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車削加工的不安全因素有那些
1偏刀車端面,當背吃刀量較大時,容易扎刀。 2車刀不鋒利,手動走刀搖動不均勻或太快,自動走刀切削用量選擇不當 3刀具或拖板松動
② 機械加工都有哪些危險,安全防護措施是什麼
機械加工的危險包括:絞傷、物體打擊、壓傷、砸傷、擠傷、燙傷、刺割傷。
1、絞傷:外露的皮帶輪、齒輪、絲杠直接將衣服、衣袖褲腳、手套、圍裙、長發絞入機器中,造成人身的傷害。
2、物體打擊:旋轉的機器零部件、卡不牢的零件、擊打操作中飛出的工件造成人身傷害。
3、壓傷:沖床、壓力機、剪床、鍛錘造成的傷害。
4、砸傷:高處的零部件、吊運的物體掉落造成的傷害。
5、擠傷:將人體或人體的某一部位擠住造成的傷害。
6、燙傷:高溫物體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如鉄屑、焊渣、溶液等高溫物體對人體的傷害。
7、刺割傷:鋒利物體尖端物體對人體的傷害。
機械加工作業的安全措施:
一、車工作業:
1、必須穿緊身防護服,袖口不要敞開。
2、長發要盤在防護帽內,不要散落在外。
3、操作時禁止戴圍巾、手套。
4、高速切削時要戴防護眼鏡。
5、嚴禁在不停機狀態裝夾工件,嚴禁用榔頭敲打工件。
二、銑工作業
1、必須穿緊身防護服,袖口不要敞開。
2、長發要盤在防護帽內,不要散落在外。
3、嚴禁戴手套操作,以防將手捲入機器里。
4、高速銑削時要戴防護眼鏡。
5、嚴禁在進刀過程中改變進刀速度,調整切削速度時,嚴禁猛提速。
③ 重型機床的車間主要有哪些安全的隱患,工人不願意佩戴安全帽不建立在錢的基礎上怎麼規勸
機床是集機、電、液、氣於一體的機械設備,其危險因素多,產生的傷害程度大。隱患一:工件、刀具飛出危險暗藏殺機機床是屬於高速運轉的機械。 具體表現在,一是工件或刀具的裝夾裝置裝夾不牢固,造成工件或刀具飛出;二是無防護裝置或防護裝置不符合要求,對飛出的工件或刀具防護不住;三是在產品上或技術文件里缺少對用戶必要的警告內容。隱患二:產品存在觸電危險。觸電分為直接觸電和間接觸電兩種:人體直接接觸危險電壓的帶電體為直接觸電;人體觸及本來不帶電,因電器件絕緣失效而帶電的帶電體為間接觸電。產品存在的直接觸電危險,通常是電源帶電端子無防護,即帶電端子裸露,用戶在使用或維修中極有可能出現觸電事故;產品存在的間接觸電危險,通常是機床電氣接地系統不完善,缺少保護接地線。保護接地線被稱為『性命線」,對操作者至關重要,一旦電器元器件絕緣失效而漏電,可以有效保護人員的安全,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隱患三:急停操作件和電源開關存在安全隱患急停操作件對機床產品極為重要,它是為了在機床出現意外時減少人員傷亡或設備損壞而專門設置的電氣器件。標准要求急停器件用途專一,無附加危險,易於操作,機構自鎖,顏色為專用紅色。產品沒有急停器件或急停器件不符合標准要求,在緊急或意外情況下,就不能起到防止人員受到傷害或防止設備損壞的作用。電源開關是連通機床與外部電源的重要器件,機床上電源開關與一般的電源開關有所不同,除了容量(包括額定電壓、電流、短路電流等)要滿足使用要求外,還要求對機床設備和人員的安全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標准規定「電源開關在斷開位置應能提供鎖住機構」就是這一目的。隱患四:靜止危險不容忽視。靜止危險主要是指產品外露部件的結構、外形對人的危害。如外露零部件的尖棱、尖角、毛刺等對人可能造成劃傷。產品上出現尖棱、尖角和毛刺現象,不僅僅給人一種「產品粗糙」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對人員(如操作者)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劃傷或刺傷。比如工作台周邊象刀口一樣鋒利,一旦操作者不注意碰到,就會被劃傷手。又如操作者附近的切屑擋板,尖角四起,隨時都有可能被劃傷。五:產品使用說明書不規范。 機床的產品說明書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缺少安全注意事項或安全注意事項內容不全,不能指導用戶安全使用,給用戶帶來安全隱患。如帶快速定位的移動工作台,對人員有沖撞的危險,在結構設計時屬於無法避免的中度危險,除了在危險部件附近加貼永久的警告標牌外,在產品說明書中還必須有類似文字警告;二是產品使用說明書中的內容與產品不一致,給用戶正確使用和維修造成不便。如產品電路圖與實物不符,一旦機床發生故障需要維修,用戶將沒有辦法處理,只得求助生產廠,這無疑給用戶帶來不便;三是沒有企業聯系方式或不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等。隱患六:產品警告標志不全。警告標志也是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也是為了使用戶能正確、安全的操作機床,將警告標志加貼在產品上,可以更直觀地起到時時提醒用戶的作用。一些企業的產品存在警告標志不全的問題,尤其是缺少對用戶的安全提示,造成產品存在安全隱患。
工人不願意佩戴安全帽其實本質並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對自己生命的漠視和對家庭的不負責任,建立在錢的基礎上,只是一種促進落實的手段,只有能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人,才是合格的技術工人,否則,盡早辭退了吧
