風俗,大年初一,家家開門都在門外放幾個福橘,任小孩揀去,象徵開門大吉。

3 龍眼 又稱桂圓,與荔枝、枇杷、福桔、香蕉、橄欖並稱福建六大名果。福州地區種植龍眼已有千年歷史。樹常綠,樹冠高大。鮮龍眼「圓若驪珠,赤若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果肉鮮嫩,果汁甜美,營養豐富。郊區的「紅核仔」、長樂的「扁匣榛」等為名種。福清、閩侯、郊區等地盛產。用鮮龍眼製成的桂圓肉是名貴補品,有開胃健脾、補虛益智的功效,可治療病後虛弱、貧血萎黃、神經衰弱、產後血虧等症。

4 荔枝 別名丹荔,為福建六大名果之一。樹齡長,產量高,綠葉華蓋,樹冠優美,果實皮薄、核小、肉厚、汁多,清甜爽口。自唐以後歷代列為貢品。宋蔡襄《荔枝譜》述:「福州最多,而興化軍(今莆田市)最為奇特,泉漳時亦知名。」福州荔枝種植最多,有亮功紅、紅綠、陳紫等數十名種。大暑節氣上市最旺。

福州有哪些特產2

「永泰柿餅」是永泰縣傳統農產品,系採用當地特產珠柿製作而成,所產的柿餅品質優異,深受市場歡迎。

永泰柿餅是福建省名特優農產品,系採用當地特產珠柿製作而成,所產的柿餅品質優異,且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這種綠色、保健食品也逾來逾受到市民的青睞和接受。永泰柿餅甜而不膩。是饋贈親朋好友的必備美食之一。也是永泰具有地域性的美食!

永泰柿餅榮獲國家地理標志商標保護

「永泰柿餅」是永泰縣傳統農產品,系採用當地特產珠柿製作而成,所產的柿餅品質優異,深受市場歡迎。

使用「永泰柿餅」商標產品的柿子製品生產地域范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永泰縣行政區內(東經118°23′至119°12′,北緯25°28′至26°05′之間)大樟溪沿岸的10個鄉鎮,即赤錫鄉(含富泉鄉部分村)、梧桐鎮、嵩口鎮(含蓋洋鄉、伏口鄉、長慶鎮部分村)、葛嶺鎮、城峰鎮(含清涼鎮部分村)、嶺路鄉、白雲鄉、紅星鄉、同安鎮(含大洋鎮、盤谷鄉部分村)、霞拔鄉(含東洋鄉部分村),海拔在50米~600米之間,坡度在25度以下的丘陵、平地、沙洲地,為永泰柿餅的生產地域。

福州有哪些特產3

漁溪鎮不僅有「魚米之鄉」之稱,更有「龍眼之鄉」美譽。相傳,在清光緒十年至二十年之間(1884——1894年),漁溪人將興化一帶的良種與本地品種進行嫁接,遂繁衍出一代傳一代的絕佳果實。當下正是龍眼的收獲季節,漁溪鎮漫山遍野、溪頭圳邊、房前屋後盡是龍眼,著實惹人喜愛。

漁溪龍眼以其皮薄、核小、肉脆、口感好而負有盛名,數百年來為玉融百姓津津樂道。經省農科院測定,漁溪龍眼的含糖量達20-21%,其中大鼻龍含糖量竟達23%,高出省內各地及廣東龍眼的七個百分點。因而,漁溪龍眼幾乎讓所有品嘗過的人念念不忘。

在漁溪鎮,栽種龍眼樹成活率高、結果快、產量高,長果期可達百年以上,因此成為農民的首選果樹品種。據介紹,當地栽一棵龍眼樹,3年後即可產果,第4年產10斤,第6年產30斤,第7年產80斤,第8年後穩產150—200斤,此後產量逐年增加。在雙墩村壟底有棵老樹單產1355斤的一級龍眼,堪稱名副其實的「龍眼王」。而像這樣的老樹在漁溪鎮還有許多。

漁溪的龍眼樹為何能長出如此與眾不同風味的果實呢?據了解,這要歸功於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優勢。漁溪鎮地下水位高、沙壤土,山地多是粗骨性紅壤,保證了植物通風透氣性和水分的充足供給,因而非常適宜龍眼果樹的生長。同時,漁溪地處南亞熱帶和北亞熱帶的交叉地帶,空氣中有效積溫高,使得龍眼果的含糖量勝出一籌。

