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家塑料製品表面不光滑,也不好脫模。請問怎麼辦
建議使用一種叫做「塑料表面處理劑」的助劑。這種助劑有兩種用法:一、直接按照1%的比例添加到塑料粒子中,然後再注塑產品即可;二、在塑料造粒環節添加「塑料表面處理劑」。
塑料製品是採用塑料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業等用品的統稱。包括以塑料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藝的製品。塑膠是一類具有可塑性的合成高分子材料。
它與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形成了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三大合成材料。具體地說,塑料是以天然或合成樹脂為主要成分,加入各種添加劑,在一定溫度和壓力等條件下可以塑製成一定形狀,在常溫下保持形狀不變的材料。
發展歷史:
相對於金屬、石材、木材,塑料製品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強等優點,在國民經濟中應用廣泛,塑料工業在當今世界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多年來塑料製品的生產在世界各地高速度發展。
我國塑料製品產量在世界排名中始終位於前列,其中多種塑料製品產量已經位於全球首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塑料製品生產大國。2001-2010年我國塑料製品產量年均增幅維持在15%以上,2010年我國塑料製品總產量達到5830萬噸。
從需求來看,我國人均塑料消費量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據統計,作為衡量一個國家塑料工業發展水平的指標塑鋼比,我國僅為30:70,不及世界平均的50:50,更遠不及發達國家如美國的70:30和德國的63:37。
『貳』 注塑:pom的料打出的產品不光滑該如何調試請各位老師給指點一下,謝謝
聚甲醛(POM)是一種沒有側鏈、密度高、高結晶型的線型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優異的抗蠕變性和應力鬆弛能力,耐疲勞性是熱塑性塑料中是很高的,並具有突出的自潤滑性、耐磨性和耐葯品性,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工程塑料。 POM吸濕性小,加工前樹脂一般不需乾燥。必要時,可在90~100℃下,乾燥2~4h。 POM的熔體粘度對剪切速率敏感。因此,要提高熔體流動性,不能單用提高溫度,也可從提高注射速率和注射壓力著手。 POM是熱敏性塑料,240℃下會嚴重分解。在210℃下。停留時間不能超過20min;即使在190℃下,停留時間最好也不能超過1h。注塑時,在保證物料流動性的前提下,應盡量選用較低的成型溫度和較短的受熱時間。 POM具有相對明顯的熔點,共聚POM為165℃、均聚POM為175℃。成型時,料筒溫度的分布:前段190~200℃,中段180~190℃,後段150~180℃,噴嘴溫度為170~180℃。對於薄壁製品,料筒溫度可適當提高些,但不能超過210℃。 模具溫度通常控制在80~100℃,對薄壁長流距及形狀復雜的製品,模溫可提高至120℃。提高模溫有利熔體流功,避免因冷卻速度太快而使製品產生缺陷,並且還可提高製品的沖擊強度,但也提高了成型收縮率。 注射壓力對POM製品的力學性能影響很小,但對熔體的流動性及製品的表面質量影響很大。注射壓力的大小,主要由製品的形狀、壁厚、模具的流通、澆口尺寸及模溫等而定。