④ 生產車間安全防範措施有哪些
機械製造加工工作涵蓋范圍廣泛,包括運輸工具、機床、農業機械、紡織機械、動力機械和精密儀器等各種機械的製造,一般有鑄造、鍛造、熱處理、機加工及裝配車間,工種混雜,但對於作業人員做好安全防護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因為其職業危害因素大致相同。
1、生產性粉塵主要粉塵作業是鑄造,在型砂配製、制型、落砂、清砂等過程,都可使粉塵飛揚,特別是用噴砂工藝修整鑄件時,粉塵濃度很高,所用的石英危害較大。在機械加工過程中,對金屬零件的磨光與拋光過程可產生金屬和礦物性粉塵,引起磨工塵肺。
電焊時焊葯、焊條芯及被焊接的材料,在高溫下蒸發產生大量的電焊粉塵和有害氣體,長期吸入較高濃度的電焊粉塵可引起電焊工塵肺。
2、高溫、熱輻射機械製造廠的高溫和熱輻射主要在鑄造、鍛造和熱處理工種。鑄造車間的熔爐、乾燥爐、熔化的金屬、熱鑄件,鍛造及熱處理車間的加熱爐和赤熱的金屬部件都產生強烈的熱輻射,形成高溫環境嚴重時發生中暑。
3、雜訊振動和紫外線機械製造過程中,使用砂型搗固機、風動工具、各種鍛錘、砂輪磨光、鉚釘等,均可產生強烈的雜訊;電焊、氣焊、亞弧焊及等離子焊接產生的紫外線,如防護不當可引起電光性眼炎。
4、重體力勞動和外傷、燙傷在機械化程度較差的企業,澆鑄、落砂、手工鍛造時都是較繁重的體力勞動,即使使用氣錘或水壓機,由於需要變換工件的位置和方向,體力勞動強度很大,同時要在高溫下作業,故易引起體溫調節和心血管系統的改變。
5、面對不同工種的作業環境,機械車間加工作業人員需要根據工作環境的不同選擇合適的安全鞋,如鍛造車間由於有鐵屑、鐵渣飛濺就應穿著耐高溫安全鞋;機械加工車間發生機械物墜落、尖銳物刺穿鞋底的情況就應穿著防砸防穿刺安全鞋。另外還應根據自己需求穿著合適的安全防護工作服、戴安全帽進行全面防護。
(4)液壓夾具裝夾產品有哪些安全隱患擴展閱讀:
機器的生產過程是指從原材料(或半成品)製成產品的全部過程。對機器生產而言包括原材料的運輸和保存,生產的准備,毛坯的製造,零件的加工和熱處理,產品的裝配、及調試,油漆和包裝等內容。生產過程的內容十分廣泛,現代企業用系統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組織生產和指導生產,將生產過程看成是一個具有輸入和輸出的生產系統。
在生產過程中,凡是改變生產對象的形狀、尺寸、位置和性質等,使其成為成品或者半成品的過程稱為工藝過程。它是生產過程的主要部分。工藝過程又可分為鑄造、鍛造、沖壓、焊接、機械加工、裝配等工藝過程,機械製造工藝過程一般是指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和機器的裝配工藝過程的總和。
⑤ 工裝夾具設計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有哪些
一、工裝夾具設計的基本原則
1、滿足使用過程中工件定位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2、有足夠的承載或夾持力度以保證工件在工裝夾具上進行的加工過程;
3、滿足裝夾過程中簡單與快速操作;
4、易損零件必須是可以快速更換的結構,條件充分時最好不需要使用其它工具進行;
5、滿足夾具在調整或更換過程中重復定位的可靠性;
6、盡可能的避免結構復雜、成本昂貴;
7、盡可能選用標准件作為組成零件;
8、形成公司內部產品的系統化和標准化。
二、工裝夾具設計的基本方法與步驟
(1)設計通知單,零件成品圖,毛坯圖和工藝路線等技術資料,了解各工序的加工技術要求,定位和夾緊方案,前工序的加工內容,毛坯情況,加工中所使用的機床、刀具、檢驗量具,加工餘量和切削用量等;
(2)了解生產批量和對夾具的需用情況;
(3)了解所使用機床的主要技術參數、性能、規格、精度以及與夾具連接部分結構的聯系尺寸等;
(4)夾具的標准料庫存情況。
(5)液壓夾具裝夾產品有哪些安全隱患擴展閱讀
工裝夾具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工件的質量、生產效率和加工成本等。在實際生產中,工裝夾具的設計主要依據加工工藝方案和操作人員的經驗,應盡量減少裝夾次數、降低換刀頻率,一次裝夾完成多道工序,節約輔助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數控銑削加工常用的夾具大致有以下幾種:
萬能組合夾具。適合小批量生產或研製時的中小、小型工件在數控銑床上進行銑削加工。
專用銑削夾具。這是特別為某一項或類似的幾項工件設計製造的夾具,一般在年產量較大或研製時非要不可時採用。其結構固定,僅使用於一個具體零件的具體工序,這類夾具設計應力求簡化,使製造時間盡量縮短。
多工位夾具。可以同時裝夾多個工件,可減少換刀次數,已便於一面加工,一面裝卸工件,有利於縮短輔助時間,提高生產率,較適合中批量生產。
氣動或液壓夾具。適合生產批量較大的場合,採用其它夾具又特別費工,費力的工件,能減輕工人勞動強度和提高生產率,但此類夾具結構較復雜,造價往往很高,而且製造周期較長。
通用銑削夾具。有通用可調夾具、虎鉗、分度頭和三爪卡盤等。
⑥ 機械過程中產品設計製造中會產生哪些安全隱患
機械產品設計時會出現的安全隱患有設計強度不夠,導致震動甚至斷裂,有些齒輪箱設計不好,造成油溫迅速上升,引發潤滑油外漏或者噴射出去等等。做機械設計最好要去車間親自體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