由於農業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漁溪龍眼的收獲期已由以往的一個月延長至兩個月。為了錯開銷售高峰,讓更多的民眾在傳統的非龍眼時令,甚至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品嘗到龍眼,漁溪鎮果農對龍眼樹進行了品種改良,把過去傳統的一季掛果,改造為早、中、晚三個季節。

現在,市面上見到的漁溪龍眼主要有「大鼻龍」、友誼「106」、「九月烏」、「順豐本」、「東寶」、「紅核」、「立冬本」等優良品種。按其品種生長特性,漁溪龍眼的上市時間大致順序為:「大鼻龍」系早熟的品種,上市時間8月底——9月中旬,「白露」後一周結束;之後「順豐本」、「東寶」、「 紅核」等接棒上市,形成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於10月初產生,友誼「106」(成熟期為10月6日),爾後是「九月烏」等品種接踵而至,上市時間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晚熟的品種為「立冬本」,顧名思義,成熟期為11月初的「立冬」季節前後,上市時間11月下旬至冬至。

漁溪龍眼上市,前後持續兩個半月之久,其生長期之長,是許多非長年生長果類所望塵莫及的。縱觀漁溪龍眼,肉脆、味甜、汁多、甜而不膩、口感好是其最誘人的共性,此外不同品種還有各自的優點。

據當地果農介紹,「大鼻龍」特點是口感好、產量高,適應大眾口味。其果肉呈淡白色,透明如凝脂,厚而嫩脆,甘甜清香。「大鼻龍·」是漁溪龍眼的主流及支柱品種,約占漁溪地區龍眼總量的一半。

「九月烏」具有適應性廣,豐產性好的特點。其果實大,扁圓形,黃褐色,大小均勻,單果重14—16.5克,最大19克以上,果肉厚而質脆,汁多,味甜,鮮食或制干均佳。

「紅核龍眼」,該品種樹高大。花穗大,果穗大,但掛果率低,遇雨水極易破裂,其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質嫩脆汁多,味蜜甜,風味濃,種子大而扁呈紅色(故名紅核)。

「立冬本」品種特點是耐寒,掛果率高,肉厚甜度高,果實大,其果肉晶瑩剔透,厚而嫩脆,口感極佳。

在龍眼果豐收季節,整個漁溪鎮為之沸騰。如果你來到漁溪,走進農家小院、果園底下,你就會切身感受到豐收的喜悅。每天凌晨,當大地尚沉浸在黎明前的黑暗時,龍眼的交易市場早已人聲鼎沸、車水馬龍。果農們摘下尚帶著露珠的新鮮龍眼,肩挑車載,一擔擔、一車車趕往早市,熱鬧極了!

福州有哪些特產4

1、福州橄欖

橄欖是-種味道特別的'水果,初吃時只覺得又苦又澀,而回味後卻覺得清香、甘甜。 橄欖別稱為「青果」。這是因為-般水果初生時是青色的,熟時變了顏色;而橄欖從生到熟。始終保持青翠的顏色。 橄欖又稱為「忠果」、「諫果」,這是因它先苦後甜的特別韻味有同於古代忠臣苦諫的性格而稱名的。 橄欖還被稱為「福果」。這是海外華僑起名的,既說明了福州歷史上橄欖產量多,也表達了僑胞對鄉土(福州)的眷戀之情。 「桃三李四橄欖七」,橄欖需栽培7年才掛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欖樹開始結果很少,每棵僅生產幾公斤,25年後才顯著增加,多者可達500多公斤。每結-次果,次年-般要減產,休息期一至兩年。故橄欖產量有大小年之分。 福州橄欖品種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圓、長營、羊矢等10餘種。

2、福州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年產量近10萬噸,約佔全市水果產量的-半。福桔上市期在農歷春節前後,由於色澤艷紅、果美汁甜,又與「福、吉」諧音,備受群眾喜愛。福桔產地多分布閩江下游兩岸。深秋初冬時節,閩江兩岸層層綠樹,枝頭綴滿紅果,色彩斑斕絢麗,人們譽之為「閩江枯子紅」。福桔大部分銷往東北、華北一帶。通過保鮮,上市期可達半年。由於盛產桔子,福州古時常制桔燈,寓以吉利、高升之意。桔燈的製法是,在大顆福桔近蒂處平切,取出瓣肉,留下桔殼,用紅絲線穿過桔殼堤掛,再用小鋼絲紮成燭托放人燈中,插上小蠟燭,點燃後即成新穎別致、小巧玲瓏的桔燈。古人有不少詠桔燈詩,如「阿儂巧制赤球輕,到眼圓光分外明。記得看燈時節近,紅絲高揭照人行。」著名女作家冰心曾作-篇散文《小桔燈》,寄託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3、福州魚丸