對於小澆口、薄壁長流距、大面積的製品,注射壓力較高,為120~140MPa;而大澆口、厚壁短流距、小面積的製品,注射壓力為40~80 MPa;一般製品為100MPa左右。適當提高注射壓力,有利提高熔體流動性和製品表面質量,但壓力過高會造成製品溢料。 由於POM結晶度高、體積收縮大,為防止製品出現空洞、凹痕等缺陷,必須要有足夠的保壓時間進行補縮。一般,製品越厚,保壓時間越長。 注射速率的快慢取決於製品的壁厚。薄壁製品應快速注射、以免熔體過早凝固;厚壁製品則宜慢速注射,以免產生噴射,影響製品的外觀和內部質量。 為消除製品中的殘存內應力和減少後收縮,通常需進行熱處理。熱處理是以空氣或油作介質,溫度為120~130℃,時間長短由製品的壁厚而定;一般,壁厚每增加1mm,退火處理時間增加10min左右。熱處理效果可用極性溶劑浸漬法判斷;將經熱處理後的製品,放入30%的鹽酸溶液中浸漬30min,若不出現裂紋,說明製品中殘存的內應力較小,達到處理目的。 POM塑料超過一定溫度或在加工溫度下長時間受熱後,均會發生降解,放出大量有害的甲醛氣體,不僅影響製品質量、腐蝕模具、危害人體健康,嚴重時,會引起料筒內氣體膨脹而產生爆炸等生產事故。因此,操作時除嚴格控製成型工藝條件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嚴格控制POM的成型溫度和物料在料筒內的停留時間; ②開車前升溫時、先預熱噴嘴,後加熱料筒; ③加工POM時,若料筒內存有加工溫度超過POM的物料,要先用PE作為清洗料將料筒清洗干凈,待溫度降至POM的加工溫度時,再用PE清洗一次料筒,方可投料進行成型操作; ④在成型過程中,如發現有嚴重的刺鼻甲醛味、製品上有黃棕色條紋時,表明物料已發生降解,此時應立即用對空注射的方法,將料筒內的物料排空,並用PE清洗料筒,待正常後再行加工; ⑤某些物料或添加劑(如PVC、含鹵阻燃劑等),對POM有促進降解作用,必須嚴格分離,不允許相互混雜。 聚甲醛又名聚氧化次甲基,英文名poly0xymethylene(簡稱POM)。分子結構規整和結晶性使其物理機械性能十分優異,有金屬塑料之稱。 POM為乳白色不透明結晶性線性熱塑性樹脂,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和著色性,具有較高的彈性模量,很高的剛性和硬度,比強度和比剛性接近於金屬;拉伸強度,彎曲強度,耐蠕變性和耐疲勞性優異,耐反復沖擊,去載回復性優;摩擦系數小,耐磨耗,尺寸穩定性好,表面光澤好,有較高的粘彈性,電絕緣性優,且不受溫度影響;,耐絕緣性好且不受濕度影響;耐化學葯品性優:除了強酸、酚類和有機鹵化物外,對其它化學品穩定,耐油;機械性能受溫度影響小,具有較高的熱變形溫度。缺點是阻燃性較差,遇火徐徐燃燒,氧指數小,即使添加阻燃劑也得不到滿意的要求,另外耐候性不理想,室外應用要添加穩定劑。物化性能高比重 非等方性收縮 成型性較困難 聚縮醛(POM)質硬,耐潛變和強壯。 具有低的磨擦系數。 在高溫使用時還能維持穩定並提供在熱水環境中優越的穩定性。 他們實際上不受強鹼影響,但會被強礦物酸侵蝕。 40%玻璃纖維補強的聚縮醛(POM)有1.6 psi x 10E6 (11024 MPa)的抗彎模數和330度F(166度C)的熱變形溫度均聚甲醛結晶度高,機械強度、剛性、熱變形溫度等比共聚甲醛好,共聚甲醛熔點低,熱穩定性,耐化學腐蝕性,流動特性,加工性均優於均聚甲醛,新開發的產品為超高流動(快速成型),耐沖擊和降低模具沉積牌號,也有無機填充,增強牌號。 POM吸水率大於0.2%,成型前應預乾燥,POM熔融溫度與分解溫度相近,成型性較差,可進行注塑、擠出、吹塑、滾塑、焊接、粘接、塗膜、印刷、電鍍、機加工、注塑是最重要的加工方法,成型收縮率大,模具溫度宜高些,或進行退火處理,或加入增強材料(如無鹼玻璃纖維)。POM強度高,質輕,常用來代替銅、鋅、錫、鉛等有色金屬, 廣泛用於工業機械、汽車、電子電器、日用品、管道及配件、精密儀器和建材等部門。注塑工藝特殊復合材料 Typical InjectionMolding Conditions一般射出成型條件 English英制 SI Metric公制 Temperature 溫度 Rear zone 後段 350 - 390 °F 177 - 199 °C Center zone 中段 360 - 400 °F 182 - 204 °C Front zone 前段 370 - 410 °F 188 - 210 °C Melt 熔化溫度 360 - 425 °F 182 - 218 °C Mold 模具溫度 175 - 225 °F 79 - 107 °C Pressures 壓力 Injection 射壓 10000 - 15000 psi 69 - 103 MPa Hold 保壓 5000 - 12000 psi 34 - 83 MPa Back 背壓 50 - 100 psi 0.34 - 0.69 MPa Speeds 速度 Fill 填充速度 1 - 2 in/sec 25 - 51 mm/sec Screw 螺桿轉速 60 - 90 rpm 60 - 90 rpm Drying 烘乾條件 Time & Temperature 時間 & 溫度 2 Hrs @ 250 °F 2 Hrs @ 121 °C Dew Point 露點 -25 °F -32 °C Moisture Content 濕度含量 0.15 % 0.15 % 永久抗靜電復合材料 Typical InjectionMolding Conditions一般射出成型條件 English英制 SI Metric公制 Temperature 溫度 Rear zone 後段 310 - 350 °F 154 - 177 °C Center zone 中段 330 - 370 °F 166 - 188 °C Front zone 前段 350 - 390 °F 177 - 199 °C Melt 熔化溫度 350 - 400 °F 177 - 204 °C Mold 模具溫度 180 - 250 °F 82 - 121 °C Pressures 壓力 Injection 射壓 10000 - 15000 psi 69 - 103 MPa Hold 保壓 5000 - 10000 psi 34 - 69 MPa Back 背壓 50 - 100 psi 0.34 - 0.69 MPa Speeds 速度 Fill 填充速度 1 - 2 in/sec 25 - 51 mm/sec Screw 螺桿轉速 60 - 90 rpm 60 - 90 rpm Drying 烘乾條件 Time & Temperature 時間 & 溫度 2 Hrs @ 250 °F 2 Hrs @ 121 °C Dew Point 露點 -25 °F -32 °C Moisture Content 濕度含量 0.15 % 0.15 % EMI遮蔽復合材料 Typical InjectionMolding Conditions一般射出成型條件 English英制 SI Metric公制 Temperature 溫度 Rear zone 後段 370 - 410 °F 188 - 210 °C Center zone 中段 360 - 400 °F 182 - 204 °C Front zone 前段 350 - 390 °F 177 - 199 °C Melt 熔化溫度 360 - 425 °F 182 - 218 °C Mold 模具溫度 180 - 225 °F 82 - 107 °C Pressures 壓力 Injection 射壓 10000 - 15000 psi 69 - 103 MPa Hold 保壓 5000 - 10000 psi 34 - 69 MPa Back 背壓 50 - 100 psi 0.34 - 0.69 MPa Speeds 速度 Fill 填充速度 1 - 2 in/sec 25 - 