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一般用鰻魚、馬鮫等魚肉搗成泥糊狀,調拌優質薯粉為皮,用精肉、蝦仁等作餡,捏成丸子。煮熟後泡以美味高湯,加上蔥花,浮於湯面,稱「七星魚丸」。它具有色澤潔白、質有彈性、肉餡香松、口味清爽等特點,素負盛名。據說這七星魚丸是海上漁婦所創,被一出洋經商的商人學到手,返回福州後如法炮製,開了家「七星小食店」,獨家經營「魚丸湯」。後有一位進京赴考的舉人進店就餐,食魚丸後嘖嘖稱奇,口佔一詩曰:「點點星斗布夜空,玉露甘香遊客迷;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店主將詩裱於店堂上,從此食客盈門,生意日隆。「七星魚丸」因此詩而得名。如今福州街巷到處都有魚丸攤店。郊縣的長樂、福清等地也有食魚丸之俗。除店賣外,還有走街串巷肩挑叫賣者,他們以調羹敲打小碗招徠顧客。做為地方風味特產,外地人到榕也多以品嘗魚丸為樂。

4、福州芋泥

芋泥是閩菜中的傳統甜食之一,其中又尤以福鼎的八寶芋泥最為地道。它的盛名與其選材密切相關。福鼎八寶芋泥選材自福鼎土特產——省名牌農產品福鼎芋。福鼎芋以其個大、質松、味香而聞名,是製作八寶芋泥之上品。 此菜細膩軟潤,香甜可口,看似冷盤實卻燙嘴,別具風味,吉辰喜慶,筵席上多有此菜。它的出名有一段趣聞。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9年)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英美等國領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了西餐冷盤,企圖讓林則徐吃冰淇淋時出醜。事後,林則徐設了豐盛筵席「回敬」。幾道冷盤之後,端上了一盤顏色暗灰而發亮,深褐又光滑,不冒熱氣,猶如冷盤的東西。一位外國領事舀了一勺往嘴裡送,燙得兩眼發直,其他客人都驚呆了。這時林則徐才漫不經心地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建的名菜叫芋泥。

福州有哪些特產5

1、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已有近千年歷史。茉莉花是佛教四大聖花之一,秦漢時隨佛教傳入東南佛國福州,福州逐漸成為茉莉之都。由於宋代香療的普及,中醫對茶及茉莉花的保健作用充分認識,福州茉莉花茶在此環境下產生,宋朝許多史料都記載了福州茉莉花茶採摘、製作、品賞的過程。清咸豐年間,福州茉莉花茶作為皇家貢茶,開始進行大規模商品性生產。在《中國名茶志》里,福州茉莉花茶是茉莉花茶類唯一的中國歷史名茶。

2、福州連江鮑魚

連江鮑魚 連江縣地處福建東部沿海,屬中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全縣海岸線長238公里,海域面積為3112平方公里,海岸線曲折,港灣和島嶼眾多,近海地形平坦開闊,潮流通暢,為連江漁業生產尤其是鮑魚養殖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我國在同一海區養殖來自不同地理帶和不同國家鮑種的最適宜地區。

3、平潭水仙花

平潭水仙花,指產於福建省平潭縣的水仙花品種。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由於適宜的氣候條件,特別是海島特徵,造就了特殊的株型和濃郁的香味,享有「水仙花王」美譽,成為中國國家大型慶典活動、 領導人接見外賓的迎春花、迎賓花。

4、永泰芙蓉李干

永泰芙蓉李干,永泰特產,福建名產之一,選擇成熟的芙蓉李鮮果,採用傳統工藝精工製作而成。福建福安市是芙蓉李之鄉,芙蓉李面積、產量居全國之冠,栽培已有千年歷史。芙蓉李是李果的一種,還有胭脂李、柰李等。李干、蜜餞加工銷售已成為永泰農業產業化的「重中之重」。