51 mm/sec Screw 螺桿轉速 30 - 60 rpm 30 - 60 rpm Drying 烘乾條件 Time & Temperature 時間 & 溫度 2 Hrs @ 250 °F 2 Hrs @ 121 °C Dew Point 露點 -20 °F -29 °C Moisture Content 濕度含量 0.15 % 0.15 % 應用范圍POM 被廣泛用於製造各種滑動、轉動機械零件,做各種齒輪、杠桿、滑輪、鏈輪,特別適宜做軸承,熱水閥門、精密計量閥、輸送機的鏈環和輥子、流量計、汽車內外部把手、曲柄等車窗轉動機械,油泵軸承座和葉輪燃氣開關閥、電子開關零件、緊固體、接線柱鏡面罩、電風扇零件、加熱板、儀表鈕 ;錄音錄像帶的軸承 ;各種管道和農業噴灌系統以及閥門、噴頭、水龍頭、洗浴盆零件;開關鍵盤、按鈕、音像帶卷軸;溫控定時器;動力工具,庭園整理工具零件;另外可作為沖浪板、帆船及各種雪撬零件,手錶微型齒輪、體育用設備的框架輔件和背包用各種環扣、緊固件、打火機、拉鏈、扣環;醫療器械中的心臟起博器;人造心臟瓣膜、頂椎、假肢等『叄』 如何解決PA66塑膠注塑出來的產品表面很粗糙的問題
提高模具溫度,可以改善很多
『肆』 塑料的表面處理都有哪些方法
塑料材料的表面處理工藝種類豐富,根據不同的表面處理需求,常見的處理方式有:噴漆、電鍍、水轉印、、膠粘、印刷油墨等等,其中塑料底材的應用中尼龍及聚丙烯PP、TPE、TPU等在噴漆劑膠粘工藝中使用廣泛,ABS、PC等則側重於作為電鍍工藝的底材。
當然除了這些表面處理方式之外,還有其他的表面處理方法,這里我們先分享下塑料噴漆或膠粘以及UV真空鍍膜時出現表面不良,即噴漆掉漆、粘接不牢固以及真空鍍膜出現油斑油點等問題的解決方案。
尼龍及PP等材質表面能低極性低通常表面噴漆會由於附著力性能差而導致掉漆問題,影響噴塗的質量和效果。傳統的解決方法是通過電暈或者是火焰處理等方法提升底材表面達因值提升附著力,但是效果不穩定也不可控制,生產工藝復雜。簡單有效的方法是通過靜川塑料附著力處理劑提升塑料底材與油漆塗層之間的層間附著力解決掉漆問題,百格測試達5B。
ABS、PC等材質表面噴塗一般都不會出現附著力問題,但是在電鍍工藝中,由於ABS、PC等材質注塑工藝較多,有時候會使用脫模劑或者是模具油污沾到素材表面,導致表面起油點油窩以及油斑等問題,常見的是用白電油或者是120號汽油浸泡,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簡單有效的方法是通過靜川化工電鍍油污處理劑,遮蓋素材表面油污,同時提升附著力,解決油點油窩以及油斑等現象。
常見的塑料表面處理劑方式總結歸類:
一、磨砂
磨砂塑膠一般都是指塑膠薄膜或片材,擠出成型片材的時候成型輥筒表面有磨砂花紋,這樣在塑料冷卻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磨砂花紋,這種方式簡單快捷,尤其對透明產品有較好的效果
二、拋光
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塑料製品一般採用磨砂紙捲起來對塑料製品進行拋光,通常這是噴塗的前一個步驟!
三、噴塗
塑料噴塗主要是在金屬設備或塑料製品上塗覆一層塑膠油漆,再進行哄干操作,一般烘10分左右,得益於油漆的進步,要達到一樣的效果,現在不用像以前那樣粘貼紙了。噴漆能起到隔絕空氣,噴塗油漆又是絕緣體所以能起到塑料製品抗老化抗靜電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具有塑料製品本身所沒有的外觀效果效果
。在塑料表面的噴塗工藝中解決底材與塗層之間的附著力差掉漆問題的有效方法是靜川化工附著力處理劑,提升底材與塗層之間的附著力解決掉漆問題,附著力達5B。
四、絲印
印版通常為方形呈細篩網狀,印刷時印版上的油墨在刮墨板的擠壓下從版面通孔部分漏印至承印物上。製作絲網版材料有很多種,比如可由尼龍(PA)、聚醋(CA)、絲綢或金屬網製作而成。如果PC(聚碳酸酯)採用此種表面處理,色彩表現會非常理想。