5、永泰芙蓉李

福州以永泰縣最為出名,甜酸適口,品質上乘,可鮮食,也可加工成化核加應子、李片、李咸、李餅等,為縣外貿傳統出口商品。永泰芙蓉李又名夫人李、浦李、永泰李,系福建省名牌農產品,屬薔薇科、李屬。芙蓉李又名中國李,是福建省特產,有700年的栽培歷史。

6、長樂漳港海蚌

長樂漳港海蚌是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市漳港的特產。海蚌是我國海產品中珍品,肉質脆嫩,色白透明,蚌殼略呈三角形,殼很薄,僅在淡鹹水交匯處的海水細沙中生長,以長樂漳港所產的質量最佳。與義大利之蚌齊名,馳譽中外。

7、福州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年產近10萬噸,佔全市水果產量的一半。福桔上市期在農歷春節前後,由於色澤艷紅、果美汁甜,又與「福、吉」諧音,備受群眾喜愛。福桔產地多分布閩江下游兩岸。深秋初冬時節,閩江兩岸層層綠樹,枝頭綴滿紅果,色彩斑斕絢麗,人們譽之為「閩江枯子紅」。

8、福州脫胎漆器

福州三寶之一,質地輕巧堅牢,造型古樸大方,裝飾豐富多彩,產品有磨漆畫、屏風、花瓶、茶具、煙具、文具等。自1898年以來多次獲巴拿馬、芝加哥、巴黎等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獎。福州漆器始於南宋。

9、福州茶口粉干

茶口為梅溪源頭的一個村落。因村之井水清香可口,象溶進了香茶,故得名「茶口」。茶口村生產粉干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因水質好、做工細、選料精良,採用自然風乾等辦法,所產粉干潔白勻長、細潤柔韌,且久煮不爛、翻炒不粘不碎,日久天長而聞名遐邇,被列入《中國食品大全》。隨著製作工藝和製作規程的改進,茶口粉乾的品質、口感日益完美。

10、福州七境茶

「七境」位於羅源縣西部山區西蘭鄉,平均氣溫18度,常年雨量充沛,霧氣繚繞。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優勢,產出了茶中極品「七境堂」,史稱「羅源尖子」,又名「元明綠」,簡稱「七境茶」。最早七境茶見於唐朝陸羽《茶經》一書,明清時代列為宮廷貢品,頗具盛名。近年來西蘭鄉通過引種黃旦、台茶12號等優良品種,改造茶園160畝,並被省農業廳列為無公害栽培生產示範基地,生產系列產品有七境炒綠、龍井、扁針、烏龍茶等。由於採制精細、工藝考究、毫香突出,具有「香高、口爽、色翠、耐泡」四絕特色。「

;

Ⅶ 福建有什麼特產

連城蘭花、龍岩花生、長汀豆腐乾、上杭蘿卜干、武平豬膽干。

1、連城蘭花

連城種養蘭花歷史悠久,民間有句俗語流傳:「寧可出門不提籃,不可家中不栽蘭」,意思是說,吃的可以節儉些,但蘭花不能不種幾盆,甚至因為蘭的香,有家有蘭花不燒香之說。

連城植蘭自宋始,以朋口鎮桂花村最為有名,百餘戶人家幾乎家家種蘭,有100餘個品種。

2、龍岩花生

龍岩位於福建的西部,屬於山區,礦產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好,有許多聞名於世的特產,其中以「龍岩花生」,「閩西八干」的名氣最大。

龍岩花生的聞名,主要在於選料嚴謹,精選名優花生品種,並在污染極小的山區種植。加工手法特殊,採用濕烤等多種方式,讓花生又香又有嚼勁,又不上火,讓人吃的不肯罷手。

3、長汀豆腐乾

長汀豆腐乾是福建省龍岩市長汀縣的傳統名菜,屬福建客家菜系。始於唐朝開元年間,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豆腐食品營養豐富,老幼皆宜,已成為中國人民的家常美餚。

長汀豆腐的製法與其他地區不同,採用酸漿(酸的豆腐水)作媒介。製作時適當控制火候,用大瓢盛大酸漿往速效中徐徐注入,使豆腐腦緩緩凝結,再經濾壓而成。

4、上杭蘿卜干

上杭蘿卜干是福建上杭縣的傳統名菜,屬於閩菜系。福建名特產閩西八大幹之一。上杭蘿卜干是「閩西八大幹」之一,它香脆可口,具有補脾益氣等作用,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食品,其名傳揚國內外。

5、武平豬膽干

武平豬膽又叫武平豬膽肝,是福建省武平縣客家人創制的名優特產,「閩西八大幹」之一。主要食材有糯米豬肝、豬膽、五香粉、高梁酒、八角茴香、白糖、甘草。

Ⅷ 漳州市特產有哪些

1、白芽奇蘭茶

白芽奇蘭因其芽梢白毫明顯,葉張似竹葉奇蘭,成品茶具有獨特蘭花香氣的特徵,故而得名。它是烏龍茶發展進化中涌現的新品種,是平和縣科技人員與茶農歷經十多年努力從地方奇蘭茶群體中單株選育成功的珍稀良種。白芽奇蘭茶外形緊實勻稱,葉底紅綠相映,深綠油潤,香氣清高爽悅,品種香突出,似蘭香幽長,滋味清爽細膩,湯色橙黃明亮,葉底軟亮,具有獨特的山骨風韻。常飲白芽奇蘭茶,具有提神益思,解酒消滯,降壓防癌,減肥健美,消煩解暑,生津活血,延年益壽之功效。若取平和三平礦泉水或自然泉水泡茶品嘗,心曠神怡,猶人唐詩所繪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之境界。白芽奇蘭茶,系福建省平和縣農業局茶葉站和崎嶺鄉彭溪村科技人員聯合從地方茶樹群體品種中單株選育成功的我國珍稀烏龍茶新良種,屬灌木型,中葉種,新梢白毫明顯,樹勢中等,樹冠半開張,分枝較稠密,著生部位較低。新選育的白芽奇蘭茶,1996年通過省級茶樹良種審定。
2、平和琯溪蜜柚
平和溪蜜柚,系福建省平和縣著名的地方傳統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朝乾隆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它以獨特的風采,在1989年被農業部定為全國優質農產品,參加全國七五星火計劃成果博覽會榮獲金杯獎,1994年第三次全國柚類評比榮獲金杯獎第一名,1995年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中國?溪蜜柚之鄉榮譽稱號,1996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確認為綠色食品。 溪蜜柚以果大色美味佳,皮薄肉嫩汁多,甜酸爽口化渣,無籽耐貯質優而聞名海內外,素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美稱。每100毫升果汁含全糖9.17--9.86克,可滴定酸0.734--1.011克、維生素c48.93---52.98毫克(最高61.78毫克),同時含有鎂,鈣、銅、鐵、鋁、鈦、錳、釩、磷、氯等1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質元素,具有調節人體新陳代謝之功效,有降壓舒心、祛痰潤肺、消食醒酒,降火利尿等功效。
3、漳州蘆柑
漳州市九龍江出海口區域的長泰、龍海、南靖、平和、漳浦5個縣區的海拔200米以下的低丘陵紅沙壤地帶 特定品質
漳州蘆柑因果實形態和品質差異,分硬蘆和有柑兩品系。硬蘆品質最佳,其果實高扁圓形,果皮澄黃、中等厚、較堅硬故名硬蘆,果汁多,味甜美(固形物15%左右),香甜爽口、色香味俱佳,為蘆柑中優良品系,為閩南柑桔的主栽品種。
文化典故
蘆柑原產中國,栽培歷史悠久。據福建龍海縣史記載,唐大中年間(公元件世紀),九湖七首岩第九代主持中理禪師,常有八泉澆灌1株橘樹,結出果大、皮粗色橙、汁甜、味香,果蒂微,有6-8條放射紋,形如卦。其性狀描述,正是現在蘆柑栽培種的硬蘆品系。又據明朝末年,凌登名撰《榕城隨筆》載有閩南產柑橘,其種不一#,而顆皆碩大。蘆柑為量,紅橘次之。蘆柑色稍黃,紅橘則正赤,皆佳種也。
4、東山鮑魚
鮑魚:古稱鰒、又叫海耳、九節螺、千里光、牛眉,屬單殼類軟體動物,它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特種水產品,素有海產八珍之冠的美譽,含蛋白質多,肝糖份高,營養豐富,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清香爽口,是佳餚上的珍品,具有平膽明目,收斂生肌,降血壓,調腎虧,防癌病之功效。鮑魚殼中葯稱為石決明,是名貴的中葯材,可治眼疾。但野生鮑魚數量太少。1970年,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產研究所和東山水產局,共同組成了鮑魚人工培苗試驗組。1971年,在中國首次獲得了雜色鮑魚人工培苗?潰?隨後便開展大面積人工培育鮑魚。1978年,這一研究成果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的科學獎。現在國家已投資在東山建起一座中國最大的鮑魚增殖場。
5、金定鴨
金定鴨:原產於金定村。為蛋用型傳統地方良種。肉味鮮美,具有清涼滋補之功效,為夏季營養佳品。紫泥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光熱充足,溫度適宜,終年無霜,一年多熟。屬典型河口沖積洲,地勢平坦低窪,土地肥沃,表層深厚,水資源充沛,鹹淡水交匯,農業條件特別好,水產養殖得天獨厚,全國三大名鴨之一的金定鴨和馳名東南亞的溪乾紅蟳是紫泥特產,糧食、水產品、水禽、蘑菇和蔬菜是農業的主要產品。造船、食品加工是獨具特色的鎮域工業經濟。自然、地理、生態、資源的獨特性和勤勞智慧的紫泥人民數百年來辛勤耕耘、創造出燦爛的農業文明,使紫泥成為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有著九龍江口璀璨明珠的美稱。利用北京鴨與金定鴨自然雜0種所獲的0代土北鴨,肉用性能優於北京鴨,在產蛋方面可與金定鴨競爭妍,年產蛋重超過父母本,是雜交優勢利用的有效組合。近年來根據市場需要又培育出白羽型土北鴨作為三元雜交的母本。
6、天寶香蕉