五、移印
先將設計的圖案蝕刻在印刷平板上,把蝕刻板塗上油墨,然後通過硅膠頭將其中的大部分油墨轉印到被印刷物體上。
六、熱轉印
將圖案預先印在轉印膜薄膜表面,通過熱轉印機一次加工(加熱加壓)將轉印膜上精美的圖案轉印在產品表面,成型後油墨層與產品表面溶為一體,逼真漂亮,大大提高產品的檔次。但由於該工藝技術含量較高,許多材料均需進口。熱轉印工藝應用於各種ABS、PP、塑膠、木材、有塗層金屬等產品表面
七、水轉印:
是利用水壓將帶彩色圖案的轉印紙/塑料膜進行高分子水解的一種印刷。
八、激光雕刻
利用激光的能量將表面處理成一種「痕跡」,露出表面下一層物質,根據需要可以刻字或圖案。
九、電泳(水電鍍)
金屬電沉積技術技術之一,通常用鉻、鋅等金屬通過電化學在工件表面獲得沉積層的金屬覆層工藝。使塑料件外面變得有金屬質感,並且使材料耐腐蝕耐磨各具有裝飾性和電、磁、光學性能。電鍍工藝中常見的材質的是ABS及PC等,但是由於素材在注塑成型過程中,如果使用了脫模劑或者模具油污沾到素材表面,導致其油點油窩以及油斑等現象,有效的解決方法是靜川化工電鍍油污處理劑,遮蓋素材表面油污,替代白電油浸泡清洗,提升附著力,解決油點油窩以及油斑等問題。
十、真空鍍膜
在真空室內材料的原子從加熱源離析出來打到被鍍物體的表面上,此種方法可以獲得炫麗的效果,適用於ABS、PC塑料的產品。同時因其工藝流程復雜、環境、設備要求高,一般適用於大批量的產品。
十一、咬花(蝕紋、皮紋)針對塑膠模具
利用濃硫酸對塑料成型模具內部進行腐蝕,形成蛇紋、蝕紋、犁地,木紋等形式的紋路,塑料通過模具成型後,表面具有相應紋路。
『伍』 塑料成品表面粗糙度超差,有什麼後加工能改善
如果用的是新料,請從三方面著手:提高塑化溫度,降低模具溫度,模具硬度加大或鍍硬鉻,增加註塑壓力。如果是玻纖增強尼龍或再生料,上面的也有效果。不過沒那麼顯著
『陸』 注塑機成型的 產品表面油很多的暗影,就是出現與成品顏色反差的東西,看起來很粗糙該怎麼調試
烤料溫度沒有設定好,從而使得料沒有烤熟,或者把產品打飽一點,把切換位置往下移一點,再把射膠速度和壓力減一點就行了!
『柒』 注塑上這幾種不良沙眼,氣痕,缺料,拉白,什麼原因造成的,怎麼處理麻煩告知下,謝謝大神
這些問題,也分塑料品種的,不同品種出現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也不同,
塑料製品注塑生產時,偶爾會出現各種小問題,這種小問題分分鍾影響生產合格率和產品質量,那麼,在各種小問題出現時,該如何排查與解決?
(1) 製品的外形結構尺寸不完整
① 熔料塑化時溫度偏低,應提高機筒溫度。
② 保壓壓力不足或保壓時間比較小,應適當調高,觀察效果。
③ 注射熔料量不足,也可能是螺桿外徑磨損嚴重或是逆止閥作用失效。
④ 噴嘴與模具襯套口接觸不良,造成注射時溢料多。
⑤ 噴嘴部位溫度偏低。
⑥ 注射速度低,應適當提高注射速度。
⑦ 螺桿背壓偏低,原料塑化質量不均勻。
⑧ 模具加熱溫度低或各部位溫度不均,溫差大,應檢查加熱器是否損壞或適當調溫。
⑨ 熔料流道問題。如流道溫度低、截面尺寸小或表面粗糙等。
⑩ 製品的結構尺寸安排不合理,有的部位壁厚尺寸過小。
(2) 製品的外形尺寸不穩定出現收縮現象
① 注射熔料壓力小,應適當提高。
② 保壓壓力低或是保壓時間不足。
③ 機筒溫度高,熔料塑化時溫度偏高,應適當降低機筒溫度。
④ 螺桿背壓偏低,造成熔料塑化不均勻,要提高螺桿背壓。
⑤ 模具溫度影響。應適當調節並觀察效果,主要是模具溫度偏高,增加降溫固化時間。
⑥ 噴嘴孔徑小,應適當加大。
⑦ 注射熔料速度慢,要適當調整提高。
⑧ 注射熔料量不足。
⑨ 模具澆口位置布置不合理。
⑩ 製品結構形狀設計不合理,造成局部應力不均衡。
(3) 製品脫模困難
① 熔料注射壓力高,應降低注射壓力。
② 熔料溫度偏高,應降低機筒溫度或降低螺桿轉速。
③ 原料含水分較高,應進行乾燥處理。