天寶蕉:產於天寶鎮,有700多年栽培歷史,果肉營養豐富,皮薄、味香、汁甜、肉軟、果心小為特色。薌城區位於福建省的東南部,北緯24°2914—24°4241,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濕潤型氣候,全年無霜期長達309天,年均溫21.1℃;年降雨量1453-1612毫米,且多集中於香蕉生長發育旺盛季節的5~10月份,雨熱同季,這種高溫高濕、日照充足的氣候條件,有利於香蕉的生長發育,為香蕉種植適宜區。另一方面,該區地形地貌獨特,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面有五鳳山、天寶山、金沙嶺三座蜿蜒橫貫的山脈,組成天然屏障,阻擋冬季南侵的寒流;東南部屬福建省最大的平原——漳州平原的西北隅,海拔高度僅10米左右,地勢平坦開闊,寒氣易泄,低溫持續時間短,而夏季又有海洋性濕潤氣候的影響,形成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得天獨厚的小地理氣候環境,為香蕉的生長發育提供優越的自然條件。
7、東山蘆筍
福建省東山縣自1979年引種蘆筍,經幾年的試種取得成功,實踐證明陽光資源豐富、優質沙壤土居多、勞力富餘的福建東山島十分適宜蘆筍生產發展。縣政府確定了發展蘆筍產業的決策,制定了一系列鼓勵措施,促進全縣蘆筍生產迅速發展。至2011年全縣種植面積2萬畝,年總產2.5萬噸。東山蘆筍形成產、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產業化格局。蘆筍生產發展帶動了加工、運輸、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發展,繁榮了東山農業和農村經濟。蘆筍成為全縣農業種植業的支柱,是農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經濟來源, 也是福建省出口創匯的主要農產品之一。東山縣致力加快蘆筍精深加工和系列產品開發。改變過去單純原料輸出,強化招商引資,興辦10家蘆筍加工企業,年加工能力達到1萬多噸,年產值一個億,開發制罐、速凍、制茶、制乾等系列產品,產品暢銷國內外。
8、詔安紅星青梅
詔安縣果樹生產歷史悠久,早期的烏梅干暢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市場。1999年末全縣種植面積達18.5萬畝。總產量達21.6萬噸。其中約30%以鮮果銷往廣東省及閩南一帶,約60%以鹽水梅半成品供應各廠家。約15%由本地廠家加工製成密餞、果酒、果汁等成品銷往全國各地及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還有製成少量的烏梅干與白梅干產品。詔安果梅品種豐富,集南北大全,有從北引進的十個品種(品系),有廣東主產的軟枝大粒等,還有本地實生選種的優良品系。如太平白梅、青梅等。從花期上分有早、中、晚熟三種類型。全縣果梅生產主要以農民種植為主體,以及部分農場和聯合戶,專業戶。在適宜果梅生產的山區,每逢花期,漫山遍野,梅花盛開,飄香四溢;果梅收成季節,產地的老少齊上陣,還形成了季節性外來民工聚集地;詔安縣的果梅生產形成了一道山區獨特的風景線,初步形成了果梅生產、加工、銷售的雛形。
9、雲霄枇杷
雲霄枇杷種植有較長的歷史,歷來產品多以鮮果及葯用干葉為主。近年來,雲霄縣引進以解放鍾與日本森尾早生雜交選育而成的新品種早鍾6號枇杷,集中了父本早熟、優質、果大等特點,還能比一般品種提早15至30天成熟,每年元宵佳節即可上市,此品種具有果皮果肉均呈橙紅色,肉質細嫩,香氣濃郁,甜質多、酸味少等優點,1992年被省有關部門評定為枇杷更新換代優良品種。此外,雲霄枇杷種植還有解放鍾種、大鍾種、紅肉長種、紅肉圓種、溫州種、莆田種、下坂土圓種、鴨蛋本種、大紅袍種、軟條白紗種等等,堪謂種類繁多,產量豐富,馳譽大江南北乃至海外,成為雲霄水果品種之首。福建省雲霄縣,國家林業局評定的中國枇杷之鄉。雲霄枇杷,有閩南報春第一果的美譽。
10、平和坂仔香蕉
福建省平和縣坂仔鎮位處閩南金三角腹地,自古以來就有寶鼎境地的美稱。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喬木四季常綠,花果月月應市,特別是縱橫十里的茫茫蕉海,更令人深感步入綠色世界。坂仔香蕉果實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可食果肉含熱量116卡,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0克,維生C20毫克,還含有磷、鈣、鐵、維生素B等多種元素,熱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均高於柑桔、芒果、菠蘿和番木瓜。 平和縣坂仔鎮位處閩南金三角腹地,自古以來就有寶鼎境地的美稱。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喬木四季常綠,花果月月應市,特別是縱橫十里的茫茫蕉海,更令人深感步入綠色世界。這里的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喬木四季常綠,花果月月應市,特別是縱橫十里的茫茫蕉海,更令人深感步入綠色世界。 坂仔香蕉以果大、肉香、營養豐富,馳名海內外,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更多關於漳州市特產有哪些,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de8fc6161573190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Ⅸ 福建特產有哪些