④ 模具溫度低或各部位溫差大。
⑤ 模具成型製品表面粗糙,脫模斜度不夠,應進行修磨改造。
⑥ 保壓降溫固化時間短,應適當延長降溫時間。
⑦ 脫模劑塗層用量不足或塗層不均勻。
(4) 製品有飛邊
① 兩半模面合模不嚴密或結合面粗糙,應維修改進。
② 熔料注射壓力偏高,應適當降低注射壓力。
③ 鎖模力不足,應提高鎖模力。
④ 熔料溫度偏高,應降低溫度。
⑤ 注射熔料量過多,應調整降低注射時間、用料量或注射速度。
⑥ 成型模具溫度偏高,應降低模具溫度。
(5) 製品脫模時易破裂
① 原料塑化不均勻,應適當提高螺桿背壓。
② 成型模具溫度偏低,應提高模具溫度。
③ 頂出桿工作位置不當或頂出力不均,應找出破裂部位,適當調整頂出桿的工作位置。
④ 製品模具的脫模斜度不夠,應改進模具,加大脫模斜度。
⑤ 製品脫模時有的部位出現真空現象或模具結構不合理,出現製品局部應力集中,需重新設計改造模具。
⑥ 側滑塊與開模動作或頂出動作不協調,應修改模具。
⑦ 成型模具表面粗糙,應重新修磨降低成型面粗糙度。
⑧ 脫模劑塗層不均或用量不夠。
(6) 製品表面有熔接痕
① 原料塑化不均勻,應提高螺桿背壓。
② 成型模具溫度偏低,應適當提高模具溫度。
③ 注射壓力及速度偏低,應適當提高。
④ 噴嘴孔徑小,應擴大些直徑,以增加單位時間注射熔料量。
⑤ 熔料流道截面小,影響流量,應加大熔料流道孔徑。
⑥ 原料中含水量過高,原料應乾燥處理,使含水量小於原料允許含水量。
(7) 製品表面有波紋
① 原料塑化熔融不均勻,應適當提高機筒溫度或提高螺桿背壓。
② 模具溫度偏低,應提高模具溫度或均衡各部位溫度。
③ 調整熔料注射壓力,注射壓力不足或偏高都會影響製品的表觀質量。
④ 保壓降溫固化時間短,應適當延長。
⑤ 原料中含水分過高,應對原料進行乾燥。
⑥ 熔料的注射速度不合理,注意注射速度過快或過慢對製品表觀質量都有影響。
⑦ 模具的成型表面粗糙,應進行修磨以降低其粗糙度。
(8) 製品有氣泡或銀紋
① 原料中含水分高,對原料應進行乾燥處理,使原料含水量小於允許含水量要求。
② 原料中添加物不耐高溫,應更換。
③ 機筒溫度高或原料在機筒內停留時間過長,應降低機筒前段溫度或改用較小規格的注塑機。
④ 螺桿背壓小,應適當提高螺桿背壓。
⑤ 保壓壓力低或保壓降溫時間短。應提高保壓壓力,延長保壓降溫時間。
⑥ 成型模具溫度低,應適當提高模具溫度。
⑦ 注射壓力太高,應降低注射壓力。
⑧ 注射速度太快,應降低些注射速度。
(9) 製品表面光澤不好
① 原料塑化熔融質量不均,應適當提高機筒溫度或螺桿背壓。
② 原料中含水量偏高,應對原料乾燥處理,使原料中含水量不超過原料允許含水量要求。
③ 成型模具內腔表面粗槌或有水珠,應進行拋光處理,提高型腔表面光亮度。
④ 原料中附加料添加不當,應調整更換。
⑤ 原料不清潔,有雜質。
⑥ 成型模具溫度偏低,應適當提高模具溫度。
⑦ 成型模具的熔料流道、澆口直徑小,熔料流動阻力大,模具排氣不良,應對模具進行改造。
(10) 注塑製品變形
① 製品結構設計不合理、形狀及厚薄安排不對稱,應改進設計。
② 保壓降溫固化時間短,應延長降溫時間。
③ 成型模具各部位間溫度不均,溫差過大,應提高溫度控制均衡性,使各部位溫度均勻。
④ 頂出力不均勻,應調整頂出桿的工作位置。
⑤ 澆口位置安排不合理,應適當變動澆口位置。
⑥ 注射熔料壓力、速度偏高,應適當降低。
(11) 製品有黑點或黑條紋
① 機筒清洗不幹凈,有分解殘料,應拆卸機筒,徹底清洗機筒和螺桿上殘料。
② 原料中有雜質,應檢查更換原料。
③ 噴嘴孔徑小、澆口孔徑小、熔料溫度高、注射壓力高、速度快等因素都容易造成熔料因溫度高而變黃或分解,應逐項調整、觀察熔料成型質量,找出故障原因。
④ 機筒內或噴嘴部位有滯料區,造成熔料分解,出現黑點或條紋,應拆卸機筒、噴嘴、找出滯料區,並進行修磨。
『捌』 pp注塑產品表面不光滑怎麼解決
加入潤滑劑,如PE蠟,硬脂酸類,EBS等,都有增光提高光滑度的作用,一般添加比例在0.1-2%.