1、福州角梳

福州角梳,福建省福州市特產,是福建省福州市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以牛角為材料製成的梳子,是福州「三寶」之一,造型美觀,經久耐用,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2、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福建省安溪特產,福建安溪當地茶農發明於1725-1735年間。發源於安溪縣西坪鎮堯陽山麓(王說)。屬於烏龍茶類,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烏龍茶類的代表。

3、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福建省永春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永春老醋以優質糯米、紅粬、芝麻等原料,用獨特配方、精工發酵、陳釀多年而成。它具有色澤棕黑、酸中帶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等特點。

4、古田銀耳

古田銀耳,福建省古田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古田銀耳淡黃無暇、亮澤通透。2004年6月,原國家質監總局批准對「古田銀耳」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5、琯溪蜜柚

琯溪蜜柚,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特產,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清乾隆年間,琯溪蜜柚被列為朝廷貢品。琯溪蜜柚特點:果皮色橙黃鮮艷,芳香濃郁,果大皮薄,瓤肉無籽、色潔白如玉、多汁柔軟、不留殘渣、清甜微酸、味極永雋。

Ⅹ 福建省沿海地區發展出口農產品的區位優勢

太難了吧 怪不得沒人回答呢

福建省的農業概況

全省土地面積為12.14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佔80%以上,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全省耕地面積1806萬畝,僅占土地面積 10%,人均耕地0.57畝。全省耕地面積中,水田1459萬畝,旱地347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405萬畝,佔耕地的 77.8%。我省雖然人均耕地少,但土地資源豐富,特別是山地面積大,占土地總面積85%左右,利用山地發展農牧業生產潛力大,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9600萬畝,有利於發展茶果等多年生經濟作物,草山草坡大約3000萬畝,可墾荒山荒地450萬畝,其中宜農作80多萬畝,宜茶果的350萬畝。

一,福建省海 岸線長,沿海灘塗大,水力資源豐富。全省海岸曲線長達3324公里,沿海灘塗290多萬畝,其中可圍墾的約200萬畝,大部分近海區除了發展水產業外,也是理想的養禽業飼養條件。內陸河流長達13569公里,年徑流量1300億方,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1046萬瓦,縱橫交錯的江河不但為農業灌溉提供也較充足的水力資源,也有利於農民進入流通領域,發展水上運輸,促進市場經濟發展。