『玖』 注塑產品有哪些常見的缺陷問題和解決方法
1、注塑產品常見的100種缺陷問題和解決方法:
一般來說,對於塑料製品性能優劣的評價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外觀質量,包括完整性、顏色、光澤;
第二、尺寸和相對位置間的准確性,即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
第三、與用途相應的力學性能、化學性能、電學性能等,即功能性
因而,如果由於上述三個方面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導致製品缺陷的產生和擴展。
2、注塑件缺陷的原因及其補救方法
填充不滿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注塑過程不完全,因為模腔沒有填滿塑料或注塑過程缺少某些細節。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注塑速度不足。
(2).塑料短缺。
(3).螺桿在行程結束處沒留下螺桿墊料。
(4).運行時間變化。
(5).射料缸溫度太低。
(6).注塑壓力不足。
(7).射嘴部分被封。
(8).射嘴或射料缸外的加熱器不能運作。
(9).注塑時間太短。
(10).塑料貼在料斗喉壁上。
(11).注塑機容量太小(即注射重量或塑化能力)。
(12).模溫太低。 (13).沒有清理干凈模具的防銹油。
(14).止退環損壞,熔料有倒流現象。
3.補救方法
(1).增加註塑速度。
(2).檢查料斗內的塑料量。
(3).檢查是否正確設定了注射行程,需要的話進行更改。
(4).檢查止逆閥是否磨損或出現裂縫。
(5).檢查運作是否穩定。
(6).增加熔膠溫度。
(7).增加背壓。
(8).增加註塑速度。
(9).檢查射嘴孔有沒有異物或未塑化塑料。
(10).檢查所有的加熱器外層用安培表檢驗能量輸出是否正確。
(11).增加螺桿向前時間。
(12).增料斗喉區的冷卻量,或降低射料缸後區溫度。
(13).用較大的注塑機。
(14).適當升高模溫。
(15).清理干凈模具內的防銹劑。
(16).檢查或更換止退環。
注塑件尺寸差異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注塑過程中重量尺寸的變化超過了模具、注塑機、塑料組合的生產能力。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輸入射料缸內的塑料不均。
(2).射料缸溫度或波動的范圍太大。
(3).注塑機容量太小。
(4).注塑壓力不穩定。
(5).螺桿復位不穩定。
(6).運作時間的變化、溶液黏度不一致。
(7).注射速度(流量控制)不穩定。
(8).使用了不適合模具的塑料品種。
(9).考慮模溫、注射壓力、速度、時間和保壓
等對產品的影響。
3.補救方法
(1).檢查有無充足的冷卻水流經料斗喉以保持正確的溫度。
(2).檢查是否劣質或松脫的熱電偶。
(3).檢查與溫度控制器一起使用的熱電偶是否屬於正確類型。
(4).檢查注塑機的注塑量和塑化能力,然後與實際注塑量和每小時的注
塑料用量進行比較。
(5).檢查是否每次運作都有穩定的熔融熱料。
(6).檢查迴流防止閥有否泄露,若有需要就進行更換。
(7).檢查是否錯誤的進料設定。
(8).保證螺桿在每次運作復回位置都是穩定的,即不多於0.4mm的變化。
(9).檢查運作時間的不一致性。
(10).使用背壓。
(11).檢查液壓系統運作是否正常,油溫是否過高或過低(25—60oC)。
(12).選擇適合模具的塑料品種(主要從縮率及機械強度考慮)。
(13).重新調整整個生產工藝。
收縮痕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通常與表面痕有關(請參考「空穴」部分),而且是塑料從模具表面收縮脫離形成的。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熔融溫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
(2).模腔內塑料不足。
(3).冷卻階段時接觸塑料的面過熱。
(4).流道不合理、澆口截面過小。