福建省具有優越的亞熱帶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5.1-21.4℃,日照時數1067-2088小時,降水量1314-2582毫米。優越的氣候,加上豐富的生物資源,十分有利於發展多種經營。1998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441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3043萬畝,油料178.4萬畝,糖料50萬畝,蔬菜698萬畝。糧食作物中,水稻佔70%,甘薯佔19%。大田經濟作物主要是甘蔗、蔬菜、煙葉、油菜、花生等。甘蔗是全國聞名的高產區,產量 全國第一。蔬菜近年發展很快,年「南菜北調」和加工出口60多萬噸。水果90%上山,面積已發展到800多萬畝,並建成一大批名果基地,如柑桔、龍眼、荔枝、香蕉、菠蘿、枇杷等。優質水果比例達40%以上,出省出口水果占總量60%。茶葉190萬畝,年創匯3000萬美元以上。食用菌是福建一項新興的大宗種植業。七十年代開始人工栽培白木耳。八十年代蘑菇、香菇、木耳、金針菇等食用菌全面發展,現食用菌年鮮產量已達85萬噸,產量、產值、出口創匯居全國首位。年出口創匯一億美元以上。

二、行政區劃與農業機構設置
福建省省會是福州。省直轄地市有福州、廈門、三明、莆田、泉州、漳州、南平、寧德、龍岩九個地市,縣(市、區)81個,鄉(鎮)969個,村民 委員會14960個;全省總人口3282 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人口1192.82萬人(農業勞動力人口782.81萬人,占農村 勞動力的65.6%);省政府下設的農業機構有:農委、農業廳、水產廳、鄉鎮企業局、農機局、林業廳、水利水電廳、氣象局;農業科研單位及院校有: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大學、農業幹部管理學校等。各地市均有農業學校。各市縣都設有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技推廣站、農業廣播學校及科研機構;全省共有鄉鎮幹部9123人。

三、農業發展特點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省堅定不移地把農業放在各項經濟工作的首位,切實加強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在保證糧食穩定增產的同時,大抓山海資源開發,農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強。
——農村經濟快速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九十年代以來,福建省在狠抓糧食生產的同時,立足省情,抓住機遇,積極穩妥地進行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在突破傳統農業模式、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農村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從1990年50∶40∶10調整到目前的24∶61∶15。在種植業內部結構中,充分利用氣候優勢,有計劃地發展烤煙、甘蔗、蔬菜等經濟作物,尤其注重開發冬季農業,挖掘了耕地生產潛力。199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946元,比1990年增長2.85倍,農業總產值985億元,比1990年增長一倍多。

——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由於福建人均耕地僅0.57畝,人多耕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為了確保人口增加而人均糧食不減少,福建十分注重抓好現有耕地的集約經營,抓好非耕地資源開發,廣辟食物來源,大力增加非糧食作物。與1990年相比,1998年糧食總產958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增加78萬噸;肉蛋奶總產177.3萬噸,增加86萬噸,畜牧業連續20年穩定增產;水果總產344.3萬噸,增加265.5萬噸,人均佔有量95公斤,居全國前列;茶葉11萬噸,增加5.2萬噸,產量居全國第二位;蔬菜906萬噸,增加476.8萬噸。

隨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更大的改善。

閱讀全文

與福建省出口哪些加工農產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產品的條紋碼怎麼辦理 瀏覽:937
滑水游戲小程序叫什麼 瀏覽:206
代理補繳社保如何辦理 瀏覽:820
配送招投標信息網哪個最全 瀏覽:130
出版書籍需要什麼程序 瀏覽:919
怎麼鑒別美瞳的代理 瀏覽:561
條碼技術為什麼流行 瀏覽:26
三體什麼技術最好 瀏覽:497
在網上賣產品怎麼選品 瀏覽:538
什麼軟體可以查看jpg的數據 瀏覽:127
德州批發市場有哪些 瀏覽:437
80後學點什麼技術謀生 瀏覽:384
一卡通業務怎麼找代理 瀏覽:335
python如何替換excel單元格數據 瀏覽:275
紅米版本信息在哪裡 瀏覽:285
qq怎麼樣設置時間信息 瀏覽:540
容桂代理記賬有哪些 瀏覽:735
立邦代理怎麼做 瀏覽:301
要做程序員該怎麼選方向 瀏覽:875
招聘代理商怎麼操作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