(5).模溫是否與塑料特性相適應。
(6).產品結構不合理(加強進古過高,過厚,明顯厚薄不
一)。
(7).冷卻效果不好,產品脫模後繼續收縮。
3.補救方法
(1).調整射料缸溫度。
(2).調整螺桿速度以獲得正確的螺桿表面速度。
(3).增加註塑量。
(4).保證使用正確的墊料;增加螺桿向前時間;增加註塑
壓力;增加註塑速度。
(5).檢查止流閥是否安裝正確,因為非正常運行會引致壓
力流失。
(6).降低模具表面溫度。
(7).矯正流道避免壓力損失過大;根據實際需要,適當擴
大截面尺寸。
(8).根據所用塑料的特性及產品結構適當控制模溫。
(9).在允許的情況下改善產品結構。
(10).設法讓產品有足夠的冷卻。
污漬痕 與注射紋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通常與澆口區域有關:其表面黯淡,有時還可見到條紋。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熔融溫度太高。
(2).模具填充速度太快。
(3).溫度太高。
(4).與塑料特性有關。
(5).射嘴口存在冷料。
3.補救方法
(1).降低射料缸前兩區的溫度。
(2).降低注塑速度。
(3).降低注塑壓力。
(4).降低模具溫度。
(5).用PE生產的零件大多都會存在射紋,可根據使用要求
修改入料口位置。
(6).盡可能避免產生冷料(控制好射嘴溫度)。
注口黏著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注口被注口套牽住。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注口套與射嘴沒有對准。
(2).注口套內塑料過份填塞。
(3).射嘴溫度太低。
(4).塑料在注口內未完全凝固,尤其是直徑較大的注口。
(5).注口套的園弧面與射嘴的園弧面配合不當,出現裝似
「冬菇」的流道。
(6).流道不夠拔出斜度。
3.補救方法
(1).重新將射嘴和注口套對准。
(2).降低注塑壓力。
(3).減少螺桿向前時間。
(4).增加射嘴溫度或用一個獨立的溫度控制器給射嘴加熱。
(5).增加冷卻時間,但更好的辦法是使用有較小注口的注口
套代替原本的注口套。
(6).矯正注口套與射嘴的配合面。
(7).適當擴大流道的拔出斜度。
空穴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可以容易地在透明注塑件的「空氣阱」內見到但也可出現在不透明的塑料中。
這與厚度有關,而且常因塑料收縮離開注塑件中心而引起。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模具未充分填充。
(2).止流閥的不正常運行。
(3).塑料未徹底乾燥。
(4).預塑或注射速度過快。
(5).某些特殊材料應用特殊的設備生產。
3.補救方法
(1).增加射料量。
(2).增加註塑壓力。
(3).增加螺桿向前時間。
(4).降低熔融溫度。
(5).降低或增加註塑速度。(例如對非結晶體類的塑料要增
加45%速度)。
(6).檢查止逆閥是否裂開或無法運作。
(7).應根據塑料的特性改善乾燥條件,讓塑料徹底乾燥。
(8).適當降低螺桿轉速和增大背壓,或降低注射速度。
注塑件彎曲
1.注塑件缺陷的特徵
注塑件形狀與模腔相似但卻是模腔形狀的扭曲版本。
2.可能出現問題的原因
(1).彎曲是因為注塑件內有過多內部應力。
(2).模具填充速度慢。
(3).模腔內塑料不足。
(4).塑料溫度太低或不一致。
(5).注塑件在頂出時太熱。
(6).冷卻不足或動、定模的溫度不一致。
(7).注塑件結構不合理(如加強筋集中在一面,但相距較
遠)。
3.補救方法
(1).降低注塑壓力。
(2).減少螺桿向前時間。
(3).增加周期時間(尤其是冷卻時間)。從模具內(尤其是
較厚的注塑件)頂出後立即浸入溫水中(38oC)使注塑
件慢慢冷卻。
(4).增加註塑速度。
(5).增加塑料溫度。
(6).用冷卻設備。
(7).適當增加冷卻時間或改善冷卻條件,盡可能保證動、定
模的模溫一致。
(8).根據實際情況在允許的情況.
『拾』 注塑機將塑料製品打出來後,表面很粗糙該怎麼解決
基本問題是模腔不光滑,應該拋光模腔。再個就是原料問題,若果原料過於差勁也會造成這個問題。關鍵是取決於你做什麼產品 請採納 謝謝